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与端粒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因其末端(端粒)的DNA不能完全复制而短缩,使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而衰老.端粒酶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端粒酶的活化使细胞无限增殖.85%左右的恶性肿瘤端粒酶表达阳性,生殖细胞和无限繁殖的细胞系中端粒酶表达也呈阳性.文章综述了端粒的构成和功能、端粒酶在端粒合成中的作用,介绍了端粒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细胞恶变与端粒酶激活的关系,并论及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治疗癌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真核生物的DNA损伤检控系统是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该系统能检测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出现的DNA损伤并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对DNA损伤进行修复,以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由重复DNA序列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具有保护染色体、介导染色体复制、引导减数分裂时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调节细胞衰老等作用。虽然端粒与DNA双链断裂都具有作为线性染色体末端的共同特点,但正常端粒并不像DNA双链断裂那样激活DNA损伤检控系统。另一方面,端粒又与DNA损伤相似,因为多种DNA损伤检控蛋白在端粒长度稳定中起重要作用。因此DNA损伤检控系统既参与了维持正常端粒的完整性,又可对端粒损伤作出应答。现就DNA损伤检控系统在维持端粒稳定中的作用及其对功能缺陷端粒的应答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宝灵曼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端粒酶PCR ELISA,它能对培养细胞或其他生物样品的细胞提取物中的端粒酶活性作高度灵敏的定性检测。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蛋白质结构,端粒DNA的特点是含有大量串连重复并富含G的重复序列,这些序列在进化中是高度保守的。端粒被认为可以阻止基因组DNA被降解或发生有害的重组,如:末端融合、重排、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缺失。由于  相似文献   

4.
端粒位于染色体末端,由短的串联重复DNA片段及其结合蛋白组成。端粒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及染色体结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端粒DNA由富含G/C的序列构成,包括双链区及G含量高的3'悬垂单链区(G-overhang,G-tail)。端粒DNA能够形成G四联体(G-quadruplex)和T环(T-loop)等高级结构。许多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质参与端粒DNA的复制与端粒结构的维持,并相对于基因组的其他区域,端粒的DNA复制较为特别,从广义上讲,端粒DNA的复制可以包括双链复制(telomere replication),端粒酶复制延伸(telomerase extension)和C链补齐(C-rich fill-in)。端粒双链复制引起的端粒长度缩短是导致人体细胞衰老的重要原因,而端粒酶复制延伸及C链补齐是干细胞及肿瘤细胞维持其端粒长度及持续分裂能力的主要途径。端粒复制及其结构功能研究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热点,阐释端粒复制的机理将为疾病预防及治疗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沛欣  张颖 《生命科学》2020,32(7):717-722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核蛋白结构。染色体末端重复的端粒DNA可以规避不适当的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 DDR)的激活,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的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特异性蛋白复合物Shelterin在保护端粒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复合体中,端粒结合因子2 (telomeric-repeat binding factor 2, TRF2)在维持端粒稳定、防止端粒染色体末端融合以及端粒染色体复制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该文综述了TRF2介导的保护染色体末端的多方面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存在的一种特殊结构。对于保护染色体免受降解和阻止末端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它的长度还与细胞寿命相关。端粒DNA的延长由端粒酶催化完成,而端粒酶是1984年由格雷德首先鉴定成功,从而极大推动了端粒的深入研究。由于端粒和端粒酶的重要生理功能.格雷德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分享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简单介绍格雷德端粒酶的发现过程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快速生长的细胞通过端粒酶来合成端 粒重复序列以弥补其损耗。在人类恶性肿瘤细胞中,85%以上能检测到端粒酶的活性,使其成为一个几乎普遍的癌标志物,而在大 多数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是阴性的。端粒酶与肿瘤之间的最新研究已经在肿瘤生物学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可能会彻底改变抗 癌疗法。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总结端粒和端粒酶在癌细胞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端粒和端粒酶拥有巨大的潜力,必将能 够为肿瘤的治疗带来更多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宝灵曼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端粒酶PCR ELISA,它能对培养细胞或其他生物样品的细胞提取物中的端粒酶活性作高度灵敏的定性检测。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蛋白质结构,端粒DNA的特点是含有大量串连重复并富含G的重复序列,这些序列在进化中是高度保守的。端粒被认为可以阻止基因组DNA被降解或发生有害的重组,如:末端融合、重排、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缺失。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复制线性DNA的最末端,所以在普通的体细胞中,端粒的末端会随周期性的复制被逐渐的缩短;这种现象在体内、体外均已被证实,并看来与高等真核生物中正常体细胞的增生受到限制相关,亦似乎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mitotic clock”;参看Greider and Blackburn,  相似文献   

9.
端粒、端粒酶结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由重复DNA序列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复合结构,其特殊的环形结构与多种结合蛋白形成了端粒的多重功能的基础。端粒的功能包括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引导减数分裂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参与DNA修复过程等;端粒酶具有逆转录酶特性和维持端粒长度的功能,其活性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调控因子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0.
潘惟钧 《遗传》1986,8(6):1-4
为了在细胞世代中保持其稳定性,染色体起码应 具备3个结构要素,那就是有一个DNA复制起点;一 个着丝粒(centromere)使细胞分裂时两个姊妹染色单 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里;最后,在染色体的两个末端 必须有端粒(teloxnere),使DNA能完成复制。近年 来人们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把真核细咆染色体的复制起 点、着丝粒和端粒的DNA片段分别克隆成功。并且 把它们互相搭配或改造而构成所谓“人造微小染色体” (artificial minichromosornes),以研究这3种成分的结 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Muller早于1938年便发现了端粒(Telomere)。1978年Blackburn发现四膜虫染色体端粒为含有(CCCAA,TTGGGG)n重复的一段DNA,但是其功能尚不清楚。1986年端粒酶(Telomerase)的发现,在解决真核生物DNA复制难题的同时,也逐渐揭示了端粒的功能。端粒除保证DNA完整复制外,在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保护染色体不分解和染色体重排及未端不相互融合等)、染色体在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细胞世代中保持其稳定性,染色体起码应具备3个结构要素,那就是有一个DNA复制起点;一个着丝粒(ccntromere)使细胞分裂时两个姊妹染色单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里;最后,在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必须有端粒(telomere),使DNA能完成复制。近年来人们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把真核细咆染色体的复制起点、着丝粒和端粒的DNA片段分别克隆成功。并且把它们互相搭配或改造而构成所谓“人造微小染色体”(aftificial minichromosomes),以研究这3种成分的结构与功能。 一、染色体复制起点 大肠杆菌质粒pBR322不能转化酵母细胞,因为pBR322上的DNA复制起点不能被酵母系统所识别,DNA不能复制。1979年Stinchcomb和Carbon实验室分别把带有遗传标记,例如Trp~+的酵母DNA的EcoRI片段插入pBR322,用来转化trp~-酵母,获得了带有质粒并能传代的Trp~+细胞。它们所含的质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端粒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为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天然末端。它对稳定以及染色体的完全复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种生物的端粒DNA分子结构及其复制机制已被阐明,不少资料显示端粒在细胞中有着特殊的行为,并推测端粒可能参与了染色体的空间组织等核功能。  相似文献   

14.
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质复合体,在维持染色体稳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细胞的衰老、癌变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实验观察了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WM)对H2O2诱导的HeLa细胞端粒DNA链断裂重连接效应。结果表明WM能够显著地抑制H2O2诱导的HeLa细胞端粒DNA链断裂后的重连接作用,提示DNA-PK参与了端粒DNA链断裂损伤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5.
端粒对维持染色体的稳定和延长细胞寿命至关重要,其长度的维持有赖于端粒酶的存在.布莱克本和绍斯塔克发现端粒中的一种独特DNA序列能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格雷德和布莱克本发现了端粒酶及其作用.这些发现揭示了端粒形成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3位美国科学家因此荣获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6.
端粒和端粒酶与衰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是一种多因素的复合调控过程,表现为染色体端粒长度的改变、DNA损伤、DNA的甲基化和细胞的氧化损伤等,并已形成了许多学说,而端粒学说成为衰老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与衰老紧密相关的因素———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及其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对端粒—端粒酶的作用将会在抗衰老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DNA复制过程中,端粒逐渐缩短达到临界值时,染色体DNA被破坏而发生复制型衰老。端粒酶是催化端粒合成的酶,但在正常体细胞中活性很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衰老相关性疾病,为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新近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存在较短的端粒,并且较短的端粒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本文主要综述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概括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端粒和端粒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DNA复制过程中,端粒逐渐缩短达到临界值时,染色体DNA被破坏而发生复制型衰老。端粒酶是催化端粒合成的酶,但在正常体细胞中活性很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衰老相关性疾病,为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新近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内存在较短的端粒,并且较短的端粒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本文主要综述了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细胞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概括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与端粒和端粒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含有 TTAGGG简单重复结构的复合体 ,它能防止染色体降解 ,端端融合 ,重组降解 ,因而有稳定染色体的作用。正常情况下 ,由于染色体复制的自身缺陷 ,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要丢失 2 0~ 50 %碱基对 ,随着细胞分裂的增加 ,最终使细胞进入危机期 ,导致细胞死亡。端粒酶是一种 RNA、蛋白质的复合体 ,以 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 ,以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目前研究肿瘤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高达 85~ 90 % ,而在正常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较低。因此 ,端粒酶与肿瘤关系密切 ,端粒酶的研究成为国内外肿瘤的热点之…  相似文献   

20.
端粒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远  龚兴国   《生物工程学报》2001,17(6):604-607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因其末端的DNA不能完全复制而短缩,使细胞逐渐失去增殖能力,导致细胞衰老、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的末端DNA,维护基因组的稳定。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使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因此,端粒酶在控制细胞寿命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