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流行预测初探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对猕猴桃溃疡病流行分析表明,影响该病发生严重程度y的生态因子是3月中下旬降水x1和1月份均温x2,其模型是y=2.1359 0.0107x1-0.6061x2;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为冬季及初春旬均温和降水量的相对变差,并且由此得到病害流行的回归方程为:y=-8.127 22.739x-13.254x^2,经检验,该方程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政海  秦运强 《昆虫知识》1993,30(6):346-347
<正>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oe actidiae Ya-ng et Wang自1986年以来,在我县麻栎寨、东岭信、林科所、电视转播台等地成片种植的猕猴桃,均见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
经5年系统研究得出,影响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特点是,海拔750m以上的果园发病重,向阳坡发病重于背阳坡,不同品种发病差异显著,金丰品种易感病,金魁品种高度抗病;树龄越大,病株率越高;不同枝龄比较,一年生枝条病枝死亡率和枝条死亡率最高.6种药剂以加瑞农和硫酸链霉素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猕猴桃植株中筛选具有生防潜力的内生放线菌,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治提供材料。采用平板渗透法筛选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放线菌,通过测定不同拮抗内生放线菌发酵液对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的最低抑制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筛选高抗性菌株;采用喷雾法及注干法进行高抗性菌株的田间防治试验;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明确高抗性菌株分类地位。从431株内生放线菌中筛选出7株具有明显抗性的菌株,其中菌株M109的抑菌效果最强(MIC值为0.91 mg/m L)。田间试验表明,菌株M109的喷雾法防效为72.1%,注干法防效为84.6%。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M109为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试验表明,肉桂地链霉菌S.cinnamonensis M109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效显著,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是一种危害世界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尚未有有效的防治办法。培育抗性品种是保证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成为近年来猕猴桃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大部分猕猴桃种质资源对溃疡病的抗性不明,限制了猕猴桃优异抗性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虽然人们发展出了一些猕猴桃溃疡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方法,但是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鉴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该文针对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中的几个方面,如抗性材料的选育(现有品种的抗性、抗性砧木研究和野生抗溃资源等),抗性鉴定和评价技术(大田鉴定、活体或离体鉴定等)及抗性机理研究等进行综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在猕猴桃溃疡病抗性育种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溃疡病抗性评价体系,以对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抗性普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种间杂交和工程育种技术加快抗性育种进程,并以此带动猕猴桃溃疡病抗性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利用等,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猕猴桃生产中受溃疡病困扰这一关键难题,促进猕猴桃产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溃疡病流行的生态因子及经剂对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5年系统研究得出,影响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特点是,海拔750m以上的果园发病重,向阳坡发病重于背阳坡,不同品种发病差异显著,金丰品种易感病,金魁品种高度抗病;树龄越大,病株率越高;不同枝龄比较,一年生村以条病枝死亡率和枝条死亡率最高.6种药剂以加瑞农和硫酸链霉素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猕猴桃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酯酶(ES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感染溃疡病前后,此6种同工酶谱带特征在不同抗感品种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未感染溃疡病菌前,抗(感)品系枝条、叶片POD同工酶均有2条酶带,PPO同工酶有3条酶带,但感病品种酶带颜色深且粗,而抗病品种酶带颜色浅且细,叶片酶带颜色深于枝条;SOD、CAT同工酶谱带均为1条,Rf值分别为0.38、0.28,感性品种较抗耐品种谱带亮度高活性强;自然发病后,抗(感)品系POD、PPO同工酶谱带数都增加,分别为4、3条和5、4条,且抗病品种新酶带出现较感病品种早且酶带粗颜色深活性强,感病品系虽也有新酶带出现,但酶带少活性弱,抗病品系枝条、叶片POD、PPO同工酶新谱带的Rf值分别为0.63、0.67和0.85、0.87;抗感病品种SOD、CAT同工酶都被诱导产生了1条新的同工酶谱带,Rf分别为0.32和0.27,新酶带现色时间迟,且酶带颜色浅活性弱,但抗耐品种较感性品种谱带亮且活性强;EST同工酶于自然发病前后变化不大,与抗病性关系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细菌性溃疡病严重威胁猕猴桃(Actinidia)产业发展,本研究对国家猕猴桃资源圃中29个种8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离体枝条的溃疡病菌接种,以病斑长度评价其抗病能力,将种质划分为高抗至高感7个抗性等级。结果显示:不同种间材料抗性差异显著,大部分种内材料存在明显的抗性分化。82份种质中含高抗种质5份(6.09%)、中抗种质9份(10.98%)、低抗种质18份(21.95%)、耐病种质21份(25.61%)、低感种质11份(13.41%)、中感种质9份(10.98%)及高感种质9份(10.98%)。32份抗病种质包括软枣(A.arguta(Siebold&Zuccarini) Planchon ex Miquel)6份,异色(A.callosa var.discolor C. F. Liang)5份,黑蕊(A.melanandra Franchet)4份,京梨(A.callosa var.henryi Maximowicz)及毛花(A.eriantha Bentham)各3份,葡萄叶(A.vitifolia C. Y. Wu)、安息香(A.styracifolia C. F. Lian...  相似文献   

11.
火龙果溃疡病是火龙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火龙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火龙果溃疡病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9种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病菌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戊唑·咪鲜胺、肟菌·戊唑醇、吡唑·毒氟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EC50分别为0.0209,0.0762,2.0358mg/L,本研究为生产上防治火龙果溃疡病药剂的筛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分离自新疆巴里坤盐湖和达坂城盐湖的179株放线菌进行拮抗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筛选,从中筛选到8株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其中ZBW8-1、E14-3和ZB5-6抗菌活性最显著,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7.5 mm、23.6 mm和26.2 mm。针对这3株放线菌进行菌落形态观察,16s rRNA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并对其进行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PCR鉴定。结果表明,放线菌ZBW8-1、E14-3和ZB5-6分别与糖霉菌属(Glycomyces)的Glycomyces fuscus TRM 49117、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的维也纳原小单孢菌(Promicromonospora vindobonensis)V45T以及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的Nocardiopsis terrae YIM 90022T 16s rRNA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86%、99.10%和99.86%。在系统进化关系上,这3株菌也分别与上述菌株聚类在同一个分支上。ZBW8-1、E14-3和ZB5-6菌株中均携带有NRPS基因,其中ZBW8-1和ZB5-6菌株中还含有PKS-II基因,且ZBW8-1菌株中还含有PKS-I基因。对这3株抗菌活性放线菌进行进化地位分析及抗生素合成相关功能基因的鉴定,将为研究这些菌株中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明确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的变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猕猴桃溃疡病的综合防治策略,采集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周至、眉县、灞桥、渭南、长安和鄠邑不同年份发病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后再应用特异性PCR进行分子鉴定,并进行回接实验。从鉴定出的Psa菌株中选出16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代表性菌株应用7个管家基因进行MLSA分型分析。共分离鉴定出86株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Psa菌株,并通过回接实验验证了其致病性。MLSA分型结果表明16株代表性Psa菌株均属于Psa3,且Psa3与Psa6的遗传距离最近。陕西省猕猴主产区的Psa变型为Psa3,近十年未发生变异。研究结果为今后Psa的检测鉴定及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胚乳培养中的胚胎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猕猴桃及硬毛猕猴桃的胚乳培养在MS+Zeatin 3 ppm+2,4-D0.5ppm+CH 400ppm的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在MS+Zeatin 1 ppm+CH 400ppm的分化培养基上产生胚状体和长成完整小植株。细胞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内单个细胞,经原胚、球形胚、心形胚等阶段发育成苗。猕猴桃胚乳属于细胞型胚乳,它的这种胚状体起源于愈伤组织内单个细胞的发生方式,也不同于常见的胚状体发生于愈伤组织表面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了解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致病菌分类地位和基因类型,初步探讨其致病的分子机理。采用纯培养法分离猕猴桃溃疡病菌;基于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进行病原菌的系统发育分析;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解析其致病的分子机理。从“米良1号”和“红阳”猕猴桃感病枝条中分离获得5株溃疡病菌,编号为L211、L212、L321、L322、L323;通过形态特征和16S~23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序列分析,鉴定5株细菌均为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ae,Psa)。以菌株L211为代表进行体外猕猴桃枝条接种实验表明能引起典型溃疡病症状。通过菌株L211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5 741条基因数目,长5 412 072 bp;基因功能注释发现菌株L211携带121种毒力因子、71个植物互作因子和77个耐药基因;同时,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病原菌L211为基因Ⅲ型Psa。引起湘西地区猕猴桃溃疡病的病原菌是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基因Ⅲ型,与国内外报道的引起猕猴桃溃疡病大流行的致病菌一致。猕猴桃溃疡病发病...  相似文献   

16.
抗病品种猕猴桃的枝条和叶片中蔗糖酶活性始终低于感病品种.自然发病后,感、抗病品种枝条与叶片中蔗糖酶活性都呈上升趋势,但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酶活性上升得更快,增幅较大,抗病品种蔗糖酶活性增幅不明显.α-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与蔗糖酶一致.抗感病品种均有3条α-淀粉酶同工酶谱带.自然感病后,抗病品种枝条及叶片的酶带增加不明显,仅多1条极弱的酶带;感病品种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背景】噬菌体鸡尾酒可作为一种杀灭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 Psa)的生物制剂,但关于噬菌体鸡尾酒在田间的防治效果和对猕猴桃植株叶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依然较少。【目的】探究噬菌体鸡尾酒在田间防控猕猴桃溃疡病的效果,以及噬菌体鸡尾酒对猕猴桃茎内叶际细菌微生态的影响。【方法】使用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感染健康植株,对比施用噬菌体鸡尾酒和传统铜制剂后溃疡病的发病情况,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猕猴桃叶际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与铜制剂相比,噬菌体鸡尾酒可更有效地控制猕猴桃溃疡病,改变叶际细菌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增强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改善群落物种功能基因丰度情况,一定程度使叶际细菌群落恢复至健康状态。【结论】噬菌体鸡尾酒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微生态调节功能,在猕猴桃溃疡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任春光  陈福强 《昆虫知识》1997,34(3):133-134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是历史老蝗区,河北省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重点蝗区之一。1995年夏蝗呈特大发生,形成大面积高密度群居型蝗蝻,是20年来极为罕见的。其发生特点为蝗蝻出土集中,非农田蝗区密度高于农田蝗区,高密度群居型蝗螨均发生在淀边苇田蝗区。发生面积1.2万hm2,防治1.l万hm2,其中发生10头/m2以上的有0.7万hm2,100头/m2以上的0.l万hm2。现将分析的特大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报道如下。1大发生原因1.1大发生的蝗虫基数:据调查,1994年秋残蝗面积为1.2万hm2,比中等发生年多0.3万hm2…  相似文献   

19.
天柱县稻飞虱的发生及防治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仁阶 《昆虫知识》1995,32(5):260-262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吴江市褐飞虱后期特大发生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在吴江市稻区后期特大发生。在总结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特大发生的原因,主要与后期成虫迁入量大、气候及苗情适宜、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的抗药性、残留基数高以及用药质量差等因素有关,最后提出了积极开展综合防治、加强监测以及科学使用农药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