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adults, the presence of the BRAF~(V600E) mutation in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aggressive cancer-cell characteristics and poor patient prognosis. In contrast, the frequency of this mutation in pediatric PTC has undergone limited study, and the few available estimates range from 0 to 63%. Furthermore, the role of the BRAF~(V600E) mutation in pediatric PTC is controversial; thu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ole of the BRAF~(V600E) mutation in48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PTC, aged 3–13 years. Of these patients, 41 were diagnosed with classic PTC, five were found to have a follicular variant of PTC, and two to exhibit a diffuse sclerosing PTC variant. The BRAF~(V600E) mutation was identified to be present in 35.4% of the 48 analyzed patients, and in 41.5% of th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lassical PTC. Furthermore, the presence of the BRAF~(V600E) mutation was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patient age at diagnosis of less than ten years(P=0.011), the performance of a thyroidectomy(P=0.03), exhibited tumor multifocality(P=0.02) and/or extra-thyroidal invasion(P=0.003), and both a low MACIS(Metastases, Age, Completeness of resection, Invasion, Size)(P=0.036) and AMES(Age, Metastasis, Extent of tumor,Size)(P=0.001)score. Together,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he presence of the BRAF~(V600E) mutation may b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rtial aggressiv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ediatric PTC.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RAF~(V600E)基因检测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评估其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入院后测定BRAF~(V600E)基因表型,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测其性质,采用手术组织病理学对患者甲状腺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分析BRAF~(V600E)基因与良恶性结节的相关性,评估其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指导价值。结果:共入组甲状腺结节患者92例,其中恶性65例;多因素分析表明BRAF~(V600E)基因突变与恶性甲状腺结节呈相关性(P0.01),OR为44.42(95%CI:5.66~348.44);BRAF~(V600E)基因突变预测其恶性甲状腺结节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95%CI:0.50~0.74)和96%(95%CI:0.79~0.99)。结论:BRAF~(V600E)突变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其能显著提高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EGFR与BRAF V600E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蝎形探针扩增阻遏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99例PT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和EGFR、BRAF V600E蛋白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它们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联性。结果淋巴结转移PTC组EGFR、BRAF V600E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有无甲状腺外侵及TNM分期与EGFR和BRAF V600E水平无相关性,EGFR和BRAF V600E在PTC组织中的水平不存在相关性。99例PTC癌组织中均未见有EGFR基因Exon18-21的常见突变,与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关于PTC的EGFR基因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EGFR高表达与PTC淋巴结癌转移相关,但并非由Exon18-21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与不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的BRAFV600E基因表达以及侵袭性的区别。方法:2011年9月到2013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治疗并有BRAFV600E基因测定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26名,均有病理证实。其中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者50例为研究组,同期随机抽取50例不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数量、BRAFV600E基因表达以及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与侵袭性相关的因素的区别。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在男女性别,发病年龄、肿瘤大小上和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BRAFV600E突变率、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都较对照组更低(P0.05)。BRAF基因突变阳性组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率较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组更高(P0.05)。结论:BRAFV600E基因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有更高的甲状腺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较不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有着更低的BRAFV600E突变率,更低的甲状腺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14例甲状腺肿瘤组织中CD44V6和MMP-2的表达.结果:CD44V6和MMP-2在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6%和73.5%,在41例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s,FT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和75.6%,均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MMP-2和CD44V6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r=0.4828,P<0.001).且两者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CD44V6和MMP-2的表达与甲状腺癌分化程度、浸润和转移关系密切.CD44V6和MMP-2检测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分化程度、转移趋势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甲状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魏宁  王萍  王斐  侯旭  车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1):2141-2144
目的:观察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2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甲状腺外科住院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术后新鲜病理组织45例,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24-69岁,平均45.5岁。结节性甲状腺肿28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5例。提取各组织中的m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方法检测miR-205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miR-205的表达量较非肿瘤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癌旁组织)明显下调[(1.06±1.76)vs(3.19±4.88),P=0.038]。伴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中miR-205表达量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1.21±1.80)vs(9.59±1.60),P=0.003]。miR-205的相对表达与PTC患者性别、年龄及浸润与否均无显著相关性,而肿瘤直径呈显著相关性。结论:miR-205在PTC中的表达异常下调,可能与PTC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与C-my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4E,eIF4E)及C-my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它们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6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上述病例的病变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IF4E和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eIF4E的阳性率分别为11.6%(10/86)、50.0%(10/20)和84.8%(56/66)(P<0.01),C-myc的阳性率分别为21.0%(18/86)、50%(10/20)和78.8%(52/66)(P<0.01)。eIF4E仅与乳头状癌的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C-myc仅与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eIF4E及C-myc在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27,P<0.05)。结论与癌旁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相比,eIF4E和C-my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存在过表达。eIF4E的过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腺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myc的过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am,PTC)中生存素(survivin)和CD44v6蛋白表达及其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PTC、20例甲状腺瘤(TA)、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NG)和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NT)中survivin和CD44v6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在PTC中,survivin和CD44v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6%(42/66)和57.6%(38/66).PTC中survivi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A、NG和NT(P<0.05).survivin和CD44v6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survivin和CD44v6阳性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survivin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李苏华  李惠  王志华 《蛇志》2017,(2):113-115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结合蛋白-7(IGFBP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87例甲状腺乳头癌(PTC)组织及癌旁组织(PeT)进行IGFBP7、Ki67、p53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中10例提取蛋白用半定量western blot方法进行IGFBP7表达水平分析。结果 (1)IGFBP7免疫组化显示,PTC癌组织IGFBP7阳性率达78.16%(68/8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1.03%(27/87)(P0.05);(2)Western blot灰度值比较,癌组织IGFBP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t=2.875,P0.05);(3)Ki67、p53与IGFBP7相关性分析显示,p53表达水平与IGFBP7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261,P0.05),而Ki67表达水平与IGFBP7表达水平无相关性(r=0.148,P=0.170);(4)高水平表达的IGFBP7与PTC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r=0.238,P0.05)。结论 IGFBP7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及发展有关,有望成为诊断PTC的一项新型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0a(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桥本合并甲状腺乳头癌(Hashimoto's thyroiditis associated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 RT-PCR方法检测Wnt10a m RNA在41例新鲜甲状腺组织(PTC组织18例,HT合并PTC组织1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1例)中的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nt10a蛋白在50例甲状腺石蜡标本(PTC组织20例,HT合并PTC组织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0例)中的表达。结果:1 RT-PCR Wnt10a m 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差异有显著性;Wnt10a m RNA在PTC、HT合并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分别为2.49×10-5(0.68×10-5,15.28×10-5),1.26×10-5(0.97×10-5,13.73×10-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Wnt10a m RNA在PTC、HT合并PTC组织中的表达分别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9.98、2.69倍。2SP法:Wnt10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Wnt10a m RNA和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无明显关系(P0.05),只与甲状腺癌组织的病理分型相关,(P0.05)。结论: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桥本合并甲状腺乳头癌中呈现高表达,且有差异性,有望作为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的参考指标,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病理分型的判定,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BRAF基因突变的情况,并分析其临床价值。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BRAF基因检测患者813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经研究证实,在T3指标及T4指标方面,组4和组3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TSH指标方面,组1和组2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TGAb、TPOAb指标方面,各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转移阴性与阳性率低于非中央区转移(P0.05);颈侧区转移BRAF基因阴性及阳性发生率高于非颈侧区转移阴性及阳性发生率,颈侧区转移阴性及阳性发生率高于非中央区阴性及阳性发生率(P0.05);有无中央转移患者年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TSH、TGAb、TPoAB有明显关联,BRAF V600E基因阳性患者中肿瘤更易发生侵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1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SP7O和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HSP7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53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HSP70和P5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79,P<0.01)。结论:HSP70和p53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并有协同作用,两者可作为预测PTC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存活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PTC患者的手术标本以及同期10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盒比较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在PTC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并分析其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TC组织中Survivin、VEGF、EGFR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VEGF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EGFR在女性PT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PTC组织中VEGF和Survivin、EGF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Survivin和EGFR的表达显著相关(r=0.235,P0.05)。结论:Survivin、VEGF、EGFR在PTC组织中表达上调,Survivin、VEGF与PT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Survivin和EGFR在PT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恶性黑色素瘤具有很强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这也是导致大部分患者死亡的根源所在。近50%的黑色素瘤存在BRAF基因的激活性突变,而最常见的突变形式是第600位的缬氨酸被谷氨酸取代,即BRAFV600E突变,该突变会导致BRAF激酶及其下游信号RAS-RAF-MEK-ERK的持续性激活。黑色素瘤患者发生BRAFV600E突变后,预后将非常差。虽然BRAFV600E在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US-FNAB)联合BRAFT1799A突变、RET/PTC1及RET/PTC3重排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为临床术前准确诊断PTC选择适用的分子标记物。方法:收集346个超声怀疑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US-FNAB细胞标本及对应结节(152个)的术后新鲜组织,采用PCR分别扩增BRAFT1799A、RET/PTC1及RET/PTC3基因,产物经基因测序证实。结果:346个甲状腺术前穿刺的结节中,选择观察而未手术的结节192个,手术治疗152个,未接受手术建议的结节2个。术前US-FNAB的细胞标本中共检测到51个结节发生BRAFT1799A突变,其细胞学分类为36个恶性,11个可疑恶性,4个良性。该51个结节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20个发生RET/PTC1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17个恶性,2个可疑恶性,1个滤泡性肿瘤或可疑滤泡性肿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3个结节发生RET/PTC3重排,其术前细胞学结果为恶性,术后病理证实均为PTC。对45个术前US-FNAB标本检测BRAFT1799A突变阴性而术后病理证实为PTC的结节,将其对应结节的术中组织行该基因的检测,仅有1个结节的术后组织中检测到该突变。本研究中,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将细胞学诊断PTC的敏感度由73.96%提高到92.71%。结论:术前US-FNAB联合多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可提高其诊断PT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有助于患者的个体化诊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15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HSP70和P53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HSP70和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HSP7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以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P53在PTC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HSP70和P5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79,P〈0.01)。结论:HSP70和p53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并有协同作用,两者可作为预测PTC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桥本氏病(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我院148例H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是否合并PTC分为HT合并PTC组(n=68)和单纯HT组(n=80)。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物酶抗体(TPOAb)]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分析血清TSH水平变化及意义。结果:HT合并PTC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病程及血清TSH水平均大于单纯HT组,血清TGAb、TPOAb水平则均小于单纯HT组(P0.05);血清FT3、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合并PTC患者组血清TSH4.2 m IU/L患者占比高于血清TSH正常组(P0.05)。血清TSH4.2 m IU/L患者中HT合并PTC患者的占比大于血清TSH水平正常的患者(P0.05)。HT合并PTC患者中,血清TSH水平4.2 m IU/L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血清TSH水平正常患者(P0.05);血清TSH4.2 m IU/L与血清TSH正常患者多灶癌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能促进其甲状腺组织癌变,HT合并PTC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可能促进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8.
采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叉头框Q1(forkhead box Q1,FOXQ1)m RNA及蛋白质水平,对比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FOXQ1在PT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TC中FOXQ1 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其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OXQ1 mRNA及蛋白质水平与PTC患者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FOXQ1在PTC中高表达及其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正相关提示该蛋白在PTC中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10a(Wnt10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桥本合并 甲状腺乳头癌(Hashimoto''s thyroiditis associated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方 法检测Wnt10a mRNA 在41 例新鲜甲状腺组织(PTC 组织18 例,HT 合并PTC 组织12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1 例)中的表 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nt10a 蛋白在50 例甲状腺石蜡标本(PTC 组织20 例,HT合并PTC组织20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 10 例)中的表达。结果:① RT-PCR Wnt10a mRNA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P < 0.01) ,差异有显著性;Wnt10a mRNA在PTC、HT合并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分别为2.49× 10-5(0.68× 10-5,15.28× 10-5), 1.26× 10-(5 0.97× 10-5,13.73× 10-5);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Wnt10a mRNA 在PTC、HT 合并 PTC 组织中的表达分别是结节性甲 状腺肿组织的9.98、2.69 倍。②SP 法:Wnt10a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良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Wnt10a mRNA 和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因素无明显关系(P>0.05),只与甲状腺癌组织 的病理分型相关,(P<0.05)。结论:Wnt10a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桥本合并甲状腺乳头癌中呈现高表达,且有差异性,有望作为甲状 腺癌的病理分型的参考指标,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病理分型的判定,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20.
枯草杆菌蛋白酶E的156和165位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定点突变方法,在M222A突变的枯草杆菌蛋白酶E基因上进行E156S和V165I定点突变. 将突变基因插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质粒pBE-2中,在碱性和中性蛋白酶缺陷型的枯草杆菌DB104中进行表达,得到突变种(M222A,E156S)和(M222A,E156S,V165I)蛋白酶E. 性质测定表明,E156S突变使蛋白酶比活力增加90%,并不影响酶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而V165I突变使蛋白酶比活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