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适度加工果蔬褐变控制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述适度加工果蔬酶促褐变的机理,着重论述控制酶促褐变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酶法以及基因工程改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红豆杉组织培养中褐变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本研究针对红豆杉组织培养中经常遇到的褐变问题,采取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力求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褐变。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抗氧化剂、金属离子螫合剂、热激处理和活性碳处理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褐变的程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过筛选可以获得生长良好的不发生褐变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鳞片为外植体,采用1/2MS+0.8 mg·L~(-1) 6-BA+0.2 mg·L~(-1) NA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消毒时间的外植体消毒效果,探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抗坏血酸(V?)、活性炭(AC)以及光、暗两种培养条件对卷丹百合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30 s、0.1%HgCl_2消毒10 min、2%NaClO消毒6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3.33%,成活率和诱导率均为66.67%。在培养基中加入PVP、V?、AC和暗培养均能减轻褐变的发生,其中以4.5 mg·L~(-1) PVP处理对卷丹百合褐变的抑制效果最好,外植体褐变率最低为30%,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相似文献
8.
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的重要入侵害虫,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严重危害椰子树。2013年在海南省万宁市首次发现椰子织蛾。目前,该虫已在海南多个市县及广东和广西危害,对我国棕榈科植物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2014年11月,作者等人在万宁兴隆和三亚海棠湾镇调查椰子织蛾危害时,发现其重要天敌昆虫——褐带卷蛾茧蜂。为了进一步了解褐带卷蛾茧蜂,本文对其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和生物学习性进行了报道,以便更好地用于椰子织蛾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9.
10.
马铃薯抗褐变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抗褐变马铃薯基因,创造抗褐变新种质,培育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旨在通过育种技术手段解决马铃薯加工中褐变现象。选用目前育种资源材料275份,通过测定褐化指数、褐化强度、煮后变褐3个指标来筛选抗褐变材料。结果表明:(1)对褐化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第I类为高抗褐变材料,褐化指数0.00~16.67,13份材料;第II类为抗褐变材料,褐化指数25.00~37.50,14份材料;第III类为耐褐变材料,褐化指数41.67~54.17,20份材料;第IV类为易褐变材料,褐化指数62.50~83.33,50份材料;第V类为严重褐变材料,褐化指数为87.50~100.00,178份材料。(2)将30℃褐化20 min时心部褐化强度小于0.25,4℃放置24 h后,变化值不超过0.15的材料筛选出来,作为抗褐变材料。通过褐化强度试验共筛选出材料25份。(3)马铃薯煮后变褐高值为9,低值为5,大部分品种均可用于鲜食消费。通过3个指标最终筛选出高抗褐变材料4份,云薯501、CIP395109.29、CIP393615.6、云薯401;抗褐变材料4份,讷河高淀粉、CIP397100.9、克200950-3、s.goniocalyx。这些材料可作为抗褐变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1.
12.
红豆杉细胞继代培养防褐变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针对红豆杉组织培养中经常遇到的褐变问题,主要从继代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力求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褐变。结果表明,较低的PH值,液体悬浮培养,较低浓度的无机盐、适宜浓度的金属离子可以减轻褐变,同时,良好的抗氧化剂吸附剂如活性碳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均能明显抑制或减轻褐变。 相似文献
13.
14.
水稻品种中抗褐飞虱抗原次生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研究了130份对褐飞虱生物型Ⅱ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样品(26个品种)中13个次生物质含量(峰面积)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水稻品种抗性级别的预测模型:Y=3.4593-0.02491X1+0.08475X2-0.04227X8+0.1174X12结果表明,水稻的抗性水平与峰面积值之间极显著相关(r^2=0.84,P<0.01),峰1、峰2、峰8、峰12对应的次生化合物是影响水稻对褐飞虱生物型Ⅱ抗性水平的主要抗原次生化合物;水稻品种中起抗虫作用的抗原次生物质不止一种,而是几种的组合,而且它们对水稻抗虫性的贡献权重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以哈密瓜为原料,采用自然干制方式,以哈密瓜干表面色泽与褐变度为研究指标,研究不同褐变抑制剂与浓度对哈密瓜干制褐变抑制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哈密瓜干制过程中,柠檬酸浓度>0.3%,氯化钠、氯化钙浓度>0.5%,L-半胱氨酸(L-Cys)、亚硫酸钠浓度>0.05%时均有褐变抑制作用。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利用各护色剂之间的交互协同作用,得到优化褐变抑制剂配比:L-Cys浓度0.1%、氯化钙浓度1.5%、柠檬酸浓度0.3%、氯化钠浓度1.0%;经复合护色剂处理制得哈密瓜干表面色差L=70.49,a=39.42,b=16.18,与对照组比较均呈差异显著(P<0.05);褐变度为0.081,与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经复合护色剂处理的哈密瓜干能够有效抑制褐变产生,使制品保持优良的色泽。 相似文献
16.
以柿子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抗坏血酸、乙二胺四乙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氯化钙、氯化钠,探讨其对柿子醋褐变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以0.15 g/100 mL抗坏血酸、0.015 g/100 mL乙二胺四乙酸、0.3 g/100 mL亚硫酸氢钠、0.4 g/100 mL柠檬酸、0.6 g/100 mL氯化钙、0.6 g/100 mL氯化钠对柿子醋抑制效果较好。由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添加剂的最佳组合为抗坏血酸0.1 g/100 mL、乙二胺四乙酸0.02 g/100 mL、亚硫酸氢钠0.4 g/100 mL、柠檬酸0.5 g/100 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变形链球菌临床株的液体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变链素,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研究变链素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抑菌活性检测,从变链临床株中选择出抑菌活性较强的菌株.用氯仿抽提法从该菌株的培养液中粗提变链素,经固相萃取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粗提物进行纯化.结果 获得变链素活性较强的菌株"1G".从其200 ml液体培养基中粗提出变链素约15 μg,经固相萃取柱洗脱,再经过RP-HPLC 2次纯化,得到有抑菌活性的成分,此为纯化的变链素.结论 变链素分子量小,分离提纯步骤复杂,本实验得到纯化的变链素,为下一步研究变链素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愈伤组织诱导中褐变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翅果油树愈伤组织诱导的褐变问题,从外植体、碳源、抗氧剂的类型及浓度等的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的茎段是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材料。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能有效地防止褐变。抗氧化剂Vc和Na2S2O3能减轻褐变程度,其中0.15g/L的Vc效果最佳,其次为0.1g/L和0.2g/L。Na2S2O3对褐变的抑制作用不及Vc,3种浓度无明显区别。吸附剂AC不能防止外植体褐变,且抑制愈伤组织的诱导。 相似文献
19.
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酶促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荔枝果皮分别提取多酚氧化酶及其天然底物,两者相作用,形成褐色产物,酶促褐变是荔枝果皮变褐的原因。 从荔枝果皮提取的酚类物质中分离出多酚氧化酶的天然底物。此底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分别在215和280 nm有一强的和一弱的吸收峰,它的红外吸收光谱在3190、1600、1500 cm~(-1)有很强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20.
钙处理对红富士苹果酶促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渗钙处理能够明显保持红富士苹果的硬度,且褐变度明显低于对照,渗钙对酶促褐变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影响PPO活性和LOX活性起作用的,果实褐变的早期发动与LOX活性相关密切,后期褐变则主要是PPO起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