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松叶 《蛇志》2001,13(3):52-53
我院应用抗癌药介入治疗引发急性心衰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 8岁 ,因咳嗽、右胸痛及进行性消瘦 2个月入院。查体 :体温 37.2℃ ,脉搏 72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 4.6/9.3k Pa,负力体型 ,意识清楚。右胸壁第二、三肋间压痛 ,右肺呼吸音减弱 ,两肺未闻及罗音 ,心脏未见特殊。血常规RBC3.1× 1 0 12 /L、Hb1 0 0 g/L,血 K 、 Na 、Cl-、Ca2 、血脂测定均正常 ,心电图正常 ,胸部 X线拍片及胸部 CT均示右上肺癌。入院诊断 :右上肺癌。予行肺 A肺癌介入术 ,灌注阿霉素 40 mg,丝裂霉素 1 0 mg、顺铂 80 mg。…  相似文献   

2.
罗恒 《蛇志》2001,13(4):25-26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5岁 ,个体户。反复出现头昏伴左上肢乏力 ,肢端麻木 2年 ,经中西医及中草药治疗无效。 1 999年 4月曾到某医院经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炎伴血栓形成。给予血塞通胶囊 ,每天 3次 ,每次 2粒 ;阿斯匹林2 5 mg,每天 1次顿服 ;强的松 1 0 mg,每天 3次 ,连服 3个月 ,症状未见好转。1 999年 7月 5日到我院就诊。检查 :血压 :左上肢 1 6 /1 0 .6 k Pa,右上肢1 7.6 /1 2 k Pa,左桡、尺动脉搏动消失。纤维蛋白原6 .2 0 g/L,PT1 2 .4s,ESR2 4 mm/h。治疗 :应用降纤酶 (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制品研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术后持续泵注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胸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n=50):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A组)和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右美托咪定组(B组)。手术结束前半小时静注地佐辛5 mg和氟比洛芬酯100 mg,术毕连接患者自控镇痛泵(PCIA)。A组中加入地佐辛20 mg和氟比洛芬酯300 mg,而B组中加入地佐辛20 mg和氟比洛芬酯300 mg和80μg的右美托咪定。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4 h,8 h,24 h和48 h的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维持VAS评分≤4分,Ramsay评分2~4分),监测心电图,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术后疼痛、镇静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中17例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明显高于B组(4例)(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少老年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黄敏菁 《蛇志》2002,14(4):40-41
小儿急性偏瘫是一组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以一侧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现就我院 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收治的 3 1例患儿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9例 ,女 1 2例。年龄 2周~ 3个月 1 2例 ,~ 5岁 9例 ,~ 7岁 3例 ,~ 9岁 5例 ,~ 1 5岁 2例。来自农村 2 4例。1 .2 临床表现 左上肢瘫 2例 ,右上肢瘫 5例 ,左下肢瘫 4例 ,右下肢瘫 6例 ,左侧肢瘫 8例 ,右侧肢瘫 6例。发热 5例 ,惊厥 2 2例 ,昏迷 4例 ,呕吐 1 2例。1 .3 辅助检查 头颅 CT检查 3 0例 ,1例吞咽困难 ,家属拒绝进行头颅 CT检查 ,行…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分期植皮法治疗蛇伤溃疡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国  吕定华 《蛇志》2002,14(2):28-29
我院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植皮法治疗1 1例毒蛇咬伤的严重溃疡患者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1例中 ,男 9例 ,女 2例。均为伤后处理不当或就诊时间较晚患者。年龄 1 9~ 60岁 ,伤后至入院时间为 6h至月余不等。其中五步蛇咬伤 1 0例 ,眼镜蛇咬伤 1例。捕蛇被蛇咬伤 8例 ,误踩或劳动时被咬伤 3例。咬伤部位 :右上肢6例 ,左上肢 2例 ,右下肢 1例 ,左下肢 2例。1 .2 治疗方法 内服清热解毒 ,化浊除湿、祛腐生新中药 ,每天 1付 ,分 2次煎服。创面每天换药1~ 2次 ,创口用七三丹或五五丹祛腐排脓 ,腐尽脓净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的镇静效果差异。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80例择期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D组)与丙泊酚(P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T0)、切皮前即用药后15min(T1)、手术开始后30min(T2)及术毕(T3)MAP、HR、Ramsay镇静评分等情况,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1~T3时D组MAP明显低于To时和P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P组,HR慢于To时和P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镇静是安全和可行的,镇静效果好于丙泊酚,且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卡车与卡车前部碰撞驾乘人员损伤特征,分析比较驾乘人员的损伤及损伤分布特点。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2001年-2010年昆明地区卡车与卡车200例前部碰撞人员损伤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性研究。结果:1.驾驶员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下肢、头颈部,其次为胸、腹部损伤。驾驶员易发生右下肢的损伤及骨折。驾驶员易发生颅骨骨折和肋骨骨折。2.前排乘车人员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是上肢、头颈部,其次为下肢,而胸腹部损伤较少见。前排乘车人员易发生上肢的损伤及双侧尺桡骨的骨折。前排乘车人员左侧头颈部受伤的几率大于驾驶员的相对部位。前排乘车人员易发生右肱骨骨折。结论:1.与前排乘车人相比,驾驶员易造成胸部、腹部及盆部、右侧下肢的损伤及右股骨胫腓骨的骨折,发生双侧上肢的体表损伤及尺桡骨骨折均明显少。在身体体表出现胸部、腹部及盆部多部位连续的损伤,有助于提高认定卡车驾驶员的准确性。2.与驾驶员相比,前排乘车人易形成左侧头颈部的损伤,上肢双侧尺桡骨骨折,右侧肱骨的骨折。当损伤位于身体左侧头颈部且有右侧肱骨的骨折,有助于提高认定卡车前排乘车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郭素青 《蛇志》2001,13(2):58-58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3岁 ,因头晕、心慌乏力 ,右下肢肿痛 8天入院。患者因产后活动量少 ,8天前出现头晕、心慌、乏力 ,右下肢肿胀、疼痛 ,无规律性发热 ,体温最高达 40℃ ,发热前无寒战 ,无鼻塞流涕 ,无咳嗽咳痰 ,无恶心呕吐。院外对症治疗效果不佳 ,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 :WBC6.0× 1 0 9/L ,RBC2 .2 4× 1 0 12 /L,Hgb 74g/L ,PLT1 80× 1 0 9/L,W- L CR0 .82 ,为进一步诊治 ,门诊以“右下肢肿痛原因待查 ,贫血原因待查”收住我科。患者发病以来 ,神志清 ,精神差 ,饮食尚好 ,活动量减少 ,大小便正常。既往史 :2 0天前…  相似文献   

9.
肠虫清治疗囊虫病致迟发性脑水肿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干烈 《蛇志》2000,12(3):79-80
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55岁。因皮下散在性结节 3年余 ,伴右上肢抽搐 1次入院。查体 :全身皮下可触及散在性、活动、质硬、无痛、约花生米大小结节共 2 5个。结节病理活检为猪囊虫病 ;头颅 CT诊断为脑囊虫病 ,脑内可见密集点状钙化影及散在小囊状低密度灶 ;眼底检查正常 ;脑脊液压力及常规正常。诊断 :脑及皮下型囊虫病。治疗 :丙硫咪唑 0 .5g/次 ,口服 ,每天 2次 ;共 1 0天为 1疗程 ,强的松1 0 mg/次 ,口服 ,每天 3次。2 结果  第 1 0天患者出现表情呆滞 ,神志恍惚 ,第 1 1天出现癫痫大发作 ,伴呕吐 ,发作后昏迷 3天 ,平时血压 1 6…  相似文献   

10.
肠虫清致药疹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陈文 《蛇志》2001,13(2):54-55
肠虫清为广谱驱虫药 ,有时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药疹 ,现将我院收治的 2例报告如下。  病例 1 患儿 ,男 ,2岁 1 0个月。因皮疹 5h于2 0 0 0年 1月 3日入院。 2天前因阵发性脐周痛 ,口吸服肠虫清 40 0 mg,2 4 h后患儿倦怠 ,烦躁 ,停止玩耍 ,48h后排出蛔虫 2条 ,随之皮肤逐渐出现红色及暗红色大小不一的丘疹 ,并迅速扩大 ,中心处有水泡 ,无痛痒。查体 :体温 37℃ ,脉搏 1 0 8次 /分。急性病容 ,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 ,无压痛。全身皮肤潮红 ,压之退色。右眼睑、面、颈、胸、腋下及上肢伸侧有散在米粒大小紫红色丘疹及直径2~ 5cm的水泡。右眼睑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3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19例患者中,14例行PTA术,4例行PTA+腔内支架植入术,1例行截肢术;对照组17例患者,全部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特点、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9例患者,共40条靶血管,实施PTA手术的成功率为87.5%。采用两种治疗方法 2周或4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且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明显升高,其中在2周时介入治疗对麻木和紫绀症状的缓解尤其显著,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手术切除联合预防性介入对降低肝癌复发率及提高个体生存率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肝癌患者,单纯接受根治术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根治术后6个月内应用预防性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为研究组,对全部病例实施最多48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肝癌复发率、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将研究组患者按照接受介入治疗时间分为A组(1个月内接受介入治疗)、B组(1-2个月接受介入治疗)、C组(2-3个月接受介入治疗)、D组(3-6个月接受介入治疗)4个亚组,对比各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最后分析影响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2)术后2个月内接受预防性介入治疗的A、B亚组患者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C、D两组(P0.05);(3)包膜不完整、肿瘤直径≥5 cm、合并肝硬化与肝癌复发有相关性(P0.05),将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肿瘤直径、肝硬化3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显示肿瘤包膜是否完整与合并肝硬化是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应用介入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其生存率,且术后1-2个月实施介入治疗效果最好,包膜不完整、合并肝硬化是导致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路运本 《蛇志》2003,15(2):45-45
我院自 2 0 0 0年至 2 0 0 1年 ,为 60例合并有高血压患者施行了麻醉手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0例中 ,男 2 4例 ,女 36例 ;年龄 35~76岁 ;其中食管癌根治术 2 6例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 2例 ,腹部及四肢手术 1 2例 ;高血压 期 35例 , 期 1 9例 , 期 6例 ;心电图异常 1 7例 ,其中右束支传导阻滞 3例 ,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例 ;血压 2 6.7/1 6.0 k Pa以上者 1 0例。2 麻醉实施及处理2 .1 麻醉前给药 安定 1 0 mg,阿托品 0 .5 mg。2 .2 麻醉实施 全麻诱导多给硫喷妥钠 5~ 7mg/kg,琥珀胆碱 1~ 1 .5 mg/…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3D打印技术在治疗肺癌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符合肺癌临床路径,进入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并接受320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3D打印出实体1:1大小的患侧肺血管及肺病灶模型,术前制定手术方案且模拟手术过程的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电视胸腔镜应用内镜缝合切割器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明确诊断,行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观察术中肺血管与3D打印符合程度。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有无术中死亡、病理结果、并发症、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术中证实95%以上的肺血管可被3D打印出来。手术时间(51.4±18.1)min,术中出血量(40.2±20.3)mL。切除淋巴结(7.1±2.8)枚。无术中死亡。术后病理回报示肺鳞癌13例,肺腺癌29例。病理分期:T1aN0M0 12例,T1aN1M0 10例,T1bN0M0 3例,T1bN1M0 3例,T2aN0M0 2例,T2aN1M0 12例。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其中肺感染6例、肺膨胀不全6例、房颤5例,所有患者经积极后痊愈;术后引流时间(3.0±1.2)d,引流量(200.7±66.1)mL/d。42例随访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0月,40例无瘤生存,术后6个月发生转移脑转移2例,分别于术后7和10个月死亡。结论:基于医疗数据信息集成系统的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于肺癌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前临床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但肺切除术会引起肺循环障碍而诱发心功能减退,影响手术效果及安全。本研究针对肺癌患者实施肺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观察患者右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术式对肺癌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为该病的治疗积累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肺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第八天的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率(HR)、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及肺动脉平均压(mPAP)等右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右心功能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第八天,研究组患者的PaO2水平和RVEF均高于对照组,而HR、RVEDVI及mPAP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肺切除术对肺癌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较肺叶切除术更为明显。我们在确保病灶能够被顺利切除的前提下,应选择肺叶切除术,以减少手术对患者右心功能的损害,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李永昌  任淑梅  赵静 《蛇志》2003,15(3):55-55
我部于 1 986年至今 ,应用蛇协提供的东北白眉蝮蛇抗栓酶治疗急性脑血栓 1 42 4例 ,均收到满意效果 ,但门诊有 2例经同样方法治疗后 ,病情非但不见恢复 ,反而加重 ,现报告如下。1 典型病型  例 1 ,患者 ,男 ,65岁 ,农民 ,1 998年 5月 2 7日起床时说话欠清 ,右上下肢肌力弱 ,伴麻木 ,但能扶持行走 ,无头痛、恶心、呕吐 ,无大小便障碍。以往血压 2 3.9/1 3.3k Pa,无糖尿病史 ,当即送医院。查体合作 ,轻度运动性失语 ,眼底动脉硬化 ,轻度中枢性面舌瘫 ,右上肢肌力 4级 ,下肢肌力 5级 ,肌张力低 ,腱反射减弱 ,无深浅感觉及共济运动障碍 ,病…  相似文献   

17.
杨潜  苏东玮  施俊义  盛湲 《生物磁学》2009,(16):3081-3085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治愈率最高的癌症,文献报道早期乳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85.16%。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10—35%患者出现上肢水肿,就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国内外做了许多研究,但结果不一,分歧较大。方法:抽取60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调查统计可能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的8个因素(变量):年龄、临床分期、是否放疗、是否出现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术后其它并发症、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是否是优势侧,平时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有高血压等合并症。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四项关联因素分别为:1、是否放疗(OR=8.966)2、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其它术后并发症(0R=8.493)3、术后上肢功能锻炼(OR=0.194)4、高血压(0R=5.609)。结论:放疗、其它术后并发症、高血压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为术后水肿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肺癌根治术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在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35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5例,各组均实施常规麻醉,而后A组、B组、C组分别给予0.04μg/kg·h的舒芬太尼及不同低剂量(A组:低剂量0.06μg/kg·h,B组:中剂量0.08μg/kg·h,C组:高剂量0.1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对比各组患者入组前(T_0)、术后1 d(T_1)、术后2 d(T_2)的呼吸循环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麻醉恢复室(PACU)评分。结果:各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变化;B、C两组T1和T2时的SBP、DBP及HR均明显低于A组,且C组又低于B组(P0.05)。各组T_1和T_2时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T0,且T2又高于T1(P0.05);B、C两组T_1和T_2时的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且C组又低于B组,而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且C组又高于B组(P0.05)。各组间在T_0、T_1和T_2时的MMSE评分以及PACU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镇痛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用药方式较为安全,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对心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并分析药物对患者苏醒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均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并以生理盐水进行连续泵注,研究组采用七氟烷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方式实施麻醉,对比两组T_0(麻醉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后)、T_2(手术结束时)、S_1(苏醒即刻)、S_2(指令配合)、S_3(气管拔除)时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对比两组苏醒时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Riker sedation and agitation score,SAS)及拔管时间。结果:(1)对比显示,T_0时,两组患者HR与MAP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及T_2时刻研究组HR及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S_1时刻两组HR及MAP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_2及S_3时刻研究组HR及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苏醒时其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6%(P0.05)。同时,两组随访期间各死亡1例。结论:心脑血管疾病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烷干预能够显著稳定患者血液动力学,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苏醒状态,缓解患者随麻醉作用减弱而出现的应激反应,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60 例,根据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分为A 组(高剂量)、B组(低剂量组)及C 组(不加右美托咪定),每组各20 例。比较三组患者治疗 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认知功能。结果: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中情况比较 无差异,P>0.05;术后SOD 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DA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A组在第三天时SOD值较其他两组高, MDA在第1天与第3 天时较其他两组低,P<0.05;术后1 天认知程度比较,A 组认知功能较其他两组高,P<0.05;三组苏醒时间 和拔管时间相比较,A 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麻醉能够降低氧化应激损伤,影响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 知功能,缩短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