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狗身上制备慢性胃肠三通瘻管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本瘻管是利用金属三通套管安置在切断的幽門处的两断端而制成的。它可以随实驗者的意志把胃腸間的通路自由开閉,或分别使胃和腸与体外相通,进行多种观察。經过这种手术的动物,不需特殊照顾,胃的排空仍似正常,可健康地长期生活。具有胃腸三通瘻管的动物,可进行食物由口腔进入而由幽門流出体外(“大假飼”)的实驗,还可配合食道瘻作为隔离胃应用。特別是当需要严格地隔断胃腸間通路的实驗条件时,本瘻管最为适用。本工作承解剖教研組李学愚同志热誠地指导并协助作X射綫观察以及本教研組王雨若、张席錦、金文海、齐佩文等同志的技术协助,謹此志謝。  相似文献   

2.
食道切断术(食道瘻管)是在1890年由巴甫洛夫与舒莫娃-西曼諾夫斯卡啞一起在狗体上做成的。由于采用了这种手术方法才可以实現“假飼实驗”。在假飼期間从胃瘘內可以流出大量的純淨胃液。研究有关进食动作对胃腺的影响,分析分泌过程的开始和发展,迷走神經对胃分泌的作用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促进了对胃腺生理的研究。根据在狗体上所进行的方法,用来对家禽胃腺生理的研究也是較为适用的。在具有腺胃瘘的家禽頸部做食道切断术以后,再进行假飼实驗,也可以搜集大量純淨的胃液。在禽体上进行食道切断术及假飼实驗,  相似文献   

3.
(一)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對組織胺引起的貓胃分泌不論在急性或慢性實驗,通常是双相的,開頭抑制分泌,接着增加分泌,兩相大小相似,有時第二相還稍為大些。在一次注射0.02—0.1毫克腎上腺素之後,整個效應過程歷時約10—15分钟。若用較長的間隔如每10—30分鐘收集一次胃分泌,則此双相效應就會被掩蓋,因而得出腎上腺素對貓胃分泌無明顯效應或有增加分泌的效應的結論,如Baxter等人所得到的一樣。 (二)在急性實驗中,刺激大内臟神經對组織胺引起的貓胃分泌有顯著的抑制效應。与腎上腺素的效應不同,刺激大內臟神經的效應通常是單相的。我們在工作中经常得到馮德培所长的指导。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4.
(一)在慢性實驗中用備有小胃的狗,我們证明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能反射地为皮膚電刺激及一些其他外界刺激所抑制。 (二)這抑制現象在除去胃的迷走神經支配相交或神經支配,並隔離腎上腺的神經聯系時,仍能出現。它似有某種可以反射地形成的抑制性體液變化為基礎。 (三)但在急性實驗中我們又證明大內臟神經和注射腎上腺素均能抑制組織胺引起的胃分泌,這指示在正常動物胃分泌的反射抑制仍可能通過交感神經-腎上腺系統而得實現。 (四)本文所述的胃分泌的反射抑制現象顯然包含複雜的神經-體液機制,並且是在高級神經中樞參加下產生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在晚期伴食管完全梗阻的喉癌病人中通过经腹胃切开途径成功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的应用体会。方法:18例喉癌术后复发伴食管完全梗阻的病人,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结果:16例在局麻下、2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成功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手术平均时间32.1±5.8分钟,无手术及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胃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內镜下胃造口管是安全、简便及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术后耐受好、易于护理,适合喉癌伴食管完全梗阻病人建立长期营养支持途径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主要用兎做急性实驗,研究直接刺激内脏大神經外周端对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的影响。結果如下: (一)在正常的不切除腎上腺的兎体上,刺激內脏大神經外周端对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有不同的影响:有的使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升高;有的降低;有的則基本不变。 (二)切除左侧腎上腺,刺激左侧內脏大神經外周端后,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表現明显降低。若預先注射氯化钴以破坏胰島α細胞后,再做此項观察,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的降低反应卽消失。在急性实驗狗身上,阻断左侧腎上腺靜脉血回流,刺激左侧內脏大神經外周端,亦可同样引起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的降低,以及血糖濃度显著升高。切除胰尾部和胰体部以消除大部分胰島α細胞的作用后,再刺激內脏大神經外周端,上述反应卽消失。 (三)血液鉴定实驗指出,对切除腎上腺兎刺激內脏大神經后,門靜脉血血浆中有升高血糖物质存在,后者具有使血糖濃度升高和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降低的作用。总結以上結果,可以认为,内脏大神經除支配腎上腺體质影响血糖和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外,还极可能支配胰島α細胞,釋放类胰高血糖素物质,使血糖濃度升高及血浆自由脂肪酸濃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組織胺能否引起胃蛋白酶的分泌,是一个多年来爭論未休的問題。Babkin,Gilman和Cowgill在狗身上进行的实驗表明:注射組織胺的初期,胃蛋白酶总輸出量和濃度都显著的增加,但是,随着胃分泌量和胃酸的增加,胃蛋白酶的总輸出量和濃度却很快地减少。因此他們认为組織胺不能引起胃蛋白酶的分泌。至于注射組織胺初期引起的胃蛋白酶增加,他們认为是泌酶腺管中原已存留的胃蛋白酶,随着胃分泌量的增加而被冲洗出来的緣故。Dj(?)rkman等在猫身上也获得了类似的結果。此外Alley又在狗身上观察到組織胺有抑制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的生理学实驗內,多用破坏鸽的半規管以后所出現的反应来証明前庭裝置是具有維持机体靜姿势的感觉器官,但生理学实习指导对此实驗的描述常不仔細,并具有一定的缺点,根据我們工作中的体会,愿提出一些材料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家禽小腸的十二指腸內获得胆汁、胰液和腸液;从空迴腸內获得腸液。如果采用同哺乳动物(狗)一样的慢性实驗手术方法,在禽体上分別进行胰导管外引术,胆囊与胆管外引术,是有很大困难的。因为家禽(鸡、鴨、鵝)胰腺导管与胆管有其形态学上的特征的限制。卽二条胰腺导管的开口部,胰腺导管与胆管的开口部均相距很近,仅有2—3毫米,故不易分別引出制备成瘘管而获得胰液和胆汁。  相似文献   

10.
人体在气功鍛炼时的代謝率变化国內蕭俊等氏已有詳細报导。根据他們的研究,在气功鍛炼开始后数分钟內代謝率即見明显降低,一般均低于基础代謝率,也低于文献所記載的深睡时之代謝率。我們在推行气功医疗之际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兹将实驗結果介紹如下。方法实驗在九例练功历史較久而效果較显著的被試者身上进行,其中有青年,也有老年人。大部分观察对象为键康人,仅少数为住院病員。练功之历史一般均在一年以上,个别  相似文献   

11.
卓越的苏联生理学家K.M贝柯夫不幸于1959年5月13日在列宁格勒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貝柯夫1912年畢业于喀山大学医学系,畢业后在該校著名生理学家領导下担任工作。1921年开始在巴甫洛夫实驗室工作。1932年任全苏实驗医学研究所应用生理学研究室主任。1933—1950年任該所一般生理学研究室主任。同时又領导海軍医学院生理教研組的工作、1945年被选为苏联医学科学院院士。1946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48年任医学科学院中樞神經系統研究所所長。1950年以后一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下等特点。方法:回顾性搜集胃镜检出的经病理证实的胃底腺息肉和胃增生性息肉393例纳入分析,按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大小、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状态、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93例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中,男178例,女215例,男女比例为1:1.2,年龄28~89岁。随着年龄的增高,胃息肉发生率越高,但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的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性息肉大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胃息肉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H.pylori感染率较胃底腺性息肉高(P<0.05),而胃底腺息肉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较胃增生性息肉高(P<0.05)。结论:增生性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胃底腺息肉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有关。对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胃镜检查对胃息肉性质的初步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绍兴家鸭腺胃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0—22周龄期绍鸭腺胃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D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分布,计数腺胃内D细胞数目及其与体重、胃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腺胃内D细胞形态多为圆形、卵圆形,单个散在分布。主要位于腺胃腺叶的内侧区和中间区。2.腺胃内D细胞数随周龄增加而渐增多,至18周龄达顶峰,22周龄开始减少。此变化规律用二次曲线方程Y=0.102+4.452X—0.142X~2反映, R~2=0.95(P<0.01)。3.D细胞数与体重在6周龄后开始出现负相关,至18周龄达显著负相关,r=-0.829(P<0.05)。D细胞数与胃重在各周龄期均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1.实驗目的使学生認識一氧化碳中毒的基本道理。在闡明一氧化碳与血紅蛋白的关系。从而达到重視冬季取暖用煤火爐的問题。 2.实驗过程 (1) 課前取1毫升甲酸与4毫升浓硫酸加热产生一氧化碳用吉普发生器收集貯气(或用空瓶排水法收集貯气);(2) 取二个小試管各盛3.5毫升鷄血(加入7%檸檬酸鈉溶液0.5毫生防止血凝固)。教学中讓学生仔細观察二个試管內的鷄血顏色并无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兴奋在細胞結构間化学传递的想法同时在两个生理学实驗室中产生,尽管这两个实驗室远隔万里,但仍被其相近的研究主題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中之一就是剑桥大学的Langley实驗室,該实驗室的Elliott于1904年看到腎上腺素和交感神經对平滑肌作用很类似,因而推測:交感神經引起平滑肌收縮是通过腎上腺寨为间貭的。正如Dale(1954)所目睹,当时在該实驗室工作之Loewi(1921)直接参与了实驗室中对此种推測的热烈討  相似文献   

16.
胃底腺息肉是指胃底胃体粘膜形成的多发性广基息肉样隆起,为胃体腺上皮的增生。国内外研究均证明本病高发于40-60岁女性,年龄及性别差异显著。过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密切相关,但近年来人们认为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群也可以发生胃底腺息肉。国内外学者们研究了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β-连环蛋白基因变异、胆汁反流等与本病发生的相关性,有学者认为Hp感染与疾病发生成负相关,质子泵抑制剂的长期应用会导致疾病的发生,β-catenin基因突变影响了APC/β-catenin途径,从而导致胃底腺息肉的产生。目前对于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国内外仍无定论。本文将近年来中外学者的研究加以总结并提出进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一)在三條具有慢性腮腺瘻管的狗上進行實驗,實驗分為二種方式進行:條件刺激舆非條件刺激合併作用時間由短變長,條件刺激與非條件刺激合併作用時間由長变短。 (二)實驗結果表明:合併作用時間的長短對非條件反射量具有一定的影響。合併作用時間長,非條件反射量增多;合併作用時間短,非條件反射量減少。 (三)觀察實驗所在的位置(在實驗日中的次序)與非條件反射量的多少無關。  相似文献   

18.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乌梢蛇胃上皮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1胃表面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上部充满电子密度较高的椭圆形或杆状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2胃体及幽门区上皮分别内陷形成单管状的胃底腺和幽门腺,无贲门腺;③胃底腺腺管分颈部和颈下部,颈部上皮细胞充满电子密度较低的近圆形的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颈下部上皮细胞均分泌酶原颗粒,PAS反应呈阴性;④幽门腺细胞中亦充满电子密度较低、近圆形的黏液颗粒,PAS反应呈强阳性;⑤胃腺上皮细胞之间和腺细胞基部有不同类型的内分泌细胞分布.本文认为,乌梢蛇胃的消化能力较弱,其胃的进化在爬行动物中处于较低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正常大白鼠盐水負荷时,口服5毫克/公斤HCT,在7次实驗中,有3次实驗表現显著排鉀增多,而另外4次則虽也均有排鉀增高傾向,但統計测驗不显著。推測和各批正常员体內醛固酮水平高低有关。 (二)去腎上腺大白鼠,无論水負荷或盐水負荷,口服5毫克/公斤HCT,在6次实驗中均不能增加鉀排泄,但預先肌肉注射DOCA后,就轉为明显,从而直接証明了ECT的增加排鉀和体內醛固酮水平高低密切相关。 (三)碳酸酐酶抑制剂AAA,在去腎上腺大白鼠仍能表現其增加排鉀的作用,而加用DOCA后就更加明显,可見碳酸酐酶抑制及醛固酮均为影响远端腎小管鈉鉀交换的因素,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非唯一因素,两者作用机制不同,却都能促进鈉鉀交换,故当两者同时存在时,排鉀作用就表現得最为明显。 (四)醛固酮对抗剂SL能糾正利尿药因加用DOCA后引起的排鉀作用,但不能直接对抗AAA所产生的排鉀增多,再次証明SL在鉀排泄上和DOCA也起着专一性的竞爭性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农畜中牛羊的消化器官构造特异,它們的消化生理也与一般單胃动物有所不同,因之研究反芻动物的消化生理,不仅对畜牧兽医实踐具有重大意义,而且給比較生理学提供可貴的資料。反芻动物的第四胃(皺胃)分泌胃液,因之一般称为真胃,但是它的食糜排入十二指腸情况,与一般單胃不一样。据苏联学者确定牛羊的皺胃食糜排出是持續性的。由于創制了十二指腸瘻管体外吻合术(即小桥法),对反芻动物皺胃食糜排出及腸生理有进一步闡明的可能。已經确定,食糜排出的份量一晝夜間几乎是均等的,食糜的組成也保持一定的恒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