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洁  李萍  陈廷涛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2,(12):1457-1460+1466
不孕症的发病机制多样,其中微生物因素占据很大比例。以往,人们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由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不孕不育,对阴道正常宿主菌是否参与不孕症关注甚少。最新研究表明,以卷曲乳酸杆菌为代表的乳酸杆菌作为阴道内的优势菌群,不仅具有维持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平衡、免疫防御等功能,还可通过物理作用影响精子泳动能力,进而对弱精、少精人群受孕结局产生不良作用。本文拟通过探讨阴道菌群组成和其对女性阴道健康的积极作用及对受孕产生的消极作用,从正、反两面丰富和完善阴道益生菌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笑  郭丰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2):713-723
人类生殖道有多种微生物定殖,它们构成生殖道正常微生物菌群.乳酸杆菌是健康人群生殖道中最主要的微生物,具有维持生殖道生态平衡和防止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会导致各种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性传播感染、不良妊娠结局、不孕不育和肿瘤等.对生殖道炎症的治疗除常规的抗菌治疗外,益生菌在恢复菌群结构和维系生殖健康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3.
诸多研究表明,代谢异常对女性生育结局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治疗的代谢异常女性患者,其临床结局应受到高度重视。该文围绕女性血脂代谢异常,综述其在ART治疗中对助孕结局、母婴围产期安全以及后代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和治疗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妇幼健康领域的诊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和临床策略,以期提升代谢异常女性在接受ART治疗时的助孕效果与安全性,为这一特殊人群的健康生育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是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众多不孕不育夫妇提供了实现生育的可能。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 ART子代的近远期健康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从人群和机制研究两方面综合评述了ART对子代神经发育(包括神经发育表现和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潜在影响。现有证据表明, ART子代早期神经发育表现落后与多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等因素相关性更强,尚无较强证据表明ART技术本身的直接影响,且随着儿童神经心理的快速发展, ART子代与自然妊娠子代的差异逐渐减小。此外,大量证据表明ART夫妇的不良生殖生育特征和产科不良结局可能是导致子代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但已有机制研究提出了ART诱导表观遗传紊乱的观点,表观遗传改变或与ART子代智力障碍、多动症、癫痫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该文旨在为患者以及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相关知识,并持续推动该领域对ART安全性和技术优化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5.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的研究已经显示,阴道存在多种微生物并具有生理和病理作用。阴道微生物群失调直接导致炎症、不孕和肿瘤等妇产科相关疾病。在检测女性上、下生殖道包括阴道、宫腔和输卵管等部位的特定微生物群时,高通量测序技术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技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大多数宫腔微生态的研究认为乳杆菌是宫腔内的优势菌群。生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与宿主细胞间相互作用,在胚胎着床和妊娠等生理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参与妇产科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统一的生殖道微生态评价标准,不仅可以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而且可以有效地评价益生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涂玲  卢光琇 《生命科学》2012,(11):1283-1288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ique,ART)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复杂伦理难题。因此,在ART全过程中加强伦理管理并对其后果进行评价,具有深刻的内涵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只有发挥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作为一个工作机构的职能,在医患人群中加强ART技术基本原理及相关伦理原则的宣传教育,强化医学伦理的监督机制,落实充分的知情同意等措施,才能促使医患人群都能够自觉遵守优良的医学伦理道德规范,保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健康发展,使ART发挥积极的、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1978年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安全性也一直备受关注,人们对通过ART受孕出生的后代的健康和发育提出了担忧。目前大多数研究发现ART后代血压高于自然妊娠后代。既往文献报道ART后代血压升高可能与不良的围产期结局如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增加,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以及后代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关,且ART后代青少年血压升高导致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该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从ART后代远期血压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受到年龄、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其具体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多数研究认为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道微生物群失调,乳杆菌减少,其他病原菌增多的结果。正常女性阴道微生物群可被分为5种状态类型,这些状态类型中微生物的紊乱是发生细菌性阴道病最直接的原因。本文通过与正常状态下阴道微生物组成的对比,综述了细菌性阴道病状态下阴道微生物群的不同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并对以阴道微生物群作为靶标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新方法和新进展进行了讨论与对比。  相似文献   

9.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水平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原始生殖细胞的甲基化水平、胚胎发育过程中甲基化的重排以及胎盘发育过程中异常甲基化都与生殖过程密切相关。男性不育、女性自然流产及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应用也与DNA甲基化有关,通过引起DNA甲基化变化从而影响表观遗传调控的变化。该文对DNA甲基化与哺乳动物生殖作一综述,并阐述DNA甲基化与男性不育、自然流产及ART过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阴道毛滴虫病是呈全球性分布的一种最常见的非病毒性STD。目前认为,毛滴虫病除了疾病本身对泌尿生殖道的损伤之外,还与不良妊娠结局、不孕症、盆腔炎等疾病有关,并且能增加HIV、HPV等多种病毒传播的风险,甚至参与宫颈癌和前列腺癌等生殖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阴道毛滴虫及其危害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阴道毛滴虫病及其与生殖器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的子宫微生物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影响子宫微生物群分布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治疗的1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于移植手术前做阴道微生态检查。术后从移植导管尖端及外鞘配对获取患者的子宫内膜液和宫颈粘液进行微生物培养,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鉴定宫腔和宫颈微生物。根据质谱法微生物鉴定结果并按优势菌是否为乳杆菌属菌群进行分组,即乳杆菌属主导组,非乳杆菌属主导组和鉴定阴性组。结果 宫腔和宫颈菌属分布一致性尚可(Kappa=0.49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在宫腔和宫颈均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60.0%vs87.2%,P<0.017;65.7%vs 97.9%,P<0.017)。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均在宫腔表现为非乳杆菌属主导组显著低于乳杆菌属主导组(44.7%vs 68.6%,P<0.017;52.0%vs 83.0%,P<0.017)。宫颈微生物描述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辅助治疗对子宫内膜容受性(ER)和阴道微生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两组的性激素水平(雌二醇、孕酮),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厚度、血管血流指数(VFI)、内膜血流指数(FI)和阻力指数(RI)等子宫内膜容受性指标,阴道pH值、阴道菌群检出率和乳酸菌数量。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血管血流指数、内膜血流指数和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和血管血流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菌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菌群检出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菌群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pH值均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阴道乳杆菌正常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持续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ART反复着床失败患者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和阴道菌群。  相似文献   

13.
女性生殖道微生态体系由阴道内的微生态菌群、机体内分泌调节功能和解剖结构共同组成。建立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对生殖健康、疾病诊断与治疗预后判定、以及生殖道感染预防技术的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女性生殖道微生态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常规理化生化方法、微生物培养与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核酸或脂肪酸等生物大分子标志物检测等。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女性生殖道微生态评价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女性生殖道的绝对优势菌群乳酸杆菌的功能研究加以综述,并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阴道微生态是由阴道微生物群、宿主的内分泌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及局部黏膜免疫共同组成的一种动态的生态系统,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维持阴道微生态体系平衡,这在维持女性生殖健康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阴道微生态的平衡体系可被打破,表现为阴道菌群失调、异常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应答等,最终导致多种妇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关注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及了解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预防、诊治相关妇产科疾病及维持女性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的雌性生殖道包括输卵管、子宫、宫颈和阴道,是卵子受精、早期胚胎发育、胚胎着床、孕体发育和分娩等的重要路径,对于哺乳动物的生殖非常重要.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异常和病变将导致妊娠失败和胎儿死亡,因而了解雌性生殖道的发育过程和分子调节机制有利于理解生殖相关疾病和改善雌性生殖力.目前,利用基因敲除小鼠等多种实验技术,人们发现了调节雌性生殖道发育和导致生殖道疾病的部分关键基因和调节机理,本文将总结近年来雌性生殖道的发育分子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多种信号通路在生殖道发育过程中的交叉调节网络.  相似文献   

16.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显著加快了对人类微生物组的理解。将人体微生物组与疾病关联,力求阐明疾病的发生进程,是推进个性化精准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栖居于女性阴道的微生物菌群日益受到关注,发现其生态失调与疾病发生、演变密不可分。文中综述了阴道微生物组与生殖道疾病发生、进展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同时对阴道微生物组培养组、益生菌工程化改造以及合成菌群在阴道微生物组学研究以及疾病干预与治疗方面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PV感染对患者阴道菌群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和不良妊娠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其阴道样本进行微生物检测及分析。结果不良妊娠组患者中HPV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正常妊娠组中HPV阴性和HPV阳性患者及不良妊娠组中HPV阴性患者阴道中乳杆菌(Lactobacillus)丰度最高,其次是加德纳菌(Gardnerella),普氏菌(Prevotella)和纤毛球菌(Sneathia)。不良妊娠组中HPV阳性患者阴道中乳杆菌(Lactobacillus)丰度最高,其次是加德纳菌(Gardnerella),芽孢杆菌(Bacillus),巨球菌(Megasphaera)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不良妊娠组HPV阳性患者阴道中链球菌、巨球菌和芽孢杆菌丰度明显高于HPV阴性患者,乳杆菌和奇异菌(Atopobium)丰度明显低于HPV阴性患者。结论 HPV感染女性更易产生不良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是HPV降低了阴道中乳杆菌丰度,增加阴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18.
女性阴道微生态体系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体系之一,在维护女性生殖道健康中起到关键作用。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的评价女性不同健康状态下的阴道微生态环境,为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保护女性的生殖道健康。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已经应用于妇产科领域中的阴道炎症、妇科肿瘤、计划生育、围产医学及生殖医学。  相似文献   

19.
1.概述健康人机体定植有大量的微生物、机体的每个部位均有特定的微生物群落(community),各个部位的微生物种群(population)均取决于特殊部位的生理条件及其与其他种群的关系。只有那些在遗传及生化特征能适应宿主生境的微生物才能得以生存。阴道及阴道微生物形成一生态系统;阴道环境控制着阴道微生物群落,阴道微生物群落反过来又影响着阴道环境。了解阴道正常微生物群的组成及病理情况下阴道微生物的变化,对防治阴道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可通过直接操作、优化单个精子,用于男性少精、弱精、精子畸形、无精子和常规体外受精周期失败等,因违背自然受精的生物学法则而具有很大的遗传风险,其中精子质量优化是降低ART遗传与表观遗传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ART精子表观遗传缺陷及其相关疾病进行综述,以进一步认识精子表观遗传缺陷导致后代表观遗传风险增加的分子机理,阐明ART精子有待于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因子进行严格质量控制,切实降低ART遗传及表观遗传缺陷风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