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的分子进化及其化学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植物化学研究的基础上,按分子的氧化水平将黄精属植物的甾体皂苷元分为5个等级,通过对不同氧化水平之间分子进化规律的分析,讨论黄精属植物甾体皂苷元分子进化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较原始的类群通常含有氧化水平较低的甾体皂苷,如:互叶系(Ser. Alternifolia);而氧化水平较高的甾体皂苷类型则大多存在于较进化的类群中,如:轮叶系(Ser. Verticillata)。这一植物化学分类学的观点有助于黄精属植物的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2.
安徽黄精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精属植物是一类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的经济植物.对安徽黄精属植物资源和多样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对生物学特性、形态分类、经济价值、染色体核型、孢粉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徽黄精属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安徽黄精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对黄精属(PolygonatumMill.)1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除多花黄精(P.cyrtonema)、长梗黄精(P.filipes)、黄精(P.sibiricum)、和湖北黄精(P.zanlanscianense)外的9个种光镜研究均为首次报道,黄精、新疆黄精(P.roseum)和金佛山黄精(P.ginfoshanicum)的扫描电镜研究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花粉均为长球形,赤道面观多为椭圆形、卵圆形或近圆形;具远极单沟,无萌发孔,外壁两层、等厚,外层略厚或内层略厚,两层之间有的具柱状结构。黄精属植物花粉外壁纹饰分为5种类型:A.疣状纹饰,B.疣状细孔纹饰,C.孔状纹饰,D.网状纹饰,E.网状-疣状纹饰。结合本属及近缘属已有的孢粉学资料推测,花粉外壁纹饰可能的演化趋势为:C→B→A;C→E→D。从孢粉学角度初步分析了黄精属的属下系统,为该属植物种的划分及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竹的细胞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Mill))是百合科黄精属的一种,是传统的中草药。玉竹广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南各省,以及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玉竹的细胞学研究较少,多见于染色体数目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地理分布区玉竹的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初步探讨了它们的演化关系,为黄精属细胞地理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黄精属(Polygonatum)的许多物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目前缺乏能够准确、高效地鉴定黄精属药用植物的DNA条形码。本研究通过对ITS、trnK-matK、rbcL、psbA-trnH和psbK-psbI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从ITS序列中提取ITS2序列,共获得黄精属7个药用物种23份样品的138条序列。进一步比较6个DNA条形码对黄精属药用植物的鉴定效率,并验证所筛选条形码的可靠性。结果显示:trnK-matK的种内和种间变异重合少且有较明显的条形码间隙,其他5个序列的种内和种间变异重合多且无条形码间隙;BLAST结果表明trnK-matK的鉴定效率最高(85.7%),系统发育树显示trnK-matK的鉴定能力最强,能将全部12个多花黄精样品聚在一支,并能区分黄精、滇黄精、玉竹、点花黄精和湖北黄精;AMOVA分析结果揭示trnK-matK的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最高,适用于区分黄精属物种间差异。因此,trnK-matK最适用于黄精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6.
叶绿体DNA片段的RFLP分析在黄精族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广义百合科黄精族6属23种及铃兰族1属1种的叶绿体基因组trnK和rpl16两个基因片段进 行了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trnK基因的PCR产物在各类群间几乎不存在长度变异,均约2600bp,而rpl16基因则在各属之间及黄精属内表现出长度变异,变异范围在1140~1320bp之间;限制性酶切位点的同源性分析显示,黄精属、竹根七属、鹿药属和舞鹤草属构成的狭义黄精族与铃兰族中的铃兰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并支持将扭柄花属和万寿竹属从广义百合科黄精族中分出的观点;在狭义黄精族内,黄精属与竹根七属聚成一支,鹿药属与舞鹤草属聚成另一支,为探讨族内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另外,本研究结果支持将金佛山黄精从鹿药属转隶至黄精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天门冬科黄精族细胞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收集和整理黄精族染色体数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黄精族各类群间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并从染色体的多倍化和非整倍化与系统发育关系和地理分布方面探讨了黄精族内各属的起源和演化关系问题。黄精族包括黄精属、舞鹤草属、异黄精属和竹根七属,共约100余种,其中舞鹤草属(x=18)、异黄精属(x=16)和竹根七属(x=20)的染色体基数稳定,而黄精属染色体基数波动较大,主要为x=8~16,既有多倍化也有非整倍化现象。染色体数据表明黄精族4个属的染色体进化模式各不相同,揭示了黄精族内染色体从高基数向低基数演化的规律;各属内染色体的演化主要是体现在二倍体水平上的核型变异,多倍化在本族中不占主导地位;仅黄精属内伴有非常强烈的非整倍化现象;细胞学证据与分子系统发育的结果比较吻合,为黄精族内属间以及属下的系统发育与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AlphaLISA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珠的化学发光的新型均相检测技术,与传统的ELISA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精确性、均一性、背景低、广泛的动态检测范围,而且无需洗涤及样本需求量极少等特点.该技术可用于多种组织、细胞来源的生物分子的检测,如细胞因子、抗原抗体的检测、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的检测以及药物分析等研究.随着AlphaLISA技术的发展,该技术已在医学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祝正银 《植物研究》1992,12(3):267-269
本文发表黄精属一新种:即峨眉黄精P.omeiense Z.Y.Zhu,sp.nov.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黄精属部分药用植物间的系统位置。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以同科万寿竹属植物宝铎草(Disporum sessile D.Don)为外类群,对百合科黄精属19批(6种)药用植物进行基因组DNA的多态性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探讨黄精种属间亲缘关系。结果:筛选出7条随机引物,聚类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在属级分类上特征明显,但属内分类有交叉。结论:RAPD技术可以为黄精属的分类和种的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区黄精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长白山黄精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储量、生境、鉴别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详细地调查研究,为开发本区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安徽黄精属植物叶片的比较解剖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安徽黄精属(PolygonatumMill.)7种植物的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1)7种黄精属植物叶肉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针晶束的异细胞,其数量多少存在种间差异;(2)除玉竹(P.odoratum)的下表皮外,叶表皮均无表皮毛的存在;(3)仅下表皮有气孔器分布,除湖北黄精(P.ganlandeianens)既有单个散布也有2个或3个聚集后随机散布外,均为单个随机散布在下表皮上;(4)叶片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除湖北黄精和安徽黄精(P.anhuiense)的叶片有不显著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5)气孔器的某些特征,如气孔器大小、气孔器分布、气孔器类型等特征以及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在种间有一定的差异。上述特征为黄精属植物种的划分及系统演化关系的探讨提供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大别山区六种黄精属植物的五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存武  周守标   《广西植物》2006,26(4):395-39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皖西大别山区六种黄精属植物的抗坏血酸氧化酶(A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五种同工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五种同工酶共显示出66条酶带,其中有3条是黄精属的特征酶带;并且来源于不同种的同一种酶的谱带数、相对迁移率、酶活性均不相同,呈现多样性;(2)五种同工酶谱的模糊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的结果一致,利用酶谱差异可以将六种黄精初步区分;(3)在六种黄精属植物中,湖北黄精、轮叶黄精、多花黄精和金寨黄精是较进化类型,玉竹和长梗黄精是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四川金佛山地区4种黄精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滇黄精:2n=26=6m+12sm(2SAT)+8st(2SAT);距药黄精:2n=26=10m+4sm+12st;垂叶黄精:2n=30=14m(2SAT)+4sm+10st+2t、2n=28=14m+6sm+6st+2t;湖北黄精:2n=30=12m+8sm+10st、2n=28=6m+10sm+10st+2t、2n=22=2m+12sm 8st。通过与其它地区黄精属植物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的比较,发现本地区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目普遍偏高,无论在染色体基数或染色体形态上都比较接近喜马拉雅山地区分布的种类。从实验结果进一步看出了黄精属的染色体变异是相当明显的,并主要表现为非整倍性变异;在有些情况下,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能与某些形态学特征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四川金佛山地区4种黄精属植物的核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滇黄精:2n=26=6m+12sm(2SAT)+8st(2SAT);距药黄精:2n=26=10m+4sm+12st;垂叶黄精:2n=30=14m(2SAT)+4sm+10st+2t、2n=28=14m+6sm+6st+2t;湖北黄精:2n=30=12m+8sm+10st、2n=28=6m+10sm+10st+2t、2n=22=2m+12sm 8st。通过与其它地区黄精属植物染色体数目与形态的比较,发现本地区所有种类的染色体数目普遍偏高,无论在染色体基数或染色体形态上都比较接近喜马拉雅山地区分布的种类。从实验结果进一步看出了黄精属的染色体变异是相当明显的,并主要表现为非整倍性变异;在有些情况下,染色体数目与结构的变异能与某些形态学特征相联系。  相似文献   

16.
安徽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艳  孙叶根 《植物研究》1998,18(4):414-417
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安徽省所产七种黄精属植物进行了花粉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黄精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均属两侧对称;形状上多为船形,大小为(21.5-57.9)×(18.9-31.0)μm,具远极单沟,沟长,花粉外壁两层红等中外层略厚,或内层略层;外壁具微穿孔纹饰,穿孔大小、形状均不规则。主张在进行黄精属种间区分时,应考虑花粉外壁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7.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在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已成为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动态变化的有力工具.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如基因片段的选择、共迁移、背景色和异源双链分子的形成等作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更好地利用该技术进行微生态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cDNA-AFLP和cDNA-SRAP技术在植物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介绍,指出cDNA-AFLP和cDNA-SRAP技术已逐渐成为基因表达研究的重要工具,是构建转录图谱、定位目标性状位点、研究差异基因表达等研究的主要手段,具有广泛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cDNA-AFLP和cDNA-SRAP技术均具有一定的缺限,主要表现在获得的差异片段还不够全面丰富.cDNA-AFLP可以扩增到扩增较多的带,但试验程序比较繁琐、昂贵而且耗时较长、操作较困难;而cDNA-SRAP相对比较简便、便宜而耗时较短,较易操作.因而将cDNA-AFLP与cDNA-SRAP技术结合起来,可望得到更全面丰富的差异片段,从而在植物基因差异表达、新基因发现、抗逆性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核基因序列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核基因中含有更加丰富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核基因序列或将核基因序列与线粒体基因序列相结合研究昆虫的系统发育正成为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一种发展趋势.核糖体基因中18S rDNA、28S rDNA、ITS已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核糖体基因相比,虽然编码蛋白的核基因应用于昆虫分子系统学的种类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应用于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中,能够成功地普遍用于多个目昆虫的系统学研究的核基因并不多.本文简要介绍了应用于昆虫分子系统学的核中核糖体基因和编码蛋白的核基因,并分析了核基因序列在分子系统学应用上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药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与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黄精多糖是黄精中最重要的活性化合物之一,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抗骨质疏松、降血糖、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已经成为黄精开发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精多糖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精多糖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