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描述并绘制了云南南部兰科石豆兰属一新种:斯勒卷瓣兰(Bulbophyllum dresslerianum Z. D. Han & H. Wang)。该新种属于双叶卷瓣兰组(section Tripudianthes Seidenf.),在形态上与该组的4种,即狄氏卷瓣兰(B. dickasonii)、堪布里石豆兰(B. kanburiense)、皱掌卷瓣兰(B. rugosisepalum)和拟双叶卷瓣兰(B. tripudians)近似,主要区别在于该种唇瓣前缘具囊泡,侧面及腹面被稀疏的短腺毛;侧萼片棕黄色,表面光滑。编制了斯勒卷瓣兰及其近缘种的检索表。目前,该种仅在云南南部墨江县发现一个居群,濒危状况有待评估。  相似文献   

2.
莲瓣兰是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台湾的濒危兰花.本研究采用引种不同种群的莲瓣兰栽培在相同环境中的植株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形态性状并进行统计计算,分析莲瓣兰种群之间的形态变异以及亲缘关系.巢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莲瓣兰19个表型性状居群间方差百分比为22.162%,居群内方差百分比为77.838%,莲瓣兰形态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聚类分析显示保山施甸(SD),大理云龙形态(YL)较为接近,春剑贵州兴隆(XL)居群形态与莲瓣兰各居群差别较大,距离较远.研究结果可为莲瓣兰的类群划分、良种选育及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深入了解濒危物种的繁殖特性,能为物种制定有效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于2022和2023年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存的纹瓣兰(Cymbidium aloifolium)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主要包括开花物候、繁育系统、花部形态特征、昆虫传粉特征以及花的挥发性成分等。结果表明,纹瓣兰的盛花期在4月中旬,单花花期7 d;群体花期约为36 d。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时最高,约为47.15%,之后呈下降趋势。柱头在整个单花期一直具可授性,开花第2天可授性最强。人工授粉实验表明纹瓣兰自交亲和,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繁育并依赖传粉者,自然结实率较低为6.9%。唇瓣的先端和基部的表皮细胞分别为锥形和指状突起,基部的指状突起细胞外附着有油脂颗粒,可能是传粉者的报酬。药帽黄色,其表皮细胞为锥形细胞,能够反射光线,可能起到吸引昆虫的作用,中华蜜蜂(Apis cerana)是纹瓣兰唯一的有效传粉昆虫。纹瓣兰的挥发性气味中(E)-乙酸-2-癸烯-1-醇酯含量最高。因此,纹瓣兰的花部结构与传粉昆虫具有显著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兰科两新种--麻栗坡卷瓣兰(Bulbophyllum malipoense) 和赵氏蜘蛛兰(Arachnis zhaoi)作了描述和绘图.前者与直立卷瓣兰(B.unciniferum)相近,区别点在于新种的假鳞茎聚生,卵球形;叶较小,长2~3.5cm;侧萼片较短,长1.4~1.7 cm,仅中部合生;后者与窄唇蜘蛛兰(A.labrosa)有亲缘关系,但新种花淡黄绿色,无红棕色斑,花瓣稍宽于萼片,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夹竹桃科萝藦亚科长瓣球兰[Hoya acuminata(Wight)Benth.ex Hook.f.]在中国的新分布记录。长瓣球兰过去记录在不丹、印度东北部(Sikkim,Khasia)和缅甸,2015年在中国西南部的西藏墨脱县内、海拔1 577m的山林树上发现长瓣球兰。该物种与景洪球兰相近,但前者枝条光滑无毛,每个花序着花3~5朵,花冠直径达5cm,花冠裂片长2cm。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药用植物园标本馆(GXMG)。  相似文献   

6.
莲瓣兰DALP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琳  史云东  虞泓  骆扬  李永谊 《广西植物》2012,32(6):822-827
采用DALP(Direct amplification of length polymorphism)检测莲瓣兰5个居群的遗传结构.5个引物组合共检测到103个多态位点.和其它具有相似生活史(多年生草本、以动物为媒介的杂交、种子随风散布)的物种相比,莲瓣兰原变种水平(PPB=88.18%,A=1.8818,Ae=1.4880,H=0.2911,I=0.4412)和物种水平(PPB=93.64%,A=1.9364,Ae=1.5262,H=0.3129,I=0.4732)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居群间(Gst=0.3292)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基因流的估计值(Nm=1.0186)表明莲瓣兰物种水平上各居群间每代有1.0186个移居个体.地理隔离和选择压力可能是造成莲瓣兰居群间基因流动受到限制的原因.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野生莲瓣兰资源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南莲瓣兰(Cymbidium tortisepalum)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SR技术对32个莲瓣兰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构建莲瓣兰栽培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对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引物共检测到95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4~18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数(N E)为61.48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A)为5.124,Shannon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06~2.624和0.789~0.953。12对引物中,以引物SSR03的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I和PIC最高。32个品种在12对引物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异性条带,可以彼此区别。从12对引物中筛选出3对核心引物SSR02、SSR03和SSR12构建了莲瓣兰主栽品种SSR分子指纹图谱,这3对核心引物组合即可鉴定32个莲瓣兰栽培品种。这为莲瓣兰的品种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索默  毕玉芬  王鸿泽  唐敏  叶广 《生态学报》2016,36(19):6170-6177
莲瓣兰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兰科濒危物种。2013年和2014年8月至10月,在云南省西北地区选取了28个野生莲瓣兰居群进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野生莲瓣兰在滇西北海拔为1380—2557 m的区域均有分布;莲瓣兰叶片数、花葶长、花瓣长、花瓣宽、萼片长均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的形态指标有:叶长(P0.05),株高(P0.05),花葶长(P0.01)。与空气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的形态指标有:叶宽(P0.05),株高(P0.05),花葶长(P0.05),叶长(P0.01)。随着野生莲瓣兰分布地海拔的升高,株型矮化,形态变小;年均温越高、空气湿度越大的分布地,莲瓣兰叶片越长、越宽,植株越高,花葶越长;分布地辐射强度越大,莲瓣兰叶片越短,植株越矮,根系越发达。野生莲瓣兰居群间的叶长、叶宽、株高、根长及花葶长度的变化较大,变异系数超过了15%,表明其存在着较大的形态变异,生态适应幅度变宽,且植株矮化严重,需加强就地和迁地保护。研究结果阐明了滇西北海拔、温度等生态因子对野生莲瓣兰形态特征的影响,为进一步保护野生莲瓣兰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发现的中国兰科石豆兰属二新记录种,即金氏石豆兰(Bulbophyllum kingii Hook. f.)和五脉石豆兰(Bulbophyllum pentaneurum Seidenf.)。该文对二者进行了描述,介绍了物候和分布信息,并提供彩色图片便于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兰科植物的三个新记录种,裂唇卷瓣兰(Bulbophyllum picturatum),长柄虾脊兰(Calan-the allizettei)和绿花毛兰(Eria lanigera)。裂唇卷瓣兰的中萼片全缘前部具一粒状附属物,唇瓣基部两侧具耳。长柄虾脊兰的中裂片非常小并具三条褶片。黄花毛兰的花黄绿色,唇瓣不裂。  相似文献   

11.
中国被子植物2新记录种——团花密花藤和珠芽秋海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首次报道了发现于云南德宏州的2个中国新记录种—团花密花藤(Pycnarrhena pleniflora Miers ex Hook.f. Thomson)和珠芽秋海棠(Begonia gemmipara Hook.f. Thomson)。结合原始文献、模式标本及其野外调查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补充描述,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2.
首次报到中国球兰属(Hoya R. Br.)一新记录种——披针叶球兰 (Hoya lanceolata Wall. ex D. Don), 该种原记载产自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和越南。2018年该种在中国云南西部的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有分布,凭证标本保存在HITBC。  相似文献   

13.
首次报道中国锦葵科一新记录种——克氏梧桐[Firmiana kerrii (Craib) Kosterm.]。该种原记载产自泰国和缅甸,2019年该种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发现有分布。凭证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文给出了中国已知的9种梧桐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该文报道了发现于云南盈江的2个中国植物新分布属——木瓜桐属(Siphonodon Griff.)和羽脉百部属(Stichoneuron Hook. f.),以及对应的2个新记录种木瓜桐(Siphonodon celastrineus Griff.)和羽脉百部(Stichoneuron membranaceum Hook.f.),并结合原始文献及野外调查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绿春县的杜鹃花科树萝卜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即葡萄树萝卜(Agapetes putaoensis Y. H. Tong & N. H. Xia)。葡萄树萝卜原记录产于缅甸东北部克钦邦葡萄地区。该研究对该种进行了描述,补充了该种发表时未曾描述的果实特征,并提供彩色图版以方便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标本馆(IMDY)。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中国杜鹃花科(Ericaceae)一新记录种:腺苞树萝卜[Agapetes nana(Griff.) Hook. f.]。该种以花萼筒基部具有一圈具柄的腺毛组成的副萼状总苞,花冠筒裂至2/3,裂片反卷而与同属其他种类明显区别。该种原仅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现首次在中国发现其分布。同时,提供了本种的描述和彩色图片,并首次报道成熟的花部形态,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中国凤仙花属一新记录种——高大凤仙花(Impatiens kerriae Craib)。该种原产于泰国,在中国为首次记录。该文对高大凤仙花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是对花果特征及花果期进行了重新描述和补充。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采自云南省西盟县的姜科狭义豆蔻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少花豆蔻(Amomum pauciflorum Baker)。该种与长柄豆蔻(A. longipetiolatum Merr.)形态上最为相似,但前者花冠裂片显著较宽,药隔附属体新月形而非3深裂,二者容易区别。文章对该种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版,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BTC)。  相似文献   

19.
首次报道中国仙茅科一新记录种——喜马拉雅仙茅(Molineria prainiana Deb),其植株高约170 cm,叶片长60~107 cm,总状花序开展,被长绒毛,长约30 cm,花黄色,子房顶端无喙。该种原记载产自印度和不丹,2019年该种在中国云南西部,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有分布,凭证标本保存在HIT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