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江红鱼腥藻的相对耐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加温处理引起藻丝叶绿素a可变荧光强度的变化,以测定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 imbricata)的相对耐热性。藻丝在25℃下可变荧光和固定荧光的比值为0.35±0.05;在37℃下(5分钟),相应的比值为0.27;在45℃下比值降至0.11。在50℃下,叶绿素a可变荧光几乎完全消失。较高温度可能引起光合电子传递链成分的构象和功能的变化,减少了光能的利用。结果表明满江红鱼腥藻可以忍受37℃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满江红鱼腥藻的异养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了一个经机械处理而获得蓝藻无菌培养物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获得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的无菌培养物。满江红鱼腥藻的无菌培养物能以果糖、葡萄糖或者蔗糖为底物,在黑暗中进行化能异养生长。将适应了光能自养生长的培养物转移至黑暗中异养生长时,以NaNO3为氮源时的生长速率比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高;然而适应了化能异养生长的培养物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生长更佳。搅拌促进生长。满江红鱼腥藻在黑暗中生长半年后,叶绿素a的含量降至光照下生长时的1/3-1/4。满江红鱼腥藻在5500勒克斯光照下生长时,添加外源果糖或葡萄糖仍能促进生长,提高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个经机械处理而获得蓝藻无菌培养物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获得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的无菌培养物。满江红鱼腥藻的无菌培养物能以果糖、葡萄糖或者蔗糖为底物,在黑暗中进行化能异养生长。将适应了光能自养生长的培养物转移至黑暗中异养生长时,以NaNO3为氮源时的生长速率比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高;然而适应了化能异养生长的培养物以空气中的氮气为氮源时生长更佳。搅拌促进生长。满江红鱼腥藻在黑暗中生长半年后,叶绿素a的含量降至光照下生长时的1/3-1/4。满江红鱼腥藻在5500勒克斯光照下生长时,添加外源果糖或葡萄糖仍能促进生长,提高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4.
满江红(红萍、绿萍)是蕨类中唯一与蓝藻共生而具固氮能力的共生体。我国农民早就注意到满江红可以肥田的特性,把它养殖在稻田里作绿肥。解放后在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组织下满江红的养殖得以大规模推广,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养萍面积最大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已有专著出版。  相似文献   

5.
共生在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又称“红萍”:Azolla)叶腔中的固氮兰细菌曾被认为是一个种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 Strasb.).但由于现存的满江红在分类学上有2个亚属,7个种1,对不同满江红叶腔中鱼腥藻的鉴别,多年来引起人们的重视.80年代,鱼腥藻的单克隆抗体和RFLP的研究,发现了它与宿主分类上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2,3.90年代以后,Van Coppenolle和Eskew分别以RAPD-PCR和DAF-PCR对从满江红共生体中提取的DNA进行了分析4,5,但后者发现了共生体中藻的DNA对整个PCR产物的干扰作用会影响满江红属本身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6.
在日光灯下生长的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其叶绿素a所吸收光的激发能在两个系统间的分配相近于柱孢鱼腥藻(A.cylindrica)。两个光系统发射荧光强度与藻蓝素发射荧光强度的比值分别较柱孢鱼腥藻高,但两个光系统荧光发射强度的比值较低。满江红鱼腥藻藻蓝素吸收光的激发能有效地传递给两个光系统,并以较大的比例分配至光系统Ⅰ。在520 nm光下的满江红鱼腥藻,其叶绿素a所吸收光的激发能,与柱孢鱼腥藻相比,以较大的比例分配给光系统Ⅱ;而在600 nm光下的藻丝,其叶绿素a所吸收光的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与柱孢鱼腥藻相近似。600 nm光提高了满江红鱼腥藻别藻蓝素所吸收光的激发能对光系统Ⅱ荧光发射的贡献。生长在600 nm光下的藻丝较生长在520 nm光下的藻丝有更高的叶绿素a所吸收光的激发能传递效率。藻丝生长在不同波长光下有着不同的叶绿素a和藻蓝素所吸收光的激发能传递和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7.
满江红属成熟的孢子体的同化叶中有鱼腥藻共生,其大孢子果内和幼孢子体的叶内也有鱼腥藻,这亦为学者所注意。但鱼腥藻什么时候进入幼孢子体?幼孢子体的那一片叶开始有鱼腥藻进入?鱼腥藻什么时候从休眠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并进行分裂而成藻丝体?这些问题在国内报道尚不多。本工作是通过满江红属的大孢子发育到形成幼孢子体各阶段制片,对它们各时期鱼腥藻的分布和变化作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就上述问题从  相似文献   

8.
生长在蓝光下的满江红鱼腥藻的β-胡萝卜素吸收与叶绿素a和藻蓝素吸收的比值较生长在日光灯光下的藻丝低,即在相同的β-胡萝卜素吸收基础上,生长在蓝光的藻丝有更大比例的叶绿素a和藻蓝素的吸收,在相同的叶绿素a含量的基础上,生长在蓝光下的藻丝,其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发射荧光强度与藻蓝素发射荧光强度的比值皆较生长在日光灯光下的藻丝高。藻蓝素所吸收光的激发能有效地传递给两个光系统。光系统Ⅱ可变荧光强度和固定荧光强度的比值亦较生长在日光灯光下的藻丝高。藻丝细胞在蓝光下具有高的色素所吸收光激发能传递效率和激发能利用效率,使满江红鱼腥藻更有较地利用共生体内环境的较短波长的光。  相似文献   

9.
从16个代表不同种属或地域来源的满江红样本中分离出共生藻并通过处理获得无藻的满江红宿主,对二者同步进行了RAPD扩增,分别得到了大量DNA多态片段。通过建立满江红鱼腥藻及其宿主的UPGMA聚类关系图,看出二者在遗传分支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同对应关系。但在种内的不同品系间,这种协同性有所减少,发现有的品系的共生藻发生了明显的变异。 Abstract:Symbiotic Anabeana azollae and its host plant Anabeana-free Azolla were isolated from 16 Azolla accession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Azolla species or geographic origins.DNA polymorphic fragments were obtained by simultaneous RAPD amplification of both symbiont and host.The UPGMA clusters of Anabeana azollae and its host Azolla were established separately based on Dice coefficient caculation and a coordinated relationship was shown between Anabeana azollae and its Azolla host along both individual genetic divergence,but this genetic homology was reduced among different strains within Azolla species while the obvious mutants of Anabeana azollae were detected in some Azolla tested strain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 in the same host species.  相似文献   

10.
我国鱼腥藻的新记录种——粘质鱼腥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藻是淡水水体的重要组成类群,而鱼腥藻又是水华蓝藻的一个重要种属.但由于该属种类较多,国内文献报导的不到世界分布的四分之一.该文利用染色和显微镜镜检方法对采自广东省高州水库蓝藻水华的样品进行观察,经鉴定,确认一个我国鱼腥藻属的新记录种--粘质鱼腥藻Anabaena mucosa, J. Komarkova-Legnerova & P. Eloranta ,1992 .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提供了相应的形态照片,并对相似种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满江红是我国南方稻田的绿肥。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c)是居留在满江红小叶腔内的蓝绿藻。当满江红死亡时,蓝绿藻几乎同步地形成孢子并进入休眠。从满江红分离和在自生条件下继代培养的满江红鱼腥藻能在含铵态氮介质中形成孢子,在有利的光照和温度下孢子迅速萌发和生长。比较休眠孢子和萌发孢子的光合系统的色素及其光谱特性将有助于阐明孢子萌明发时光合系统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鱼腥藻PCC7120细胞液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保存3个月以上的老化培养物中直接检查到游离液泡。液泡为标准圆球状,完全透明,大小相差极为悬殊,多数大型液泡吞噬了数个衰老藻细胞。采用低渗酶解,渗透冲击,低渗酶解和渗透冲击相结合从培养3个月以上,2个月,1个月,18d,10d及2d的藻丝细胞都分离到液泡。液泡略大于细胞,泡内无吞噬物。培养3d的藻丝有15%的细胞分离到液泡。其他多种蓝藻也分离到同样的液泡。  相似文献   

13.
用滚压法分离满江红鱼腥藻,测定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这些光谱表明,在满江红鱼腥藻中含有Chl a、类胡萝卜素、藻红素、藻蓝素和别藻蓝素等色素。这些色素都能传递光能。其中最有效的激发光是620 nm(藻蓝素),而类胡萝卜素的效率最低。PS Ⅰ和PS Ⅱ的荧光都可由藻胆素所吸收的光引起。藻胆素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吸收和传递光能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满江红鱼腥藻中还含有P_(330)物质。在室温下它能把光能传给藻胆素和Chl a,而在77°K下则不能。分析可能是由于在室温下色素的振幅远比在77°K下的大,而使光能能够传递下去,或者是由于其它更复杂的原因。P_(330)物质不溶于80%丙酮。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PCR技术获得满江红鱼腥藻glnA启动区,经克隆测序后构成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表达载体用基因枪经,将表达载体导入烟草中,在其叶片和茎中检测到GUS活性,而在烟草根中未见表达。实验结果对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间基因表达调控、转录因子识别的研究以及构建衫载体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丝状蓝藻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7120)中可成功表达外源基因,但其转化和表达效率不高,改变细胞的生理状态可能会影响外源基因的转化和表达效率。将鱼腥藻7120藻丝体通过几种因素诱导形成短藻丝体(具有25个左右细胞),并对其光合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光和高温对鱼腥藻7120短藻丝体较为有效,且红光诱导在48h时,短藻丝体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达到85%;DCMU单独诱导效果不明显,适当浓度的DCMU+红光诱导时诱导效率略有增加;高温以45℃诱导12h比例最高,约达87%;高温45℃诱导时,对数生长后期的鱼腥藻7120较易形成短藻丝体。光合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诱导形成的短藻丝体光合放氧速率比正常营养藻丝体的低,这种具有光合放氧能力的短藻丝体显示出作为表达外源基因受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鱼腥藻7120适宜生长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前的研究报导了将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NF-α)成功转入鱼腥藻7120中,这项研究在实验室小规模范围内探讨了其转TNF-α基因鱼腥藻7120的适宜生长条件。结果表明,转基因鱼腥藻7120最适生长温度在25~30℃,最适pH7.0~7.5。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净光合放氧速率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鱼腥藻7120与野生型具有一致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且适合在10~700μE.m-2.s-1下生长。外加有机碳源(4g/L葡萄糖)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转基因鱼腥藻7120生长速度。对不同藻龄转基因鱼腥藻7120中TNF-α的累积量的检测发现:生长8d左右时转基因鱼腥藻7120中TNF-α累积量达到最大值。这将为产业化生产、适时收获转基因蓝藻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讨论了葡萄糖对转基因鱼腥藻7120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鱼腥藻7120细胞液泡内含物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鱼腥藻7120细胞液泡内含物中4种水溶性的物质进行了测定,液泡中4种物质占整个细胞中4种物质的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4.1%;还原糖:34.4%;核酸:28.5%;藻青蛋白12.1%。  相似文献   

19.
对鱼腥藻7120细胞液泡内含物中4种水溶性的物质进行了测定,液泡中4种物质占整个细胞中4种物质的比例分别为:蛋白质:14.1%;还原糖:34.4%;核酸:28.5%;藻青蛋白12.1%。  相似文献   

20.
洱海螺旋鱼腥藻生长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洱海正处于中营养水平向富营养湖泊的过渡阶段,蓝藻水华也频繁发生。本文作者在洱海大规模水华暴发期间,分离、纯化了水华优势种螺旋鱼腥藻,并对其生长生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探讨洱海鱼腥藻水华发生的环境影响因素提供基础的参考资料。实验结果表明,氮含量1.5mmol/L、磷含量12µmol/L、光照强度30E/ m·s、pH值8-10及温度25℃时,螺旋鱼腥藻生长状况最好,生物量及相对生长速率较高。不同氮、磷浓度下的氮磷代谢活性表明:氮浓度在0-0.36mmol/L时,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氮浓度在0.36-6 mmol/L时,酶活性由其生长状况决定,生长越好,酶活性越高。碱性磷酸酶受磷影响较大,随着磷浓度的增加其活性逐渐减弱,磷充足时,氮对其活性并无显著影响。此外,洱海螺旋鱼腥藻可在低的氮、磷浓度下生长,这与其氮磷代谢活性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