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评价枣庄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于2008年在所辖区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麻疹血清学监测和费用-效益分析等,对MV强化免疫进行了评价。枣庄市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在强化免疫前为14.1/10万,对1-6岁儿童开展MV强化免疫后,2010年麻疹发病率为0.8/10万,降低了93.5%;1-6岁儿童麻疹发病构成,强化免疫前为39.87%,强化免疫后为25.90%,大大减少了5岁以下儿童的麻疹发病;强化免疫后,1-6岁儿童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9.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从强化免疫前的1∶563.0增长到强化免疫后的1∶814.9。开展MV强化免疫费用-效益比值为1∶2.23~1∶3.12。开展MV初始化强化免疫是加速麻疹控制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活疫苗接种后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该疫苗安全接种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间每年的6月1日到8月31日在建湖县城区免疫规划门诊接种的婴幼儿登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接种5 139人,报告副反应114人,报告率2.218%。报告发生率,一般副反应109例,发生率为2.121%;异常副反应5例,发生率为0.097%。结论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异常副反应发生率低,接种疫苗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安全性,2004年4~10月在济南市中心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对总服用该疫苗的410例7月龄~3岁的幼儿密切观察其反应,测量腋下体温并询问有无不适症状等。结果显示,95.61%幼儿(392/410)无不良反应;约4.39%(18/410)出现发热、腹泻等不良副反应,其中强反应3例(0.73%),中度反应11例(2.68%),轻度反应4例(0.98%),均于对症治疗后3日内缓解并消失。临床资料证明,使用该疫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6.
制备轮状病毒四价灭活疫苗,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抗体应答情况。实验采用轮状病毒原液经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灭活后配制四价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小鼠,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gA、IgG。将单价G1、G2、G3、G4型灭活病毒原液及四价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均可刺激产生针对RV的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但IgA应答较弱。表明四价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在小鼠中具备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不同接种剂量在初免及复种后的免疫效果及差异性。方法在同一观察区域、不同时段对适龄儿童分成两组采用MV0.2 ml与0.5 ml接种剂量分别在初免和复种后进行麻疹IgG抗体滴度测定。结果初免后,0.5 ml组较0.2 ml组IgG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分别提高5.28%与9.79%,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543.03提高至1:813.51;初免加复种后,0.5 ml组较0.2 ml组阳性率、保护率分别提高5.32%与3.98%,GMT由1:740.49提高至1:1098.30;初免加复种较单一初免的阳性率、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免接种剂量0.5 ml可提高IgG抗体阳转率;复种0.5 ml与0.2 ml组的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0.5 ml组抗体阳性率、GMT较高。 相似文献
8.
<正>预防接种是保护个体对抗日本脑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在中国使用了2种日本脑炎病毒疫苗;即Vero细胞衍生性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在小鼠模型中鉴定了由灭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以及DNA疫苗侯选物〔(pCAGJME),它表达了JEV-prM-E蛋白〕诱导的免疫应答的 相似文献
9.
10.
序贯免疫策略用于结核疫苗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序贯免疫策略目前是结核疫苗研究领域的又一新趋势,拓展了结核疫苗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序贯免疫策略的疫苗形式称为初免-加强疫苗,其用于预防结核病前景广阔。本文就近年来序贯免疫策略在结核疫苗研究中的组合方式及其优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以非复制型腺病毒为表达载体的多价轮状病毒(Rotavirus,RV)基因工程疫苗的可行性,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表达我国G2和G3型RV流行毒株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用表达G2和G3型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vAdG2VP7、rvAdG3VP7经滴鼻和灌胃两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对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黏膜抗体和相关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表明,用表达G2和G3型vp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经滴鼻和灌胃两种途径免疫小鼠后,均可诱导机体产生较强的RV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并能产生中和抗体。但免疫反应以Th2类为主,Th1类反应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本研究为新型RV基因工程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CpG寡核苷酸(CpG ODN)与重组HBsAg蛋白疫苗(rHBsAg)联合免疫C57BL/6BL/6小鼠,观察CpG ODN对小鼠免疫状况的影响。试验分对照、乙肝疫苗以及用乙肝疫苗加CpG三组,MTT法分别进行HBsAg特异性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HBsAg特异性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自然杀伤细胞非特异性杀伤试验,以及Con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LISA测定HBsAb、INF-γ、IL-12和IL-4结果中,疫苗加CpG组抗原特异性转化试验指数为4.05±0.31;疫苗加CpG组抗原特异性CTL率为82.27±22.64,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而HBsAb、INF-γ、IL-12的结果分别为51.85±14.41、802.25±104.25和373.62±66.58,与对照组及疫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pG ODN能作为一种新的免疫佐剂更好地增强重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高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性出血热(EHF)灭活疫苗对初免一年或一年半后的25名志愿者加强免疫1针,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副反应,可使初免后中和抗体阴性者或初免后阳性转阴者,中和抗体全部阳转,且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与初免相比有成倍的增长。表明此疫苗的初免是有效的,即使初免后未检出中和抗体,但对EHF病毒抗原仍具有强烈的回亿反应,因而EHF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在对婴幼儿实施基础免疹(BCC、DPT和TOPV)的同时,接种国产血源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对八月龄的婴儿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乙肝疫苗接种组1(10μg)、2(20μg)抗-HBs达到临界保护(P/N≥10.0)的分别为80.65%,78.49%,未检出HBV感染标志物;未接种乙肝疫苗组的HBV感染率边10.5%。血清学检测还表明乙肝疫苗与BCG、DPT和TOPV等生物制品联合免疫应答是好的,各抗原间无干扰作用,提示乙肝疫苗可列入扩大免疫规划,并将有效地控制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10μg三个批号国产HB-Vac的4年免疫持久性,发现在同一年龄组免疫持久性在性别上无差异(P>0.05),但在临界保护率(S/N≥2.1)和有效保护率(S/N≥10)幼儿组明显高于成年组(P<0.05)。鉴于幼儿初免4年后有效保护率下降到60%以下,建议HBVac加强免疫可在初免3—4年进行。 相似文献
16.
DNA疫苗为编码抗原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注入体内后在原位表达所编码的抗原并诱导免疫应答,在预防感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肿瘤等疫病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与灭活疫苗相比,其免疫效价还比较低。有多种策略能够增强或调节DNA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其中,作为外源基因载体的质粒的组成及插入的有关基因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免疫反应的效果,在构建DNA疫苗质粒时,加入细胞因子、融合信号、泛素等基因以及ISS序列,另外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对抗原提成细胞有影响的分子共注射,以及加入转移分子,都可以明显增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从而有利于研制更有效的DNA疫苗。 相似文献
17.
报道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与同龄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急性期患儿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CD8不变,至恢复期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CD3、CD4及CD4/CD8逐渐正常。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显著下降,恢复期接近正常。结果提示细胞免疫参与了轮状病毒肠炎的感染过程,CD4/CD8与该病的预后有关。轮状病毒肠炎急性期可有继发性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治疗时,有必要维持患儿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以提高其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庚型肝炎病毒E2(HGV E2)基因片段作为DNA疫苗的可行性。将来自于质粒pThioHis-E2编码HGV E2的基因片段(559bp)亚克隆到质粒pCMV-S中,使之和HBsAg基因位于同一阅读框,形成重组质粒pCMV-S-E2。用纯化的质粒pCMV-S-E2 DNA注射到昆明小鼠后腿四头肌中来免疫小鼠,同时用pCMV-S作为对照。间隔14天再加强一次免疫。在加强免疫后的第8天眼眶取血。用E2—GST融合蛋白作为固定化抗原,通过ELISA检测受试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结果表明,用质粒pCMV-S-EDNA免疫的小鼠可以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9.
乙肝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其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构建含adr亚型HBV表面抗原基因的核酸疫苗 ,考察人白细胞介素II基因及重组白细胞介素II的免疫佐剂作用。用含有人白细胞介素II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及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II蛋白作为佐剂 ,将编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VAX/HBS免疫BALB/C小鼠 (试验组 ) ,同时设置注射质粒pVAX的阴性对照组 ,并分别于第 2 ,4周后加强免疫各 1次。试验组在第 4周时开始有HBsAb产生 ,阴性对照组未测到HbsAb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检测到HBsAg。乙肝病毒DNA疫苗能引起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白细胞介素II的真核表达质粒的佐剂作用不明显 ,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II蛋白具有提高小鼠对乙肝病毒核酸疫苗免疫应答水平的佐剂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