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学报》2007,27(5):2147
由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协办的"全国第六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0-2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报》2007,27(5):2147-2147
由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联合承办、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协办的”全国第六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20—2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8):1546-1546
由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联合承办的“全国第五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10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中国生态学会代表冯宗炜院士,珠海市人民政府金展扬副市长,珠海市农业局罗新安局长到会祝贺.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23所高等院校以及《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和《生态环境》学术刊物的9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杜家纬主任委员做了第四届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6):1085-1085
由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联合承办的“全国第五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10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中国生态学会代表冯宗炜院士,珠海市人民政府金展扬副市长,珠海市农业局罗新安局长到会祝贺。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23所高等院校以及《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和《生态环境》学术刊物的9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第十四届国际化学生态学年会于1997年7月12日至16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市举行。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23个国家的近4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出席了会议。会议进行3场讨论会和10场论文报告会。讨论会的题目分别是:1.小合化学生态学的最新进展;2.吸血节肢动物的引诱信息化合物及其它引诱因素;3.海洋化学生态学。10场论文报告会的题目分别是:1.鞘翅目昆虫的信息素;2.昆虫与植物的化学关系;3.脊椎动物的信息素;4.蚜虫对信息化合物的反应;5.海洋化学生态学;6.社会性昆虫的化学生态学;7.鳞翅目昆虫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报》2005,25(5):1232-1232
由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联合承办的“全国第五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5年 5月 10~ 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中国生态学会代表冯宗炜院士 ,珠海市人民政府金展扬副市长 ,珠海市农业局罗新安局长到会祝贺。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 2 3所高等院校以及《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和《生态环境》学术刊物的 9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杜家纬主任委员做了第四届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近30年来广东省昆虫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不同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0年来的代表性事件、昆虫种群生态学、昆虫群落生态学、昆虫行为生态学、昆虫生理生态学、昆虫化学生态学和昆虫分子生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蚜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昆虫化学生态学主要以化学手段研究昆虫种内、种间以及与其它生物之间的化学信息联系,昆虫对化学因素的适应等,是昆虫的神经生理和感觉生理、生物化学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当前国际昆虫学界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蚜虫属于同翅目(Homoptera)蚜总科(Ap...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统的交叉学科,化学生态学在解决农林生产和人类健康的问题中逐步成为内涵越来越丰富的学科领域;同时,技术进步极大推动着化学生态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生物之间化学通讯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本“昆虫化学生态学”专辑论文全面反映了我国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的特色,即以农林生产应用为导向,传统和现代技术并用,研究水平逐步和国际同步。在组学的技术背景下,坚持交叉学科特色,加强合作,化学生态学研究在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会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卫华 《昆虫学报》2012,55(12):1424-1425
吕鸿声, 江苏溧阳人, 生于1926年3月, 于2012年8月在北京去世, 享年86岁。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 后就职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从事昆虫生理生化、 病理学等研究, 其中1956年留学苏联攻读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 所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昆虫病理室负责人, 并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 《蚕业科学》主编, 《昆虫学报》、 《病毒学报》、 《国际蚕丝学》编委, 首届国际蚕业科学讨论会主席, 国际蚕业科学技术学会筹委会主席等。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在昆虫遗传育种、 生理生化、 病理等多学科领域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突出的成就, 为我国当代著名昆虫学家。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0月27~30日,亚太地区化学生态学大会在美国夏威夷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探索生命的多样性”。来自世界各地的约200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参会代表就“果蝇的化学生态学”、“昆虫信息素的基础和应用”、“分子化学生态学”、“入侵物种化学生态学”、“水生生物化学生态学”、“三级营养关系”、“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次生物质多样性”、“次生物质的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利用大会报告、分组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第一届全国植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1月14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研究所、新疆生物地理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浙江省林业科学院等17个单位的约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以最近几年来活跃在中国植物生理生态学领域的青年科学家为主,平均年龄34岁,具博士学位的人数占20人,副研究员(副教…  相似文献   

13.
姜淮章 《昆虫知识》1997,34(6):362-366
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于1993年1月解体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本文简单介绍捷克共和国目前昆虫学研究的概况。普通昆虫学和应用昆虫学的研究是在木同的机构中分别进行的。1普通昆虫学1.1捷克科学院:其中有5个研究所进行昆虫学研究,以下按其重要性为序作一简介:1.1.1昆虫研究所建立于1962年,1984年迁至CeskeBudejovice现址。当时曾有7个研究室:发育形态学、感觉生理学、行为学、昆虫群体生态学、昆虫生理学、植食性昆虫生态学、食虫昆虫生态学和昆虫病理学。还有2个实验室:毒理学和遗传学。当时曾有50位科学家,1992年减为42位…  相似文献   

14.
植物气味多样性与昆虫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气味是多种挥发物组成的混合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由于植物气味多样性在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与植物的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将昆虫化学生态学、昆虫行为学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相结合,探讨田间和不同景观尺度上植物气味多样性与昆虫嗅觉行为的关系受到关注。本文从植物气味多样性相关概念的分析、植物气味多样性与植食性昆虫的关系、植物气味多样性与天敌昆虫的关系、植物气味多样性研究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期望为推进我国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植食性昆虫产卵的化学生态学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植食性昆虫产卵的化学生态学张庆贺,姬兰柱(林业部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沈阳11003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ChemicalEcologyofOvipesitionofHerbivorousInsetts.¥ZhangQingh...  相似文献   

16.
风洞技术在昆虫化学通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周弘春  杜家纬 《昆虫知识》2001,38(4):267-272
综述了昆虫化学生态学中所使用的风洞技术。内容包括风洞的构造 ,风洞的工作条件 ,风洞操作中的技巧和数据采集 ,昆虫在风洞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特征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回顾昆虫信息素的研究历程,自1959年西德著名科学家A.布特南博士首次鉴定出第一个昆虫性信息素化学结构—蚕蛾醇后,至今已30年有余,无论在信息素的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和植物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鉴定出信息素化学结构的昆虫种类达700余种;有数百种昆虫性信息素和引诱剂应用于害虫测报和防治;全世界将近有十多家公司生产和销售几十种昆虫信息素诱芯和各种诱捕器的产品,给农林害虫综合治理带来了巨大  相似文献   

18.
共生微生物通过影响昆虫信息化合物的合成或感受来调控宿主的化学通讯,进而影响昆虫的交流、防御、捕食和扩散行为。这种调控作用有助于共生微生物的扩散,但对宿主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并为共生体系的协同进化提供动力。本文围绕近年来共生微生物对昆虫化学感受的影响及其机制展开综述,并分析其进化意义,旨在为昆虫化学生态学理论提供补充,并为开发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进一步办好《昆虫知识》,提高其影响力,促进我国昆虫学事业的发展,由《昆虫知识》编辑部主办、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承办的"从基因组学到全球变化的昆虫学研讨会暨《昆虫知识》第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中国襟Ji属Togoperla Klapalek昆虫6种,其中包括3新种,即无色襟JiTogoperla noncoloris sp.nov.;全黑襟JiTogoperla togtanigra,sp.nov.和三角襟JiTogoperlatriangulata,sp.nov.。模式标本2保存在浙江大学植物系昆虫标本室(ZU)和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NW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