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志》2015,(3)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260例住院患者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结果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医疗护理操作不当。结论对鼻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非计划性鼻胃管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赵月香 《蛇志》2014,(2):191-19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除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1日~11月15日我科置入胃管患者13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12月1日~2014年1月15日我科置入胃管患者212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方法,确立"如何降低非计划性拔除胃管率"为活动主题,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降低ICU置入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显著,既减少了患者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周梅连  苏海瑕  黄效廷 《蛇志》2014,(3):339-340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患者自行拔管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的70例患者,分析患者自行拔管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自行拔管多发生在中午及夜间,病人舒适的改变、护士健康教育不到位、巡视不及时是造成自行拔管的主要原因。结论为留置胃管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留置胃管的依从性,降低患者自行拔管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5,(4)
目的分析留置PICC导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2013年1~12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327例患者中27例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并对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非计划性拔管患者中,静脉血栓形成9例,占33.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例,占25.9%;导管堵塞4例,占14.8%;导管重度脱出3例,占11.1%;皮肤严重过敏2例,占7.4%;导管与连接器分离,导管完全进入血管内1例,占3.7%;机械性静脉炎1例,占3.7%。结论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降低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吴小琼 《蛇志》2014,(3):345-347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0例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尿管非计划拔管的主要原因为尿管堵塞、气囊漏气或破裂致尿管自行脱落、患者难以忍受留置尿管、约束不当、医护操作不当及宣教不到位。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以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飞杰 《蛇志》2016,(2):218-219
正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ndotracheal extubation,UEX)临床上又称之为意外拔管,主要表现为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而出现的导管拔出或导管意外脱出。非计划性拔管是考核ICU气管插管患者护理质量的一个相对重要的指标[1]。早在1998年,相关学者将UEX定义为[2,3]:患者自行拔出气管插管,并且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和相关操作时的意外拔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后容易导致患者气道黏膜受到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后胃肠减压留置胃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58例行外科术后留置胃管患者从心理方面,从胃管和胃管引出液以及患者腹部的症状、体征(腹胀、肛门排气)等方面进行细节护理.结果 细节护理可以减少术后胃肠减压留置胃管的并发症.结论 细节护理是术后胃肠减压留置胃管的有效护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经鼻胃肠减压术中鼻胃管主要依靠胶布黏贴来实现固定,此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缺点,诸如:部分患者对胶布过敏;鼻翼及脸颊部油脂分泌旺盛导致黏贴效果不牢靠;面部烧伤的患者无法固定;儿童、烦躁患者、对胃管刺激耐受性差的患者、部分患者在活动中对胃管的无意牵拉等常导致非计划性拔管,这样再次置管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加大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延误诊疗。为解决现有传统胃管易脱出难题及特殊患者胃管难以固定的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防滑脱双气囊胃管。该新型胃管在结构设计上通过增加两个气囊来实现防滑脱和体外免胶布固定的目的。当双气囊充入适量气体后,胃内气囊受贲门制约、鼻腔内气囊受鼻前庭制约,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胃管意外脱出,并且无需用胶布固定胃管的体外段。该胃管尤其适用于传统胃管固定困难的患者。文中将详细介绍防滑脱双气囊胃管的结构设计、使用方法、工作原理及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56例胃肠减压管脱出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秀清 《蛇志》2004,16(1):58-59
胃肠减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鼻饲、洗胃、减压等,在外科应用最为广泛.胃肠减压管(以下简称鼻胃管)是否持续通畅有效,则关系着手术的成败和病人的预后.2002年我们对56例鼻胃管中途脱出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对因施护,并对固定鼻胃管的方法加以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放置鼻胃管引流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从2010年9月1日到2013年3月1日间318例胃癌行远端胃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术后留置鼻胃管(NGT组)或不留置组(no NGT组),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的短期效果。结果:158例患者纳入NGT组,而160例患者纳入no NGT组。两组间在术后腹胀、持续呕吐、吻合口瘘、发热、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65例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NGT组34例vs no NGT组31例),NGT组腹胀发生率(5.88%vs 29.03%,P0.05)显著低于no NGT组。结论:对于胃癌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后不推荐放置鼻胃管;而对于既往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后放置胃管可以降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19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1年内复发与否将上述患者分为早期复发组(n=103)与对照组(n=92)。先后采用x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Lauren分型、T分期、N分期、TNM分期、新辅助化疗、术后化疗等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位置、分化程度、手术方式、腹腔镜手术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发现,N分期、TNM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新辅助化疗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进展期胃癌的N分期、TNM分期是其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而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调查117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发生并发症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胃癌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或胸腔积液、腹腔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5.04%(41/117),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术后生活习惯与手术后并发症相关(P<0.05).结论:胃癌术后并发症由多种原因综合引起,除患者素质和病变因素外,6个危险因素依次为:行全胃切除、D2清扫、手术时间>4h、术中出血量≥800mL、胃管留置时间>3d、长期吸烟,应重视其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在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治疗中行胃减压及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28例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病人在局麻或基础麻醉下行经皮內镜下空肠造口术,术后行胃减压及肠内营养支持?峁?28例患者均操作成功,平均操作时间为(19.5±4.6)min,无严重导管相关并发症。术后第2天开始通过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平均术后(7.3土1.6)天完全摆脱肠外营养支持。术后平均(19.4土7.7)天恢复胃动力夹闭胃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35.8士11.8)天,拔管时营养状况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在胃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治疗中能够起到有效的胃减压和营养支持,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丽萍 《蛇志》2010,22(4):408-409
气管插管是急诊科抢救工作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措施之,也是危重患者维持气道畅通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气管导管自行拔出,或其他原因(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后躁动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因胃癌需行全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右美托嘧定组(D组)和安慰剂组(C组),每组30例.患者选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D组于术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嘧定0.6μg/kg,10分钟泵完.C组以同样方式泵注生理盐水.术毕待患者呼吸恢复,清醒拔管.监测记录患者入室后(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5 min(T3)、拔管后15 min(T4)时的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观察患者手术后躁动的次数和程度.结果: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②C组T1,T2,T3,时间点MAP、HR值与T0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组各时间点较T0无明显变化,D组HR,MAP较C组明显降低(P<0.05),③D组的拔管时间较C组长(P<0.05).D组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术毕前半小时泵注右美托咪定(10分钟泵完)可显著减少手术后躁动的发生,减少手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患者术后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高引流量时早期拔出胸管的管理策略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有接受完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术后均留置一根胸管,以"无漏气并且引流量≤300 m L/24h"为标准拔出胸管,分析患者胸管的拔出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共包括221例单肺叶切除和9例双肺叶切除,91.3%的患者完成了硬膜外麻醉,胸管中位引流时间为1天。62.6%的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胸管被拔出,86%的患者在48小时内拔出胸管。12例患者(5.2%)出现持续漏气,4例患者(1.7%)拔管后出现气胸。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以"无漏气并且引流量≤300 m L/24 h"为标准拔出胸管,62.6%的患者在24小时内拔管安全,86%的患者在术后48小时内拔管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导致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为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9例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4.2%,原因主要是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医源性原因。影响因素依次为插管不耐受、患者气道梗阻、医护操作不当、插管方式错误、缺少有效的固定与约束及缺少有效镇静。结论:针对影响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切实的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采用红外线会阴部照射,提高患者拔管后控尿的效果。方法:对76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第一天起采用会阴部红外线照射治疗,连续10天,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评估患者拔除尿管后控尿情况。结果:随访一年后发现,实验组中,37(97%)例的患者能够控制排尿,而对照组31(82%)例患者能够控制排尿(P=0.01)。实验组中可以控制排尿的患者,在拔除尿管以后,平均25±39天后可以控制排尿;而对照组中的患者则需要75±103天才能控制排尿(P<0.001)。接受红外线照射的患者尿控情况明显好于未接受治疗患者。结论:盆底红外线照射是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提高患者尿控能力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仍是手术治疗,标准D2根治术已得到推广,但胃癌术后的局部复发仍是导致患者远期预后不佳的重要因素。早期胃癌患者的检出率低和手术淋巴结清扫的不规范及胃周软组织切除的不彻底是导致胃癌患者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对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效果明显,相同进展程度下远期预后明显好于胃癌。近年提出的完整胃系膜切除治疗胃癌可能会降低胃癌术后局部复发,改善患者预后,规范了完成胃癌根治术的完整流程标准,对于胃癌手术的规范化实施达到整块切除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微创理念不断的深入,腹腔镜的应用与发展使我们对系膜的认识更加深入,我们对完整胃系膜切除治疗胃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淑萍  马柏英  羊香芬 《蛇志》2011,23(4):405-406
意外拔管也称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即将插管拔除,或其他因素导致插管(包括医务人员操作不当)滑出。导管的意外拔除是基层ICU常见问题之一,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而且还造成不良后果。有文献报道,意外拔管后需要重新置管的病人死亡率达25%。现将我院ICU病人意外拔管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