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物区域试验点区辨力估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三种估算作物区域试验点区辨力方法(变异系数指标法、回归系数指标法和AMMI模型Dj值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种方法的结论总体上相近,但AMMI模型Dj值法相对较科学准确。  相似文献   

2.
作物品种区试场点试验效果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各试验场点多年非平衡数据,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以渐江省晚粳(糯)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例作了分析,并对区试中各试验场点评价指标作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晚粳(糯)稻品种1989~1995年区域试验中,以渐江省诸暨稻麦原种场、舟山试验点综合评价效果最好,其次是富阳、龙泉、台州、宁波、衢州试验点.  相似文献   

3.
对应用几种统计模型评价甘蔗品种稳定性的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省2009年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对线性回归模型、AMMI模型和LR-PCA模型在评价甘蔗品种稳定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比较,结果发现,回归法计算简便、直观,AMMI模型和LR-PCA模型的分析结果则更全面、深入,而这两种模型之间仍存在着一定差异.实际操作中,在根据不同的数据资料选择相适宜的分析方法的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比较选择较为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广东省1999—2001 年春植玉米区域试验新组合进行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粤单2号、南玉 18号与南玉35号分别居于1999—2001年区试组合评价第一位;参试两年的组合粤单2号、南玉18号、登海3号与华引115号综合评价较高,表现稳定,可以在广东省内推广应用。 Abstract: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maize new cross combinations from 1999 to 2001 in Guangdong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uedan 2,Nanyu 18 and Nanyu 35 ranked the first among the combination evaluations of regional trials in 1999-2000.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s of the combination of Yuedan 2,Nanyu 18 and Denghai 3 were high and stable in the successive two-year experiment.So they were recommended to popularize in Guangdong province.  相似文献   

5.
于辉  向言词 《生态科学》2018,37(2):223-228
农田土壤镉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利用可食部位低积累镉的农作物品种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策略之一。镉在作物可食部位的累积与镉的吸收转运有关。分析了根系对镉的吸收、镉向地上部的运输和分配及镉在细胞内的分布和结合形态与作物积累镉的关系, 指出作物品种间的镉积累差异受以上多种因素的调控, 但不同作物之间影响镉积累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同时提出在对低镉积累作物品种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  相似文献   

6.
西南区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及稳定性评价的秩次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秩次分析法分别对参加2003-2005年中国西南区玉米区域试验1组和2组的各品种进行产量性能和稳产性评价.结果表明,1组25个品种中中单808、渝单8号和遵玉8号表现高产且稳定性强,辽127和YA04273表现高产但稳定性中等.2组29个品种中DH3831、GM4095和鑫丰1号表现高产且稳定性强,承玉15、东4243、X1152A、DH3838、DH3632和奥试3202表现高产但稳定性中等.其中,中单808、渝单8号、遵玉8号、辽127、DH3831、东4243、X1152A、DH3838、DH3632和奥试3202这些品种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在实践上证明秩次分析法能客观、公正地对品种的产量性能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建议用加权法计算品种秩次平均数和秩次方差的平均数、标准差和50%置信度的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72份玉米地方品种产量性状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三峡库区征集72份玉米地方品种分别同改良Reid和改良Lancaster血缘自交系进行测配,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这些地方品种产量及其构成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这些玉米地方品种中具潜在利用价值的有16份,其中与改良Reid测验系测交表现出强优势的地方品种有6份,与改良Lancaster测验系测交表现出强优势的品种亦有6份,与两个测验系测交均表现出较强杂种优势的地方品种有4份.  相似文献   

8.
《昆虫知识》2011,(6):1906-1906
<正>昆虫传播的植物病毒往往给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选育具有抗病毒的作物品种是目前防治病毒危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地面臭氧(O3)浓度不断升高。但这种变化对作物抗性品种的影响如何,目前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戈峰研究员领导的种群生态与全球变化研究组模拟研究了近地面臭氧(O3)由目前40ppb浓度增加到未来80ppb情景下植物对蚜传病毒的作用。以抗马铃薯Y病毒(PVY)的烟草品种和常规对马铃薯Y病毒(PVY)敏感的烟草品种为  相似文献   

9.
花生落荚性是指成熟后荚果脱落的难易程度,主要与果柄-荚果和果柄-茎秆的断裂力有关。为了探究不同花生品种的落荚性状的差异性,本试验对294份花生品种在鲜花生时和晾晒4 d后果柄-荚果和果柄-茎秆断裂力进行系统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的果柄-荚果与果柄-茎秆断裂力存在显著差异。294份花生品种在鲜花生和晾晒4 d后果柄-荚果断裂力变幅分别为2.07~20.07 lb、1.73~9.64 lb,果柄-茎秆断裂力的变幅分别为2.21~22.86 lb、1.90~11.25 lb,花生品种在刚收获时果柄-茎秆断裂力的变幅最大。落荚性状与主茎高度、单株果数相关性不显著。分别筛选出鲜花生和干燥后落荚特性适中的花生品种9份和20份,为下一步培育适合机械化收获的花生新品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进的乳酸 - PAGE技术对不同玉米 (Zea mays)自交系和杂交种种子的白蛋白和球蛋白进行了系统电泳分析 ,发现此方法具有高度的分辨力和稳定性。把电泳图依其迁移率分为 α、β、γ和 ω4个带区。各自交系和杂交种的电泳图均有其鲜明特征 ,彼此可以区别 ,视作它们各自的“指纹”。全籽粒电泳谱带与胚的电泳谱带基本相同。胚乳产生谱带少而弱 ,且大都和胚的谱带发生重叠。亲本自交系的不同谱带在杂种 F1 发生互补。杂种谱带等于两亲本共同谱带与各自独有谱带之和。而且正、反交 F1 谱带以及它们两亲本种子提取液机械混合产生的谱带完全相同 ,表明谱带的差异是一种由核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F1 的谱带类型可由两亲本谱带类型预测 ,也可由两亲本种子提取液混合而产生的电泳图所演示  相似文献   

11.
选择有代表性的12个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4模式组配获得66个组合(F1),用温室盆栽,在3个Pb2+污染水平下对叶片和子粒Pb2+含量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叶片和子粒的Pb2+含量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非加性方差大于加性方差,遗传方差大于环境方差,广义遗传率大于狭义遗传率,该性状的变异主要来自遗传因素,遗传力较强。玉米种质筛选过程中,土壤Pb2+浓度在333.32 mg/kg以下,用亲本郑58组配的组合在筛选时不仅注重子粒Pb2+含量未超标而且要注重叶片Pb2+高富集,其主要是兼顾饲料和粮食安全的同时进行土壤Pb2+污染的生物修复;土壤Pb2+浓度高于715.46 mg/kg时,用亲本178组配的组合筛选应注意叶片和子粒低Pb2+积累的种质选育,对今后在不同Pb2+污染土壤中开展玉米品种筛选和规避污染育种策略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玉米发育籽粒中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普通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和糯玉米为试材,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之间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淀粉合成速率和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分支酶(SBE)、去分支酶(DBE)活性都呈单峰曲线变化。30~40 DAP,普通玉米的SS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类型间平均和最大SSS活性水平的顺序为普通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30~40 DAP,普通玉米GBSS活性最高,糯玉米GBSS活性最低;20~40 DAP,糯玉米SBE活性最高;甜玉米的DBE活性很低,并且在40 DAP完全丧失。淀粉合成速率与SS、SSS、GBSS和SBE活性相关程度比较高,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酶)和DBE活性相关不显著。推测AGP酶虽然为淀粉合成提供直接前体ADPG,但可能SS活性过低致使其限速作用比AGP酶的还强,AGP酶潜在的限速作用无法表现,SS成为玉米籽粒淀粉合成的限速因子。GBSS对直链淀粉积累起重要的促进作用;SSS和SBE对支链淀粉积累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玉米单交种育种中 ,鉴定高产杂交种和具有优良特性的自交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研究以 1 7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 ,按照双列杂交配组合 ,利用 RAPD技术分析了 1 7个自交系的多态性以及 RAPD标记与 9个重要农艺性状 (包括产量 )的关系。基于 RAPD标记计算的相似系数聚类将 1 7个自交系分为 5个类群 ,经分析与系谱亲缘关系基本一致。杂交种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与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是高度相关的 ,与聚类前比较 ,聚类后平均遗传距离与平均产量、平均特殊配合力的相关系数显著提高 ,类间平均产量高于类内平均产量。RAPD技术可揭示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系谱亲缘关系 ,将自交系划分成不同的类群 ,从而为选择类间自交系杂交 ,进行亲本选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细胞分裂素在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0 .2 mg/L) 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玉米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再生,6BA 的效果比KT更好。不同品种的玉米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差异显著,普甜1 号和苏玉1 号的再生频率高达78 % 和75 % ,糯玉米和掖单9 号仅为10 % 和8 % 。植株再生途径也有所不同,普甜1 号以器官发生为主要途径,苏玉1号则以体胚发生途径为主。经长期继代的愈伤组织失去再生能力,通过RAPD 方法比较发现胚性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基因组之间存在差异,说明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DNA 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种子活力测定及其田间成苗能力的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和田间条件下检测18种基因型甜玉米种子活力状况的结果表明:不同甜玉米种子基因型间的活力差异显著,但均以品种京科甜116较佳.用电导率、糖含量、脱氢酶活性、醛含量、穿纸和老化发芽率均可评估田间出苗率,且前三者还可评估出苗速度,尤以电导率最佳.建立回归方程可对田间成苗能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玉米及马齿苋叶片SOD活性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幼苗及马齿苋作材料,通过甘露醇、H2O2、臭氧和强光等胁迫后,用NBT光化还原抑制法测定叶中SOD活性的变化。臭氧和强光能诱导玉米叶片SOD活性增加。0.5mol/L甘露醇处理玉米叶片12h,SOD活性上升,至48h后下降;在该甘露醇溶液中另外加入10^-2mol/L H2O2;处理12h后SOD活性基本不变。对玉米叶片单独用10^-2mol/L H2O2诱导,30min内SOD活性上升到最高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又逐渐下降。用耐强光、耐干旱的野生马齿苋作为材料,与玉米相比,其叶片SOD基础活性低于后者;若予以正午强光结合渗透胁迫2h,其叶中SOD活性增幅超过玉米,从种间比较的角度旁证了SOD在抗逆性中的作用。推测植物中存在比活性氧更为直接的物理诱导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从玉米须60%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1)、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7-O-β-葡萄糖苷(2)、柯伊利素-6-C-β-波伊文糖苷(3)、L-鼠李糖(4)、豆甾-4-烯-3β,6β-二醇(5)、7α-羟基谷甾醇(6)、7β-羟基谷甾醇(7)、胡萝卜苷棕榈酸酯(8)、大豆脑苷I(9)、7α-羟基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10)、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1)、棕榈酸(12)、胡萝卜苷(13)和β-谷甾醇(14),其中化合物1、4和7~12为首次从玉米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Commercial maize (Zea mays L.) in the USA has a restricted genetic base as newer hybrids are largely produced from crosses among elite inbred lines representing a small sample (predominantly about 6- to 8-base inbreds) of the Stiff stalk and Lancaster genetic backgrounds. Thus, expans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maize has been a continuous challenge to breeders. Tropical germplasm has been viewed as a useable source of diversity, alth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ropical germplasm into existing inbred line and hybrid development is laborious. The present study is an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of tropical germplasm for temperate maize improvement. All possible single-, three-way-, and double-cross hybrids among three largely temperate and three temperate-adapted, all-tropical inbred lines were evaluated in yield-trial tests. Single-cross hybrids containing as much as 50–60% tropical germplasm produced 8.0 t ha-1 of grain yield, equivalent to the mean yield of the commercial check hybrids. On the other hand, three-way and double-cross hybrids with the highest mean yield contained lower amounts of tropical germplasm, 10–19% and 34–44%, respectively. Overall, hybrids containing 10–60% tropical germplasm yielded within the range of the commercial hybrid checks. Hybrids with more than 60% tropical germplasm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yields, and 100% tropical hybrids yielded the least among all hybrids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bred lines containing tropical germplasm are not only a useful source to exp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ommercial maize hybrids, but they, also are competitive in crosses with temperate materials, producing high-yielding hybrids. These experimental hybrids exhibited good standability (comparable to the commercial check hybrids) but contained 1–2% higher grain moisture, leading to delayed maturity. Recurrent selection procedures are being conducted on derivatives of these materials to extract lines with superior yield, good standability, and reduced grain moisture which can be used for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Received: 26 January 1998 / Accepted: 14 July 1998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