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省南部,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适于多种尉类生存繁殖。 关于香港地区的尉类M.Oshima(1914).S.F.Light(1924,1929)曾有过零星报导,而W.V.Harris(1963),对香港地区的尉类做了较详细的报导,计有7种,分属于3科7属。其名录如下:一、木尉科 Kalotermitidae (一)砂尉属 Cryptotermes 1.麻头砂尉 Cryptotermes brevis (Walker)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南方,钝颚尉属Ahmaditermes Akhtar分布较广:云南、贵州、四川、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西藏等省(区)均有分布。 据蔡邦华和黄复生(1980)统计,我国计有钝颚尉(Ahmaditermes)四种:中国钝颚尉Ahmaditermes sinensis Tsal et Huang、丘额钝颚尉A.sinuosus(Tsal et Chen)、角头钝颚尉  相似文献   

3.
最近,作者在整理四川省象尉亚科Nasutitermitinae标本时,发现象尉属Nasutitermes Dudley二新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引诱白蚁的食用菌腐朽物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在实验室内用6种白蚁:栖北网(尉虫)Reticulitermes speratus(Kolbe)、黄胸网(尉虫)R.flaviceps(Osh-ima)、圆唇网(尉虫)R.labralis Hsia et Fan、尖唇网(尉虫)R.aculabialis Tsai et Huang、普见乳(尉虫)Coptoter-mes communis Hsia et He和囟土(尉虫)Odontotermes fontanellus Kemner对5种真菌的腐朽木屑进行了单纯选择和复合选择的生测试验。这5种真菌,一种是木腐菌,即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Pers.ex Fr.)Murr.,另外4种均为腐木性粮用真菌:银耳Tremella fue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和香菇Lentinus edodes。生测结果表明上述4种木腐性食用真菌中除猴头菌对白蚁引诱力极微外,其余3种和密粘褶菌对供试的多种白蚊均具有引诱力。其中以银耳腐木屑的引诱力最强而持久,黑木耳次之,密粘褶菌、香菇又次之。有关银耳和黑木耳腐朽木屑中对白蚁具引诱力的活性物质的化学成份和结构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乳(尉虫)和网(尉虫)常用作试验材料,各有关报告沿用的老种学名,尚待澄清。本文现将在广州和鼎湖山所搜集的部分材料,包括蛀害试材的标本。经鉴定后,记述八新种于下。 在鉴定乳(尉虫)时,从夏凯龄和何秀松(1980)关于我国乳(尉虫)属的分种检索表中得益颇多;1982年10月在上海昆虫所期间并蒙详细介绍乳(尉虫)新种和Reticulitermes lucifugus(Rossi)标本,特致谢忱。  相似文献   

6.
网尉(散白蚁)Reticulitermes广布于北半球,已知85种,我国仅占其80%。初步查明,在我国北自丹东,经北京、西安至西藏南部一线以东均有分布,其中两广、福建、湖南和四川数省尤为丰富。陕西适值大西北和东南交汇之带,现经20余年在省内的调查表明,网尉在秦岭南北两侧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并包含有若干特有种类和一些常见种的变异类群。本文现记述秦岭南、北各一新种。并将分布在关中平原的一新种命名为周氏网尉Reticulitermes choui,以表达对周尧教授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约(尉虫)属Euhamitermes分布于东洋区。1982年记录为9种。生活于地下,取食腐殖质,群体小而兵(尉虫)尤少,常因缺兵而难鉴定。因其兵(尉虫)上颚强弯如钩,故拟称为钩(尉虫)属。 本文记述了滇、川、黔、桂、粤地区的9新种,并将一新种命名为龙氏钩(尉虫)Euha-mitermes yui Ping。以表达怀念业师尤其伟教授之情。文内量度均按毫米计。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中国网螱属记述(等翅目,犀螱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我国网(尉虫)属的种类记载,最早大岛正满(Oshima,1911)报告了我国的一种 R.flavi-ceps,其后,Snyder(1923)又描述了四川宜宾的一种R.chinensis,次年,Light(1924)所报告的 R.fukienesis 乃采自福建南平。近四十年来,我国对本属的分类研究甚少。尤其伟(1957)在两广、云南地区白蚁调查中,虽曾有 5个种的报导,但无学名,也未见详细材料。最近蔡邦华、陈宁生(1963)发表了福建长汀一种R.longicephalus,至此我国共记录了4种网(尉虫)。本文又报告了所属4个新种及1个新亚种。  相似文献   

9.
强维亚  蔡龙华  韩瑜  杨晖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1):2241-2248
以青藏高原野生豆科牧草歪头菜(Vicia unijuga A.Br.)为材料,模拟甘南夏季晴朗无云天空平流层臭氧衰减9%的UV-B辐射强度(6.4 kJ/m2),分析增强UV-B辐射条件下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和全氮含量随时间变化及其与生长特性的关系。结果显示:(1)来自高寒地区野生歪头菜在增强UV-B辐射的最初阶段(10 d左右)会产生对紫外胁迫的应激性响应,其内源生长激素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赤霉素类(GAs)和6-苄氨基嘌呤(6-BA)含量水平以及全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生长指标也相应升高。(2)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歪头菜内源生长激素含量开始迅速降低,并于处理后30 d时降至最低,处理后40 d时全氮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同时,随着生长激素和全氮含量降低,植株生长也受到强烈抑制。(3)在处理后40 d时歪头菜内源ABA才被检测到,说明细胞膜伤害发生的时间相对较晚。研究表明,来自高寒环境的植物种歪头菜经历长期自然选择和适应,形成了对强UV-B辐射的应激响应机制,使辐射伤害延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该应激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兵 《动物学研究》1992,13(2):123-131
本文记述了云南散白蚁属Reticulitermes(Holmgren)和钩歪白蚁属PseudocapritermesKemner四新种: 1.江城散白蚁Reticulitermes(Frontotermes)jiangchengensis新种; 2.短头散白蚁Peticulitermes(Planifrontotermes)curticeps新种; 3.平颠钩歪白蚁Pseudocapritermes Planimentus新种; 4.江城钩歪白蚁Pseudocapritermes jiangchengensis新种。  相似文献   

11.
锯尉属(Microcerotermes Silvestri)在两广的南部特别在近海一带甚为常见。海南岛南部的种类,还建造引人注目的塔状巢,球状巢和树上巢;并蛀蚀木材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将历年所搜集的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出下列4新种。文内量度均以毫米计。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网(尉虫)属Reticulitermes Holmgren是贵州省等翅目中最常见的属,省内各县均有分布。该属在省内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害,已逐步引起关注,贵阳市房管局正着手普查。省内古建筑文物,档案尤应注意防护。省内某些地段的埋地电缆,今后亦可能遭受蛀蚀。对于活树,虽多属次生性的危害,但树木受害后,影响材质,降低了木材工艺价  相似文献   

13.
巨龙竹种下不同变异类型的RAPD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巨龙竹 (Dendrocalamussinicus)其种下具有 2个明显不同的变异类型 ,即“通直型”和“歪脚型”。本文利用 2 0个随机引物对 5 6份巨龙竹材料进行RAPD标记。首先用RAPDis tance软件计算各个体间的相似性系数 ,再用NTSYS软件对巨龙竹 5 6个样品以UPGMA方法进行聚类 ,聚类图中有 2个明显的分枝 ,一为“通直型” ,一为“歪脚型” ,结果表明巨龙竹表型的差异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用POPGENE软件和AMOVA软件分析表明 :巨龙竹种下不同变异类型的遗传变异较大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歪脚类型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通直类型 ;巨龙竹变异类型群体之间及群体之内均出现显著的分化。  相似文献   

14.
近歪白蚁属Pericapritermes是意大利昆虫学家Silvestri(1914—15)定名的。在以前Snyder(1949)和Emerson(1955)的报告中仅在非洲发现。Krishna(1965)把原产印度—马来亚地区的歪白蚁属Capritermes许多种重新组合成Pericapritermes属。本属兵蚁的主要特征:上颚强烈不对称,左上颚非常扭曲,上唇前缘平直,左上颚顶端宽,前缘倾斜或较圆钝(印度马来亚地区产歪白蚁属Capritermes左上颚顶端窄,呈尖狭状。)  相似文献   

15.
圆网蛛类(妖面蛛总科 园蛛总科)是否为单系,圆网究竟经历一次进化还是多次进化,这是多年来有争论的、悬而未决的蛛形学难题之一。本文测定了包括妖面蛛总科、园蛛总科和非圆网蛛类等类群在内的9科10种蜘蛛线粒体12S rDNA、16S rDNA及核18S rDNA、28S rDNA等4个基因片段序列,并基于4个基因序列的整合数据,分别通过邻接(NJ)法、最大简约(MP)法、最大似然(ML)法和贝叶斯法(Bayesian)分析,对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之间的分子系统关系进行了探讨。系统发生结果表明:1)园蛛总科和妖面蛛总科蜘蛛不是姊妹群,从而支持这两个类群的圆网是平行演化而非同源演化的观点;2)筛器类蜘蛛并非单系发生而为多系发生。另外,依据编码大壶状腺丝蛋白-1(MaSp1)C末端非重复氨基酸序列区段的核酸序列重建的系统发生树也证实圆网蛛类并非单系发生。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及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重庆优势特色作物之一,但其安全生产受到晚疫病的严重威胁。马铃薯生产中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最为经济有效和环境友好的途径。为了了解来自国内外不同种质的晚疫病抗性基因组成以及确定在重庆市具有晚疫病抗性的马铃薯品种(系),本研究以218份来自国内外的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6个晚疫病抗性(R)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同时进行了田间晚疫病抗性评价及室内接种鉴定和筛选。研究结果显示,6个R基因的分子标记在供试材料中均有分布,但分子标记的组成不尽相同,主要分为4大类。第Ⅰ类含有具有广谱抗性基因的RB,晚疫病抗性评价表现为中抗以上;第Ⅲ类缺失R2 family基因标记,绝大部分表现为晚疫病敏感型;第Ⅱ类和第Ⅳ类中分别主要含有3个R基因(R2 Family+R3a+R3b)标记类型和4个R基因(R1+R2 Family+R3a+R3b)标记类型,这两类材料中表现出一定比例的晚疫病抗性水平,但第Ⅳ类中出现抗性表现的比例高于第Ⅱ类。结果说明含有RB基因标记贡献了较高的晚疫病抗性,缺失R2 famlily基因标记的材料可能不利于晚疫病抗性,利用这些基因标记辅助筛选有助于提高重庆地区晚疫病抗性育种效率。本研究评价了218份马铃薯材料6个重要R基因组成,并筛选出重庆地区表现抗性的多个材料,为新品种(系)的推广应用以及抗病育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发掘新的抗病基因提供了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7.
对重庆地区的野生百合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野生百合资源17种(含变种);分析了野生百合资源在重庆地区的分布特征和资源现状;初步评估了重庆地区野生百合资源受威胁情况及其综合价值,并提出保护和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歪叶榕繁殖生态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主要从物候学、行为学和生态学3个方面首次研究报道了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下的一种榕树——歪叶榕(Ficus cyrtophylla)的繁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歪叶榕榕小蜂(Blastophaga sp.)是歪叶榕唯一的传粉昆虫,传粉行为方式为被动传粉,而且这种榕小蜂也只能在该种榕树中成功繁衍后代。物候学观察结果表明,歪叶榕常绿且叶量常年变化较小,10~11月和3~4月是歪叶榕雄株落叶的高峰期,这时正值西双版纳的雾凉季和干热季,而雌株的落叶高峰期是3~4月;12月和5月是歪叶榕雄株新叶萌发的高峰期,而4~5月是其雌株新叶萌发的高峰期,这时正值西双版纳干热季向雨季过渡的时期,新叶萌发后同时伴随着一次该种榕树的挂果高峰期;歪叶榕在种群水平上常年持续结果,在每年的11月和4~5月有两次结果高峰期,单株每年大量结果2~3次;单棵雄株内结果异步性较高,而雌株内结果高度同步。单果进蜂数(Foundress number)为0~5只,大多数雄果(78.45%)和雌果(84.25%)只有1只传粉榕小蜂,大约16.02%的雄果和13.33%的雌果内含有2只传粉榕小蜂,其它情况均很少。在自然情况下,雄果中的总瘿花量为147.32±62.61(SD)枚,传粉榕小蜂出蜂量为110.94±62.82(SD)只,其中雌蜂多而雄蜂少,传粉榕小蜂性比为0.143 9±0.131 6(SD),瘿花形成率为64.13%±19.89%(SD),雌果中的种子数为231.44±74.25(SD)粒,种子形成率为85.72%±14.19%(SD)。歪叶榕和其传粉榕小蜂在物候学、传粉行为与花药/胚珠比(A/O ratio)和雄花成熟与其羽化出蜂的时期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9.
对冀西北坝上地区蛾类进行了逐日灯诱监测,以微软系统的Excel列表、作图,进行蛾类群落的种-多度曲线作图及群落多样性(H')、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S)和个体数(N)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的处理,并做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蛾类已知16科173属247种,夜蛾科是该区蛾类的优势类群,旋幽夜蛾、网锥蛾野螟(草地螟)和小菜蛾为当地优势种。从5月到9月蛾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r=0.9477)、物种数(r=0.7785)、个体数(r=0.9704)相一致。不同月份间的蛾类相似程度差异较大,种-多度关系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模型,研究认为坝上地区蛾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稳定,生态环境条件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20.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东太湖水生食物网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稳定同位素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有效技术之一。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常用来分析消费者食物来源,而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N)常用来确定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位置。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构建了东太湖食物网结构。结果表明:东太湖食物网主要由两条营养传递途径组成,即浮游植物为初级生产者的浮游营养传递途径和苦草等大型水生植物为初级生产者的近岸底层营养传递途径,湖中9种主要鱼虾类能量主要来自近岸底层传递;翘嘴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鳜(Siniperca chuatsi)和鲶(Silurus sp.)作为湖泊中的顶极捕食者,具有相对最高的营养级,并占据食物网的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