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合细菌固定化及对养殖水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海藻酸钠进行光合细菌固定化实验,比较了固定化菌和悬浮态菌的生长和生理特性,观察其在载体中的分布,并对其净化养殖水的能力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大大提高了光合细菌的生长速率;粒径为3.5mm,菌初始密度为0.12mg干菌泥/L为最佳固定化条件;在生长初期,菌在载体内的分布不均匀,后期趋于一致。在固定化菌净化养殖水的研究中发现,固定化光合细菌对养殖水的净化能力大大优于悬浮态菌。  相似文献   

2.
光合细菌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细菌以其无毒、繁殖快、适应能力强、易人工培养等优点而在环境治理中受到重视。国内外对光合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业(如净化水质,作饵料添加剂等)和生活及工业重污染水处理中的作用,关于光合细菌在景观微污染水体治理方面的作用研究较少。课题组研究发现光合细菌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西南大学景观水中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5%,暗示光合细菌能有效治理景观水污染。综述了光合细菌的分类、脱氮除磷原理以及目前光合细菌在治理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和养殖污水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光合细菌在处理景观微污染水体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光合细菌在景观水治理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合固定化光合细菌及其处理养鱼水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海藻酸钠和沸石,将含有球形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沼泽红假单胞菌、万尼氏红微菌等菌体的复合光合细菌固定化,研究其对养鱼水的氮磷去除效果.比较了两种不同包埋材料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养鱼废水的效果,对固定化光合细菌去除废水中氮磷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通过生物反应器连续处理养鱼水分析了处理后水质的效果.通过2 种固定化工艺的比较,确定了2 %沸石+2 %海藻酸钠(CA )的凝胶剂组合作为固定材料,其颗粒内生物活性最高.复合固定化光合细菌处理养鱼水的最佳条件为:厌氧光照条件下,颗粒粒径3 mm ,包埋比1 :5 ,颗粒投加量5 mg·L-1 ,4d 后养鱼水中NH4+-N 、PO43-和CODMn 的去除率分别为74.4%、84.26%、78.92%.此外,通过连续试验可以看出,固定化光合细菌具有明显的去除氨氮、磷酸盐的作用,其在净化养鱼水质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的保藏方法及其同化磷能力,采用液体种室内自然放置、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等方法对光合细菌进行保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可作为该菌种的长期保存方法;对两株菌的磷同化能力进行了比较,降解率分别为22%和15%。本研究为获得光合细菌的长期保存方法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的保藏方法及其同化磷能力,采用液体种室内自然放置、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等方法对光合细菌进行保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可作为该菌种的长期保存方法;对两株菌的磷同化能力进行了比较,降解率分别为22%和15%。本研究为获得光合细菌的长期保存方法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固定在载体PVA上,用于鲤鱼育苗池中净化水质的研究结果。并验分别用固定化光合细菌、游离光合细菌和对照三组,在三个鱼池中分别放养700尾鱼苗,每5日测鱼池水中氨态氮一次,共测6次,其结果表明,应用固定化光合细菌的鱼池、氨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有明显净化鱼池水质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应用动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光合细菌在养鱼,养虾,养鸡等方面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和在作物方面作为生物肥料的应用,以及光合细菌净化水质,防病,治病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发育的菌群,广泛分布在湖沼、污水、活性污泥及水稻、水葫芦、芦苇、小麦等的根际土中。光合细菌具有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据小林达治报道,光合细菌菌体含有大量的蛋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在养鱼、养虾、养鸡等方面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和在作物方面作为生物肥料的应用,以及光合细菌净化水质,防病,治病方面的 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合细菌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影响。方法:采用红螺菌科拟球形红假单胞菌X3与有机肥料对特定地块的土壤样品微生物类群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和有机肥对所测定的微生物类群均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有机肥作用大于光合细菌。结论:光合细菌能通过调节土壤的微生物类群活性,促进土壤物质转化和循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植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一株反硝化细菌与光合细菌对养殖海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一株反硝化细菌与一株光合细菌以不同比例混合后,用海藻酸钠固定,加入到滤料基质为生物陶瓷的净化单元中,对实验室养殖海水进行封闭循环式净化,用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作为净化指标,观察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的添加量为反硝化细菌的75%时,对铵盐的净化效果达到了79.72%,硝酸盐的去除率为90.61%,亚硝酸盐的去除率为77.06%。且在氨氮浓度负荷较低时也可以有较好的净化速率。  相似文献   

12.
PS1沼泽红假单胞菌对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合细菌PS1——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净化集约化对虾养殖废水,探讨不同温度、不同菌浓度下PS1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S1可有效降低对虾养殖废水中的COD、NH4^+-N、NO3^-N、PO4^3--P,但对NO2^--N无降解效果,反而使之持续升高;PS1对养殖废水96h的降解率受温度和添加菌浓度的影响显著(P〈0.05)。当温度为26℃时,PS1对废水的降解活性较好;不同菌浓度组间的净化效果差异明显(P〈0.05),综合净化效果,以12.5×10^5 CFU/ml的菌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13.
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的能够营行光合作用的一类水生细菌,虽属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之一类,但他们回异于高等植物和藻类;仅以其所含的光合色素而论,该菌群除含有菌绿素(Bacteroichlorophvll)外,类胡萝卜素亦为重要成份。随菌种不同,菌体内含有的菌绿素和胡萝卜素的种类和数量亦不同,因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可做为光合细菌菌种鉴定的一种辅助手段,用为菌种命名的参照依据。本文从筛选净化水质的优良菌株出发,报道从沈阳地区分离的胶质红假单胞菌L菌株所含红色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鉴定,作为该菌株细菌学分类地位的辅助依据,进而阐明所含红色素的类别和特征。为有用天然色  相似文献   

14.
从东北地区水稻及大豆根际分离出的两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球形红假单胞菌菌株N8611和胶质红假单胞菌菌株N84),分别与快生型大豆根瘤菌QB113以及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16—11C共同培养时,其固氮比活与它们的纯培养菌相比有显著提高,说明这两类菌的固氮活性具有协同效应。两株光合细菌及其胞外组分,以及光合细菌与大豆根瘤菌共同培养时分离出的胞外组分,能显著加强由上述根瘤菌所形成根瘤的固氮活性。可以初步肯定,上述协同效应的原因之一是光合细菌胞外组分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但是其对土壤光合细菌和甲烷氧化菌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本文采用土壤宏基因组16S r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不同耕作模式(免耕和传统翻耕)和不同秸秆覆盖量(0、50%、100%)对潮土中光合细菌和Ⅱ型甲烷氧化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土壤中光合细菌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H=2.47)显著高于传统翻耕土壤(多样性指数H=2.35),且与土壤总氮呈显著正相关,数量略低于传统翻耕土壤;光合细菌的数量和多样性虽均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不显著;虽然免耕和秸秆覆盖对Ⅱ型甲烷氧化菌数量和多样性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但是耕作模式、秸秆覆盖及二者互作对其影响均不显著;不同处理中光合细菌和Ⅱ型甲烷氧化菌的种群结构无明显变化,光合细菌优势种群以根瘤菌目(Rhizobiales)和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为主,Ⅱ型甲烷氧化菌优势种群主要为甲基孢囊菌科(Methylocystaceae)的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能够高效净化甲醛的光合细菌菌株。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滇池湿地公园入口处污水中分离得到1株光合细菌,将其命名为PSB2-3,对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研究、16S rDNA分子鉴定及净化甲醛能力的测定。结果经鉴定这株光合细菌为荚膜红假单胞菌。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条件:厌氧条件,温度30℃,pH 7.0~8.0,接种量25%~30%;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CH3COONa和(NH_4)_2SO_4。在最适生长条件下,该菌株对甲醛的耐受浓度可达60 mmol/L,96 h可将其降解73.35%,64 h可将40 mmol/L的甲醛全部降解,32 h可将20 mmol/L的甲醛全部降解。结论菌株PSB2-3对甲醛具有很高的耐受浓度及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7.
紫色非硫细菌光合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色非硫细菌光合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吴大庆,钱新民(山东大学微生物所,济南250100)紫色非硫细菌purplenonsulfurbacteria,以下简称PNS菌,即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属于光合细菌的α和β亚门,具有较...  相似文献   

18.
饮水中添加光合细菌对长黄肉鸡的饲喂效果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长沙410131曾衡秀,俞火明光合细菌是一种水圈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对水产生物有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和净化水质的作用,据试验报道,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可促进畜禽生长,增强防...  相似文献   

19.
红树林湿地植物生长促进菌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从红树林根系中提取的植物促生菌的种类,即固氮细菌、溶磷细菌、光合厌氧细菌及其在红树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对小麦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光合细菌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光合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尧麦16为材料,在不同生长时期施用光合细菌,研究光合细菌对小麦生长、产量及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光合细菌培养液的不同成分可提高小麦旗叶SPAD值、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积累。拔节期施用后,混合菌液对叶片SPAD含量促进作用最大,较不施用对照提高33.6%,小麦干物质积累较对照增加25.7%,单株籽粒重量增效为14.3%。单菌株实验处理中沼泽红假单胞菌促进作用最强,干物质积累和单株籽粒重量较培养基稀释液对照增效均为13.1%。不同施用时期的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对灌浆期和拔节期小麦促进效应最强,其中静息细胞可延长叶片功能期,使光合产物持续增加;无细胞培养液通过促进小麦营养生长,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结论】光合细菌可促进小麦生长,有效提高小麦生育过程中相关光合功能;施用时期应为小麦拔节期和灌浆期;光合细菌对小麦生长和产量促进作用是静息细胞和代谢活性物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