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能描是世界上的大型珍稀兽类之一,是我国的稀有动物。有关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研究,Davis,D D(1964)曾进行过极为简单的描述,冯文和等(1984)对1例雌性大熊猫生殖器官的解剖和组织学,特别对发情期的卵巢结构作了较详细的观察,本文对几年来因营养不良、胃粘膜大出血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南方鲶卵巢滤泡细胞和卵膜生成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南方鲶的卵巢滤泡细胞源于卵巢基质细胞,从发生到退化分为零散卵泡膜细胞期、单层扁平泡膜细胞期、多层扁平卵泡膜细胞期、立方形颗粒细胞期柱状颗粒细胞期、颗粒细胞分泌期和颗粒细胞退化期。精孔细胞中发育中滤泡细胞分化形成。初级卵精源于卵母细胞,次级卵膜由晚期滤泡细胞分泌形成。本文还对滤泡细胞和卵膜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猕猴自发性卵巢瘤和囊肿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Macaca mulatta)的自发性肿瘤国外有少量的报道,但在国内仅见到张和君等人(1982)报道过1例猕猴自发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例。近年来,曾观察到2例卵巢肿瘤和2例卵泡囊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电镜的冰冻蚀刻术研究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液晶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卵巢内的颗粒细胞吞噬大量的卵黄物质,消化后形成同心圆片层体,这是一种类脂加水以及镶嵌少量的蛋白质的溶致液晶态;细胞内的酶类参与液晶的形成;同时讨论了生物体内相变及液晶态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电镜的冰冻蚀刻术研究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液晶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卵巢内的颗粒细胞吞噬大量的卵黄物质,消化后形成同心圆片层体,这是一种类脂加水以及镶嵌少量的蛋白质的溶致液晶态;细胞内的酶类参与液晶的形成;同时讨论了生物体内相变及液晶态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中液晶形成的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体內普遍存在流动而有序的液晶态结构,液晶态和生命活动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研究莫桑鼻给非鲫的卵子发生时发现,卵巢内存在大量的滤泡闭锁现象。同时发现这种现象伴随着液晶态的出现。滤泡闭锁和液晶形成的关系如何?液晶形成的意义何在?为此,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滤泡闭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山溪鲵卵巢滤泡细胞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两栖类卵巢滤泡细胞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Thornton等 ( 1973)用电镜观察比较了蟾蜍 (Bufobufo)的成熟滤泡细胞和排卵后滤泡细胞 ,认为两栖类没有膜细胞和颗粒细胞的分化。Dumont等 ( 1978)较为系统地观察并描述了光滑爪蟾 (Xenopuslaevis)卵泡壁的超微结构。Kwon等( 1994)对黑斑蛙 (Rananigromaculata)卵巢组织细胞的离体培养研究表明 ,其类固醇激素的生成是在卵泡壁上完成的 ,并提出了两栖类卵泡类固醇生成的两类细胞模型。但目前有关有尾两栖类滤泡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仍少见…  相似文献   

8.
在果蝇发育过程中,micro RNA(mi RNA)作为负调控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文旨在研究micro RNA在果蝇卵巢滤泡细胞谱系中的功能,该细胞谱系因易于体内遗传操作而成为研究细胞命运决定与细胞迁移机制的良好模型。为了确认此过程中的功能性mi RNA,作者利用UAS/GAL4二元表达系统对31个果蝇mi RNA进行了表型筛选。结果表明,若干mi RNA可以在卵子发生过程中引起多种严重表型。过表达与敲减mi R-7均能阻断边界细胞迁移。mi R-1、mi R-124和mi R-263b则在茎细胞诱导、边界细胞迁移或卵壳图式中发挥功能。结果表明,该文所用基于UAS/GAL4的方法可用于确认mi RNA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大熊猫的脊柱和胸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关于它的骨学研究,前人的报道多限于头骨和四肢骨,对头骨以外的中轴骨--脊柱和胸廓--则很少涉及,仅Davis(1964)的著作中包括这部分骨学内容,但标本数量较少,且无幼体标本。我们用完整骨骼6例(包括1例幼体)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和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的成体和幼体、小熊猫Ailurus fulgens、犬Canis familiaris、虎Panthera tigris、狮Panthera leo、云豹Neofelis nebulosa等其他食肉目兽类加以对比,以显示出大熊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繁殖大熊猫的目的是圈养种群的自我维持和保持遗传多样性。由于圈养种群中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兽很少 ,人工授精则成为有效的遗传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单纯人工授精的效率。 1 998年至 2 0 0 0年期间 ,在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对 7只大熊猫进行了人工授精 (每只连续 2d) ,精液通过人工采精方法从 6只不同的雄兽中获得 ,使用鲜精、冷藏精液和冻精多种方法进行人工授精。 6只雄兽的精液平均值是 :采精量 3.3±0 .5ml;精子密度 1 ,42 9.8± 2 35 .4× 1 0 6/ml;活力 81 .7± 2 .1 % ;运动状态 ( 0~ 5 ,5 =最好 )3 1± 0 .1 ;精子正常率 79 3± 9.2 %。对 7只大熊猫进行的 1 4次人工授精中 ,使用的精液体积为 2 4± 0 3ml;活力是 73.5± 2 .9% ;运动状态为 2 .5± 0 .1 ;每次人工授精总活动精子数是 684.2± 1 1 8.2× 1 0 6。 7只大熊猫有 4只受孕 ( 5 7.1 % ) ,共产 5仔。平均孕娠期 1 31 .5±9.7d ,每胎平均 1 .3± 0 .3仔。同时 ,运用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了 1 8只次实验 ,成功 1 2只次 ,产仔 2 0只 ,繁殖成功率为 66.7%。本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授精能有效地使不能自然交配的雄性大熊猫参与繁殖 ,提高繁殖率 ,增加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大熊猫古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在中国古籍中是否曾出现过对大熊猫的某种谓称问题, 以往曾有"騶虞"说、"貘"说、"貔貅"说, 等等, 认为"騶虞"和"貘"的说法不足采信, 对于"貔貅"说, 作者通过考证, 提出清代以前的"貔貅"并非指大熊猫, 而清初《译峨籁》一书中谓称之"貔貅"实为该书作者转述峨眉山人所称"皮裘"的借音而转义, 即使是指大熊猫, 也只是在一相对极其狭小的历史时空范围之内可供援引; 另一方面, 并不排斥在中国历史上某个时期, 曾一度出现过对大熊猫相对准确的记载和描述, 而这一点有待于更多的考证与发掘。  相似文献   

12.
大熊猫的系统地位与种群生态学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大熊猫分类的争论已持续了130年。自1984~1985年O’Brien进行蛋白质分子与DNA系列的研究后,到90年代,多数西方学者都同意大熊猫隶属于熊科的特点。但在中国,多数学者从生物学的不同学科和水平,尤其在从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果,坚持把大熊猫独立为一科。1989年邱占祥等研究了云南中新世大熊猫的祖先化石以后,1993年黄万波又研究了大熊猫的颅骨、下颌骨及牙齿,进一步论证早在中新世晚期,始熊猫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冰冻蚀刻电镜术揭示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过程中卵黄溶致液晶(YLLC)的缺陷.缺陷主要类型为共焦域、壁、位错(螺旋平动位错和刃位错)、向错、Grandjiean台阶和箍缩.讨论了生物体内YLLC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以及生物体内溶致液晶对生物膜性结构的形成和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发情期叫声及其行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发情期是它叫声最频繁的时期。本文分析研究了大熊猫发情期的12种叫声和喘气声,按其物理特性和行为意义分析了它们的特点。按行为意义可将叫声归为三类。证明雌性大熊猫咩叫颇次高峰与发情高峰有直接关系。声音通讯对于大熊猫远距离传递信息,节省能量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David)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闻名世界。1976年在大熊猫的一些产区由于遭到灾难性的死亡,致使数量急剧下降,有濒临绝灭的危险,现已引起国内多方面的注意。 1976年在甘肃和四川相毗连的岷山山系一支--摩天岭主脉的南北,发生大熊猫灾难性死亡,这主要是由于大熊猫的食物--华桔竹(Fargesia spathacea)大面积开花死亡导致大熊猫食物缺乏而饥饿致死。但是,为什么华桔竹在这个时期内,在大熊猫分布的地方(四川青川、平武、南坪和松潘县、甘肃文县)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花现象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熊猫超轻初生幼仔人工哺育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大熊猫是存活率较低的动物之一 ,究其原因可能与其幼仔初生体重较轻有关 ,特别是与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相比 ,其幼仔初生重与母兽体重差异极大 ,约为母兽体重的千分之一 [1] ,加之大熊猫育幼行为高度特化 ,其幼仔存活更为不易。自 1 990年采用人工辅助育幼方式繁殖成活大熊猫双胞胎以来 ,人工圈养条件下 ,大熊猫的育幼方式概括起来有如下 4种 :1 )大熊猫母兽自行哺育 ,这是自 1 963年至今最常用的方式 ;2 )人工辅助大熊猫母兽育幼 [2 ] ,现已存活 5对双胞胎 [3] ;3)用大熊猫初乳与羊乳混合喂养 ,全人工育幼 [4 ,5] ,目前已育成 2只大熊猫 [5] ;…  相似文献   

17.
运用透射电镜的超薄切片技术和冰冻蚀刻复型膜技术研究了莫桑鼻给非鲫滤泡闭锁过程中印黄溶致液晶YLLC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颗粒细胞吞噬消化卵黄球所形成的YLLC通常是膜片层排列紧密的脂质体样结构,或为膜片层叠加排列的结构以及不规则的同心圆结构.这些YLLC结构不稳定,当被颗粒细胞释放后.因空间的扩大和水份的增加.YLLC吸水膨胀.形成规则的.膜间距增加的稳定脂质体样结构;YLLC能随体液流动,呈流体状.根据YLLC形态变化的行为,作者认为鱼类滤泡闭锁的生物学意义在于清除卵黄中不正常卵母细胞,并且使印黄物质重新吸收利用.但不参与内分泌激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