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应用抗菌素比较容易地解决了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之后,临床上出现了“条件致病菌”的感染问题。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绿脓杆菌是分布广、自然抗药性发生率高的一类条件致病细菌。它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近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经成为死亡率较高的难治病之一。绿脓杆菌感染常在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时发生。虽然临床上不断使用新的抗菌素,但如果机体条件不改善,疗效就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国内外都在研究应用各种免疫制剂治疗和予防绿脓杆菌的感染,以便给临床控制和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寻找新途径。鉴于免疫核糖核酸有特异促进噬菌细  相似文献   

2.
<正> 接受免疫仰制剂治疗癌症、重度烧伤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常招致严重的绿脓杆菌(P、aeruginosa)感染。此外,可对现有抗生素很快产生抗药性,用化学疗法很难治疗。 Millican等(1958年)首次报道抗绿脓杆菌免疫血清抗体疗法有实用价值。以后,许多作者对抗绿脓杆菌各种成分的抗体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脂多糖(LPS,存在于菌体外膜)抗体,可借助吞噬细胞的免疫吞噬作用而感染。用鼠型单克隆抗体(McAp)试验也有同样的结果,并发现抗外膜蛋白McAp的防御感染作用比抗LPSMcAp效果差。 最近,制备抗绿脓杆菌脂多糖的人型McAp已获成功,产生人型McAp的细胞是采用Epstein-Barr病毒(EBV)转化法或杂交细胞瘤法。作者对健康人未梢血淋巴细胞的病毒转化细胞产生的抗绿脓杆菌人型  相似文献   

3.
用微量间接血凝法检测了健康人和绿脓杆菌感染患者血清抗EP抗体.健康人共检测154人.基础抗体水平绝大部分在1:8以下(占85.05%)EP—HA GMT为1:7.3.无性别差异(x~2=3.04、P>0.05).绿脓杆菌感染患者检测38例,免疫前GMT高于健康人1.43倍,免疫后较免疫前GMT提高4倍.绿脓杆菌EP是绿脓杆菌共同抗原,检查人抗EP抗体水平对诊断、防治绿脓杆菌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绿脓杆菌是烧伤及外科手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该菌的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极微量的PEA便可引起肝、肾等组织细胞死亡,进而导致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临床上绿脓杆菌感染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同时,PEA还严重影响创口的愈合。目前临床上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控制以及对PEA毒血症的防治尚无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本实验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表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仍然是引起医院内机体衰弱病人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地震截瘫病人长期卧床,多有不同程度排尿障碍和尿潴留,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因而容易发生尿路上行感染。为了防治尿路感染,促进病人康复,本文对109例唐山地震截瘫住院病人尿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感染状况及其菌株药物敏感性作了调查研究,以供临床参考。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率为49.54%(54/109)。其中,单纯大肠杆菌感染率为27.52%(30/109),单纯绿脓杆菌感染率为20.18%(22/109),两菌混合感染率为1.83%(2/109)。  相似文献   

6.
绿脓杆菌外膜蛋白Opr F可有效激活机体的免疫机制对抗细菌的感染,在疫苗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绿脓杆菌外膜蛋白Opr F表达菌株;利用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尿素梯度复性获得Opr F蛋白,免疫小鼠制备Opr F蛋白多克隆抗体。ELISA法表明,Opr F抗血清滴度达1∶12 800倍,Western blotting证实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通过DNAMAN软件对Opr F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其C端在不同细菌间存在较高同源性;采用MEGA软件对Opr F的系统发生分析发现假单胞菌属细菌的亲缘关系高于其它属细菌。  相似文献   

7.
在免疫缺失、囊肿性纤维化、烧伤烫伤等患者的临床继发感染中,绿脓杆菌是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合成的细胞外毒性物质—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最关键内在机制。该文对中外学者们在PEA的结构、功能、提取和纯化方法、重组毒素、基因工程疫苗以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对预防和治疗绿脓菌感染、抗肿瘤、抗移植排斥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抗菌免疫核糖核酸(iRNA)已被应用于抗感染的临床治疗,对烧伤病人及其它感染病人中的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为评定抗菌 iRNA 的免疫活性及探讨其抗感染作用机理,我们应用了白  相似文献   

9.
<正>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佘项,获10佘项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10.
<正>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11.
<正>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获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12.
<正>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中,绿脓杆菌感染的发生率日趋上升。由于绿脓杆菌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使绿脓杆菌败血症严重地威胁着烧伤和战伤病人的生命。近年来,对绿脓杆菌的主动和被动免疫的研究,已经广泛开展。下面就几种菌苗研制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3.
血清分型是检测绿脓杆菌交叉感染和追踪其感染源的重要工具。本文用国内生产的绿脓杆菌诊断用12群“O”血清,对自西安市11所医院临床病人创面、呼吸道和尿路感染分离的118株绿脓杆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发现,118株绿脓杆菌中有115株能被“O”血清凝集,鉴定率为97.46%;有109株能被分型,分型率为92.37%。其中以血清Ⅵ.Ⅰ.Ⅲ三群菌多见,表明西安地区医院绿脓杆菌感染以这三个血清群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治疗由绿脓杆菌引起的疾病的有效药物是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毒素和托普霉素。但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耐药菌也不断出现。为此必须进一步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和免疫制剂。本文报道了探索绿脓杆菌的血清型及对抗生素耐药性关系,寻找抗绿脓杆菌的更有效的药物筛选“模型”和免疫制剂的“抗原”等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一近年来临床由于广泛使用抗菌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肾皮质激索等,经常出现所谓“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在外界分布甚广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肠道杆菌不仅是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而且是自然抗药性发生率高的细菌。由这类菌引起的感染(如烧伤感染等),多在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16.
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造成实验动物污染和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分子分型方法是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的重要手段,对于确定感染来源和途径,检测交叉污染和流行菌株方面非常有效。本文主要对绿脓杆菌分子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SPP小鼠及无菌小鼠被绿脓杆菌感染后,无临床症状。但进行医药、生物制品实验时,常影响试验结果。为迅速测出SPF小鼠体内是否被绿脓杆菌感染,我们用噬菌体裂解试验  相似文献   

18.
绿脓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能感染任何组织和部位,甚至通过血流导致败血症,国内文献报告绿脓杆菌败血症死亡率在80%以上。近年来,由绿脓杆菌所致医院内感染也日益受重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绿脓杆菌的耐药率也在不断增长。这给临床治  相似文献   

19.
《生物技术》2013,(2):1
应用医学微生物研究室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免疫研究室,是国内第一家免疫专业实验室,主要从事感染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卫生部绿脓杆菌专业实验室依托该室技术力量组建。近年来,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市级项目30项,获国家、省部级奖6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发明专利25项,获10项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肾移植术后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与控制咽部绿脓杆菌的定值及其感染作了前瞻性研究。36例上述病人分为常规抗生素治疗和改进治疗两组各18人。肾移植术后常规治疗组病人咽部定植绿脓杆菌的16人(88.89%),发生绿脓杆菌继发感染的7人,感染率为38.89%。改进治疗组中,18例病人咽部定植绿脓杆菌的5人(27.78%),发生感染的1人,感染率为5.56%,此组患者感染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绿脓杆菌的血清型83.15%为第四群6型。质粒分析表明咽部定植绿脓杆菌的同感染灶上的绿脓杆菌具有相同的质粒图谱。作者认为:肾移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术后感染,但必须控制抗生素的疗程和剂量,否则将会导致机体正常菌群微生态平衡失调,耐药性绿脓杆菌定植于局部,极易造成感染的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