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耕 《植物杂志》2011,(3):80-85
北京南海子,是麋鹿的科学发现之地,麋鹿的一度灭绝之地和麋鹿的成功回归之地。2011年,是麋鹿科学发现146周年、麋鹿曾于中国发生灭绝111周年和麋鹿回归祖国26周年。斗转星移,物是人非,麋鹿的失而复得竟与国运的荣辱兴衰息息相连,实在令人感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80周年,交流2004年75周年以来的新成果,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将于2009年10月19日—23日在北京召开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亚洲第四纪研究学术大会。会间并设立亚洲旧石器  相似文献   

3.
印其章 《生理学报》2007,59(3):I0006-I0006
今年是《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刚巧遇上我今年也是80周岁,我们是同龄。加上多年来我和《生理学报》颇多往来,此时此刻,有些感触。随手写下来,愿与生理学同行们交流切磋,并以此作为对《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生物学通报》创刊30周年。为了总结办刊经验,制定提高刊物质量的具体措施,推动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本刊于今年5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了《生物学通报》创刊30周年纪念会暨全国编委、通讯员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编委、通讯员和特邀代表80人,还有北京市中学教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暨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5周年庆典在京举行1994年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5周年,也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的前身──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成立65周年;更重要的是古脊椎所几代人盼望已久并为之做出不懈...  相似文献   

6.
名刊封面     
《植物杂志》2009,(4):50-51
《自然》2009.3 周口店在更久远更寒冷的年代 今年是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现80周年,在这80年中,中外学者在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上,基本达成共识,即距今四五十万年,这个时间已被写进中小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9,(4):50-51
《自然》2009.3 周口店在更久远更寒冷的年代 今年是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现80周年,在这80年中,中外学者在北京猿人的生存时间上,基本达成共识,即距今四五十万年,这个时间已被写进中小学教科书。  相似文献   

8.
正10年前,在所庆80周年前夕,我去昆明出差拜访了著名植物学家、植物所早期领导人之一吴征镒院士,他说:“今年是植物所成立80周年,代我向植物所表示祝贺!向全所同志们问候!”他特别强调:“昆明所和北京所是同根、同为一家,北京所是中国植物学的“航空母舰”。我理解吴老的意思是:(1)植物所在20世纪50年代分出了南京植物所(中山植物园)、庐山  相似文献   

9.
董为 《人类学学报》1999,18(4):262-262
为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南南合作基金的支持下,于1999年10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举办了99北京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的学术活动。这一活动分两个部分: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大会和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念大会于1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先生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野口升先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们再次强调了北京猿人头骨发现的意义以…  相似文献   

10.
陈小章 《生理学报》2007,59(4):393-396
今年是《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我很荣幸获邀主编这期特刊,以纪念这一中国生理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于四月廿日至廿四日在北京召开“纪念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从事植物、动物、微生物、遗传、古生物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代表150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有关学科论文140多篇。  相似文献   

12.
<正> 1979年12月6日到1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五十周年纪念会。北京猿人头盖骨发现的二十五周年和三十周年都举行了纪念会和学术报告会,这一次纪念活动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87人,来自全国除台湾外各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系统、高等院校、科研、生产部门及新闻出版单位。大会共收到学术报告一百余篇,分别在大会上和分组会议上宣读和讨论。报告内容涉及:古人类和旧石器的研究;第四纪地质、古生物、古气候环境;第四纪地质年龄等许多专业。这是我国古人类及有关学术界的一次空前盛会,检阅和交流了近年来在这个领域内各个专业的科研成果。会议中,代表们用一天时间专门参观了北京猿人展览馆和遗址以及附近几个典型的地点。这两年来,对北京猿人遗址进  相似文献   

13.
为深切缅怀著名鸟类和兽类学家、安徽大学教授王岐山先生对我国动物学特别是在鸟兽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在王岐山先生诞辰80周年之际,安徽省动物学会、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和安徽大学于2012年12月26日在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联合举办"安徽省鸟兽研究历史回顾与展望暨纪念王岐山先生诞辰8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环境  相似文献   

14.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04,23(2):110-110
裴文中教授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创始人,他于192 9年发现的第一具北京猿人头盖骨为我国争得第一块国际学术界的“奥林匹克金牌”。2 0 0 4年是裴文中先生的百年诞辰,2 0 0 4年12月2日又是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5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及促进旧石器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在2 0 0 4年10月18—2 2日在北京举办裴文中教授百年诞辰国际古人类学学术研讨会暨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5周年纪念会。大会将围绕世界最新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土石山区典型植物水分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季节性干旱区,水分是限制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为了分析比较北京山区群落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本文利用稳定同位素(D/H、18O/16O)技术,探讨典型群落植物侧柏、荆条、构树和胡枝子的水分来源及其对各水源的利用比率.结果表明: 群落内4种植物的水分来源不同,侧柏主要吸收利用40~60、60~80和80~100 cm深度的土壤水,对这3层的利用率在23.3%~25.9%,对表层0~20和20~40 cm的利用率分别为12.3%和13.0%;荆条主要吸收利用60~80和80~100 cm深度的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51.9%和25.2%,对其他土壤水利用较少;构树主要吸收利用表层0~20 cm和20~40 cm土壤水,利用率分别为47.5%和36.8%;胡枝子对5个水源层水分均有利用,对0~20、20~40和40~60 cm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率在21.4%~22.8%,对60~80和80~100 cm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率分别为15.2%和18.3%.侧柏和胡枝子的水分利用深度相似,两个树种混交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水分竞争;荆条和构树的水分利用深度恰好互补,适宜混交.研究结果可为恢复受损生态环境的最佳植物种组合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韵  李俊发 《生理通讯》2006,25(5):145-147
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0周年学术大会于2006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京丰宾馆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范明教授所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宪教授所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以及王晓民教授所在首都医科大学等在京单位承办。会议的议题是召开第22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讨论第21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学会章程和改选产生第22届理事会;庆祝中国生理学会成立80周年:同时,举行四年一度的学术大会。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 中国生理学会是1926年2月27日由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主任林可胜教授创建的.同年9月6日举行第一届年会,会上决定出版中国生理学杂志(Th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ology).  相似文献   

18.
1984年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市历史学会、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在民族文化宫隆重集会,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55周年。首都有关方面人士二百余人出席,群情欢洽,盛况空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首先发表讲话。他说: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在人类学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使周口店成为世界人类学家注目的中心。我国古人类学工作者正是从周口店起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已为探索我国远古的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学报》1990,9(4):285-285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1989年10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房山区召开了古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隆重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60周年。此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特别是孙鸿烈副院长多次听取汇报,并作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20.
北京万东医疗装备公司最近推出30KW X射线诊断机组,并成为世界银行贷款中标产品。 中频X射线机组是国际80年代末期的换代产品。它利用电力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最新成果,对传统的X射线机进行重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