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综述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否可以减少或延缓健康人群发生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外源性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是否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临床研究进展,从而探索其在医学营养治疗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呈飞速增长的趋势.对于未发生糖尿病的人群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成为中国和全球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研究者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开展了系列研究,为糖尿病的预防、血糖控制及并发症防治提供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国及全球的糖尿病防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糖尿病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其中8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心肌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强化血糖控制可以显著地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但不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因心力衰竭入院或死亡的风险.这表明糖尿病患者曾经处于高血糖状态后,即使经过降糖治疗后血糖水平降低,仍易发生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被称为高糖记忆(hyperglycaemic memory)现象.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中高糖记忆现象的机制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是现今导致病人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很多因素在血管性疾病发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栓形成是参与脑中风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首要因素。血栓素A2(TXA2)是一种强血小板活化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合成显著增加,并通过作用于血栓素受体诱导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参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以TXA2为靶点开发抗血栓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起着预防及治疗作用。本文对TXA2介导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以此为靶点开发的抗血栓药物进行综述,为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及新型低副作用抗血栓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脑大血管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等也已成为非肿瘤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肥胖和超重人群的明显增加和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近20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20~79岁)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高达1.14亿,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4以上,而且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糖尿病的流行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期专辑汇集了我国目前在糖尿病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的来自于16家医院的18位专家及其团队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视血糖的控制,而对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并未予 以足够的关注。随着中药研究领域的开展,人们发现中药在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糖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 氧化应激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等方面,综述2 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并简介中药针对各发病机制过程的干预 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社区管理,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可干预危险因素,降低高血压痛的致残率.方法:随机抽取30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社区管理(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生活处方等)对病人进行多方干预.结果:使高血压达标人数提高到52%.无一例心脑肾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高血压病虽然很可怕,其实很多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为先的理念,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病率,而且还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保证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具有高发病率且与晚期肾病、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亡等风险相关,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的蛋白酶,在延迟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细胞分裂、细胞存活、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mTOR存在于DN进展的关键步骤中,包括自噬、炎症及氧化应激等。因此,就mTOR介导的自噬、炎症及氧化应激信号通路在DN发病机制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DN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发生的心功能障碍,其潜在病因尚不清楚.其特征是早期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加上少动多坐的不良生活方式,全球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高达9.6%,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胰脏无法生产足够的胰岛素,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不同的糖尿病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最终导致全身微循环障碍而致使并发症发生,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边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以及心血管疾病.本研究进一步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对策,为患者提供系统的糖尿病认知.  相似文献   

12.
正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最初开发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有可能降低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失明。根据世卫组织最近估计,全球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这种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视力丧失。糖尿病黄斑水肿发生在大约7%的糖尿病患者中,失明在西方世界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英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影响视觉的并发症与健康息息相关,相关的社会保健费用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入住我院CCU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住我院CCU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于发病12小时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急诊手术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的靶病变,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评价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等.结果:200例患者急诊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植入支架数量为1.41±0.711枚,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死亡2例,非心源性死亡1例,无院内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心梗,临床随防7.3±1.9(5-15)个月,136例患者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2.3%,随访终点内死亡5例(死亡率2.66%),含心源性死亡3例,非心源性死亡2例,其中再发心肌梗死1例,6例患者进行了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3.19%).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安全可行,且院内、术后7个月随访观察显示疗效显著,并明显降低靶血管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伴糖尿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多支血管病变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186例,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DES组及CABG组,随访50.5±14.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非致死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全因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所有入选患者中,DES组有更多双支病变(P0.05),CABG组三支病变较多(P0.05),两组在完全血运重建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CABG组死亡2例(2.3%),DES组死亡1例(1.0%),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出院后对186例入选患者随访,其中失访11例(DES组5例,CABG组6例)。随访期间CABG组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3%)、脑卒中6例(7.5%)、全因死亡10例(12.5%),DES组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5例(5.3%)、脑卒中3例(3.2%)、全因死亡9例(9.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BG组再次血运重建2例(2.5%),DES组15例(1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DES置入术或CABG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远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全因死亡发生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但DES组再次血运重建率明显升高,可能与糖尿病患者较高的再狭窄率有关。  相似文献   

15.
3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80年代、90年代及近6年(2000-2006)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的比较,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迁,为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减少糖尿病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83-2006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死因进行分析,并分三阶段进行比较。共调查2型糖尿病死亡病例330例。结果:不同年代心脑血管疾病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位居死因第一,占总死亡人数的38.2%。肿瘤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因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占总死亡人数的19.4%。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占14.2%。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占8.8%。结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近年来肿瘤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以感染为直接死因逐渐下降,但仍为重要死因,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所占比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孕中晚期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以加深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完善孕期管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生产的200名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其中在我院产检并接受管理的产妇138例为观察组,没有经过我院糖尿病管理的62例产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51例产妇发生并发症(37.0%),新生儿21例(占15.2%);对照组中产妇发生并发症50例(占80.6%),新生儿23例(占37.1%),经糖尿病管理和治疗的观察组孕产妇出现的并发症明显比没有经过管理的对照组孕产妇出现的并发症少(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感染、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死胎、畸形、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要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降低个体医疗费用;降低社会负担.方法:对病人进行糖尿病有关监测项目的检查.了解患病情况;收集被调查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信息;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遵循WHO倡导的"饮食、运动、能量平衡促健康"的理念,建立对糖尿病病人健康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以Orem"自我照顾"的理论为指导,将其应用于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指导之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结果:对94例糖尿病病人实施12个月的健康行为管理结果是:①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均数由8.64下降为7.76,空腹血糖均数值(mmol/L)由8.94下降为6.68,提高了糖尿病的治疗有效率;②病人的自护能力由干预前的33.16%,提高到83.33%,自护缺陷明显改善;③病人遵医行为平均率由干预前的51.83%,提高到82.14%.使血糖平均降低了2.26mmol/L.结论:病人对饮食、运动指导、合理用药等知识有教育需求,表明医院内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是不够的,社区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的延续,对病人的支持更有针对性.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病人对疾病防治知识认识较前提高,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自我监测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理指标、并发症指标、生活质量较前改善,住院率下降,表明护理干预对病人具有支持作用,可以提醒和帮助病人遵从医嘱,达到很好控制疾病,重塑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生活方式病。可引起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是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之一。本人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十分有效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样可使高血压减少55%,也就是说高血压这种生活方式病是可以预防的[1,2]。临床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份共收治58例高血压病人,其中男性38人,女性20人,年龄38-82岁,平均年龄60岁。其中正常体重者18人占31%,体重超重者40人占69…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内质网应激与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进行综述。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流行病,内质网应激不仅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同时也在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的损伤是其并发症的基本机制。高血糖能引发内质网应激直接造成内皮损伤,而内质网应又可激通过炎症反应间接损伤内皮,所以保护内质网功能成为了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使用抗糖尿病药物后前12个月的治疗效果,确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患有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者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糖尿病并发症风险,本研究选取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住院的107名患者为研究对象,计算入选后12个月内总累积皮质类固醇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的合并症和住院情况在统计学上更显著。与未接受皮质类固醇者相比较,从研究开始的12个月内总剂量≥0.83 DDD/d导致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94%。开始使用糖尿病药物后12个月内皮质类固醇剂量0.83 DDD/d与糖尿病并发症住院风险增加呈现94%的相关性,剂量增加的风险增加不明显。但是使用较高剂量的皮质类固醇与共患COPD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