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B型γ—氨基丁酸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GABAB受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GABA受体亚型。它的活化在突触后膜增加K^+电导,引起长时程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则抑制Ca^2+电导,使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的释放减少,该受体活动对机体的镇痛、肌肉痉挛、癫痫的发作等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γ—氨基丁酸受体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功能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反应动力学(激活,失敏和失活)是否在快速抑制性突触传递中起作用及怎样发挥作用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膜片钳技术及快速施药系统的应用,对GABA受体的反应动力学的结构基础,单通道水平的发生机制及其人功能意义等开始形成较全面的认识,揭示了其反应动力学在调节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中的关键作用及在快速抑制性突触传递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神经活性甾体与GABAA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海珍  朱剑琴 《生命科学》1997,9(4):162-165,157
中枢内存在的神经活性甾体能快速改变神经元兴奋性,它们不是与甾体受体发生作用,而是与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相互作用,调制基介导的突触抑制功能,引发中枢抑制或兴奋性效应的变化,大多数甾体能增强GABA受体活化CI^-通道的通透性,引发中枢抑制或兴奋性效应的变化。该效应与特定的GABAA受体亚基α3和γ2有关,有些甾体具与GABAA受体拮抗剂类似的惊厥效应,总之,神经活性甾  相似文献   

4.
γ—氨基丁酸抑制缺氧所致神经元钙超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体外分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为标本,分别采用激光扫描共聚集显微镜动态监测单个细胞[Ca^2+]i和膜片箝全细胞记录的电生理技术检测细胞的NMDA电流和电压依赖性Ca^2+电流等方法,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及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对急性缺氧时海马CA1神经元[Ca^2+]i升高过程的影响方式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缺氧后比缺氧前[C  相似文献   

5.
将突触体膜与佛波脂(PMA),GABAB受体激动剂巴氯芬(Baclofen,BAL)预孵育一定时间后BAL对腺苷酸环化酶(AC)基础活性及forskolin刺激的AC活性的抑制率显著降低,而forskolin预孵育时,BAL对基础及forskolin刺激的AC活性的抑制率不变,表明GABAB受体与AC偶联环节的脱敏机制涉及蛋白激酶激活。而与蛋白激酶A无关,脱敏时GABAB受体的Kd值增加,本 实验  相似文献   

6.
在大鼠下丘脑薄片和豚鼠腹腔神经节上,分别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和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了10-6mol/L糖皮质激素(GC)对谷氨酸和GABA受体介导效应的快速调制作用。结果表明,GC灌流后5min,对谷氨酸受体介导的效应起抑制作用,而对GABA受体介导的效应起增强作用。撤除GC后,神经元对谷氨酸和GABA的反应恢复到对照水平。低钙高镁灌流液不能取消GC的调制作用。结果提示,GC在不需要突触环路条件下,可能通过非基因组途径影响谷氨酸和GABA受体介导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精氨酸加压素(AVP)的C端内片段,AVP(4-8),具有增强记忆的功能,它在大鼠脑内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变化。GTP-结合调节蛋白(G蛋白)介导多数神经肽和神经调质的细胞内生理生化反应,放射性受体结合实验显示,在海马突触膜上存在AVP(4-8)的特异性结合位点。AVP(4-8)在海马突触膜上的结合能够进一步刺激GTPγS结合并可被AVP(4-8)的受体拮抗剂ZDC(C)PR所逆转。从以上实验结  相似文献   

8.
GABAc受体及其功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道启  杨雄里 《生命科学》1997,9(4):158-161,183
GABAc受体是近年来发现的新GABA的受体,由ρ1或/和ρ2亚单位组成,基因突变研究显示,ρ1亚单位第二跨膜区309(人)或314(大鼠)位点上的氨基酸决定其对印防己毒素的敏感性,实验已证明:Zn^2+主要通过胞外机制阻断GABAc受体,谷氨酸,多巴胺则通过胞内PKA和/或PKC环路调制GABAc受体的活动,GABAc受体在视觉通路中特别丰富,已证明在视网膜的信息传递和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汪文  邢宝仁 《生理学报》1996,48(6):551-556
在大鼠下丘脑薄片和豚鼠腹腔神经节上,分别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和细胞内记录方法,观察了10^6mol/L糖皮质激素(GC)对谷氨酸和GABA受体分层效应的快速调制作用。结果表明,GC灌流后5min,对谷氨酸受体介导的效应起抑制作用,而对GABA受体介导的效应起增强作用。撤除GC后,神经元对谷氨酸和GABA的反应恢复到对照水平。低钙高镁灌流液不能取消GC的调制作用。结果提示,GC在不需要突触环路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Zn2+对爪蟾卵母细胞表达鲫鱼脑GABA受体的调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ai XC  Bao YD 《生理学报》1998,50(3):268-274
爪蟾卵母细胞注射鲫鱼脑mRNA后表达的GABA受体中约85%为GABAA受体。约15%的成分为GANAC受体。本文利用双电极电压箝方法结合药物灌流研究了Zn62+对这两型受体的作用。我们观察到了Zn^2+对它们的调制都是可抑制性的,可逆的。  相似文献   

11.
生长调节物质对西洋参种胚生理后熟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经200mg/LGA3浸泡36h后于低温下处理20d的西洋参裂口种子可完成生理后熟,6-BA效果次之,IBA次之,IBA无效。200mg/L6=BA+200mg/LGA3,200MG/L6-BA+100mg/LGA3,200mg/L6-BA+50mg/LGA3浸泡36h后置于室温下不再作低温处理,其形态后熟种子也可萌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免疫电镜方法对脊髓胶状质内GABA能神经元的突触联系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脊髓胶状质内有许多GABA能神经元胞体和末梢分布;标记的GABA能神经末梢可作为突触前成分与未标记的GABA形成输一树突触。未标记的末梢可与标记的GABA末梢形成输一轴突触。此外,标记的GABA能神经末梢还可作为突触前成分与标记的GABA能轴突、树突或胞体形成输-轴、轴-树或轴-体突触,即自调节突触。上述结果揭示:GABA能末梢可对脊髓胶状质内其它神经元产生抑制或脱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胶状质内含GAnA的神经结构可形成各种形式的自调节突触,并借此实现其对脊髓功能的复杂调节。  相似文献   

13.
γ-氨基丁酸(GABA)作用于 GABA_A 受体,可选择性增加氯电导,这类受体可波荷包牡丹碱(bicucu-line)所阻断。GABA 的另一类受体不能被上述阻断剂所阻断,而氯苯氯丁酸(baclofen)是其激动剂,称为GABA_B 受体。在海马锥体细胞上,GABA 和氯苯氨丁酸产生一种不被 GABA_A 拮抗剂阻断的突触后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由 GABA_B 受体介导完成。GABA 和氯苯氨丁酸均可增加钾电导,导致海马锥体细胞出现慢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因此,推测 GABA_B 受体和这种突触后电位有关。氯苯氨丁酸磷酸化衍  相似文献   

14.
蔡惠罗  李成勇 《动物学报》1995,41(3):299-304
位于突触体质膜的外向型(ecto)Mg^2-ATP酶具有水解ATP活性,能量偶联的AC-MA荧光淬灭实验表明Mg^2+-ATP酶水解ATP时向膜内转移质子,建立跨膜质子梯度,跨膜质子梯度可以被电中性K^+/H^+离子载体Nigericin消除,利用H^+敏感的BCECF荧光分子测定突触的pHi变化,结果表明水解ATP产生的质子转移突触体pHi下降了光分子测定突触的pHi变化,结果表示水解ATP产生  相似文献   

15.
在豚鼠腹腔神经节细胞,γ-氨基丁酸(GABA)可诱发“去极化-超极化”的双相反应,去极化伴膜电阻减小,超极化伴膜电阻增大,这种反应在低钙高镁液中仍然存在。蝇蕈醇可模拟GABA双相反应,但在诱发相同强度的去极化反应时,蝇蕈醇产生的超极化弱于GABA。荷包牡丹碱(100μmol/L)和印防已毒素(100—300μmol/L)能可逆地抑制GABA诱发的双相反应。Baclofen对神经节细胞的膜电位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GABA双相反应的去极化相由GABAA/Cl-通道受体复合物介导,而超极化相很可能由不同于经典的GABAA受体,但其药理学行为又由与之十分相近的另一种GAB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6.
朱幸  朱辉 《生理学报》1994,46(5):417-426
本工作利用两栖类卵母细胞作为功能表达系统,对鸡视网膜中的谷氨酸受体和GABA受体的类型和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在注射鸡视网膜mRNA的卵母细胞上,谷氨酸受体有明显的表达。L-Glu及其类似物KA,AMPA,QA都毫无例外地能诱导卵母细胞产生快速平滑的去极化电流,而NMDA,L-AP4,ACPD以及天冬氨酸不能诱导明显的电流反应。并且AMPA,QA对KA反应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AMPA,QA可能与KA作用于同一受体。抑制性氨基酸GABA的受体被证明大部分为GABAA亚型,但有小部分的GABA反应不能为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所阻断。  相似文献   

17.
从运动神经元到肌细胞的信息传递主要通过神经肌接头来完成。神经肌接头重要的结构特征是高度特化的突触后膜。突触后膜异常簇集有大量的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受体簇集一3种分子密切相关,即集聚蛋白、肌特有受体酪氨酸激酶及突触后膜受体缔合蛋白;Arin诱导AChR在终板膜的簇集,MuSk为Agrin信号转导受体复合体的重要组合之一,Rapsyn则参与其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提出用ABC(AvidinBiotinComplex)法标记细胞膜受体,通过FRAP(FluorescenceRecoveryAfterPhotobleaching)技术,测量细胞内吞过程中受体流动性变化的方法。实验选择巨噬细胞ConA受体,比较了用ConA-Biotin+Avidin-FITC(ABC法)和ConA-FITC(直接法)标记的膜表面ConA受体荧光强度和内吞过程中受体的流动性测量结果。结果显示ConA-Biotin+Avidin-FITC标记的巨噬细胞膜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比用ConA-FITC标记的平均荧光强度高大约3倍;ABC法标记的受体,测量结果误差小、灵敏度高;ConA刺激15min后,巨噬细胞膜表面ConA受体的扩散系数和荧光恢复率较静息状态时明显下降。讨论了两种标记方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鲫鱼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在两栖类卵母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辉  朱幸 《生理学报》1995,47(1):1-10
两栖类卵母细胞表达系统经注射鲫鱼脑mRNA后可表达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和某些离子通道。本工作利用电压箝方法结合药理学手段对GABA受体和谷氨酸离子型受体作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由GABA诱发的电流反应中,约90%由GABAA受体介导,乘余约10%的成分对GABAA受体的专一性拮抗剂Bicuculline不敏感,而GABAB受体的专一性激动剂Baclofen不能引进电流反应,因此这部分受体特性与GA  相似文献   

20.
GABA对小鼠大脑皮质中GABA受体胚胎发育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忠  陆勤 《动物学研究》1997,18(3):299-304
本文用GABA及其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处理培养的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以及精确计时的妊娠小鼠,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GABAA及GABAB的结合位点数目,研究了GABA对小鼠大脑皮层GABA受体胚胎发育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①GABA可使培养15—17天妊龄的胚胎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及出生第1天的仔鼠大脑皮层中的GABAA及GABAB受体数目增加,这种作用可被蝇蕈醇(Mus)及巴氯芬(Bac)分别模拟,对GABAA受体的作用可为荷包牡丹碱(Bic)所阻断;②用GABA处理妊娠7—13天的小鼠,仔鼠出生第1天其大脑皮层的GABAA及GABAB受体数目均无变化;③用GABA处理妊娠14—19天的小鼠,仔鼠出生的第1天其大脑皮层中的GABAA受体数目增加而GABAB受体数目不变;④用GABA处理妊娠7-19天的小鼠,仔鼠出生第1天其大脑皮层中GABAA及GABAB受体数目增加。这说明在胚胎发育的特定时期内,GABA可诱导其受体数目的增加,这个作用是由GABA受体调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