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睡眠具有不同的时相,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REM睡眠)组成,慢波睡眠使机体达到充分的休息,REM睡眠是活动相。近年从剥夺睡眠的兔、山羊、鼠等动物的脑脊液、脑组织及人的脑脊液、尿液中提取出多种内源性睡眠物质,包括DSIP、S因子、SPU、SPS、PGD_2、V—B_r、褪黑素和ANT等。睡眠发生的机制有多种假说,本文对各种假说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自1910~1913年间,Legendre和Piéron报告了在剥夺睡眠狗的血液、脑和脑脊液中可能存在某种具有催眠作用的物质后,许多工作者相继对这种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工作从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组织中成功地得到了多种具有催眠作用的活性物质。 Monnier及其同工刺激家兔丘脑的睡眠区使其入睡,然后对它们的血液进行透析,得到了一个分子量849的九肽,命名δ睡眠肽(DSIP)。随着放射免疫方法的发展,这种肽又先后在人的血液、大鼠的丘脑和松果腺中被测到。Pappenheimer等从剥夺睡眠的山羊脑和脑脊液中获得了“S因子”,将这种因子给大鼠和家兔作脑室灌流可增加慢波睡眠(SWS),进一步的工作证明了这是一种分子量350~500的多肽。Yanagisawa等从人的脑脊液中分离到一种2-辛基-γ-溴乙酰乙酸盐,给猫静脉注射可引起快波睡眠(PS)。Inoué等从剥夺睡眠的大鼠脑干中提取到一种含有两个以上活性片段的多肽,可以增加大鼠与小鼠的SWS和PS,  相似文献   

3.
睡眠机制研究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发现脑中许多胺类、肽类等化学物质和睡眠有关。实验提示,动物的脑脊液和血液中存在诱发睡眠因子。  相似文献   

4.
自1910~1913年间,Legendre和Pieron报告了在剥夺睡眠狗的血液、脑和脑脊液中可能存在某种具有催眠作用的物质后,许多工作者相继对这种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工作从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组织中成功地得到了多种具有催眠作用的活性物质。 Monnier及共同工刺激家兔丘脑的睡眠区使其入睡,然后对它们的血液进行透析,得到了一个分子量  相似文献   

5.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的水孔蛋白-4介导的脑脊液-脑组织液快速交换流动系统,其在功能上发挥着清除脑组织液中代谢产物(如乳酸)和异常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的作用,又被称作脑内的类淋巴系统。一系列研究显示该系统功能在睡眠及麻醉时大大增强,而在衰老、脑外伤、阿尔茨海默症、中风和糖尿病时则显著降低。胶质淋巴系统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突破性发现,该发现加深了我们对脑脊液循环流动及其在脑内稳态维持中所起作用的理解。本文简要回顾了胶质淋巴系统概念的形成,综述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 在非洲流行着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是由采采蝇传播的。患上这种病的人往往在睡眠中死去,故叫睡眠病。 睡眠病的病原体是锥体鞭毛虫,简称为锥虫,属于鞭毛虫科。这个科种类很多,但能致病的是少数,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种,即刚比亚锥虫(西非锥虫)及罗得西亚锥虫(东非锥虫)。 锥虫在睡眠病患者的血内或晚期的脑脊液中可以找到,也能在淋巴腺和其他器官内找到。一般说来,此锥虫在人体组织内寄生,而且在淋巴组织内增殖时间过长,可使淋巴腺及脾胀大。 这种病不受年龄及性别的限制,甚至18个  相似文献   

7.
睡眠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睡眠失调易引起多种生理和心理疾病。睡眠稳态既受外界因素(昼夜变化、饮食和温度)影响,亦受内在系统(分子钟和促睡眠/觉醒神经元)调控。细胞内有CLOCK、PER、CRY、NPAS2和BMAL1等分子周期性变化控制生物节律;脑内有基底前脑、丘脑、下丘脑、脑桥和延髓等神经元群体特异性地抑制或促进睡眠与觉醒,各核团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形成神经网络启动和维持觉醒、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睡眠障碍普遍存在,本综述将针对调控生物体睡眠-觉醒的分子、细胞和脑网络机制展开讨论,为防治睡眠障碍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山羊、大白鼠和兔等动物的脑中曾提取睡眠促进物质,但直到目前为止,仅DSIP 是唯一被搞清楚具体化学结构的睡眠促进物质。本文报告了静脉注射(25μg/kg)或脑室注射(5μg/兔)(5μg/25μl/6min)固相合成的DSIP 能引起兔脑的δ和σ活动的增强作用,并初步发现[Phe~5]-DSIP 也能在兔脑引起δ和σ活动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山羊、大白鼠和兔等动物的脑中曾提取睡眠促进物质,但直到目前为止,仅DSIP是唯一被搞清楚具体化学结构的睡眠促进物质。本文报告了静脉注射(25μg/kg)或脑室注射(5μg/兔)(5μg/25μl/6min)固相合成的DSIP能引起兔脑的δ和σ活动的增强作用,并初步发现[Phe~5]-DSIP也能在兔脑引起δ和σ活动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通过环境光扰乱正常昼夜节律对睡眠的影响。方法:使用小鼠昼夜节律模型(20小时一个循环,10小时见光,10小时避光),利用小鼠睡眠生物解析系统,记录脑电波和肌电波,分析睡眠觉醒量、不同时间睡眠觉醒波delta功率和睡眠时相转换等参数。结果:昼夜节律干扰后导致昼夜觉醒差异、非快速眼动睡眠差异(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差异消失(P0.05),昼夜节律干扰后增加了觉醒和NREM睡眠之间的转换次数(P0.05),昼夜节律紊乱的光照时相在开始时没有delta功率减弱征象(P0.05)。结论:昼夜节律模型不会导致典型的睡眠剥夺,但是会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会产生影响。本研究一步证实昼夜节律对睡眠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家兔半慢性“孤立脑”制备上刺激颈迷走神经,可诱发睡眠。这一诱发睡眠具有慢波睡眠的特点。定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刺激期睡眠总量增加了34%;睡眠持续时间增加了106%;δ指数增加了89%。刺激减压神经或膈下迷走神经,则无诱发睡眠的作用,据此探讨了家兔迷走神经内具有诱发睡眠作用的传入纤维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9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62例记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31例记为病毒性脑炎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治疗的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脑脊液CRP、PCT、TNF-α、MMP-9水平及阳性率,并计算血清和脑脊液CRP、PCT、TNF-α、MMP-9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脑脊液CRP、PCT、TNF-α及MMP-9水平及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脑脊液CRP、TNF-α及MMP-9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血清、脑脊液PCT水平及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或脑脊液CRP+PCT+TNF-α+MMP-9联合检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脑脊液CRP、TNF-α、PCT及MMP-9水平明显升高,其中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脑脊液PCT水平高于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或脑脊液CRP、PCT、TNF-α及MMP-9联合检验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清醒-睡眠的周期性调节需要众多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DA等)、乙酰胆碱等兴奋性神经递质以及GABA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参与。这些递质系统的异常不仅会导致睡眠周期紊乱,还与一系列的精神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睡眠异常被认为是抑郁症、帕金森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的早期预警信号。相比起低等哺乳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睡眠与人类的睡眠具有更好的可比性。近来,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来建立神经精神疾病模型的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在建模的同时监测动物的睡眠状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睡眠在这些疾病早期诊断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药效评价提供更好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称为血清素(serotonin)广泛存在于机体多种组织。神经系统内的五羟色胺属于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很多生理功能有关,参与对摄食、性行为、神经内分泌、疼痛感知、学习记忆和情绪、睡眠-觉醒等生理过程的调控。新近基于电生理、神经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药理学研究方法发现,五羟色胺和睡眠觉醒过程特别是觉醒过程密切相关,在促进觉醒、抑制快动眼睡眠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五羟色胺在睡眠-觉醒周期中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由苏州医学院附属一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和苏州第一轻工机械厂共同研制的NJS—7型多功能脑积水分流装置于去年底通过鉴定。该装置适用于各种脑积水患者施行脑室——腹腔(或心房)分流术,埋藏在体内起到分流脑脊液、减低颅内压力的作用。它由注液泵、压差阀、抗虹吸阀、开关阀、脑室引流管及腹腔管(或心房管)等部件组成,并按流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胆碱能系统对血量扩张引起利尿与尿钠排泄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在清醒大鼠侧脑室注射胆碱能药物,观察脑胆碱能系统对血量扩张引起利尿与尿钠排泄的作用。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后进行血量扩张引起尿流量、排钠量和排钾量显著增加(P<0.01)。侧脑室注射胆碱能 M 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后,血量扩张引起尿流量、排钠量和排钾量增加的效应比注射人工脑脊液组的均显著减弱(P<0.01);而侧脑室注射胆碱能 N 受体阻断剂六烃季胺后,血量扩张引起尿流量、排钠量和排钾量增加的效应与注射人工脑脊液组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侧脑室注射人工脑脊液或阿托品大鼠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肾血浆流量(RPF)在血量扩张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上述结果表明:大鼠脑胆碱能M 受体参与血量扩张引起利尿与尿钠排泄反应的调节。脑 M 受体的这种作用不是通过改变GFR 和 RPF,而可能是通过未明神经液递机制直接影响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道l例LG I1抗体阳性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老年男性,亚急性起病,反复多次发作并进行性加重,以近记忆下降、癫痫、认知和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头颅MRI示脑萎缩;LGI1抗体阳性。结论:本病患者具有认知功能、睡眠障碍及癫痫等,血清和脑脊液中抗LGI1抗体阳性,但无低钠血症,头颅影像学检查正常;急性发作期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多导睡眠描记术研究了例脑室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正常大鼠和去甲状腺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在正常大鼠,TRH引起觉醒增加,浅慢波睡眠(SWS_1)、深慢波睡眠(SWS_2)和总睡眠时间(TST)均减少,异相睡眠(PS)消失,SWS_1、SWS_2和PS的潜伏期均显著延长,给药后立即产生效应并在1h内达高峰。去甲状腺对大鼠的睡眠-觉醒无明显影响,注射TRH后引起的效应与正常大鼠相似。结果提示TRH有促进大鼠觉醒的作用,对各睡眠时相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下丘脑以外的中枢结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褪黑素受体和GABAA受体在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中的作用。方法:以翻正反射消失为睡眠开始的指标,至翻正反射恢复作为睡眠时间。观察不同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对褪黑素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褪黑素3型受体拮抗剂盐酸哌唑嗪对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无明显影响。GABA受体内源性激动剂GABA能明显增强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而GABAA受体上的印防己毒素结合位点的配基,即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印防己毒素能明显拮抗褪黑素的催眠作用,GABAA受体上的GABA结合位点的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则对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褪黑素延长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与褪黑素3型受体无关,而与GABAA受体关系密切,其作用主要由印防己毒素结合位点介导。  相似文献   

20.
昼夜节律性睡眠障碍(CRSD)是由于睡眠-觉醒周期与人体的24 h生物节律失调所致的一类睡眠疾病。它以失眠和(或)白天过度嗜睡,影响生活质量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内源性昼夜节律系统变化而引起者包括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SPS)、睡眠时相前移综合征(ASPS)、非24 h节律睡眠障碍和无昼夜节律的睡眠障碍;因环境改变导致者主要包括时差和轮班相关的睡眠障碍。近年来,由于生物节律基础研究在临床睡眠医学实践中的转化应用,CRSD的发病机制进一步被明确,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睡眠日记、活动记录仪和褪黑素水平测定、体温检测都成为常规应用的诊断手段。光疗、褪黑素等因可以恢复正常的生物节律而得到广泛应用。针对生物节律的促睡和促醒信号靶向性开发新的药物将成为睡眠障碍药物研发的新方向。以CRSD的诊疗与研究为核心的行为睡眠医学(behavior sleep medicine)已经成形。如何利用我国丰富的病例资源,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的结合,促进我国生物节律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临床医学中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