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
鹿科麂属(Muntiacus, Cervidae)在近两三百万年内经历了快速物种辐射, 但其物种间核型差异巨大. 5个现生种核型数据显示, 该类群染色体数目范围从小麂(Muntiacus reevesi)的46条到赤麂(M. muntjak vaginalis)的6条. 该类群的基因组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快速演化, 使其成为进化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材料. 40多年来, 技术的革新使该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 染色体重排的类型、推动重排的分子机制及物种间的核型演化历程逐渐被阐释. 而且, 研究中发现, 雄性黑麂(M. crinifrons)1p+4染色体的演化途径与哺乳动物Y染色体的演化历程相似, 可成为哺乳动物性染色体演化研究的珍贵模型. 有关麂属动物基因组演化依然有许多问题等待更加全面、深入的探讨.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进展, 并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声音通讯包含鸣声的产生、传播及对鸣声的感知与行为响应。对大多数无尾两栖类而言,雄性个体间的竞争(即雄雄竞争)、雌性配偶识别与选择几乎完全依赖声音通讯,因此准确及时的声音信息传递与接收对蛙类的生存和繁殖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总结了蛙类鸣叫特征及其产生机制,归纳了声音通讯在蛙类性选择中的功能及协同进化,探讨了鸣声感知的神经机制及声音通讯的内分泌机制。最后对蛙类声音通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6.
7.
8.
鹿科动物血清LDH同工酶的比较分析ACOMPARATIVEANALYSISONTHESERUMLDHISOZYMESINDEERS¥WANGYunling(DepartmentofBiology,TianjinNormalUniversity)LUB...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鹿科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有18种,分属獐亚科、麂亚科、鹿亚科和美洲鹿亚科,占全球鹿种的41.7%(盛和林等,1992).在皖南分布的鹿科动物有梅花鹿华南亚种(Cervus nippon pseudaxis)、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黄麂(Muntiacus reevesi)和毛冠鹿(Elaphadus cephalophus)(王岐山,1990).2001年11月从泾县获得一具标本(图1-A,标本现保存于安徽师范大学标本馆),体形及大小似梅花鹿,身体背部毛棕褐色,无明显白斑,尾背面黑色、腹面纯白,但鹿角主干表面光滑,无眉叉及其它分叉.鹿角是鹿科动物所特有的结构,是区别于其它有蹄类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鹿科动物的染色体组型及其进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携带者。在动植物进化过程中,染色体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变化,无疑对物种形成起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的变化往往引起基因的重新排列和遗传物质的增加或丢失。染色体在结构和数量上的差异还往往造成两个本来很相近的群体间的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种。染色体组型和染色体的带型都代表着种的特性,它为不同动物在分类研究和确定其在进化过程中的位置提供了一个新的和重要的标准。可是,染色体的结构既是稳定的,同时又是可变的。染色体组型的改变是以染色体组的结构特点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植物凝集素(phytohemagglutin,简称PHA)不仅对动物血中的红血球有一定的凝集作用,而且对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分裂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PHA对各种动物血的凝集效价,则是淋巴细胞体外培养中决定PHA适宜加入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在培养鹿茸血及静脉血之前,做了PHA对这些物种的血液的凝集效价测定。采用了从菜豆、雪山豆和商陆中提取的三种PHA。结果发现,不同来源的PHA对同 相似文献
12.
4种鹿科动物被毛显微形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镜、偏振光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对黄麂、黑麂、白唇鹿和狍的背部、腹部、颈部和臀部的毛的髓质指数和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麂背、臀、腹、颈等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0.5%~84.5%,黑麂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2.8%~80.2%,白唇鹿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0.1%~90.2%,狍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85.8%~93.2%.4种动物的毛鳞片花纹类型较单一,主要包括杂波型、扁平型、镶嵌型和冠状型等,其排列顺序不尽相同.用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对4种动物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鹿科动物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测定鹿科麂亚科中的小麂、赤麂和黑麂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从而定位它们的控制区,并从GenBank获得鹿科另外3个亚科9种动物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利用MEGA软件计算了各物种控制区序列的碱基组成、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通过比较序列同源性,以羊线粒体控制区序列为外群,构建NJ分子系统树,探讨了鹿科4个亚科12种动物的系统进化关系。序列分析表明,鹿科12种动物控制区序列的碱基长度在909~1049bp之间,A T含量约占62.06%,其中363个核苷酸位点存在变异(约占34%)。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1)以线粒体控制区构建的鹿科12种动物分子系统树基本与NCBI分类一致;(2)美洲鹿亚科驼鹿属驼鹿在鹿科这12种动物中处于最为原始的地位;(3)小麂比赤麂和黑麂更为原始;(4)獐亚科獐属的獐与美洲鹿亚科狍鹿属的狍鹿和美洲狍鹿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4.
鹿科动物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鹿科动物(黑鹿、白唇鹿、黇鹿、白黇鹿、麋鹿、东北马鹿、甘肃马鹿、中亚马鹿、日本梅花鹿、东北梅花鹿、狍)的2个亚科、4个属、7个种进行了血清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结果表明,鹿的血清蛋白在该种电泳方法中,共可分辨出分子量在1.24—9.5×10~4范围内的53个蛋白区带。其中最少的是白唇鹿,黇鹿为24条,最多的是日本梅花鹿为35条。 相似文献
15.
在有人为干扰的森林景观中开展鹿科动物适宜生境分布研究,对于解决大尺度生境保护与小面积森林经营的矛盾问题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也符合我国林区的现实需求.2013—2015年冬季进行的多次野外调查收集196处鹿科动物出现点信息,将这些点作为分布点数据,选取地形、景观类型、植被特征和人类干扰4类17种因子作为环境变量,利用最大熵模型方法,分析4种林下经营面积情景下小兴安岭铁力林业局马鹿和狍的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达到优秀水平,稳定性好,鹿科动物的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东部区域;不同情景下,两种鹿科动物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相似,均为距农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河流距离、距营林区距离和海拔因子,其中,距营林区距离因子的贡献率稳定在4%~6%;两种鹿科动物躲避人类经营活动干扰的距离(1200~1300 m)较为接近.在无林下经营情景中,鹿科动物的适宜生境分布较广、面积较大;随着经营面积的增大,适宜生境面积减少;当经营面积扩大到现实情况的2~3倍时,鹿科动物栖息地面积缩减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动物社会网络分析法(anima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ASNA)是一套用于研究动物社会性、量化个体间各种社会关系、揭示个体行为与社会结构动态之间联系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动物类群的行为学研究。该分析方法所提供的一系列指标也非常适用于探究动物的声音交流及鸣声结构。在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网络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一些常用的指标;然后基于野外和室内研究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ASNA建立声音通讯网络、量化声音交流,以及将ASNA与被动声学监测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前景;随后探讨了ASNA在分析鸣声相似性及鸣声地理变异中的优势;最后概述了ASNA在解析鸣声结构和句法规则中的应用。ASNA为研究动物通讯网络以及声音信号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鹿类动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獐亚科的设立与否.通过测定獐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并从GenBank获得鹿类另外14种动物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全序列,以水牛和绵羊作双外群,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鹿类动物系统发生关系及獐亚科的有效性.结果分析表明:(1)支持鹿科分为鹿亚科、麂亚科、獐亚科和美洲鹿亚科,麝科成立;(2)獐亚科有效,支持獐与原属美洲鹿亚科狍共同组成獐亚科;(3)毛冠鹿的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