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巴戟天茎基腐病及其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是我省地产贵重药材,原系野生,由于长期采掘,药源逐渐枯竭。近年来闽南、闽西一些县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但是,在野生转家种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种毁灭性的镰刀菌病害--茎基腐病,发病率较轻的为10-20%,重者高达80-100%,严重地危害巴戟天生产和品质。因此,巴戟天茎基腐病的研究对于发展我省巴戟天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巴戟天属(Morinda)植物约有8种,产西南至台湾,本属药用植物有5种,其中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著名的南药,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本文对巴戟天属4种药用植物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为巴戟天属提供细胞学资料。实验材料采自广东、福建、海南栽培或野生植株的成熟种子。1.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广东高要,栽培,吴永忠7139,福建南靖,栽培,吴永忠7191;2.双华巴戟(M.  相似文献   

3.
巴戟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巴戟天具有补肾、强筋骨、祛风湿、益中气之功效。野生资源逐渐枯竭,我省近年已转为家种。为此,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今后驯化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现将闽西南野生巴戟天及和溪试验地研究调查的材料总结如下:一、植物学特征巴戟天(Morinda offielnalis How)是茜草科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种植模式对中药材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生长的影响,对两种种植模式下巴戟天生长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地连片种植基地(PLZ)的土壤有效矿质营养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低于坡地围林种植基地(PWZ)的24%~28%和38%~43%,差异极显著(P 0.01)。PWZ种植3年的巴戟天茎、叶和肉质根形态指标均显著优于PLZ的(P 0.01);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PLZ的巴戟天肉质根性状逐渐优于PWZ的,PLZ的6 a生巴戟天单株产量是PWZ的1.16~1.17倍;肉质根多糖、总黄酮和原花青素含量均显著高于PWZ的(P0.01),且有效成分含量均随种植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0.01)。可见,巴戟天在PLZ模式下的肉质根质量好,入药更符合国家药典优品性状的要求。同时,建议合理增加肉桂围林种植基地的光照量,抑制藤苗生长,以提高巴戟天肉质根的产量和有效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5.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南药巴戟天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前言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防治植物病害是一条经济有效的措施。国内外有许多种病害,是利用抗病品种进行防治而获得显著成效的。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茎基腐病(Fusarium oxysporum var.redolens)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系统性维管束病害。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土壤和栽培条件以及线虫为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白露地,品种名:铜锤玉带草,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且风味独特、颇受人们青睐的一种野菜.着重介绍了其植物学特征、高产高效人工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是我省重要药材之一。它具有补肾,强筋骨、祛风湿之功能。巴戟天的本草考证[1]指出,古代本草上所记载的巴戟天有两种:归州巴戟天和滁洲巴戟天。前者的原植物是四川伏牛花(Damncanthus officinarum Huang);后者的原植物为阔叶麦门冬(Liriope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  相似文献   

10.
巴戟和鸡骨草的根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芳清  岑乘礼  徐祥浩   《广西植物》1996,16(4):349-352
调查研究了巴戟和鸡骨草两种药用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与植株年龄、地上部生长及光照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植株年龄的增大,根系的生长和吸收中心逐渐下移,根生物量和根长垂直分布的变化反映了这种转移,地上部生长与根生物量有着显著相关性。荫蔽度是影响根系分布面积和深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还对这两种药用植物人工驯化栽培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的牛肝菌物种中,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是唯一一种成功被人工驯化、实现了周年工厂化栽培的牛肝菌,总产能已达日产16t。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技术,从初期的实验室探索阶段,到工厂化栽培的发展阶段,再到工厂化菌株菌种选育的提升阶段,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本文将从暗褐网柄牛肝菌的生态学特性、人工栽培、菌种选育及营养活性物质等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现阶段产业和学科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基础研究和生产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地植物学的研究除了传统的研究自然植物群落外,还应包括研究人工创造的栽培值物群落这一重要方面。同时还提出了今后研究栽培植物群落的四项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杉木的混农林业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杉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用材树种,栽培十分广泛,人工造林历史在一千年以上,目前杉木人工林达1.0×10~7ha。杉木林地混种农作物是杉木产区的传统习惯,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栽培制度,通过林粮间作,以耕代抚,既有农业收益,又抚育了杉木,促进了幼林的生长。这项经验在杉木产区长期世代相传,且因地制宜,在问作方式、作物种类等方面不断发展,如间种方式上有先农后林、林农同时或先林后农等,间种作物种类还有油料作物、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4.
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巴戟天中4种环烯醚萜类成分(水晶兰苷、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酸和车叶草苷)的一测多评法。实验以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为内参物,基于HPLC法建立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与其它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校正因子计算4种成分的含量;使用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11批不同产地的巴戟天样品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外标法与一测多评法结果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了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因此在缺乏对照品的情况下,以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为内参物同时测定水晶兰苷、车叶草苷酸和车叶草苷的含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可用于巴戟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人工栽培山莨菪的药用价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人工栽培和野生山莨菪的地上部分和根中具有生物活性的4种托烷类生物碱:樟柳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人工栽培还是野生植物,地上部分中4种生物碱含量均远低于根,这解释了人们为什么用山莨菪的根而不是整株人药。在栽培植物的根中,一年生山莨菪中各生物碱含量均小于二年生山莨菪,其根中4种生物碱总量与野生根相比差异不是很明显;二年生山莨菪根中,4种生物碱总量以及樟柳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含量均比野生的高。这说明人工栽培的山莨菪,尤其是二年生山茛菪,同野生山莨菪一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湖南棒蝠蛾成虫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棒蝠蛾(NapialusHunanensisChuetWang)是亚香棒虫草的寄主昆虫,亚香棒虫草是冬虫夏草的一种,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中药材。为更好地人工栽培亚香棒虫草,我们对湖南棒蝠蛾进行了长期的细致的研究,本文详细地报道了它的成虫形态特征,特别是翅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天麻是名贵的中药材,近几年人工栽培发展较快,但在生产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由于“菌柴”笨重,运输不方便;人工栽培天麻容易腐烂等,故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天麻(Gastrodia elata)是无根无绿叶的植物,它的块茎生长在地下,与蜜环菌共生,依靠蜜环菌来提供营养。老的栽培方法是将引进的“菌柴”按照一根新柴,一根“菌柴”依次排放在地窖里,然后放上“米麻”。(无商品价值的小块茎,形似花生米,)用这种方法栽培天麻,“菌柴”的用量很大。故不能大力发展。现介绍一种新方法:先将霜降(一定要霜降)以后砍伐的阔叶落叶树,(冬天  相似文献   

18.
现代研究巴戟天寡糖具有抗抑郁、神经保护等功效,且毒副作用较小,然而其在提纯与检测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是现代研究领域的困扰之一。本文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百度学术、万方、维普、Pub Med、Science等数据库,归纳整理近年来国内外与巴戟天寡糖相关文献,论述其提纯、成分检测方法以及临床药理作用,为深入探讨巴戟天发挥药效机制、进一步开发巴戟天新药提供科学依据,尽可能提高巴戟天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工栽培猴头菌多糖提取工艺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工栽培猴头菌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和抑菌作用。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人工栽培猴头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经透析、除蛋白、真空干燥后,采用DEAE-52阴离子交换纤维素进行分离纯化,Nacl分段梯度洗脱得到纯化的人工栽培猴头菌多糖0.2M组分,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人工栽培猴头菌多糖的抑菌作用、pH值对抑菌作用的影响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猴头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25,人工栽培猴头菌多糖对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几乎没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珍稀共生食用菌松口蘑的人工驯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口蘑是与松树共生的一种外生菌根真菌 ,被国内外誉为“蘑菇之王” ,极其珍稀昂贵。松口蘑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与近缘种的进化关系 ,与松树共生的生态环境 ,菌丝体的分离 ,纯化 ,培养方法及其真伪鉴定 ,纯培养的菌根建成 ,以及松口蘑半人工栽培试验等方面。讨论了目前人工驯化栽培松口蘑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