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的典型成员,是烟草、马铃薯和辣椒等茄科作物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分布于世界各地.近年烟草上的 PVY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陕西、黄淮和东北烟区流行呈上升趋势,且以PVY坏死株系(PVY-N)为主,重病田发生率达40%以上,并常与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混合侵染,严重影响烟草品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的转基因烟草耐烟草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卫星RNA的转基因烟草可以抗CMV的侵染.为了决定这些植物对其它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CMV)的安全性,我们对这些植物接种CMV.结果发现 卫星RNA可减弱TMV引起的症状,井降低病情指数,然而却对TMV在植物中的积累没有明显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对卫星RNA抗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含卫星RNA的生防制剂及表达病毒卫星RNA的转基因植物的应用.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卫星RNA可减弱非相关病毒引起的症状.1 材料和方法1.1 病毒及植物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G140种子及枯班三生烟种子均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室保存;含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R1基因的烟草G140(烟Sat-G140)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室培育,所用材料为第三代种子.  相似文献   

3.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的转基因烟草耐烟草花叶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黄瓜花叶病毒(CMV)的卫星RNA的转基因烟草可以抗CMV的侵染.为了决定这些植物对其它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CMV)的安全性,我们对这些植物接种CMV.结果发现 卫星RNA可减弱TMV引起的症状,井降低病情指数,然而却对TMV在植物中的积累没有明显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对卫星RNA抗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含卫星RNA的生防制剂及表达病毒卫星RNA的转基因植物的应用.本文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卫星RNA可减弱非相关病毒引起的症状.1 材料和方法1.1 病毒及植物烟草花叶病毒(TMV),烟草G140种子及枯班三生烟种子均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室保存;含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R1基因的烟草G140(烟Sat-G140)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室培育,所用材料为第三代种子.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烟草花叶病病原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草花叶病是广东省产烟区的主要病害之一。我们在南雄等八个县进行调查,1983年至1984年的一般发病率为2~20%。根据血清学反应、病毒粒体形态、鉴别寄主反应及寄主范围、媒介昆虫种类、物理性质、交互保护反应等各项检验结果,鉴定广东省烟草花叶病病原是:三个黄瓜花叶病毒可能株系(普通株系CMV-C,烟草坏死株系CMV-TN,烟草黄色坏死株系(CMV-TYN),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病毒Y(PVY),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和烟草褪绿斑驳病毒(TCMV)(暂定)。  相似文献   

5.
国家种质库保存大豆和菜豆种质的种传病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种质中期库提供的300份大豆、100份菜豆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种传病毒的种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大豆种质中检测出大豆花叶病毒(SMV)、黄瓜花叶病毒(CMV)、苜蓿花叶病毒(AMV)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33%(76份)、13.67%(41份)和4.67%(14份)。大豆种质中还存在大豆花叶病毒与黄瓜花叶病毒、大豆花叶病毒与苜蓿花叶病毒的复合侵染。在菜豆种质中检测出菜豆普通花叶病毒(BCMV)阳性材料92份,种质带毒率高达92%。这些信息将会对今后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国家种质库保存的豆类种质的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背景】LePV1为中国香菇种质资源中携带的主要病毒之一。在前期研究中,根据分子序列特征将LePV1带毒菌株群体分为两个分子类群(亚型I和亚型II),亚型I包含大部分带毒香菇菌株,而亚型II仅包含少数几个供试带毒香菇菌株,在地理上相距遥远的不同遗传背景香菇菌株中发现了同一LePV1分子类型。【目的】探究担孢子介导传播对香菇双分体病毒LePV1群体形成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同亚型菌株的有性担孢子后代带毒率差异,并采用单单杂交和单双杂交方式分析杂交对LePV1群体形成的影响等。【结果】亚型I中栽培菌株ZP51和野生菌株YS94的担孢子带毒率分别为70%和100%,亚型II中栽培菌株ZP28和野生菌株YS5的担孢子带毒率分别为45%和55%,暗示亚型I菌株担孢子传毒效率高于亚型II;当杂交配对的任一亲本携带LePV1时,无论是单单杂交还是单双杂交,获得的杂交子带毒率为100%。【结论】不同亚型担孢子病毒携带率的不同和杂交在香菇双分体病毒LePV1群体形成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LePV1不能在杂交不亲和的单核体之间传播,也不能在不亲和的单双杂交配对中进行传播;在杂交可亲和的单双杂交配对中,杂交成功的杂交子在与亲本双核体菌丝接触一段时间后,可以将病毒LePV1通过胞质传播传给亲本双核体菌丝体。该研究为明确香菇双分体病毒LePV1传播规律及LePV1群体形成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重庆主要烟草地区的病毒病种类,采用没脸免疫吸附法(ELISA)对采自重庆涪陵、彭水、万州、黔江、武隆、酉阳的258份的烟草样品进行了病毒病种类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74份样品呈阳性。主要受到7种病毒病的侵染,主要包括: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其中TMV的检出率最高,达50%,已成为重庆地区烟草优势病原。  相似文献   

8.
油乳剂对蚜虫传染非持久性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实验中,带毒无翅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对芜菁花叶病毒(TpMV)和马铃薯Y-病毒(PYV)的传染可被汕乳剂抑制,但不被2-硫尿嘧啶和8-杂氮鸟嘌呤抑制。除蓖麻油外,10种植物油都能阻止蚜虫传染PYV,而12种矿物油中只有2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玉米油不引起TpMV、PYV和炯花叶病毒机械接种产生的局部斑点数目的降低。在田间实验中,喷洒油和杀虫剂的混合乳剂使TpMV、PYV和黄瓜叶病毒的传播减少50%左右。  相似文献   

9.
延边地区烟草病毒种类及病毒病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田间烟草进行病毒病种类的调查和鉴定结果表明,延边地区感染烟草的病毒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而以两种病毒的混合侵染为主,达80-1 00%。弱毒疫苗N14.和CMV卫星RNA生防制剂S5,混合使用,或CMV卫星RNA生防制剂S512单独使用防治烟草病毒病,与不使用的对照比较,防治效果明显,达70.2—77.1%,上等烟比率达22.3—30.9%,而对照只有9.2-1 9.2%,亩收入比对照增加21.7—8 0.8%。  相似文献   

10.
用苗期症状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检查了大豆种子内的大豆花叶病毒(sMV)的传毒率及带毒率,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带毒大豆种子产生的病苗,其症状主要有花叶、卷叶、叶脉束状、叶脉坏死、凸斑和单叶扭曲等类型。苗期症状观察得到的种子传毒率,与用ELISA法检查去种皮大豆种子的带毒率高度吻合,相关系数r=0.92(n=31),说明此两种方法检查种子传(带)毒率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和病理学意义。 本文提出了种子“群体病毒浓度”的概念。“群体病毒浓度”=群体内病毒总量/群体内种子总数。38个处理组合和3,591粒种子逐粒用ELISA法检查表明,“群体病毒浓度”与该群体的种子传毒率呈正相关,r=0.93(n=38)。将种子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用ELISA法检查的结果也证明,“群体病毒浓度”与种子传毒率呈直线相关。因此认为可以用ELISA法对种子群体直接进行测定来估计种子的传毒率。  相似文献   

11.
黄瓜花叶病毒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证明黄瓜花叶病毒(CMV)可经黄瓜种子传播,传毒率为0.20%,传毒部位为种皮和种胚。经ELISA检测和枯斑反应,7种一年生和12种两年或多年生杂草感染CMV,其中刺儿菜、苦菜、还阳参、黄花蒿、伏委陵菜、鼠掌草和本氏蓼是CMV野生寄主新种,苍耳、柱腺独行菜、凤花菜、益母草和酸浆5种杂草作为CMV野生寄主,属国内首次报道。另外,4种观赏植物和2种树木也感染CMV,变该病毒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én)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尤其是其传毒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水稻种植区(包括稻麦轮作区与非轮作区)和小麦种植区灰飞虱田间种群发生量的系统调查、灯诱观测及其带毒率检测等得到如下研究结果:(1)与小麦种植区及水稻种植区非轮作麦田相比,稻麦轮作区麦田灰飞虱虫口密度高,可见稻麦轮作有利于灰飞虱种群发生危害;(2)山东省小麦种植区麦田灰飞虱仅发现携带黑条矮缩病毒,水稻种植区稻麦轮作田灰飞虱种群还检测到携带水稻条纹叶枯病毒;(3)灯诱高峰期灰飞虱带毒率与当地灰飞虱带毒率存在差异,说明有外来种群的迁入;(4)在检测的1 268头灯诱灰飞虱中只有1头体内同时检测到携带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可见灰飞虱可同时携带两种病毒,但概率极低。  相似文献   

13.
西地区26个生产大队十字花科蔬菜病样264个的鉴定结果: 1.芜菁花叶病毒(TpMV):除了占有优势的“孤丁一号”株系之外,根据在心叶烟上的病状特点,还有轮纹枯斑和枯斑矮化两个新株系。 2.黄瓜花叶病毒(CMV)。 3.萝卜花叶病毒(RMV)。 4.白菜沿脉坏死病毒(CcVNV)——暂定:在白菜上表现沿脉褐色坏死条纹,叶形正常,普通烟呈现系统的大型退绿同心轮纹,心叶烟为局部小型轮纹枯斑。失毒温度50—55℃,稀释终点1—3×10-3,体外保毒期4—5天。西安近郊区的毒源种类比远郊区复杂,这与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种类较多,生长期彼此交错,便于蚜虫传毒有关。  相似文献   

14.
在北疆奎屯、伍家渠小麦田中,发现一种经种子传毒的病毒病。其症状特点、传播途径、病毒形态和血清学特性均与国外报道的大麦条纹花叶病毒相似。经分离提纯后观察,病毒颗粒呈棒状,长度约129毫微米,宽约30毫微米.制备出效价为1:102{的抗血清。采用琼脂双扩散法检验种子是否带毒,经调节扩散介质的pH值、丁基萘磺酸钠的浓度可提高检出灵敏度。  相似文献   

15.
引起番茄坏死病的黄瓜花叶病毒TN分离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南京郊区田间番茄坏死病株中分离出黄瓜花叶病毒TN分离物,经人工接种10科39种植物,能侵染其中的8科26种,接种番茄,辣椒和普通烟都引起坏死症状。TN分离物的失毒温度为50℃,稀释限点5×10 ̄(-3)-5×10 ̄(-4),体外存活期1-2天。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经免疫双扩散测定,TN分离物与黄瓜花叶病毒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用差速离心提纯的病毒粒子经电镜观察为廿面体,直径为28nm。SDS-PAGE分析病毒外壳蛋白为单一组份,分子量27500D。病毒核酸组份分析发现,该病毒分离物含有CMV基因组核酸和一个低分子量的卫星RNA。以上结果同已报道的引起番茄坏死的带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株系一致(Kearney,C.M.1990;Jorda,C.1992)。本文还讨论了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2′-5′三腺苷酸是否能抑制植物病毒在植物组织中的繁殖,过去无人报告过。本文证实2′-5′三腺苷酸能抑制烟草花叶病毒对离体的枯斑三生烟(Nicotina tabacum cv.samsum NN)叶片的侵染和在离体的普通烟(Nicotina tabacum)叶片内的繁殖,说明在植物中也存在2′-5′寡腺苷酸的作用体系,为植物干扰素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83—1988年从湖南各地(以衡阳市郊为重点,包括湘北的岳阳,湘中的长沙、湘潭,湘南的郴州、零陵等地区)采集了小白菜病毒病标样812个,经指示植物鉴定、酶联检测、稳定性测定等方法将它们分为8个类型,其中有3类是单独侵染的,4类是复合侵染的,还有一类反应不明(待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湖南小白菜病毒病毒原的优势种类是芜菁花叶病毒(Tursip mosaic virus, TuMV),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和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18.
2'-5'三腺苷酸是否能抑制植物病毒在植物组织中的繁殖,过去无人报告过。本文证实2'-5'三腺苷酸能抑制烟草花叶病毒对离体的枯斑三生烟(Nicotina tabacum cv. samsum NN)叶片的侵染和在离体的普通烟(Nicotina tabacum)叶片内的繁殖,说明在植物中也存在2'-5'寡腺苷酸的作用体系,为植物干扰素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传毒蓟马种类研究进展(缨翅目,蓟马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蓟马所传播的植物病毒病已经对大范围的农作物和园艺作物带来了重要威胁。目前已报道有15种蓟马能传播植物病毒,仅占已记录蓟马总数的0.2%,均属于蓟马科、蓟马亚科,且10种传毒蓟马已在我国不同省份有分布。本文概述了传毒蓟马的种类、寄主植物和分布等相关信息,并对不同传毒蓟马所传播病毒的种类和传毒方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的入侵性害虫,其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给我国番茄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了阐明烟粉虱传播双生病毒的机理,本文拟研究明确B和Q烟粉虱体内传毒相关蛋白Gro EL基因及其表达量。【方法】采用特异性引物克隆了B和Q烟粉虱内共生菌编码的传毒相关蛋白Gro EL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种生物型及其获取双生病毒前后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烟粉虱内共生菌Hamiltonella编码的Gro EL基因全长为1 668 bp,编码555个氨基酸;B、Q烟粉虱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9.82%;带毒烟粉虱中Gro EL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未带毒的对应生物型烟粉虱;无论带毒与否,Q烟粉虱该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B(P<0.05)。【结论】烟粉虱携带TYLCV后可诱导Gro EL的表达量升高,B和Q烟粉虱中Gro EL基因及其表达量均存在差异,这可能是B和Q烟粉虱传毒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