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猞猁(Lynxlynx)是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顶级捕食者,在维持该地区生态平衡和调节猎物数量上具有重要地位。分析猞猁粪便样品残留物不仅能明确其猎物构成,了解与同域分布其他捕食者的关系,还能为制定物种保护措施和栖息地管理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在2006至2008年间利用样线法在该区域收集到35份猞猁粪便样品。通过相对出现频率法对粪样进行食性分析,发现猞猁的主要食物组成以蒙古兔(Lepus tolai,30.85%)和植物(28.72%)较多;年度(χ~2=18.696,P <0.001)和季节性(χ~2=74.695,P <0.001)食物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蒙古兔在猞猁的食物组成中占最重要地位;猞猁的食物构成与季节有关,寒冷季节捕食大型猎物,而温暖季节捕食的小型猎物更常见。  相似文献   

2.
动物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生理活动改变所做出的整体性反应,研究动物行为节律是了解其活动特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重要内容。2015年9月15日-10月6日采用直接观察法、2016年5-12月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行为节律进行观察,了解其行为适应对策。记录了7类中华斑羚行为,包含27种具体行为内容,通过对每种行为进行描述,建立了行为谱。中华斑羚的行为节律具有月度变化特点,摄食行为11月比例最高、站立行为8月比例最高、移动行为12月比例最高,发情行为在10月、12月出现。研究表明,中华斑羚的行为特点是对该区域生态条件与捕食风险的有效适应,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采取救护措施、促进隔离种群恢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7年8月~2008年6月,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以往采集标本,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11种,其中,两栖类1目2科3种,爬行类1目3科8种.中国林蛙和中介蝮分别为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优势种,但分布较集中.中介蝮常见于村落溪流附近,可能成为局部有害动物,建议保护区采取一定措施防止其对生态旅游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法和粪便分析法,对狼(Canis lupus)的生态分布和食物组成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保护区狼的数量至少7只,密度为(4.18±2.88)只/100km2,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圣山和庆云山核心区。在圣山主要活动于山脊、道路和沟谷;在庆云山主要活动于山脊。草兔(Lepus capensis)和植物在狼的食物组成中出现率最高,其食物组成在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冬春与夏秋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蝶类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下蝶类群落多样性及人为干扰对蝶类多样性的影响,2016—2017年在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地草原、河流湿地、山地森林、典型草原和湿地草甸5种生境对蝶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采集记录蝶类1826只71种,隶属5科55属,其中粉蝶科(Pieridae)的个体数最多,蛱蝶科(Nymphalidae)的属数和种数最多。不同生境类型的蝶类群落组成有差异,山地森林的蝶类的属数和种数最多,有47属58种,典型草原最少,有9属10种。对保护区蝶类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蛱蝶科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2.93)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5.44)最高,弄蝶科(Hesperiidae)的Pielou均匀度指数(0.86)最高,凤蝶科(Papilionidae)的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0.77)最高。各生境蝶类的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山地森林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典型草原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保护区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明显的时序特征,7月的多样性指数最高,9月的多样性指数最低。通过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计算可知,山地草原与湿地草甸的蝶类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0.43)最高。蝶类群落多样性与植被类型有明显的相关性,人为干扰对蝶类群落多样性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与行为的季节变化对生存环境和捕食者的适应,2013年3—12月,在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狍Capreolus pygargus进行了行为特征监测研究。共得到3 439份野生动物有效影视数据,鉴别出狍个体共693只次。数据显示:(1)狍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每日相对活动强度的2个高峰期分别为04∶00—06∶00和17∶00—19∶00;与其他季节相比,夏季相对活动强度高峰均推迟,主要受夏季高温以及捕食者的胁迫因素影响。(2)狍的日活动强度不存在季节差异,但春季的相对活动强度(49.64%)最大,其次为冬季(27.99%),夏季(10.68%)与秋季(11.69%)接近,温度、捕食风险、发情期和食物需求等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狍的行为以取食、舔食营养盐和警戒为主,行为比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野生狍的生活习性,为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的有效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样线法于2006~2009年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6目18科51种,其中有37种留鸟,9种冬候鸟,5种旅鸟,鸟类的居留型发生变化.所记录鸟类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Ⅱ级保护鸟类13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及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29种.群落多样性指数值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同域分布动物的食物竞争关系,采用样线法收集粪便样品,依据残遗物鉴别物种的方法,于2007年8 ~12 月对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赤狐、狗獾、香鼬和豹猫的食物构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赤狐取食所有15 类食物,并捕食小型鼬类;在赤狐粪样(n =70) 中出现率较大的植物(32.6% )以重量比率计算时其贡献极大下降(0.02% ),而出现率较低的草兔和鸟类重量比率较高(草兔65.4% , 鸟类22.9% ), 相对重要值的计算表示,赤狐的食物构成均一。狗獾(n = 64)以取食昆虫和植物果实为主(出现率29.3% 和57.8% )。香鼬(n =14)集中取食鼠类(出现率73.7% ,相对重量99.8% ),豹猫(n = 11) 则以鸟类居多(出现率27.8% ,相对重量69.0% )。食物生态位的宽度以赤狐最大(0.2),其次为豹猫(0.07)。根据食物生态位的重
叠度分析,赤狐与狗獾(O = 0.99)和豹猫(O = 0.7)以及狗獾与豹猫(O = 0.6)的种间竞争较强, 但在主要食物上出现分离,实现捕食者之间的共存。赤狐对香鼬的捕食可能限制了其种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面临食物资源竞争,而食物又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研究不同种类动物的食物构成可以反映其对栖息地条件的适应程度。本研究通过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鹿(Cervus elaphus)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的冬、夏季食物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马鹿在夏季取食22科48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5科31种植物;在冬季,马鹿取食17科32种植物,中华斑羚取食13科23种植物。Pianka重叠指数显示,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食物重叠度为85.4%,冬季重叠度为77.6%。使用Levins指数计算,夏季时马鹿与中华斑羚的营养生态位分别是13.71和5.34,冬季时分别是11.08和4.02。在同一季节,马鹿取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均大于中华斑羚。本研究结果表明,马鹿与中华斑羚的食物选择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变化具有适应性,但马鹿对环境的适应性高于中华斑羚;鉴于马鹿的分布范围广、种群数量多,建议在对物种与栖息地的保护中侧重于中华斑羚。  相似文献   

10.
黑鹳(Ciconia nigra)种群数量稀少,成活率低,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加强对黑鹳的保护已刻不容缓。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鹳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开展繁殖行为研究有助于提高对黑鹳的保护成效。2012至2015年对2处黑鹳繁殖巢址进行了繁殖期观察。2012年5月15日首次发现1巢内有4枚卵并有亲鸟在巢中孵卵,6月7日孵化出4只幼雏,8月底全部成功离巢。2013年4月黑鹳利用该巢产卵5枚,孵化1只雏鸟,孵卵期约33 d,后期卵、雏鸟均消失,推测为来自蛇类的捕食。2014、2015年该巢未被利用。2014年4月24日发现另外一处巢址,8月12日观察到3只幼鸟已开始练习飞行,至8月19日全部离巢。2015年该巢孵化雏鸟4只,6月初死于恶劣天气。通过监测发现黑鹳连续多年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所发现的两巢成功出雏7只个体。本研究初步获得保护区境内黑鹳的繁殖信息,为后续促进黑鹳种群恢复与栖息地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东北马鹿(Cervuscanadensis)种群面临着地理隔绝和生境破碎化等问题,对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性别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隔离种群的生存现状,为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8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456份马鹿粪便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识别出2015年冬季56只个体,...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专性寄生真菌163种和变种。其中白粉菌1科48种,黑粉菌4科21种,锈菌5科94种,包括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银色柄锈菌Puccinia argentata、点叶薹草柄锈菌P.caricis-hancockianae和早熟禾柄锈菌P.poarum;白粉菌国内新记录寄主10种:渐狭早熟禾Poa attenuata、大黄柳Salix raddeana、锐裂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var.affine、绿花山芹Ostericum viridiflorum、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tifida、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库叶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和西伯利亚还阳参Crepis sibirica。文中列出了每种真菌的种名、常用异名、寄主植物名称、采集地点及标本号。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赛罕乌拉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红角鸮(Otus scops)的繁殖状态,2009年5~8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直接观察法对红角鸮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的4个巢址全部是以柳树为主干的树洞巢,巢内铺垫物较少或无铺垫,巢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91.3cm,巢内径平均为13.5cm,巢外径平均为15.0cm,巢深平均32.0cm(n=4)。平均窝卵数为3.75,对其中一窝进行测量,4枚卵平均量度是28.9mm×24.6mm,重量9.5g。雏鸟孵出后,雌性亲鸟承担主要育雏任务,雄性亲鸟日间停歇于离巢不远的树上负责警戒工作,夜间与雌鸟共同哺育雏鸟。小型鼬科动物的捕食可能是干扰红角鸮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对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共记录到鸟类200种,隶属于17目43科。其中非雀形目鸟类106种(占53.0%),雀形目94种(47.0%);古北界鸟类136种(68.0%),东洋界鸟类3种(1.5%),广布种61种(30.5%);夏候鸟有126种(63.0%),冬候鸟11种(5.5%),留鸟33种(16.5%),旅鸟30种(15.0%);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2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进行了研究,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出308种,隶属于2门4纲14目45科108属。在科属组成上,优势科为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等共8科,含195种,分别占总科数、总种数的17.78%和63.31%;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丝盖伞属Inocybe、蘑菇属Agaricus等共15属,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13.89%和54.87%。在地理分布上,以世界广布种和北温带分布种为主,分别含有128种和107种,占总种数的41.56%和34.74%,表现出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但不同植被类型中大型真菌多样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狼食性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4年7月到2005年6月在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收集狼(Canis lupus)的粪便,采用粪便分析法研究食性的季节性变化。由于野生有蹄类动物严重匮乏,家畜已成为该地区狼的主要食物:草青期的频率为74.7%,相对生物量达到94.4%;草枯期的频率为67.6%,相对生物量达到91.8%。该地区的家畜主要有绵羊、山羊、牛和马,狼食性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与家畜的放牧方式有关。兔类和小型啮齿类动物是狼次要选择的食物。该地区鸟类资源丰富,是狼较稳定的食物(草青期6.2%,草枯期7.8%)。为降低该地区狼对家畜的捕食,建议管理部门合理控制狼的数量,引入牧羊犬及加强对牛、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春季食物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5月,采用焦点猴群连续跟踪观察和记录法对金佛山黑叶猴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黑叶猴春季采食的植物主要有18种,分属8科17属.黑叶猴嗜食灯台树、香叶树、毛叶木姜子、山梨、构树和木姜子,喜食山樱桃、山桃、山桑和野桐.取食部位有叶、芽、嫩枝、花和果实.在日活动节律中,觅食行为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7:30~9:30和17:00~18:30.在黑叶猴每天的时间分配中,觅食所占的时间比例为21.56%±8.13%.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的资源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5月—2015年4月,对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群落特征和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迁徙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开展对鸟类资源及其栖息环境的保护。根据保护区地形和水系分布特点,选择了27个水鸟集中分布的地点,每月调查1次,共调查12次。共记录到水鸟7目14科58种。保护区4月水鸟数量达到全年的最高值,5—8月水鸟数量和种类随之降低;10月水鸟数量明显增加;12月至翌年3月,保护区除了大鸨Otis tarda,几乎看不到其他水鸟。大鸨数量的高峰期出现在晚冬2月和春季迁徙季节(3—5月)。保护区春、秋季的主要物种是雁鸭类,水鸟数量和多样性的变化与雁鸭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密切相关,这些水鸟主要分布在图牧吉泡子、三道泡子和东泡子等地,当地拥有大面积的沼泽如芦苇沼泽和苔草沼泽,是雁鸭类取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环志回收的结果表明: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Grus vipio和丹顶鹤G.japonensis分别在日本鹿儿岛和我国江苏盐城越冬;繁殖的部分苍鹭Ardea cinerea个体在浙江舟山地区越冬;部分在黑龙江省兴凯湖繁殖的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在越冬地找到配偶,一起迁徙到保护区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9.
2020年5月—2021年4月,对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水鸟调查,共记录水鸟82种,隶属于7目14科。其中,鹬科、鹭科和鸭科鸟类共同组成了该区域水鸟群落的优势类群,涉禽种类多、种群规模小,游禽种类少、种群规模大。豆雁、苍鹭、灰翅浮鸥等为自然保护区内水鸟群落的优势种。不同月份水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种群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其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4、1和5月。总体上,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鸟物种丰富度维持较高水平,迁徙期水鸟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更高,越冬期水鸟种群数量更大,7月水鸟物种丰富度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迁徙期的水鸟群落相似度普遍较高,春季迁徙期鸻鹬类种数占比高,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雁鸭类种数占比高、种群数量大。此外,本次调查共记录国家重点保护水鸟18种,集中出现在越冬期及早春和晚秋。  相似文献   

20.
来内蒙古之前,我对内蒙古自治区的印象—直停留在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述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中,对一望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也一直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