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龄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TC)皮肤症状的观察和鉴定,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皮肤型狼疮的小鼠模型。方法观察TC小鼠出现皮肤症状的年龄,对比同龄小鼠与C57BL/6小鼠的皮肤症状,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及抗ANA抗体,HE染色检测小鼠皮肤病理学症状。结果 2/3的TC小鼠出现毛发脱失、皮肤溃烂等症状,其病变最早发生于40周龄,皮肤病变的狼疮小鼠血清抗dsDNA抗体和抗ANA抗体滴度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狼疮小鼠角质层缺失,上皮层连续性中断,真皮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狼疮小鼠在40周后会出现皮肤病变,显示该小鼠可作为一种研究慢性皮肤型狼疮的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2.
抗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纯化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及克隆化共获6株能稳定分泌抗SEB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通过将以混合佐剂(降植烷 FIA的混合物)和杂交瘤细胞同时注射制备McAb腹水的方法与常规法相比较,不仅量多(多1.56~1.84倍),而且活性好(高1个数量级)。初步鉴定表明:6株McAb均属IgGl亚类;其培养上清和腹水的ELISA滴度分别为10~(-3)~10~(-4)和10~(-5)~10~(-8)。它们与SEA均不起反应,其中3株(Sl.B4和E7)与SECl有轻微交叉反应;都能被10μg/m的SEB完全阻断等。说明其免疫学活性及特异性均较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模型dko小鼠的鉴定方法,评估干细胞移植后dystrophin的再生水平。方法采用SSP-PCR方法鉴定杂合子鼠交配产生的子代鼠的基因型。生化分析仪测定dko小鼠血浆肌酸激酶含量,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学变化。扩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注射到dko小鼠后肢肌肉,2个月后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dystrophin的表达。结果杂合子鼠交配可以产生三个基因型的子代鼠,21.2%的子代鼠可以鉴定为dko小鼠的基因型(285 bp)。dko小鼠显示了肌营养不良的症状,血浆肌酸激酶含量高达(16,988.52±617.48)IU/L,典型的病理变化包括肌纤维大小不一,多见核中移细胞,结缔组织增生或炎性细胞浸润。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dko小鼠后肢肌肉,2个月后可检测到人dystrophin的表达。结论采用SSP-PCR可用于鉴定dko小鼠基因型,dko小鼠是研究干细胞治疗DMD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A20细胞是来源于同系Balb/c小鼠大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系,能通过尾静脉接种建立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的模型,但由于该细胞系缺乏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而难于监测。本研究使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记A20细胞,试图建立易于监测的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模型。方法: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慢病毒载体将标记基因EGFP转入A20细胞,通过流式分选出EGFP+的A20细胞,体外培养后通过尾静脉注射接种于同系Balb/c小鼠体内,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其外周血EGFP+细胞的百分率。当小鼠出现消瘦、毛发竖立、嗜睡等体征时,将小鼠处以安乐死;取动物脏器行石蜡包埋、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尾静脉注射1×106细胞于6只Balb/c小鼠体内,接种后15天可在外周血中检测到EGFP+细胞,平均生存时间为29.6±0.8天;在肝脏、脾脏、脊椎和淋巴结等多脏器成瘤,流式检测瘤细胞EGFP表达阳性。结论:经尾静脉注射接种A20细胞可建立小鼠B细胞播散型淋巴瘤模型,A20细胞经含EGFP的慢病毒标记后易于通过流式进行监测,为通过动物体内试验评价靶向治疗的疗效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1,(9)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会增加罹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并且这两种疾病都会影响宿主肠道菌群的平衡.本文通过构建2型糖尿病-肿瘤小鼠模型来研究肿瘤和糖尿病的关系,并通过16S r RNA基因分析小鼠的肠道菌群变化,以及肠道菌群对疾病的影响.研究使用链脲佐霉素(streptozocin, STZ)和高脂饲料构建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随后接种肝癌细胞系(HuH-7),构建好的糖尿病肿瘤模型血糖明显升高并且肿瘤生长迅速.糖尿病肿瘤模型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肿瘤组,证明糖尿病确实可以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糖尿病肿瘤小鼠的炎症以及相关因子如TNFα, IL-1β, IL-6, TLR4和MCP1的表达明显升高.肠道菌群分析发现,糖尿病组厚壁菌门显著升高,拟杆菌门显著降低,糖尿病肿瘤组的炎症和糖尿病相关的菌群Lachnospiraceae, Blautia, Lachnospiraceae_UCG-006, Ruminiclostridium_9, norank_f_Ruminococcaceae和Oscillibacter的水平显著升高,而Alistipes显著降低,但是肿瘤组的菌群变化不明显,揭示肠道菌群变化可能会促进小鼠肿瘤和糖尿病的进展.肠道短链脂肪酸和炎症与糖尿病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与肿瘤组相比,糖尿病肿瘤组的肠道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异丁酸浓度明显降低,戊酸和异戊酸水平没有变化,而丁酸浓度明显升高.本研究构建了糖尿病肿瘤模型并研究其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对于研究糖尿病和肿瘤的关系有一定意义,为通过肠道菌群干预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CL22在NOD-SCID小鼠体内致白血病的能力,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移植瘤模型鼠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KCL22细胞2×107个,经尾静脉注射入NOD-SCID小鼠,对照组小鼠注射无菌PBS。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瑞氏染色监测血象和骨髓象变化,PCR检测骨髓细胞BCR-ABL基因转录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脾组织肿瘤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实验组小鼠于注射细胞后约4周开始出现反应力下降、精神萎靡、股骨肌肿大、后肢骨节出血点等体征,外周血白细胞从第5周逐渐增多,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涂片可见幼稚粒细胞,肝、脾、骨髓组织切片可见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细胞高表达BCR-ABL融合基因,未经治疗存活约70天,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KCL22细胞可成功构建NODSCID小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7.
【背景】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 S. suis 2)可感染宿主引起严重的脑膜炎,对养猪业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目的】构建S. suis 2感染小鼠脑膜炎模型,并对其脑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为揭示S.suis2感染宿主后引起脑膜炎的分子机制和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 suis 2感染小鼠,并对其脑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确认构建脑膜炎小鼠后,对其脑组织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对比S.suis2感染和未感染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功能、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和韦恩分析。【结果】脑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S. suis 2感染的小鼠脑膜中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并且血管周围出现“袖套”现象,并能从感染小鼠的组织器官中再分离出攻毒的S. suis 2菌株,结果证明构建了S. suis 2感染脑膜炎小鼠模型。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感染S.suis2与未感染的...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病因主要在于细胞控制动态平衡能力的缺失,以及这些细胞所构成的组织或器官功能的失调。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治疗2型糖尿病,人们借助不同动物模型去了解不同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在动物模型的选择上,小鼠因为其基因和表型能很好地模拟2型糖尿病而被广泛使用。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种类繁多,包括:自发突变性模型、热量过量性模型、外科和化学诱导性模型、常用转基因小鼠模型、专门用于研究环境对基因影响性的模型、CRISPR-Cas9构建模型以及特定的糖尿病肾病模型。本文就2型糖尿病现有的小鼠动物模型及其构建的方式给予简要综述,以期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了解并更好地选择2型糖尿病小鼠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9.
10.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且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小鼠胚脑皮质,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脑皮质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并自然分化,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0,(3)
<正>在建立基因剔除小鼠前,虽然我们可以用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基因表达谱的分析来预测特定基因的功能,但实际得到基因剔除小鼠的表型常常和预测的差距非常大,特别是可能得到胚胎致死的表型。因此,在欧盟的小鼠基因剔除计划中,提出了所有的小鼠基因剔除都应该采用条件型基因剔除的方法,以保证表型分析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急性髓性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急性髓性白血病小鼠模型,并对模型建立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和鉴定.方法: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建立HL-60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观察SCID小鼠一般情况,监测小鼠外周血HL-60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骨髓染色体检查等检测小鼠骨髓,濒死或死亡小鼠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接种后3-5周,外周血白细胞上升,外周HL-60细胞占非红系有核细胞比例为3%-11%.骨髓HL-60细胞占非红系有核细胞中比例为40%-58%,骨髓细胞中CD33抗原阳性率8.18%-24.45%.小鼠骨髓细胞中有中、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结论:HL-60细胞静脉接种SCID小鼠,白血病发病率为100%.其发病症状及组织浸润与人类白血病相类似,可用于研究白血病增殖、分化等机制,是探索新的白血病治疗手段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3.
14.
小鼠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模型的制备模拟脊髓损伤,研究其病理和影像的变化及脊髓组织的病理分析,为后期的唔疗提供了实验信息。使用7~8周龄小鼠,咬除T9~T10棘突及相应椎板,用重物压迫脊髓,缝合皮肤,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分不同的时间进行行为学评分及病理和影像学的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在不同时间行为学评分较高,而实验组评分较低。脊髓损伤区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影像学的改变。可见在实验组中小鼠脊髓损伤区无脊髓组织残留,且出现明显的组织和影像改变,在行为学上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适用于脊髓再生的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损伤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小鼠血生化指标及心肌和肾脏的病理变化情况,为选择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造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32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连续5d,制备糖尿病模型。9d后测空腹血糖(FBG),高于11.1mmol/L视为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成模后第4、6、8周处死一组小鼠。另取8只雄性ICR小鼠作为对照组,常规饲料喂养,于糖尿病组小鼠成模后第8周处死。分析小鼠生化及病理情况:①心脏、肾脏脏器系数计算;②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测定;③HE染色观察心肌和肾脏组织病变的整体情况;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小鼠进行比较,第4、6、8周的糖尿病小鼠心脏器系数升高,血清LDH、CK升高,病理组织学见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肾脏脏器系数升高,肾功能肌酐(Cr)、尿素氮(BUN)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见肾小球肥大,肾小管基底膜增厚,管腔萎缩。结论:第6周糖尿病小鼠相关生化病理指标改变相对明显且饲养时间相对较短,故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造模后第6周是进行药物干预和病理、生理、生化等研究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肝特异性LCMT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方法 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肝特异性LCMT1-KO小鼠。通过RT-PCR、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HE染色等方法鉴定及比较野生和敲除小鼠的差异;观察和分析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繁殖能力和子代存活率。结果 成功鉴定子代的基因型;LCMT1-KO小鼠肝LCMT1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两组小鼠的饮食、饮水、体重、繁殖能力、子代存活率、肝外观和HE染色无明显差异;LCMT1-KO小鼠心脏、大脑和肾组织中LCMT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LCMT1-KO小鼠sgRNA未发生脱靶。结论 成功构建肝特异性LCMT1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LCMT1基因在疾病中的调控作用提供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肺原位移植耐紫杉醇肿瘤动物模型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 利用本实验室已经获得的耐紫杉醇肺癌细胞株(A549-Taxol),测定其耐药指数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后,采用穿刺法将约为每毫升5×106细胞注入小鼠肺部,3周后统计存活率以及成瘤率并且观察小鼠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肿瘤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青海藏区沙眼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分别采集患者的单眼结膜和结膜囊拭子标本至1 mL样本保护培养基中。取50μL样本采用离心法感染BGM细胞,37°C培养72 h,连续传代3次,相差显微镜观察衣原体包涵体。对临床样本和分离株分别进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A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了45例活动性沙眼患者的115份临床样本,其中54份样本为ompA PCR阳性,15份样本为沙眼衣原体培养阳性。ompA分析发现,青海藏区沙眼衣原体有3个不同的同源ompA变异株,均为基因B型,都包含有一个泌尿生殖道型沙眼衣原体特有密码子。分离株QH111L和QH111R分别来自编号111患者的左眼和右眼样本,它们ompA基因的可变区有一个非同义碱基差异。该碱基变异仅存在于111号患者的左眼样本中,说明QH111L可能是新出现的ompA突变体。【结论】青海藏区的眼型沙眼衣原体流行株为基因B型,至少存在3个不同的ompA变异株。从青海藏区分离培养了15株眼型沙眼衣原体,发现同一患者的左右眼样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有不同ompA。本研究为研制沙眼疫苗和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也将有助于理解沙眼的进化和传播。 相似文献
19.
登革病毒包膜蛋白(Dengue virus envelope protein,DENV E)是诱导中和抗体主要的蛋白,登革病毒包膜蛋白Ⅲ区(Dengue virus envelope protein domainⅢ,DENV EDⅢ)是构建DENV亚单位疫苗的主要靶标,但是其B细胞中和表位目前了解不多。我们采用两组覆盖DENV-1EDⅢ的重叠多肽(12肽和16肽)同27株针对DENV-1EDⅢ中和单抗反应,筛选DENV EDⅢ上B细胞表位。采用该方法,我们发现了一高度保守的Ⅰ~Ⅳ型DENV共同交叉中和B细胞表位和一高度保守的DENV-1血清型特异性B细胞中和表位,分别位于DENV-1E蛋白氨基酸残基序列第309~320位和第381~392位(Amino acid residues 309~320,and 381~392;aa 309~320和381~392)。Ⅰ~Ⅳ型DENV共同交叉中和B细胞表位在Ⅰ~Ⅳ型DENV分离株中存在高度保守共同序列310 KEVAETQHGT319,DENV-1E蛋白中E309、V312、A313和V320不影响蛋白抗原性。DENV-1血清型特异性B细胞中和表位(DENV-1E蛋白氨aa 381~392)在DENV-1分离株中高度保守,在黄病毒属其它病毒中不保守。我们也发现一具有DENV-1分离株特异性的B细胞中和表位位于DENV-1E蛋白氨基酸残基序列第329~348位。这些新发现的DENV-1E蛋白EDⅢ上B细胞中和表位可能有助于研制新的DENV亚单位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与鉴定NDRG2基因全身敲除的阿尔茨海默症(AD)小鼠模型。方法:将NDRG2-/-、APP/PS1进行饲养杂交繁殖,将通过PCR技术鉴定基因型为NDRG2+/-APP/PS1的子一代小鼠再与NDRG2-/-小鼠回交获得子二代小鼠,提取子二代小鼠的基因组DNA再利用PCR方法:扩增NDRG2和APP/PS1基因片段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获得4种基因型的小鼠。结果:选取基因型为NDRG2-/-APP/PS1的小鼠即为全身NDRG2敲除且淀粉样蛋白基因过表达的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应用PCR方法:鉴定NDRG2基因全身敲除的AD小鼠模型。成功获得NDRG2基因全身敲除的AD小鼠,该基因型小鼠有繁殖能力,其繁殖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结论:成功构建NDRG2基因敲除的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小鼠,为进一步研究NDRG2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症病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