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枳(Aegle marmelos(L.)Correa)属芸香科(Rutaceae),是印度的一种土产水果,生长在整个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印度枳是一种相当耐寒的亚热带落叶果树,在各种土壤、气候条件下(沼泽土——干旱土)都能生长良好,并能耐碱性土,气温低至-7℃也不致受冻害。在印度,这种果树尚未有生产性栽培,因此种植范围不广,目前主要是野生或种在  相似文献   

2.
墨头鱼属(Garra)是一群栖息于山区急流中的鱼类,以其口吸盘吸附于岩石表面,抗衡流水的冲击。本属鱼类的分布较广,扩及非洲东北部和亚洲的南部,如印度、缅甸、泰国、越南等国以及斯里兰卡和加里曼丹诸岛都有分布。我国南方为该属分布区的最北部分,北起长江(包括金沙江)水系,南至珠江水系和海南岛,西及元江、澜沧江、怒江。以云南的种类为最多。本属的亚科隶属有争议,传统放入鲃亚科(伍献文等,1977),近年有人(郑慈荚等,1983;陈湘粦等:1984)放入野鲮亚科,此处不作讨论。在国际范围内研究本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西双版纳与泰国都有分布和栽培的641种植物的傣、泰土著名字相似性比较,发现这两个民族具有基本相同的民间植物命名的"双名法"。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的兰纳地区、北—东北部和其它地区泰族的植物土著名相同、相似的分别占0.69、0.57和0.37,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在内的经济植物和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植物。其主要成因包括他们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傣、泰历史渊源及其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密切程度相关。其中,兰纳地区地处泰国北部,它不仅邻近西双版纳,而且在历史上,它们曾经同属于"兰纳王国",两地的边界曾是"犬牙交错",成为"曼比勐农"(兄弟之邦)。这样,使包括土著名字在内的佛教植物、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等的交流比泰国其它地区更加密切,相似性便最高。西双版纳傣族和兰纳泰族被视为尚存的标准"Tai"人区。因此,该研究对于中国Dai、泰国Thai、缅甸Siam和老挝Laos等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交流及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拟钉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拟钉螺属Tricula Benson 1843隶于觿螺科Hydrobiidae拟钉螺亚科Triculinae Annan-dale 1924。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中国、日本及菲律宾,为东洋界种类,呈弧形分布,与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Gredler)(多型种)的分布大致相似。迄今已报道了21种,其中分布印度2种(Benson,1843; Prashad 1921),缅甸5种(Annandale,1925;Rao,  相似文献   

5.
番荔枝科(Annonaceae)是基部被子植物木兰目(Magnoliales)中较进化且物种数最多的科。目前的系统发育研究将番荔枝科划分为4个亚科,即蒙蒿子亚科(Anaxagoreoideae)、澄光木亚科(Ambavioideae)、番荔枝亚科(Annonoideae)和排石木亚科(Malmeoideae),有107属,2 400多种,中国原产21 属约110 种。番荔枝科泛热带分布,是热带植物区系的优势类群,中国云南盈江位于云南省最西部边境,与缅甸东北部接壤,并与印度的东阿萨姆较近,植物区系处于东南亚(印度—马来西亚)热带生物区系向东亚亚热带-温带生物区系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热带北缘性质,在植被地理和生物地理上十分重要,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和热点地区。该区的热带雨林是印度阿萨姆和缅甸北部的热带雨林向东和向北扩散分布的边缘类型,是东南亚热带雨林在纬度和海拔分布上的极限类型。该文报道了采自中国云南省盈江县,引种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番荔枝科哥纳香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皱叶哥纳香 [Goniothalamus sesquipedalis(Colebr. ex Wall.)Hook. f. & Thomson]和长梗哥纳香(G. peduncularis King & Prain)。Flora of China将盈江哥纳香(G. lii X. L. Hou & Y. M. Shui)处理为云南哥纳香(G. yunnanensis W. T. Wang)的异名,基于活植物观察、馆藏标本和文献研究,该文对盈江哥纳香的分类地位进行了澄清,将其处理为长梗哥纳香的异名。皱叶哥纳香原记载产于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等地,长梗哥纳香仅产于缅甸,该文对它们进行了补充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版以便于鉴别。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哥纳香属2个新记录的发现,丰富了中国番荔枝科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为中国云南热带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植物区系,以及与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植物区系的关系增加了例证。  相似文献   

6.
季风 (Monsoon)是指盛行风向在不同的季节完全相反或几乎完全相反的风系类型 ,在热带地区表现特别显著。在南亚和东南亚一带 (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老挝、泰国北部、中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部和四川西南部 ) ,主要的盛行风向为西南的夏季季风 (又称印度季风 )。在  相似文献   

7.
藤黄属(Garcinia)植物是常绿乔木或灌木,广布于热带亚洲、非洲和波利尼西亚。本属共约200种,其中的30种仅产于印度。印度特别是西海岸,以及老挝、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的居民,长期以来一直以藤黄果为食品。但果实成熟时,因酸味太重而不能生食。也有以藤黄果的干果皮作为调味品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滇西香茅(Cymbopogon khasiamus(Hack.)Stapf ex Bor)为禾本科植物,分布于印度及缅甸,该植物过去在中国无分布记载,作者在云南首次发现。其挥发油为主要有效成分,当地与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Steud)Wats.)混用。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该种植物,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森林是缅甸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其覆盖率在东南亚地区数一数二,对本国及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以世界上材质最优良的树木之一的柚木为例,缅甸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因此,林业研究对缅甸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至于相关发展状况,可从缅甸迄今为止唯一的国立研究机构——林业研究所(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FRI)管窥一斑。  相似文献   

10.
首次报道了萝藦科(Asclepiadaceae)球兰属(Hoya)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缅甸球兰(Hoya burmanica Rolfe),该种原记载产自缅甸和印度,2017年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有分布。缅甸球兰与琴叶球兰(Hoya pandurata Tsiang)最为相似,但前者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中脉在叶背面微凸起,花冠杯状,二者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11.
雪胆属植物化学研究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葫芦科雪胆属植物在亚州东南部,中国和靠近中国南部的印度、越南、缅甸均有分布。五十年代初期发现该属植物约七种。1970年云南民间用小蛇莲(俗名)、又名曲莲、园果雪胆(H.amabilis Diels)的地下茎治疗肠炎、菌痢效果良好。我们从中分离到结晶的苦味质称为雪胆素(为两个成分的混晶),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于该属植物当时未见文献记载其化学研究和任何利用价值。因此合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傣百解”是傣医常用的一种解药,其基原植物最早记录是夹竹桃科苦绳(Dregea sinensis),后来被鉴定为夹竹桃科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为进一步澄清“傣百解”的基原植物,该研究结合形态与分子证据对“傣百解”基原植物及近缘种进行了整合分析。结果表明:(1)利用3个DNA片段(psbD-trnT、trnL-trnF、ITS)重建牛奶菜属(Marsdenia)及其他牛奶菜族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傣百解”样品与通光散样品构成1个独立的单系分支,并与灵药牛奶菜(M.cavaleriei)构成姐妹类群。(2)结合形态性状与模式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傣百解”基原植物与通光散模式标本基本一致,而其形态特征与姐妹种灵药牛奶菜存在明显差异。(3)进一步确定了“傣百解”的基原植物是通光散,其叶形态与花部性状差异可作为区分通光散和灵药牛奶菜的重要特征。该研究通过整合形态特征与分子证据完成了对“傣百解”的正本清源,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市场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定,为“傣百解”今后的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的蚤类主要寄生于松鼠科动物。目前已知约15种(包括亚种)以上,分布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如印度;缅甸;越南;锡金;尼泊尔;锡兰;马来亚以及我国的云南、四川、福建等地。我国记载有三种,即:无值大锥蚤M.euteles(Jordan &  相似文献   

14.
沉香家世     
沉香是中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传统使用的香料,也是中国等国家的传统名贵药材,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目前,沉香属植物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中国、孟加拉国、越南、缅甸、不丹、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多地已开展人工种植,栽培技术亦日渐成熟.  相似文献   

15.
山竹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竹子是泰国、印度、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药用植物,被当地人广泛用于治疗腹泻、疟疾、抗炎、抗溃疡以及抗白血病和败血病等疾病,现代研究揭示其含多种活性成分.本文综述了山竹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双版纳的神秘,除了热带雨林,还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从地名就可窥豹一斑。在今西双版纳一带,汉以前无记载,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泐西双邦,即以傣泐人为主的12个部落联盟(邦)。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两种提取方法对辣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清洗法分别提取三个品种的辣木叶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挥发油化学成分数据进行分析,以DPPH自由基研究了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得到的非洲种、缅甸种和印度种辣木叶挥发油对应鉴定出了72、74、62种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9.63%、93.69%、95.97%,超声波提取法得到的辣木叶挥发油对应鉴定出了63、63、57种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97.20%、95.17%、98.28%。辣木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特征值分别为:18.000、6.733、3.981、3.182、1.104,贡献率分别为:54.55%、20.40%、12.06%、9.64%、3.35%。两种方法得到的辣木叶挥发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挥发油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索氏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0.35 mg/mL(非洲种)、0.26 mg/mL(缅甸种)、0.20 mg/mL(印度种);超声波提取法得到的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0.50 mg/mL(非洲种)、0.30 mg/mL(缅甸种)、0.30 mg/mL(印度种)。研究结果为辣木叶挥发油的不同品质鉴定,继续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西双版纳与泰国都有分布和栽培的641种植物的傣、泰土著名字相似性比较,发现这两个民族具有基本相同的民间植物命名的“双名法”。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的兰纳地区、北—东北部和其它地区泰族的植物土著名相同、相似的分别占0.69、0.57和0.37,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在内的经济植物和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密切相关的植物。其主要成因包括他们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的傣、泰历史渊源及其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密切程度相关。其中,兰纳地区地处泰国北部,它不仅邻近西双版纳,而且在历史上,它们曾经同属于“兰纳王国”,两地的边界曾是“犬牙交错”,成为“曼比勐农”(兄弟之邦)。这样,使包括土著名字在内的佛教植物、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等的交流比泰国其它地区更加密切,相似性便最高。西双版纳傣族和兰纳泰族被视为尚存的标准“Tai”人区。因此,该研究对于中国Dai、泰国Thai、缅甸Siam和老挝Laos等国家民族的科学文化交流及其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族植物学研究, 中国西双版纳傣族与泰国泰族, 相同植物的民间命名方法, 相似的植物土著名字, 相似的历史渊源成因, 科学与文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整理广西泥蜂时发现下述种类为我国首次记录。1.毗湿纽节腹泥蜂Cerceris vischnu Cameron1,中国新记录 采自广西贵县(天敌调查组,1979-Ⅹ-14)。国外分布印度。2.黑额瘤蠊蜂Dolichurus taprobanae Smith,中国新记录 采自广西田阳(张廷登,1981-Ⅷ-2)。国外分布斯里兰卡、印度、缅甸、锡金。3.大红腹泥蜂Isodontia edax(Bingham),中国新记录 采自广西乐业(王彬,1980-Ⅹ-5)。国外分布印度至锡金、斯里兰卡、越南北部。  相似文献   

20.
在广西西南边陲的德保县,有一条秘而不宣的古道,它承载着几千年来悠久淳厚的文化。从这崎岖蜿蜒的山路出发,穿村过寨,一直通往印度、缅甸的茶马古道遗址。在这仅剩800米的路段上,布满了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马蹄印子,如密集清晰的印戳盖在古老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