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从1975年Hughes从脑内发现有内源性鸦片样物质以来,有许多作者相继报道从体内分离出许多具有吗啡或鸦片样活性的物质,主要有亮啡肽、甲啡肽,β-内啡肽,α-内啡肽,γ-内啡肽、垂体吗啡样物质,快泳动性吗啡样物质和非肽类的吗啡样物质等近10种。它们总称为内啡素(endorphins)或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us opiate like substances,OLS)。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认为,动物组织中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都是长链的阿片肽前体:前阿黑皮素(proopiocortin)、前脑啡肽(proenkephalin)或前强啡肽(prodynorphin)的片段,而非肽类的吗啡仅存在于植物中。Spector 及其同事用放射免疫测定法从蟾蜍皮肤中检测出低浓度的吗啡(3 pmol/g)。Goldstein 实验室也从牛的下丘脑及肾上腺检测出吗啡。他们指出,所发现的极少量的吗啡是属于内源性物质还是来自外界,仍不清楚。因此,决定证明吗啡的生物合成。Spector 实验室和 Goldstein 实验室都发表了进一步分析内源性非肽类阿片样物质的实验结果。Goldstein 等发现吗啡和可待因存在于牛下丘脑提取物中;但在牛肾上腺及大鼠脑提取物中则无规律可循。所以不能断定吗啡和可待因是否为内源性物质、是否参与脑功能。Spector 等从大鼠脑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5年Hughes 从猪脑中分离并鉴定两个脑啡肽以来,已从动物的脑和垂体中分离到好几种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我们对猪垂体前叶的吗啡样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从中分离到一个活性肽,暂定名为B-Ⅲ肽。  相似文献   

4.
自从1975年Hughes从猪脑中分离并鉴定两个脑啡肽以来,已从动物的脑和垂体中分离到好几种内源性吗啡样物质。我们对猪垂体前叶的吗啡样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从中分离到一个活性肽,暂定名为B-Ⅲ肽。  相似文献   

5.
内源性吗啡样多肽和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源性吗啡样多肽(简称内啡肽)是近年来从脑、垂体、肠分离出来的一类具有吗啡样活性的神经多肽,目前已达8种,它们可能是一类新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节物质。其中脑啡肽是两个5肽:亮-脑啡肽及甲硫-脑啡肽,其脑内分布与(阿片)受体有相当显著的平行关系。β-内啡肽首先发现于垂体,然后亦在脑内找到。在脑内给药时其镇痛作用比脑啡肽强而持久。最近有许多资料提示脑刺激或针剌引起的镇痛都可能是由于激活了脑内的内啡肽能神经原使之释放内啡肽。本文讨论了有关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苯二氮(?)(BDZ)类药物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焦虑药。大量证据表明,这类药物的效应是通过体内BDZ受体中介产生的。BDZ和吗啡均为机体的外源性物质;自从体内发现阿片受体后,又发现了阿片受体的内源性配体阿片肽及非肽类吗啡样物质。在发现BDZ受体的同时,人们就开始寻找可能存在的BDZ受体内源性配体。先后在多种组织提取物中发现嘌呤,嘌呤核苷酸、烟酰胺,以及一些肽和分子量在1500至70000的蛋白质可与BDZ受体结合,但未见它们具有与BDZ相似或相反的药理效应。1980年从人尿中分离出β-卡  相似文献   

7.
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不仅是阿片肽,还包括非肽类的吗啡样化合物,后者主要是吗啡和可待因,它们可在动物体内自身合成。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和内毒素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73年发现特异性阿片受体以后,又相继在哺乳动物脑组织内发现和分离出5肽的脑啡肽和31肽的内啡肽。近年来,又相继在脑和外周组织中发现其它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虽然对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痛的调节方面,但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可能是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它在调节神经、精神、内分泌活动、癫痫、学习记忆、性行为、睡眠觉醒以及呼吸和心血管等生理病理活动中有重要作用。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在研究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作用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内啡素的生成释放和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1975年Hughes等发现两种脑啡肽(甲啡肽,MEK;亮啡肽,LEK)以来,陆续发现存在于体内具有阿片样作用的肽类物质不下20余种。Simon曾建议用endorphins一词泛指内源性吗啡样肽,中文译为内啡肽。但以后此名称多用作β-趋脂素(β-LPH)分子中的特定片断如β-内啡肽(31肽,β-EP)、δ-内啡肽(19肽)、γ-内啡肽(17肽)、α-内啡肽(16肽)等的总称,而不包括脑啡肽、强啡肽等在内。看来,内源性阿片(吗啡)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研究发展迅速,相继发现了β-内啡肽、脑啡肽和强啡肽等多种内源性阿片肽。这些阿片肽虽然分子量大小不同,但在分子结构上都含有共同的N端氨基的序列:酪-甘-甘-苯丙,这种结构可能与其阿片活性有关。近来,西德Brantl等人报告了一种新的天然阿片肽(7肽)。其特点是具有不同的N端结构:酪-脯-苯丙-脯。由于此肽为β-酪蛋白(β-casein)的片段,可由酪蛋白裂解得到,因此命名为β-酪吗啡(β-caso-morphin)。作者对这一新肽与阿片受体的结合及各种生物学效应作了详细研究,发现此肽及其几个N端片段(β-  相似文献   

11.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吗啡作用的深入研究导致内源性鸦片样物质(OLS)的发现。从目前资料看,脑啡肽在脑内合成、释放、作用于受体引起生理效应以及酶促降解等过程已渐趋明确,基本符合作为神经介质的条件。垂体内的β-内啡肽则很可能是一种与ACTH功能密切相关的激素。  相似文献   

12.
自1975年发现脑啡肽以来,十余年间已陆续发现了20多种阿片肽。在研究它们的功能中发现,内源性释放的阿片肽如果量大、持续时间长,也可引起与外源性注射吗啡相类似的耐受现象。这种现象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体内是否具有内源性的抗阿片物质(AOS)与阿片肽相抗衡?在发现脑啡肽后不久,Terenius和Ungar等曾提出体内存在AOS的设想及初步的实验证据。我们实验室也从电针耐受的大鼠脑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抗阿片活性的小肽。1985年,日本Kaneko等从牛脑中提纯了第一个抗阿片肽——血管紧张素II,此后国际上又陆续发现了十几种具有抗阿片活性的神经肽,它们多数是已知结构的神经肽,新发现其具有抗阿片功能,少数是新确定结构的小肽。近几年,关于抗阿片物质的研究已成为  相似文献   

13.
杆菌肽50微克/0.05毫升脑室内注射明显延长家兔手针双侧足三里引起的镇痛效应,在停针后30—40分钟痛阈仍维持很高的水平。测定这时脑内各区的脑啡肽含量,发现杆菌肽手针组纹状体及下丘脑含量显著高于生理盐水手针组及杆菌肽对照组。纹状体尤其明显,比杆菌肽组高1—2倍。停针后30分钟生理盐水手针组在纹状体尚有脑啡肽增高的痕迹,但近不及杆菌肽手针组。在杆菌肽延长针刺镇痛期间,纳洛酮可以明显翻转这种镇痛效应,说明杆菌肽的增强作用可能通过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本工作观察家兔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紧张性高血糖反应中的作用。通过向家兔侧脑室内注射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或羧基肽酶 A 的抑制剂 D-苯丙氨酸以分别减弱或加强脑内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作用。结果表明,纳洛酮能使由乙醚或2-脱氧葡萄糖所引起的高血糖反应减弱,而使由胰岛素所引起的低血糖反应加强并延搁其回复过程。D-苯丙氨酸表现为相反的效应。在已对吗啡形成耐受的家兔,2-脱氧葡萄糖所引起的高血糖反应也呈减弱。这些结果提示,脑内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与紧张性高血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β-内啡肽(β-Ep)是分布于垂体、脑、肠及胰腺的一种内源性吗啡肽。缩胆囊素(CCK)是一种存在于脑及肠道的神经肽。有CCK-39肽,CCK-33肽,CCK-8肽及CCK-4肽等几种形式。下丘脑CCK-8肽的浓度提高,说明它是一种神经激素或神经递质。Vijayan曾报道,CCK-8肽有刺激大鼠生长素及催乳素分泌的效应。但CCK-8肽对垂体前叶β-Ep的分泌有何影响尚不清楚。Matsumura研究了整体及离体情况下,CCK-8肽对大鼠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β-EpLI)释放的影响以及Ca~(++)与这一影响的关系。作者给成年雄性大鼠静脉注射CCK-8肽,然后断头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LI含量。再分  相似文献   

16.
大量的工作已经证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并具有十分复杂的生理功能。随着这方面工作深入,对于脑内是否存在其对抗性物质已引起人们注意。已经从脑内分离提取得到了某些具有对抗阿片活性的未知物质,同时也发现了某些已知的神经化学物质,特别是神经肽,也可不同程度地调节阿片样物质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内吗啡肽”的发现是阿片肽研究的一次突破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Han JS  Wan Y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3):237-239
早在70年代,人们即发现了内源性的δ阿片受体选择性配体(脑啡肽)和k阿片受体选择性配体(强啡肽),但一直未能找到内源性的μ阿片受体的选择性配体。1997年4月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发现了两种内源性的α阿片受体选择性配体,分别命名为endomorphin-1(EM-1)和endomorphin-2(EM-2)可译为“内吗啡肽”。本文拟就内吗啡肽的发现过程及其与其它内阿片肽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大量的工作已经证明,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并具有十分复杂的生理功能.随着这方面工作深入,对于脑内是否存在其对抗性物质已引起人们注意.已经从脑内分离提取得到了某些具有对抗阿片活性的未知物质;同时也发现了某些已知的神经化学物质,特别是神经肽,也可不同程度地调节阿片样物质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正> 类吗啡肽或抗吗啡肽研究都起源于探讨阿片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阿片研究始于200多年前,1803年Derosne,1805年Serturner先后从粗阿片中分离得到与阿片作用相同的结晶,Serturner命名为morphine(吗啡)。吗啡的结构被阐明后,发展起数以千计的类吗啡合成药物。具阿片作用的药物在结构上都有芳香环,和一三级胺形式的氮原子,以两个饱和碳原子与芳香环相隔,且唯有左旋异构体才显示阿片效应。吗啡结构的微小变化对其作用都可产生影响,如烯丙吗啡(nalorphine)与吗啡的差异只是以烯丙基取代甲基,即具有拮抗吗啡的效应。1972年至1973年Terenius、Pert Simon等同时发现脑内吗啡受体,并证明脑和豚鼠迴肠肌细胞都有吗啡受体。随后又出现,受体对腺苷酸环化酶活性有调节作用。吗啡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效应,是以受体为中介而实现的。吗啡对该酶的抑制效应又和它的麻醉效应相平行。Collier对吗啡与受体的关系提出:“外源药物受体实际是机体内源物质受体”的见解。这种思想促进了对内源性吗啡物质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内源性鸦片样物质(endogenous opiate like substances)包括甲啡肽、亮啡肽、β-内啡肽、γ-内啡肽、α-内啡肽等多种。它们是体内存在的一类具有鸦片样活性的物质,在体内起着神经介质或激素的作用。内源性鸦片样物质不仅在痛觉调制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体内激素分泌、体温调节、消化活动、睡眠、精神、运动等生理功能亦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