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联合检测法在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收治的深静脉血栓患者120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深静脉造影进行确诊。采用随机对照表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与实验3组,每组40例患者。另选取门诊健康体检患者41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空腹状态下于入院第一天清晨抽取静脉血5 m L,对实验1组进行CRP检测,对实验2组行D-二聚体检测检测,实验3组行CRP检测联合D-二聚体检测。比较4组患者的血超敏C反应蛋白与D-二聚体水平,以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1实验组患者CRP水平以及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与实验3组CRP水平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2组与实验3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与实验3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阳性检出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对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敏感性,联合检测能够对本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脑梗死症状发生至96 h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否有进行性加重分为进展组(45例)和非进展组(55例),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非急性脑梗死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Hcy、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G、TC、LDL、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cy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进展组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G、LDL、Hcy、D-二聚体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Hcy、D-二聚体水平异常,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Hcy、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T-proBNP与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梗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非大面积梗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1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NIHSS评分≤10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无意识障碍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局为死亡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及D-二聚体水平可以反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对脑卒中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祛瘀散烫熨术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后24h拔除引流管后加用中药祛瘀散对术肢进行烫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组内及组间血浆D-二聚体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制剂祛瘀散烫熨术对髋部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有预防作用,可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减少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4)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6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下腹疼痛、腰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流产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的同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保证良好妊娠结局,提高胎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股骨颈骨折及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涌泉、足三里穴位雷火灸,并分别于术后第1、5天检测血浆D-二聚体数值,于术后第7天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5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5天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干预组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和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8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浆D-二聚体、CRP和尿酸水平,同时选择55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和尿酸与健康孕妇相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加。结论:D-二聚体、CRP和尿酸测定在妊娠期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4)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通脉丹对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8例老年髋部骨折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4例,对照组于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实验组静滴注射用血栓通+口服通脉丹治疗,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用药前、术前1天及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D-二聚体等含量,比较两组的患肢周径及肿胀率,安全指标,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及术前第1天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3、5、7天比较,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1、7天的患肢周径及肿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等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两组的血小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5、7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实验组的发生率为0.96%(1/104),对照组为2.88%(3/10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和通脉丹联用可抑制D-二聚体升高,从而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住院期间,降低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凝血检测项目的变化,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3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同时选取我院同一时期的72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采用STAGO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T、APTT、Fib,采用Sysmex CS5100自动凝血仪检测D-二聚体,收集各组人员首次检测时的D-二聚体、Fib、APTT、PT值,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UA组、SA组、AMI组的D-二聚体分别为0.3313±0.07746、1.3079±0.69572、1.0598±0.78955和1.3322±0.69385μg/m L,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均为P0.05。对照组、UA组、SA组、AMI组的Fib分别为3.6250±0.85014、3.6872±1.08220、3.7967±0.94599和4.0486±1.54536 mg/d L,AMI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SA组、UA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照组、UA组、SA组、AMI组的APTT分别为36.9208±7.89774、33.6256±5.70266、34.8117±6.69004和30.3081±6.61838 s,UA组、AMI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对照组、UA组、SA组、AMI组的PT分别为13.8181±3.94088、13.2692±2.73266、13.7867±1.73806和13.4730±5.03525 s,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均为P0.05。结论:与对照组比较,UA组、SA组、AMI组的D-二聚体均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D-二聚体可以作为冠心病检测的敏感凝血系统指标;Fib、APTT、PT虽然对冠心病检测不是很敏感,但Fib有偏高趋势,而APTT、PT有偏低趋势,可以作为机体处于高凝血状态的监测指标,特别在AMI时,D-二聚体、Fib、APTT结果异常更明显。因此,检测这些凝血指标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0.
HCG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其测定可应用于诊断异位妊娠、先兆流产、葡萄胎及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等不良妊娠结局。HCG水平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一子痫、流产等。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被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是继发性纤溶的重要指征,对诊断血栓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孕妇D-二聚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大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等有关。为了探讨妊娠中、晚期HCG、D-二聚体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通过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孕中、晚期HCG、D2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预测妊娠结局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麻醉对妊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妊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给予硬膜外腔麻醉,对照组给予全麻,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后凝血系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麻醉前、麻醉后0.5 h、术后0.5 h、术后24 h、术后48 h激活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和D-二聚体水平(D-dimer,D-D)较麻醉前显著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术后平均出血量和术后24 h平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腔麻醉对妊娠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凝血功能影响较小,但麻醉起效快、效果确切,且可一定程度减少患者手术和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法安明联合维生素E对胎儿生长受限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存在胎儿生长受限高危因素的孕妇共156例,研究组86例,每天皮下注射一次法安明5000U,同时给予天然维生素胶丸E0.1g,每天口服3次,可根据D-二聚体结果调整法安明用量直至降至正常,孕中期开始补钙。对照组70例,孕早期不干预,孕中期开始补钙。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内死胎、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法安明联合维生素E对胎儿生长受限高危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钠肽(BNP)、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正压通气和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H、PaO2和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PaO2/FiO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两组PaCO2、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并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BNP、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为筛查慢性高血压孕妇合并子痫前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高血压妊娠患者116例,根据是否合并子痫前期分为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组(NHDP组)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组(HDP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孕期的血压、尿蛋白水平以及血液生化检测指标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间年龄、孕次、孕前尿蛋白水平、孕早期及孕中期的平均动脉压、尿蛋白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孕前体质指数、孕晚期的平均动脉压、尿蛋白水平、Hb、UA、LDH、FDP均较NHPD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P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UA及FDP是慢性高血压妊娠患者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结论:凝血状况、血清尿酸水平及肾功能变化是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者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骨创伤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临床资料,分析骨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住院骨创伤患者但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126例(骨创伤组)、DVT患者30例(DVT组)以及进行体检无创伤、心血管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D-二聚体(D-D)含量检测采用散射比浊法,纤维蛋白原(FIB)测定采用PT导出法,抗心磷脂抗体(ACA,IgA,IgM,IgG)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C反应蛋白(CRP)含量检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结果:骨创伤组和DVT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与骨创伤组相比,此三者平均含量均升高,其中C反应蛋白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创伤组ACA阳性率与对照组ACA阳性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VT组ACA阳性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DVT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骨创伤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多部位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骨创伤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升高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是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以及骨折情况越严重骨创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危险性越大,溶栓治疗对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actu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栓通0.5 g/d,静滴。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和14 d检测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浓度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 d、7 d和14 d,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ESSS和BI评分在治疗后7 d和14 d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可降低ACI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增强免疫营养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常规组50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通肠内营养制剂。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粪便菌群变化,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人数。结果研究组患者菌群失调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常规组的20.00%(10/5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患者CD_3~+细胞、CD_4~+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均上升,CD_8~+细胞、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CD_3~+细胞、CD_4~+细胞、CD_4~+/CD_8~+、IgA、IgM和IgG水平均高于常规组,CD_8~+、FIB和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5/50),低于常规组(P0.05)。对照组有1例死亡,研究组未出现死亡。结论肠内免疫增强营养支持可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胱抑素C(Cys C)以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90例(妊娠高血压组),另选同期正常妊娠者90例(正常妊娠组),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90例(对照组),测量三组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妊娠高血压组和正常妊娠组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组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越严重血清瘦素、Cys C以及β-HCG水平越高;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与Cys C和β-HCG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Cys C与β-HCG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瘦素、Cys C和β-HCG水平有利于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体检时发现上述物质异常升高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137例为研究对象,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儿童50例为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采用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采用胶乳比浊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PLT、PCT显著升高(P<0.05),而MPV显著降低(P<0.05),PDW无显著差异(P>0.05);有无胃肠道出血HSP组间和有无肾脏受损HSP组间血小板参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84例(61.3%)HSP患儿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其绝对浓度(中位数)为435 ng/ml,显著高于正常水平(0-300 ng/ml);不同HSP临床表型组间血D-二聚体异常率和绝对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X2=2.75,P>0.05;H=3.37,P>0.05);合并胃肠道出血组与无消化道出血组比较HSP病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Z=-2.691,P<0.05);合并肾损害与无肾损害组比较HSP病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Z=-4.063,P<0.05).结论:HSP患儿急性期血液处于高凝及继发的纤溶状态,早期检测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变化水平,指导临床诊断及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及血乳酸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86例,根据患者的最终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在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监护室的作为存活组(106例),死亡的患者作为死亡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12h、入院后24h的血浆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及血乳酸水平,分析血浆D-二聚体、CRP及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D-二聚体、CRP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血乳酸水平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D-二聚体、CRP、血乳酸水平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及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4、0.676、0.506,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CRP及血乳酸水平与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可对其进行检测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