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福建旋尾类线虫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尾类线虫亚目(Spirurata Railliet,1974)是脊椎动物寄生线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从鱼类到哺乳类均有寄生。作者于1963—1966年间在福建福州和一些县份剖检了一些脊椎动物,检得过去福建未经报告的旋尾类线虫计40种:寄生于鱼类的8种,爬行类的1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西藏高寒山区田鼠盲肠内的一寄生线虫——加查首尾线虫,新种(Cephaluris jiachaensis sp-nov.)。隶属于线虫纲、尖尾亚目、异尖线虫科。本新种的鉴别特征为:1.缺肛前栉。2.泄殖孔前后仅两对乳突。3.交合刺明显长于已知种的交合刺。  相似文献   

3.
福建毛细科(鞭尾目)线虫记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寄生于脊椎动物体中的毛细科(Capillariidae Neveu-Lenaire,1936)线虫,种类很多,据Yamaguti(1961)记载有256种,近年来又有新种不断发现,估计有300余种。其中有很多种类是禽畜的寄生虫,寄生于消化道的粘膜下,影响其消化和吸收机能,为害很大。这类线虫斯氏等(Skrjabin et al.,1957)依据其交接刺的有无,刺鞘是否有棘等特征分为5个属。由于过去报告的种类,很多是仅检得雌虫描述所定名,难以区分,因此山口左仲  相似文献   

4.
旋尾类线虫一新种(旋尾目:旋尾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在福建省采集的旋尾类线虫一新种,纹翼鸟胃线虫,新种Cyrnea(Procyrnea)strialata sp.nov.寄生于松雀鹰Accipiter vigatus nisoides的砂囊中。本新种两个发达的侧翼和雄虫的尾翼上均具波浪状的角质横纹而与其它种类不同。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作者近年来在福建省福州地区进行鸟类寄生线虫调查时所采集的饰带类线虫的三新种。伪树莺针形线虫,新种Acuariapseudicettiaesp.nov.寄生于毛脚燕Delichonurbica的砂囊角质层小;鸥梳旋线虫,新种Pectinospiruralarisp.nov.寄生于灰背鸥La-russchislisagus的砂囊角质层中;福建裂饰线虫,新种Schistorophusfukienensissp.nov.采自金鸻Charadriusdominicusfulvus和黑腹滨鹬Calidrisalpinasakhlina的砂囊。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6.
报道寄生于北京猛禽的2种旋尾类线虫,其中一种为新种,另一种为中国新纪录种。作者分别对其做了光镜和电镜观察。北京副旋翼线虫,新种Paraspiralatus beijingensis sp.nov.采自于雕鸮的口腔和胃内,它与P. sakeri Gibbons,Nicholls &Bailey,2004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单个的肛前乳突,右交合刺远末端弯向背侧并稍微膨大而P. sakeri的交合刺远末端是直的,不膨大,呈钝尖形。纵纹腹小鸮无肛线虫Aprocta noctuae Spaul,1928采自红角鸮的体腔。本次所观察标本在形态上,如交合刺的长短和形状,尾乳突的数目和排列,阴门的位置,卵的大小等,都与前人对A. noctuae的描述一致。但是电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 noctuae的头端具有8个头乳突而不是4个,线虫角质层具有精细的横纹。A. noctuae为我国新纪录种。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7.
文建凡  李靖炎 《动物学报》1998,44(3):347-352
利用“先固定后抽提”的方法,从尖尾藻细胞中提取出染色质碱性蛋白。经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此染色质碱性蛋白含有八个组分(记为1'、1″、2a、2b、3'、3″、4'、4″),它们像小牛胸腺组蛋白一样形成两个分子量区域,即一为对应组蛋白H1的分子量区域,另一对应于核心组蛋白(即H2A,H2B,H3,H4)的分子量区域;其与组蛋白各组分的具体对应关系大致为:对应于小牛胸腺组蛋白H1两亚带区域有两  相似文献   

8.
海鱼体内异尖线虫生态分布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道了异尖线虫在近海鱼类体内微生态分布情况。区检查25种,800尾近海鱼类,其中在19种、629尾中224尾检出1型3期异尖线虫,计1518条,定植率为32%,定植度为1-43条/尾。本次发现了7种鱼、即黄鲫、孔鳐、石鲽、鲈鱼、星鳗和子,有异尖线虫幼虫定植国内还未见有文献报告。  相似文献   

9.
在W.Yorke与P.A.Maplestone(1926)的著作里,旋尾总科(Spiruroidea Raillietet Henry,1915)和丝虫总科(Filarioidea Weinland,1858;Stiles,1907)是两个独立的总科。Chitwood(1933),与(1940)等把上述两类和驼形类(CamallanataChitwood,1936)合并成为旋尾目(Spirurida Chitwood,1933)。  相似文献   

10.
福建海鱼的寄生线虫记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80年春季,我们曾对福建沿海的崇武、石码、东山半岛等地进行了海鱼的寄生蠕虫检查。对37种海鱼,共121尾进行了解剖,有73尾鱼感染线虫,感染率为63.33%,其中线虫幼虫的感染率占89.04%(多发现在腹腔内),而成虫则很少,仅占10.96%。所获成虫标本经分析鉴定,共4种,其中包括2新种,l种新纪录和1种新宿主。现概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尖尾枫(Callicarpa longissima)有止血镇痛的功效,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报道较少。为研究尖尾枫枝叶的化学成分以及抗炎活性,该实验用尖尾枫枝叶95%乙醇提取物通过柱层析和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LPS离体诱导RAW 264.7细胞的NO生成模型,研究主要化合物对NO生成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尖尾枫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1)、喷杜素(2)、蓟黄素(3)、洋艾素(4)、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5)、甲基条叶蓟素(6)、金腰素(7)、泡桐素(8)、齐墩果酸(9)、桦木酸(10)、2,4,6-三甲氧基苯酚(11)、咖啡酸乙酯(12)。(2)化合物1-7在25 μmol·L-1浓度下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的NO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化合物1、2、4、5、6、8、10、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其中化合物2、3、6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2.
福建南部植物线虫的研究 Ⅲ.厦门蘑菇线虫病害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蘑菇是价廉味美而营养高的一种副食品。国内蘑菇培养事业近年来有很大发展,但由于病虫害的影响,使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失。在各种病虫害中以蘑菇线虫的危害占重要位置,有的菇房因线虫的蔓延使蘑菇减产达90%左右。林津添(1980)调查本省16个县的部分蘑菇房,100%有线虫侵害,而且强度甚大。国外蘑菇线虫问题亦有报道,由于线虫存在使蘑菇减产甚至达到没有经济效益程度,对蘑菇培植有影响及危害的线虫有数十种,危害性最大有茎线虫(Ditylenchus)等种类(Farkas,1972;Webster,1972;横尾多美男,1959等)。  相似文献   

13.
福建几种鱼类寄生线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鱼类寄生线虫,过去徐锡藩(1933)、伍献文等(1941、1942)、李淑颖(1941)、伍惠生(1956、1964)、汪溥钦(1975、1976、1981)等,先后曾有记载。近年来我们在福建进行动物资源调查中,检查一些鱼类,获得我国过去未报告的线虫有6种,分隶于4科6属,其中有1新属5新种。兹报告于后。标本保存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14.
1956年11—12月,1965年3月,1973年4—5月,1974年12月—1975年1月以及1976年2—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及北京自然博物馆,曾先后在西沙群岛进行蟹类的调查采集。现将分析鉴定的结果,陆续予以报道。本篇包括尖额类Oxyrhyncha中的蜘蛛蟹和菱蟹共8种,其中有一新种及两种国内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1植物名称尖尾芋[Alocasia cucullata(Lour.)Schott],又名佛手芋、滴水观音。2材料类别根茎。3培养条件诱导培养基:(1)MS 6-BA2mg·L-1(单位下同) NAA0.01;(2)MS 6-BA4 NAA0.01。增殖培养基:(3)MS 6-BA1.0 NAA0.2;(4)MS 6-BA0.1 NAA0.1。  相似文献   

16.
福建几种驼形线虫及其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驼形类线虫(Camallanata Chitwood,1936)多数是鱼类的寄生虫,目前已知有三百多种。我国鱼类资源丰富,受这一类线虫害生的鱼亦属不少。早在1933年徐锡藩等曾进行过此类线虫的研究,近年来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湖北省进行鱼病病原调查时。也作过这类线虫的调查。作者于1962—1965年在福州检查了一些鱼类和爬行类动物,检得驼形  相似文献   

17.
棒尾拟短体线虫Pratylenchoides davicauda Geraert,Choi&Choi,1990为中国新纪录种.该种线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唇区前端平圆,具4~5条环纹;侧区6条侧线;食道腺双叶状从背侧长覆盖肠;雌虫双卵巢;尾圆筒形,末端无环纹或具2~3条不规则环纹;雄虫交合刺长21.8~26.2μm.  相似文献   

18.
南靖柑桔的福建根结线虫(Meloidogyne fnjianensis)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它跟四种常见的根结线虫有明显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雌虫的头部结构——唇盘呈“X”状,唇盘和中唇之间有沟隔开。此外,雄虫头区无环纹、幼虫唇盘和中唇呈短哑铃状,也有别于其近似种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而其幼虫头区平滑或偶具一条短环纹也有别于前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采自河北省平山县的鸟类寄生饰带类线虫一新种,河乌针形线虫,新种Acuariacincli sp.nov.寄生于褐河乌Cincls pallasii(Temminck)的砂囊角质层中。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近年来在福建各地进行动物资源调查,采集一批脊椎动物检查,检得很多种类的线虫,经鉴定,其中有6种是新种,现记述于后。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一.杆咽科Rhabdochonidae Skrjabin,19461.武夷杆咽线虫Rhabdochona wuyiensis,新种(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