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作者比较了第一代异源四倍体鱼、异源三倍体鱼、新四倍体鱼与亲本白鲫、红鲫及其杂交一代的染色体组型。三种亲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均为100,但其组型分组各有差异,白鲫染色体组型公式:12m+36sm+32st十20t,NF=148,在亚中着丝点组中有一对特大的标记染色体;红鲫染色体组型:20m+34sm+26st+20t,NF=154;白鲫×红鲫杂种染色体组型:16m+35sm+29st+20t,NF=151,有一条与白鲫相似的特大标记染色体,证实其组型由白鲫和红鲫各提供一套染色体组组成。异源三倍体的染色体数为150,是亲本的1.5倍,染色体组型是:22m+53sm+45st+30t,NF=225,在亚中着丝点组中有一对特大标记染色体,表明异源三倍体的染色体组型含有两套白鲫染色体组和一套红鲫染色体组。第一代异源四倍体和新四倍体鱼染色体数目为其亲本的2倍,4n=200。前者的染色体组型为:32m+70sm+58st+40t,NF=302,一对与白鲫相似的特大标记染色体明显可见,证明其染色体组型由白鲫和红鲫各提供两套染色体组。新四倍体的染色体组组型为:28m+71sm+61st+40t,NF=299,分裂相中三条特大的标记染色体较明显,推测其染色体组型由三套白鲫染色体组和一套红鲫染色体组组成。结果表明:第一代异源四倍体、异源三倍体和新四倍体与三种亲本的  相似文献   

2.
3.
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异源四倍体白鲫含有两套白鲫染色体和两套红鲫染色体,新四倍体白鲫含有三套白鲫染色体和一套红鲫染色体,倍间三倍体白鲫含有二套白鲫染色体和一套红鲫染色体。为进一步阐明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染色体倍性与细胞和细胞核及其相对DNA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作者测量了异源四倍体、新四倍体和借间三倍体鱼红细胞及其核的大小,同时测定了它们的红细胞相对DNA含量,并与它们亲本红细胞及其精子细胞相对DNA含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改良三倍体鲫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出改良四倍体鲫鲤和改良二倍体红鲫,两者交配制备出一种改良三倍体鲫鱼(湘云鲫2号).对改良三倍体鲫鱼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性腺和垂体结构、外形特征、生长速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改良三倍体鲫鱼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核型公式为33m+51sm+33st+33t;其精巢和卵巢在繁殖季节不能产生成熟配子,垂体超微结构显示,GTH细胞内的分泌颗粒和分泌小球在繁殖季节没有大量排出,该特征从内分泌的角度证明了它们的不育性;改良三倍体鲫鱼具有体背高、尾柄短和头部小的优良外形特征.与三倍体湘云鲫相比,改良三倍体鲫鱼不但保留了三倍体鱼生长速度快、不育等特点,而且在体形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改良特征,是一种新型改良三倍体鲫鱼.  相似文献   

5.
以网箱(W)、工厂化循环水(G)和流水池塘(C)养殖4 kg左右的三倍体虹鳟为研究对象, 通过检测表观、肉质、气味及营养价值相关111个品质指标来评价不同养殖模式下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 在3种养殖模式下三倍体虹鳟鱼肉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 网箱养殖三倍体虹鳟鱼肉色调角、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汁液流失率和失水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而挥发性气味物质中1-庚醇、庚醛、辛醛、壬醛和气味活度总值显著低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肥满度和鱼肉的红色值、色度值、盐溶性蛋白含量、总脂肪酸含量和n-3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养殖模式(P<0.05); 流水池塘养殖三倍体虹鳟肥满度、鱼肉的黄色值、色度值、水分、脂肪含量、n-3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P<0.05), 出肉率、黏附性、肌糖原含量及挥发性风味物质中1-辛烯-3-醇、2,3-辛二酮、戊醛、庚醛、辛醛、(E)-2-癸烯醛和气味活度总值最高(P<0.05)。总之, 三种养殖模式养殖的三倍体虹鳟品质各具特色: 网箱养殖三倍体虹鳟鱼肉质地坚实富有弹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低;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三倍体虹鳟具有较红的肉色并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流水池塘养殖三倍体虹鳟形体优美且出肉率相对较高, 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6.
采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抑制九孔鲍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获得三倍体材料,进行三倍体与普通二倍体的生长对比试验,试验分为仔鲍和成鲍两个养殖阶段。观察了三倍体性比和性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三倍体九孔鲍比普通二倍体九孔鲍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投放的担轮幼虫经5个月培育,三倍体平均壳长可达2.25cm,壳长绝对生长量是普通二倍体的1.20倍;平均壳长3.25cm的个体经6个月培育后壳长为5.43cm,绝对增长量是普通二倍体的1.80倍。三倍体成鲍性比和二倍体没有显著差异,接近1:1;三倍体性腺发育程度较低,雌、雄性腺大小和体积比例均明显小于同期培育的二倍体成鲍。  相似文献   

7.
贝类上诱发的三倍体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融 《动物学杂志》1991,26(4):48-52,60
近几年来,利用染色体工程在贝类上进行育种的研究有了很快的进展(Stanley等,1981、1984;Allen等,1982、1986、1988;Tabarini,1984;Quillet等,1986;Downing等,1987;Arai等,1986;Standish等,1986;古丸明,1987;Komaru等,1988;和田克彦,1987;姜卫国等,1987;Fujino等,1987;藤野和男,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观察莲(Nelumbo mucifera Gaertn)三倍体的生长发育及某些经济性状的表现,以探索三倍体在藕莲花莲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刘晓明  陈龙清  郑伟 《广西植物》2015,35(3):373-377
过路黄为报春花科的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是有名的中药材,也是十分优质的园林地被植物。该文报道了过路黄的自然三倍体,以期为过路黄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参考资料。该研究先将湖北省武汉狮子山和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居群引种至同一实验地进行栽培,然后观测其植株形态和叶片气孔大小,并利用常规压片法进行细胞染色体的计数与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源自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片面积、花瓣长度、花瓣宽度、花瓣面积及叶背气孔面积均显著高于源自武汉狮子山的过路黄;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核型公式为3n=36=3m+3sm+6st+24t,与武汉狮子山的过路黄核型2n=24=2m+2sm+4st+16t不同。基于上述形态与核型数据,该文认为黄石月亮山的过路黄居群为自然三倍体。过路黄自然三倍体的发现丰富了过路黄的多倍体资料,不仅能为过路黄的遗传多样性及进化研究提供参考,还能为过路黄的药用、园林应用及其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和日本白鲫血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林光华  张丰旺 《动物学报》1996,42(3):260-268
在82尾团头鲂和48尾日本白卿材料鱼上测定了血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经细胞脆性值,比积及比重,血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各型血细胞大小赞美 下述常数值的雌雄差异,周年变化及鱼种间的差异,为鱼类血液学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方正银鲫雌核发育的细胞学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雌核发育是一种特殊的繁殖方式,同种或异种精虫进入卵细胞内只刺激其发育,精虫头部并不形成有功能的雄性原核,结果卵细胞的发育只是在一个雌性原核的参与下进行(洛马索夫,1960)。许多研究报告证实银鲫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Berg 1949年首次提出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雌核发育的假设,其后洛马索夫和哥洛温斯卡娅(1947,1954)用黑龙江移殖的银鲫雌鱼与鲫、野鲤、家鲤等雄鱼杂交,得到的后代完全与银鲫同型,并用细胞学方法证实了雄性精核在卵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没有与卵核融合。1966年,Cherfas报道了黑龙江一种雌核发育银鲫的染色体为三倍体。1971、1978年,小林弘先后发表了日本关东系三倍体银鲫(Carassius auratus lagsdorfii)雌核发育的细胞学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同源雌核发育银鲫精子在4种类型的雌核发育银鲫卵中的发育特征。初步揭示了天然雌核发育银鲫根据精子的来源不同而分别具有二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对其在维持雌核发育银鲫种群生存,促使克隆分化等方面的独特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间,以D系银鲫体型最高,其相对体高平均为47%,A系为44.4%,C系为43.7%,B系为41.7%。在生长速度方面以D系生长最快,其次为A系,这两个系的银鲫在含肉量与肌肉蛋白质含量上均无明显差异,但D系银鲫对饵料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A系,因此生产上养殖以D系银鲫为母本,红鲤为父本人工繁殖而成的高体型异育银鲫,可提高经济效益10—20%。银鲫4个雌核发育系的卵巢发育进程不同,D系卵母细胞在2月份有个迅速发育期,因而最早进入成熟产卵期。A系成熟产卵期略晚,C系成熟产卵期较迟。银鲫染色体数目存在系间差异,D系染色体数目为162,A系和C系为156。  相似文献   

14.
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彭泽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6。它们的核型组成是:3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6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为238。本研究结果与其它雌核发育类型的鲫鱼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三倍体萍乡肉红鲫的精子入卵及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扫描(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天然三倍体萍乡肉红鲫成熟卵子卵壳、受精孔、精子进入区以 及卵子质膜表面的细微结构,观察了两种不同交配组合:(A组)萍乡肉红鲫(♀)×萍乡肉红鲫(♂)与(B组)萍乡肉 红鲫♀×兴国红鲤♂的受精早期精子入卵的时序,卵子质膜表面和卵子皮层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不同交配组 合的精子入卵时序、皮层颗粒释放和卵子表面的变化基本类似。同时观察了这两种不同组合的胚胎发育时序,水 温在16℃以上才能正常发育,最适发育水温为20-25℃。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组合在出膜时间和胚胎发育的总积 温方面存在差异,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组织移植对银鲫不同雌核发育系的遗传监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脾移植实验对银鲫3个不同的雌核发育系进行了遗传分析。在3个同系移植的组合中,移植物被接受的个体数平均达95%,表明同一雌核发育系的大多数个体具有一致的基因型。在不同雌核发育系间的移植,移植物在7—14天被排斥(21—30℃)。从而用组织移植证明这些雌核发育系是存在的,并与遗传标记所鉴别的结果一致。文中对同系移植中出现少数排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前期研究表明ATP竞争性小分子抑制剂SP600125在体外可以高效诱导鱼类细胞多倍化。研究首次尝试用SP600125直接孵育鲫受精卵以获得多倍体鱼的可能性。结果显示SP600125处理受精卵虽然能够引起部分胚胎倍性发生改变, 但也显著影响胚胎发育并导致胚胎高死亡率, 同时伴随着畸形鱼苗的发生, 其中主要表现为脊椎弯曲和尾缺失等骨骼发育异常。SP600125处理导致骨骼畸形在SP600125孵育鲫鱼苗试验中也同样获得验证。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 在体(受精卵和鱼苗)或离体(培养的尾鳍细胞)状态下, SP600125孵育会引起smad6、stat1、 lef1、bmp2和twist1等骨骼发育相关基因mRNA水平显著上调。相关结果为进一步调整SP600125诱导的鱼类倍性操作策略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静水压休克方法研究了促使第二极体保留诱发三倍体水晶彩鲫的最佳条件。在卵受精后4—5min采用600kg/cm~2或650kg/cm~2的静水压处理3min,不但能导致100%的三倍化,而且胚胎的存活率相当高,孵化率为对照组的90%左右。研究表明,静水压休克是进行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的有效方法,休克的最佳条件易于掌握,处理程序易于标准化。文中讨论了静水压处理的条件与三倍体出现率和胚胎存活率的关系,以及最佳条件下和不适条件下胚胎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磁处理水对鲫鱼血清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经磁处理水饲养的鲫鱼血清蛋白谱带和LDH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其血清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电泳谱带与对照相比有明显差异。血清蛋白谱带平均变化率为32.5%,LDH同工酶谱带平均变化率为10%。两种谱带均以饲养10d的变化率最高。结果提示了磁处理水对鲫鱼最佳影响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