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中的预防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南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就诊治疗的6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保肝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益生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2.0g/次,3次/d,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血浆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的水平以及肝功能指标、自发性腹膜炎(SBP)发生率和症状缓解时间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T、TNF-α、IL-6、PCT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益生菌组患者ET、TNF-α、IL-6、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BP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发热缓解时间与腹部压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可以有效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改善患者肝功能并缩短发病时各症状的缓解时间。  相似文献   

2.
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保肝治疗加金双歧(4粒/次,2次/d);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腹胀、腹泻、腹部不适症状明显改善,血氨水平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对于改善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有肯定的价值,并可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对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对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回春生胶囊每日2次,每次2粒口服,加常规保肝治疗。对照组为3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用药时间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测定。结果治疗组症状、肝功能指标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歧杆菌对肝硬化有良好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来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比较8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氨以及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微生态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微生态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来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比较8周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氨以及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微生态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微生态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质量,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调整对肝硬化病人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硬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应用常规保肝治疗和加用回春胶囊两组共68例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方面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有利于维护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内毒素的产生、吸收,使病情稳定并向好的趋势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来丽水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88例,将其随机分为微生态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抗菌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微生态治疗组在抗菌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腹泻持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微生态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态治疗组的腹泻持续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疗效确切,并能显著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同时,合理有效的护理有助于保证治疗顺利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保肝、降门脉高压、利尿、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地衣芽胞杆菌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连服21d后观察感染控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了腹痛、腹部压痛无差异外,发热、腹泻消失、腹水常规、肝功能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有一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生菌药物对自发性腹膜炎(SBP)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51例肝硬化并SBP治疗后,在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A组18例,除外综合治疗外无其他用药;B组20例,予益生菌口服;C组13例,予喹诺酮类药物口服。观察其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比较,SBP再发生率高(x2=3.99,P〈o.05)。A组与B、C组比较,SBP再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5)。B组与C组比较,x2=0.001,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生菌对预防自发性腹膜炎再发有效。  相似文献   

10.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培菲康、乳果糖口服28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检测治疗前后血氨和血浆内毒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血氨水平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肠功能紊乱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氨及血浆内毒素,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14.
真菌类遗传学分析的知识结构教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桂花 《遗传》2002,24(3):349-350
本文以认知结构理论为指导,讨论了真菌类遗传分析与高等动植物遗传分析的内在联系,认为利用这种内在联系进行教学可收到好的效果并说明了作者的具体教学过程。 Abstract:In the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analysis of Fungi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high animal and plant was discussed.A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when we adopted this method in the teaching.  相似文献   

15.
The levels of endogenous phytohormones and respiratory rate in nine sorts of flowers such as Cymbidium faberi Rolfe, Nopalxochia ackermannii Kunth and others were investigated both at full bloom and senescence and meanwhile the effect of exogenous phytohormones on prolonging the blossoms and promoting ethylene production were tested. There is a high content of endogenous ethylene in all the long-lived flowere, about 3–16 folds higer than the short-lived ones. There is a high level of ABA at full blooming flowers of short-lived flowers, in which there is no or only some cytokinins in it, but the ratio of CTK (6BA+zeatin)/ABA is smaller(l.7). The endogenous ABA reached a much higher level at senescence in all nine sorts of flowers, so it is reasonable to consider that it is ABA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regulation in controlling flower's senescence. There is a much higher level of GA3 and zeatin in the long-lived flowers which is not demonstrated in the shortlived ones. The respiratory rate is one of the factors controtling the longevity of flowers, but it does not play a decided role. Application of 6BA and zeatin prolongs distinctly orchid’s longevity, however exogenous IAA through the promotive action on ethylene production, evidently extends the longevity of the flowers of the Nopalxochia ackermannii Kunt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针对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方法 根据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具体要求,构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模糊群决策的方法和多指标评价分析法构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模型。结果 构建了基于模糊群决策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评价模型的可行性。结论 建立的基于模糊群决策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模型能够对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用重组表达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中肠钙粘蛋白N端多肽片段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并利用其对Bt抗性进行鉴定。通过RT-PCR方法对棉铃虫中肠钙粘蛋白N端多肽的基因片段Cad285进行PCR扩增,将其克隆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35ku的重组融和蛋白,融合表达的包涵体经过变性、Ni-NTA柱亲和纯化、复性等方法处理包涵体,获得可溶性纯化蛋白,用纯化后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其效价高于1∶16000;利用最终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对室内纯合Bt抗/感品系的棉铃虫中肠钙粘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和抗性品系之间有明显差异,表明其能够应用对Bt抗性进行初步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
龙胆科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龙胆科植物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且多数为药用植物,其多数种属的药用植物,至今其化学成分尚未被系统研究。综述了目前龙胆科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一般提取方法,对近年来发现的环烯醚萜及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总结,为本科药用植物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蒿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兵  王玉春  欧阳藩   《广西植物》1999,19(2):154-158
本文总结了目前有关青蒿素生物合成机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青蒿素生物合成中生理因子的影响,青蒿素生物合成中间体及前体,青蒿素生物合成细胞定位等。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研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