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讨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分类地位及其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本文利用血红蛋白种间分子杂交技术,以人类血红蛋白HbA为标准,分析比较了树鼩血红蛋白与原始灵长类动物懒猴(Nycticebus coucang)血红蛋白的结构异同。在碱性条件下,三种血红蛋白的电泳迁移率大小为:人>懒猴>树鼩。树鼩Hb(α_2~(Tup)和β_2~(Tup))和HbA(α_2~Aβ_2~A)杂交可以产生两种杂种分子 (α_2~(Tup)β_2~A和α_2~Aβ_2~(Tup))。HbA和懒猴Hb (α_2~(Nyc)β_2~(Nyc)) 杂交也可产生两种杂种分子(α_2~(Nyc)β_2~A和α_2~Aβ_2~(Nyc))。结果表明,树鼩Hb与懒猴Hb的α链净电荷相似。认为树鼩与懒猴的分类地位相近。  相似文献   

2.
懒猴(Nycticebus coucang)属懒猴科,身体比家猫略小,尾极短,头圆,耳小,眼大而圆。夜行性,动作迟缓,树栖。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以及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是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在四川  相似文献   

3.
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与倭蜂猴(Xanthonycticebus intermedius)是国内现存的两种懒猴科灵长类,因其独特的生态及行为特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与保护价值。由于受到捕猎及栖息地丧失的持续威胁,懒猴种群持续下降,分布区日益缩减,但种群及分布调查的缺失阻碍了保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滇东南是历史记载中懒猴分布的重要区域,并且是潜在的两个物种的同域分布范围。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通过访问、网络及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滇东南范围内河口和马关县辖区的懒猴种群分布及保护现状进行了详细评估,确定了9个懒猴集中分布点。结果表明,本区域仍是国内懒猴分布的重要范围,且是倭蜂猴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当地民众对懒猴的认知尚处于较低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及经济状况的显著影响。懒猴分布区域多位于保护区边缘,当前的保护措施缺乏针对性,需要加强监测管理,建设生态廊道并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当地民众意识。  相似文献   

4.
为确知懒猴高重复顺序与灵长类类α顺序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将懒猴DNA经EcoRI酶切所得到的高重复顺序DNA的最小片段重组到质粒pUC~(12)上,经转化、筛选、鉴定得到含有懒猴高重复顺序片段的克隆,命名为pLS(EcoR Ⅰ)-1,测定其全部核苷酸顺序为641bp,发现该顺序有与类α顺序的相似性,但变异性较大,我们对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隆肩圆蛛(Aranea abscissus)已知分布于辽宁和吉林,在辽宁分布于东部和南部广大山区的柞林里。隆肩圆蛛不仅能捕食多种林业害虫,而且能大量为害柞蚕。据观察,一头隆肩圆蛛每天最多能捕食一龄柞蚕18头,平均10.4头,是小蚕期食害柞蚕最严重的一种蜘蛛。为此,  相似文献   

6.
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和倭蜂猴(N.pygmaeus)同属懒猴科,是目前已知的我国灵长类中仅有的夜行性动物,濒临灭绝,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西南部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中。通过对蜂猴、倭蜂猴特征、分布和生存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其濒危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懒猴(Nycticebus coucang bengalensis)能量需求的研究结果。三组成年懒猴(共14只)用饭、猕猴配合饲料、小鼠、面包虫和香蕉分别组合的饲料饲喂。实验日期共17天(其中预试期11天,试验期6天)。三组成年懒猴日均摄入量能值分别为210.1 9KJ/KG,177.222KJ/KG和161.608 KJ/KG;日均消化能分别为191.89 KJ/KG,155.131KJ/KG和146.783 KJ/KG。据统计学方差及t测验分析表明:Ⅰ—Ⅱ组之间和Ⅰ—Ⅲ组之间的日均摄食量能值及日均消化能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Ⅰ组所饲喂的配合饲料的组成优于Ⅱ、Ⅲ组并可做为懒猴的长期用配方。  相似文献   

8.
中国曼缘蝽属记述(半翅目:缘蝽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曼缘蝽属(Manoocoreus Hsiao)的种类分布于我国南方林区,一般以竹为食,吸取竹的汁液,对竹类的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肖采瑜教授(1964)建立了曼缘蝽属(Manocoreus Hsiao),指定闽曼缘蝽(Manocoreus valgaris Hsiao)为属模,同时建立曼缘蝽族(Manocoreini Hsiao),该族位于黛缘蝽族(Dasynini Bergroth)与岗缘蝽族(Gonocerini Hsiao)之间。本属的主要特征:身体狭长,较平,灰棕色一黄褐色。头较宽,头前端向前伸出于触角基的前方,中叶狭长,稍长于  相似文献   

9.
长江河口区江豚种群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弄清长江河口区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于2012年6月8~11日和2012年9月12~19日对这一水域作了2次较大覆盖面的目视考察和9次遗骸搜寻。6月的考察目击到江豚5群8头,9月的考察未目击江豚个体。依据样带法估算,长江河口水域6月份的江豚种群数量约为61头。全年共获得7头江豚遗骸,并搜集到其他5例死亡信息。对其中5头外表完整、特征保留良好的遗骸所作的鉴定结果显示,2头为长江亚种(N.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3头为东亚亚种(N.asiaeorientalis sunameri)。调查表明,崇明岛西端和青草沙附近水域是长江亚种活动的热点水域,可作为重点监护区域。  相似文献   

10.
懒猴属的核糖体DNA变异及其种间分化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文  宿兵 《动物学研究》1996,17(1):89-93
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和人28S、18SrDNA探针构建了懒猴属各物种核糖体DNA重复单位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在进化速率较高的非转录间隔区,在大、中、小懒猴中分别定位了23、24、24个酶切位点。大懒猴与中懒猴有12个位点不同,与小懒猴有14个位点不同,而中、小懒猴间则只有一个位点的差异。经过计算,大懒猴与中懒猴的遗传距离值为12.65%,与小懒猴的差异为14.24%,中、小懒猴间的差异则仅为0.7  相似文献   

11.
洪波  张锋  陈志杰  罗坤  赵惠燕 《昆虫学报》2019,62(3):381-390
【目的】枣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是我国北方枣树Zizyphus jujuba上的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害虫,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枣树主产区普遍发生。本研究旨在揭示我国枣食芽象甲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规律。【方法】利用枣食芽象甲转录组测序的SSR序列,使用荧光标记PCR及毛细管电泳分型方法,筛选出8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5个省份(山西、陕西、宁夏、河北和河南)10个地理种群共308头枣食芽象甲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8个SSR位点均存在无效等位基因且偏离哈迪 温伯格平衡。各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2.113~8.01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1~0.908,期望杂合度(He)为0.476~0.865;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平均值为0.151;基因流(Nm)平均值为1.594。枣食芽象甲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与地理距离之间显著正相关(r=0.596, P=0.0035),基于Nei’s遗传距离和Cavalli-Sforza & Edwards余弦遗传距离的系统进化树将10个地理种群均聚为3个相同的分支。【结论】结果说明,枣食芽象甲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分化,且有一定的基因交流;地理隔离是影响枣食芽象甲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于2012~2013年,以样带法、样方法和无样地法相结合,分4次对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种类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分析了其区系特征。研究发现:(1)蟒河保护区猕猴栖息地内有维管植物659种,隶属102科374属,其中54科126属261种为猕猴的食源植物,占猕猴栖息地植物科、属、种总数的52.94%、33.69%和39.61%;蔷薇科是食源植物中包含种类最多的科,有16属39种,其次为豆科,含11属23种。(2)蟒河保护区内猕猴食源植物区系特征为:食源植物所在科有6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所在属有13个分布型和6个变型;在属的分布类型中,温带性质分布类型的属占优势,有75个,占总属数的66.96%,其中北温带分布类型的属46个,占总属数的41.07%;热带性质分布类型的属有24个,地中海区、中亚、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成分的属共有13个,分别占总属数的21.43%和11.61%,说明蟒河保护区内猕猴食源植物区系为暖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3.
扩头蔡白蚁Tsaitermes ampliceps(Wang&Li)和黑翅土白蚁Odotoermes formosanus(Shiraki)是分布广泛的食木性昆虫,群居生活,具有复杂的品级分化.本试验研究了低等白蚁扩头蔡白蚁不同品级的消化和生殖系统结构,并与高等白蚁黑翅土白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扩头蔡白蚁的消化、生殖系...  相似文献   

14.
马科在中国的分布与现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高行宜  谷景和 《兽类学报》1989,9(4):269-274
蒙古野驴(Asinus h.hemionus)分布于内蒙和甘肃西北角、新疆东北部至准噶尔盆地西部。1982年航调,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有356头,O.02头/平方公里;1986年调查为O.03头/平方公里。估计目前我国境内不超过2000头。西藏野驴(Asinus k.kiang)分布于西藏西部、新疆南缘山地;A.k.holdereri分布于除湟水河谷外青海全境、四川西北角、甘肃祁连山。1984年调查,阿尔金山保护区内有41,262头,0.917头/平方公里。估计我国境内种群约在20万头上。多年考察未发现野马(Equus przewalskii),目前可能在北塔山以东尚有少数残存。  相似文献   

15.
周华明  吴猛  李静  李志明  王杰 《兽类学报》2020,40(4):346-354
西藏盘羊长期被怀疑已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绝灭,直到20世纪末在石渠县发现3只个体。我们于2013-2018年在甘孜州12县34乡开展了访问和实地调查,结果仅在石渠县发现实体,共发现24群321头,集群大小1~41头/群,平均为(13.4 ± 11.4 )只。其中全雄性14群,集群大小1~15只,平均(7.4 ± 4.6)只;雌幼混合8群,集群大小9~41只,平均(24.6 ± 13.0) 只;雌雄幼混合群2群,分别为8只、12只。共记录到成年个体238头,性比略偏雌 (雌雄比为128∶110);1~2龄个体38头,0~1龄个体45头。根据在真达-色须-尼嘎-洛须等乡镇的历年重复调查,保守估计适宜栖息地内盘羊的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33~0.57只。调查区域内盘羊面临的威胁因素包括过度放牧、护牧犬、狼(Canis lupus)、雪豹(Panthera uncia)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s)。据此,为保护石渠县西藏盘羊,我们建议进行更深入的分布、栖息地和种群调查,并开展以盘羊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和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6.
倭蜂猴     
<正>倭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 Bonhote,1907),隶属于灵长目懒猴科(Family Lorisidae)、蜂猴属(Nycticebus)的一个物种,是亚洲热带地区的特有物种,也是当前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在中国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ITES附录Ⅰ物种,IUCN将其濒危等级列为易危。倭蜂猴成体体长195~230 mm,体重222~750 g,个体间的体重差别较大。体型成圆筒状,体被毛细丝绒状,主要为棕橙或棕黄色,背脊中央常有棕褐色条纹,尾极短,通常隐藏于毛被之中。吻短,脸圆,头圆。眼大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熊类资源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黑龙江省现分布有 2种熊 ,棕熊 (Ursusarctoslasiotus)和黑熊 (Selenarctosthibetanusussuricus)。棕熊广泛分布于全省各个林区 ;黑熊在大兴安岭无分布 ,仅分布于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林区 ,其分布北界为北纬 48~ 49°,东经 1 2 8~ 1 2 9°附近。 2种熊的总分布区虽无明显变化 ,但集中分布区明显向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东部山地的腹地退缩。 1 996~ 2 0 0 0年全省棕熊的分布数量为 (63 1±1 43 )头 (n =463 9) ,种群密度为 (0 0 0 2 2± 0 0 0 0 5 )头 km2 ;黑熊的分布数量为 (1 1 1 0± 2 93 )头 (n =463 9) ,种群密度为 (0 0 0 65± 0 0 0 1 7)头 km2 。全省森工国有林区熊类分布数量 (1 1 71± 2 98)头 (n =61 2 ) ,与1 992年该林区熊类调查结果 (3 0 5 7± 73 0头 ;n =2 1 3 6)相比较 ,全林区 6年间熊类数量减少了 1 886头 ,减少率达 61 7% ,年递减率为 1 6%。熊类资源呈锐减趋势。其主要原因为 :(1 )森林长期超量采伐引起熊类栖息生境总体质量下降 ;(2 )人类活动导致熊类栖息地片断化日趋严重 ;(3 )人为捕杀是造成熊类数量减少的直接原因。最后 ,提出了今后全省熊类保护管理的 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测定了懒猴属(Nycticebus)D环的部分序列和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1140bp),分析了该属物种之间的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在DNA水平上,序列分析结果一致地提供了新的分类学证据:支持Rataiszczak和Groves的观点,即N.intermedus只是N.pygmaeus的成体(Ratajszczak,1998;Groves,1971)。对两种序列的数据做了联合及个别分析,获得相似的系统树,支持懒猴属由两个单系群组成:第一群由N.pygmaeus聚成,第二群由N.coucang聚成。该结果也提供了新的分子遗传证据,支持懒猴属由N.coucang和N.pygmaeus两物种组成。  相似文献   

19.
春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为新疆北疆地区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在林间对春尺蠖的各虫态进行详细调查,记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性比、行为与习性。【结果】春尺蠖蛹主要集中分布在树盘基部30~60 cm、土壤深度为20~30 cm范围的土层中,成虫羽化后,次日19:00—23:00或第3天下午4:00—6:00交尾,其交配行为是多次交配型。雌虫比雄虫羽化稍早,雌虫平均寿命为16~18 d,雄虫平均寿命为8~13 d。翌日黄昏开始产卵,卵期最长34 d,最短26 d,雌虫每天平均产卵块数最高达5.1块/头、平均卵粒数为363.1粒/头,最低为1块/头、平均卵粒数为86粒/头,平均孵化率为86%。1、2龄幼虫食叶量较低,3龄开始暴增,5龄最高,平均每日食叶量可达443 mm2/头。【结论】春尺蠖成虫按翅面斑纹和颜色,可分三种类型:深色型、常见型、浅色型。幼虫的头壳与虫龄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幼虫1~2龄期间,死亡率较高,高达60.37%;4~5龄幼虫,死亡率较低,且食叶量占总食叶量的85.81%。所以应选择在3龄幼虫高峰期之前进行防治。雌雄比为1︰0.7068,可预测下一代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分布于中国云南省的懒猴头骨形态作初步研究,并与树鼩及部分灵长类动物的头骨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 懒猴的头骨整体表面光滑,成体骨缝紧密愈合;肌嵴发达,雄性有发达的矢状嵴。吻鼻部稍长;眼眶与颞孔直接相通,无骨片形成骨墙封闭。头骨长宽比有性别差异;前上颔骨不与额骨相连。懒猴的腭指数有性别差异并且比值较高;颞窝中的骨间关系属于顶一蝶缝相接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