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砂生槐种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西藏特有豆科灌木砂生槐种子库特征研究表明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阶地天然砂生槐种群种子库平均密度变化于 6 .8~ 2 5 .2粒 /m2 。相距 1 0 0 km以上的地区、相隔 1 0 0 m以上的样地以及 2 0 cm× 2 0 cm的连续小样方间种子库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地区的种子库密度的变异 4倍左右 ,而样地间的变异 3倍左右 ,但样地内小样方间的变异则更大 ,在调查的 90 0个小样方中 ,种子库密度为 0、2 5、5 0、75、1 0 0粒 /m2 分别占 6 3%、2 6 %、8%、2 %、1 % ,种子库密度大于 1 2 5粒 /m2 不足 1 %。地区、样地和小样方尺度上的方差分别为总方差的 3% ,2 1 .2 %和 75 .8%。种子库中种子主要集中在地表 ,占 70 %左右 ,0~ 2 cm土层占 1 7.9% ,2~ 5 cm占 1 1 .9% ,5 cm以下基本没有种子存在。在地形较平坦的相对封闭的丘间低地 ,风力、流水和重力对种群的干扰相对较轻 ,可以近似地视为无干扰生境。在这种生境砂生槐种群发育较好 ,以 2 0 cm× 2 0 cm的小样方为单元 ,85 %的小样方都有种子分布。风、流水和重力都不同程度地搬运砂生槐种子 ,其中风力搬运的距离一般在 6 m左右 ,重力搬运的距离一般在 1 0 m左右。流水搬运的距离因地形、水流强度而变化较大。风力和重力搬运的距离虽然相对较短 ,但为流水的搬运 相似文献
2.
植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与空间尺度有着密切关系,传统的样方取样及其格局分析方法,只能分析一种尺度下的格局。本文引入一种新的格局分析方法--点格局分析,其是以种群空间分布的坐标点图为基础,通过本文对美国密西根州克林顿县栎林3个优势种格局分析,它有3个明显的优点:1)能够分析各种尺度下的种群格局和种间关系,结果清楚,直观;2)所描述的结果更符合实际,尤其是对群落结构的描述;3)它有利于定点观察,研究时间与种群格局的关系,本文分析的3个种集群特征明显,但随尺度的变化有不同的分布趋势,3个种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研究概况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研究概况李海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INTRODUCTIONTOSTUDIESOFTHEPATTERNOFPLANTPOPULATIONLiHai-tao(InstituteofBotany,AcademiaSin...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究雅鲁藏布江中游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优势种时空生态位特征,于2021年7月、10月对该水域进行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和水体理化因子的测定,鉴定浮游植物物种,计算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生态响应速率及相对资源占有率,运用共现网络模型分析群落的种间关联性,并对浮游植物优势种与环境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644种,隶属于8门12纲25目49科152属,其中,优势种22种,优势种中硅藻占90.9%,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丰水期的肘状针杆藻丰度最大(74.193×104细胞/L)且出现频率最高(0.867),是丰水期绝对优势种;整体上优势种生态位宽度时间(0.833)>空间(0.254),优势种时空生态位宽度主要受空间生态位宽度的影响,空间异质性是影响该水域浮游植物优势种分布的主要因素;优势种时空二维生态位无意义重叠的种对占40.69%,优势种时空二维的生态位重叠以中、低等级为主,优势种间对时空资源需求异质性高,种间潜在竞争关系较弱;该水域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的网络结构紧密,群落连通性、群落复杂度和物种间生态位... 相似文献
6.
河岸带是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错带,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流的冲刷与地势的作用使得河岸带往往形成弯道, 弯道内外两侧水流速度、泥沙性质与植物繁殖体聚集程度不同, 影响到植物生长与种群动态, 可能导致河岸带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以中国特有、狭域分布的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为例, 揭示溪流弯道对其两侧海南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海南岛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设置2个河岸弯道样带, 用方差/平均值法对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海南杜鹃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1)海南杜鹃弯道凸岸的种群结构呈增长型, 凹岸基本呈衰退型; (2)凸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种群基本呈增长型, 凹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则出现断龄现象; (3)距离弯顶位置或河岸越远, 各龄级海南杜鹃种群个体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4)在2 m × 2 m尺度下, 弯道凸岸及其下游的海南杜鹃主要呈聚集分布, 上游近似随机分布, 凹岸及其上下游则均呈随机分布。海南杜鹃分布的山区河岸带水流较快、坡度较大, 可能是导致弯道凹岸个体较少、种群结构呈衰退型的主要原因。因此, 河岸弯道内外两侧可能存在个体生长与群体差异, 在开展河岸带植物种群动态与物种保育研究中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陈怡超赵莹宋希强任明迅 《植物生态学报》2018,(8):841-849
河岸带是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错带,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流的冲刷与地势的作用使得河岸带往往形成弯道, 弯道内外两侧水流速度、泥沙性质与植物繁殖体聚集程度不同, 影响到植物生长与种群动态, 可能导致河岸带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以中国特有、狭域分布的海南杜鹃(Rhododendron hainanense)为例, 揭示溪流弯道对其两侧海南杜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海南岛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各设置2个河岸弯道样带, 用方差/平均值法对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海南杜鹃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动态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1)海南杜鹃弯道凸岸的种群结构呈增长型, 凹岸基本呈衰退型; (2)凸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种群基本呈增长型, 凹岸一侧上下游的海南杜鹃则出现断龄现象; (3)距离弯顶位置或河岸越远, 各龄级海南杜鹃种群个体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4)在2m×2m尺度下, 弯道凸岸及其下游的海南杜鹃主要呈聚集分布, 上游近似随机分布, 凹岸及其上下游则均呈随机分布。海南杜鹃分布的山区河岸带水流较快、坡度较大, 可能是导致弯道凹岸个体较少、种群结构呈衰退型的主要原因。因此, 河岸弯道内外两侧可能存在个体生长与群体差异, 在开展河岸带植物种群动态与物种保育研究中需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8.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扩散系数的t检验、Poisson分布的x^2拟合检验及Morisita指数的F检验来研究珙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用负二项参数(K)、Green指数(GI)和Lloyd的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PAI)来研究珙桐的聚集强度。同时利用上述指数研究取样尺度、海拔及克隆繁殖对珙桐种群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珙桐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为集群分布,具一定的聚集强度。取样尺度、海拔对其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株种群和分株种群的分布格局和聚集强度在不同取样尺度和海拔下出现不同的变化。最后对珙桐种群格局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珙桐种群格局呈集群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由其本身的繁殖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东亚特有珍稀濒危植物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在神农架地区集中分布于河岸带中。为初步探讨领春木在河岸带集中分布的成因和维持机制, 在神农架地区4条河流——沿渡河、香溪河、南河和堵河的河岸带, 共设置了30个样方(20 m × 30 m), 从种群的大小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5个方面分析了神农架地区河岸带中领春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1) 幼龄期个体缺乏, 中龄期个体相对丰富, 老龄期个体数量稀少。纺锤型的大小级结构表明种群属于衰退型, 但是以萌蘖为主要更新方式使其种群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得以维持; 2)现存的Ⅰ、Ⅱ级个体数少, 导致静态生命表中Ⅰ、Ⅱ级个体死亡率出现负值, 自疏现象造成第Ⅳ级个体出现死亡率高峰, 由于接近实际寿命, 在第Ⅶ级死亡率达到最高; 3) 虽然其幼苗存活率较低, 但由于其幼树的存活率较高, 其存活曲线接近DeeveyⅠ型, 表明该地区河岸带的环境条件较适宜领春木种群的生长; 4) 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 这与大多数珍稀植物种群一致。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影响其分布格局, 使种群由聚集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因此使领春木种群在河岸带中沿海拔呈现“一带多岛”现象; 5) 从幼龄期到中龄期再到老龄期, 不同发育阶段的领春木种群的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但由于分布格局受种群本身生物学特性、自然环境因素(如坡向和海拔)和人为干扰的影响, 领春木在不同河岸带中的分布格局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 K函数,将宏观的地理环境与微观的点格局相结合,分析了不同尺度下黑河下游胡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胡杨种群密度随离河距离增大而减小,且东河胡杨种群密度整体上高于西河;胡杨种群分布格局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在中尺度5~12 m呈聚集分布,在小尺度0~2 m和大尺度38~40 m呈随机分布,极少呈均匀分布;胡杨种群在不同离河距离主要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离河距离的增大呈增大趋势,而胡杨种群在离河距离较远的地段有扩散趋势,转为随机分布.表明胡杨种群内部的生态联系对空间尺度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胡杨种群空间分布主要受表层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Biomass allocation and carbon density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 shrubland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rlung Zangbo River,Xizang, China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1):53
Aims The expansion of shrublands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key reasons leading to the increase of carbon dens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n China. In the present study, our aims were to explore the biomass allocation and carbon density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 shrublands in Xizang.
Methods We sampled the biomass of S. moorcroftiana shrubs from 18 sit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Xizang. Using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organs, we estimated the carbon density of different layers in S. moorcroftiana shrublands.
Important findings The plant cover rather than biomass volume (the product of cover and height) provided the best fit for aboveground biomass. The average of the total biomass was 5.71 Mg·hm-2, ranging from 2.32 to 8.96 Mg·hm-2. The average biomass of shrub layer, the main component of shrub ecosystem, was 4.08 Mg·hm-2, accounting for 71% of the total biomass. The belowground biomass of shrub and herb layers was 2.08 and 0.86 Mg·hm-2, respectively,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aboveground biomass. The average biomass carbon density was 2.48 Mg·hm-2. Shrub vegetati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dle reaches has lower carbon density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part. The relatively high biomass allocation to roots to increase water and nutrient undertake as well as physical support for plant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S. moorcroftiana to cope with the arid environment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Moreover, the lower carbon density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dle reaches might be due to the dry environment resulted from high temperature and evapotranspiration and enhanced human activities at low altitudes. The continuous decrease of evapotranspiration under scenario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may lead to increase in carbon density in S. moorcroftiana shrublands. 相似文献
Methods We sampled the biomass of S. moorcroftiana shrubs from 18 sit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rlung Zangbo River, Xizang. Using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organs, we estimated the carbon density of different layers in S. moorcroftiana shrublands.
Important findings The plant cover rather than biomass volume (the product of cover and height) provided the best fit for aboveground biomass. The average of the total biomass was 5.71 Mg·hm-2, ranging from 2.32 to 8.96 Mg·hm-2. The average biomass of shrub layer, the main component of shrub ecosystem, was 4.08 Mg·hm-2, accounting for 71% of the total biomass. The belowground biomass of shrub and herb layers was 2.08 and 0.86 Mg·hm-2, respectively,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aboveground biomass. The average biomass carbon density was 2.48 Mg·hm-2. Shrub vegetati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dle reaches has lower carbon density than that in the western part. The relatively high biomass allocation to roots to increase water and nutrient undertake as well as physical support for plant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of S. moorcroftiana to cope with the arid environment o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Moreover, the lower carbon density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dle reaches might be due to the dry environment resulted from high temperature and evapotranspiration and enhanced human activities at low altitudes. The continuous decrease of evapotranspiration under scenario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may lead to increase in carbon density in S. moorcroftiana shrublands.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流下段的派镇段(29°31′9″N,94°52′12″E,海拔2 897 m),6月在米林段(29°12′1″N,94°5′16″E,海拔2 947 m),2017年7月在里龙段(29°8′32″N,93°54′34″E,海拔2 960 m),使用定置刺网共捕获到15尾疑似黄斑褶(Pseudecheneis sulcatus)的鱼类标本(图1a,b)。2017年4月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29°18′10″N,95°16′52″E,海拔682 m)采集到一批黄斑褶标本(图1c,d),并与中游的黄斑褶进行了形态学比较鉴定。 相似文献
13.
雅鲁藏布江流域维系着丰富而独特的生物资源, 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区域。然而, 该流域底栖动物多样性的调查却极不充分。本文于2015年10月和2016年3月对雅鲁藏布江干流(朗县至墨脱段)和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 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等对群落多样性格局进行解析。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70种, 隶属于5门8纲20目92科, 包括昆虫纲246种, 寡毛纲14种, 腹足纲4种, 其他动物6种。春季和秋季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184种和214种, 优势种均以喜清洁和冷水的水生昆虫为主, 包括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花翅蜉属一种(Baetiella sp.)、蚋属一种(Simulium sp.)、小突摇蚊属一种(Micropsetra sp.)和短石蛾属一种(Brachycentrus sp.)等。全流域平均密度为939.1 ind./m2,sp.)等。平均生物量为5.44 g/m2。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密度和多样性在季节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支流的多样性显著高于干流。典范对应分析显示, 海拔、流速、河宽和底质类型等环境因子是影响雅鲁藏布江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素, 而大峡谷地区多变的气候类型和地理阻隔是造成群落变化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可为雅鲁藏布江流域底栖动物多样性评估和环境监测提供重要的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与植被空间变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荒漠绿洲过渡带是绿洲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绿洲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过渡带土壤湿度和植被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了解荒漠绿洲过渡带的重要科学问题,从而开始受到重视。研究是在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选择一条1700m×200m的样带(包括3条平行样线),在对土壤湿度、植被高度、盖度等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和地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表明:在荒漠绿洲过渡带上,0~200cm土层中土壤平均湿度介于1.45%~3.85%,变异系数在27.7%~83.2%;植被盖度介于9%~80%,变异系数为80%。植被盖度、冠幅与0~20、20~40cm两层土壤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与120~140、140~160cm两层土壤湿度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水分和植被空间分布在样带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表现在小于100m的尺度上随机分布,而在100~3110m的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5.
沿环境梯度揭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雅鲁藏布江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之一,目前尚未开展流域内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主要分布区植物群落研究。从雅鲁藏布江上游源头区仲巴县帕羊镇至中游米林县派镇白草主要分布区设置26个样地对植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白草主要分布区有119个植物物种,属35科96属,主要有禾本科、菊科和豆科。各样点优势种有白草、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白莲蒿(Artemisia sacrorum)、固沙草(Orinus thoroldii),白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江孜县(S=37),最小的是桑日县(S=12),白草重要值最大的是拉孜县(67.52%),最小的是桑日县(11.88%);(2)26个样点的平均地下生物量为3374.23 g/m2,各白草主要分布区群落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占比分别为60.38%,26.36%和13... 相似文献
16.
在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兰科(Orchidaceae)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资料收集和标本查阅,利用多个评价指标定量计算各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值,确定该区域珍稀濒危兰科植物的濒危等级和优先保护序列。结果表明: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60属156种濒危兰科植物濒危等级进行评价,其中处于极危(CR)状态的有15种,处于濒危(EN)状态的有46种,处于易危(VU)状态的有78种,处于近危(NT)状态的有17种;优先保护范围值为0.853 9~0.416 8,其中被划分为Ⅰ级保护植物有45种,Ⅱ级保护植物有72种,Ⅲ级保护植物有39种。该研究结果与各种保护植物名录的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级别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兰科植物在该区受威胁程度加强,与这些兰科植物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现实生存状态基本保持一致,对该区域兰科植物的保护迫在眉睫,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了解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沿岸不同植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对于揭示该区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雅鲁藏布江沿岸自然分布和生长的艾草Artemisia argyi H. Lév.&Vaniot、白刺花Sophora davidii(Franch)、八宝Hylotelephium erythrostictum(Miq.)H. Ohba、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4种典型植被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结合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雅鲁藏布江沿岸4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共有28门、84纲、156目、262科、599属土壤细菌,其中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是雅鲁藏布江岸边植物根际土壤的优势菌群,相对丰度较高,其次为拟杆菌门、芽单胞菌门、疣微菌门。在门水平上,4种植物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表现为黄刺玫和艾草相似,而八宝和另外三种植物相差较大。土壤细菌OTUs(操作分类单元)数和Chaol均以艾草为最高,其值分别是6695和8000.02,以白刺花为最低,其值分别是4563和5113.... 相似文献
18.
西藏"一江两河"流域鸟类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以来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观测与考察,共记录鸟类15目37科125种,约占全国鸟类的9.4%.该区域鸟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达78种,占总数的62.4%,此外还有东洋界鸟类22种,广布种25种.鸟类中多为留鸟,种类达84种,占到总数的67.2%,冬候鸟29种,夏候鸟12种.该区域有多种被保护的鸟类资源,其中IUCN收录6种,CITES收录19种,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收录13种;中国重点保护动物名录收录20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