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从患溃疡症斑点叉尾鲙中分离到一株致病性菌株ry01, 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ry01株为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 achromogenes)。人工感染该菌后发病鱼表现为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 且从组织中再分离的细菌特性与原感染菌相同。腹腔注射后该菌株对斑点叉尾鲙的半数致死量为4.17×106 CFU/mL。菌株ry01对强力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等高度敏感, 为斑点叉尾鲙该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患病斑点叉尾鮰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为斑点叉尾鮰肠道坏死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患病斑点叉尾鮰病灶、肝、脾和肾分离纯化病原菌,经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开展人工感染试验,并利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特性分析。【结果】分离菌株k1为本次引发斑点叉尾鮰病害的致病菌,其对斑点叉尾鮰的LD50为2.82×10~5 CFU/g。菌株k1理化特性与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基本一致,16S rRNA基因序列与普通变形杆菌相似性最高,综合判定分离菌株为普通变形杆菌。分离菌株k1对环丙沙星、头孢唑林及头孢拉定等12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苯唑西林、阿莫西林及痢特灵等7种抗生素耐药。【结论】分离菌株k1是斑点叉尾鮰病原菌,养殖时可选用庆大霉素及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套肠症的病原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2例垂死的患败血症并肠套叠的斑点叉尾鮰血液、肝脏及脑组织中分离到2种类型的致病性细菌菌株,经对细菌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攻毒实验证实它们确为斑点叉尾鮰病鱼的病原。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及时对病区斑点叉尾鮰进行治疗,连续用药3-5天,发病的叉尾鮰即停止死亡。根据研究结果,文章对斑点叉尾鮰肠套叠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分别在18℃和28℃水温下, 以20 mg/(kg·d)鱼体质量对斑点叉尾鲙给药恩诺沙星, 连续灌胃7d。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取样, 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 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主要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斑点叉尾鲙体内(血液、肌肉、皮肤、肝脏和肾脏)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 恩诺沙星在不同组织、不同水温消除速率不同: 水温为18℃, 皮肤、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1022.1e–0.034t、C=2601.3e–0.046t、C=2903.6e–0.072t和C=1186.5e–0.036t,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31.79d、45.29d、16.15d和35.54d; 水温为28℃, 皮肤、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8805.5e–0.04t、C=3154e–0.08t、C=4145.1e–0.1t和C=1302.1e–0.068t,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8.33d、6.26d、12.44d和10.34d。恩诺沙星在斑点叉尾鲙体内可代谢为环丙沙星, 恩诺沙星在斑点叉尾鲙体内的代谢速度较慢, 代谢物环丙沙星在斑点叉尾鲙体内的消除速度比恩诺沙星快; 在18℃水温下, 斑点叉尾鲙肉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完全消除需要150d以上; 在28℃水温下, 斑点叉尾鲙肉中的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完全消除需要120d。在实验条件下, 建议水温为18℃和28℃时, 休药期分别为3240℃·日和4200℃·日。  相似文献   

5.
β-防御素是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抵御病原微生物侵染的首要蛋白质免疫因子,其一级结构包含氨基端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和羧基端43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肽,该成熟肽赋予β-防御素的生物学活性。文中首次构建了产斑点叉尾鮰β-防御素的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重组菌株,实现了基于真核表达的斑点叉尾鮰β-防御素的生物合成。首先通过RT-PCR从斑点叉尾鮰皮肤中分离β-防御素成熟肽基因"IPBD",将其与表达载体p PICZαA连接并转入毕赤酵母X-33后,获得重组毕赤酵母菌株;经含1 000μg/m L博来霉素的培养基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菌株。以BMM培养基(无氨基氮源培养基)替代BMMY培养基(含氨基氮源培养基),对重组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产斑点叉尾鮰β-防御素的最适条件为:28℃、250 r/min、1.0%甲醇诱导表达96 h。重组菌株产物经镍离子亲和层析获得分子量为5.98k Da的纯化蛋白,基于MALDI-TOF-TOF的质谱分析证明该纯化蛋白为重组IPBD。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重组IPBD对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  相似文献   

6.
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豚链球菌Srr蛋白微球疫苗, 并检测其对斑点叉尾鲙的免疫效果。采用乳化法利用海藻酸钠-壳聚糖包被Srr蛋白, 测定其包封率、载药率及包被蛋白的抗原性; 通过拌饲投喂免疫斑点叉尾鲙, 分为Srr组、Srr微球组、空微球组以及对照组, 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斑点叉尾鲙的血清抗体水平, 试剂盒检测多项血清非特异性指标; 于免疫后第4周利用海豚链球菌攻毒, 计算各组相对保护率, 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 通过乳化法制得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较为均一的微球疫苗, 粒径为(4.26±1.13) μm, 包封率为92.38%, 载药率为19.41%, Western-blot分析表明Srr蛋白微球具有较好的抗原性; Srr微球组的抗体效价峰值出现在第4周, 明显高于其他组, 血清总蛋白、T-SOD以及溶菌酶活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 并获得60%的相对保护率。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Srr微球组攻毒后24h和48h各免疫基因表达量均有所上调。Srr蛋白微球疫苗能够提高斑点叉尾鲙抵抗海豚链球菌的能力, 对海豚链球菌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导致鳜(Siniperca chuatsi)细菌性感染死亡的病原,从患病濒死的鳜肝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B01,经人工回感实验确定其分离菌的致病性,并利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16S rRNA序列分析对纯培养细菌进行鉴定。此外,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01对鳜鱼具有致病性。经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菌株B01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表1),并在紫外灯可以产生荧光(图1)。进一步的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菌与荧光假单胞菌同源性达到了97%以上,并和(图2)。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链霉素和四环素药物等6种药物高度敏感(表2)。  相似文献   

8.
一株凡纳滨对虾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对虾养殖品种之一,2017年5-6月上海某凡纳滨对虾养殖场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病例,发病急,死亡率高。从患病凡纳滨对虾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AVZ01,旨在确定病因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今后凡纳滨对虾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患病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中分离致病菌,通过理化特性及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使用Bliss法计算出半数致死剂量(LD50),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凡纳滨对虾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菌AVZ01,进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后,对虾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凡纳滨对虾的LD50为8.7×105 CFU/m L。根据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理化特性、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综合判断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米诺环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等16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氨苄等9种抗生素耐药。【结论】分离菌株AVZ01对凡纳滨对虾有较强的致病性,养殖过程中可选用庆大霉素及新霉素等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9.
38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的AFLP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人工设计合成的通用接头以及与接头序列相匹配的专用引物, 对38株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和1株维氏气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AFLP基因分型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5对引物使39株维氏气单胞菌扩增出1080条可见条带, 片段长度在50-1000 bp之间, 其中多态性条带727条, 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154条多态性条带, 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6.7%。按UPGMA方法对条带进行聚类分析, 建立聚类分支树状图, 将39株维氏气单胞菌分为9个基因型, 其中第四类群基因Ⅳ型包含了14株菌株, 约占总菌数的35.9%, 分布在5个不同的地区, 推测其可能是引起斑点叉尾 发病的主要流行性基因型。不同地区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具有地域性差异, 而同一地区分离株既存在相同基因型现象, 也存在基因型多样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发生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斑点叉尾肝、肾分离到一高致病性的菌株(CCF00024),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非发酵型,严格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多鞭毛,对除麦芽糖和甘露糖以外的多种糖类不能利用产酸,氧化酶阴性,DNA酶、蛋白酶、脲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MR阴性。在以该菌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AY970826)和GenBank及RDP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CCF00024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聚在一簇,特别是与S.maltophiliaM5-1的同源性最高,其序列相似性达99.6%,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将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相似文献   

11.
【背景】2021年6月,广东省茂名市某散养户送检了一头发病仔猪,猪身上长有脓疱,四肢关节肿大,关节内可见脓液。【目的】确定引起仔猪发病的病原菌,分析其药物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对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挖掘其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揭示该菌致病和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取关节脓液分离细菌;通过革兰氏染色、16S rRNA基因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细菌种类;通过溶血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和生长曲线测定,确定分离菌株的溶血活性、血浆凝固酶活性和生长特性;用小鼠感染模型评估分离菌株的致病性;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挖掘分离菌株的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结果】分离菌株被鉴定为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该菌不溶血,无血浆凝固酶活性,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于37℃、120r/min条件下生长良好;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具有高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苯唑西林、大观霉素等7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红霉素等9种药物耐药;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携带多个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结论】从发病仔猪的关节脓液中分离到一株猪葡萄球菌,可用苯唑西林、大观霉素等药物防控该菌感染;解析了该菌的基因组信息,为后续深入研究该菌致病和耐药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引起文蛤暴发性死亡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江苏吕泗文蛤养殖区发病文蛤和养殖水体中分离到5株优势菌(病蛤中分离到3株优势菌, 养殖水体中分离到2株优势菌), 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 菌株WG1702能引起供试文蛤发病, 死亡率为100%, 且发病症状与原发病症状相同, 提示该菌是引起文蛤大面积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对其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分类地位及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菌株WG1702为革兰氏阴性菌, 直杆状, 生理生化指标为: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硝酸盐还原、甘露糖、氧化酶、甲基红阳性, 精氨酸脱羧酶、精氨酸双水解酶、水杨素、V.P阴性。为确定该致病菌的分类学地位, 进行了16S rRNA分子鉴定, PCR扩增获得了大小约1.5 kb的16S rRNA部分基因片段, 对其序列进行了测定, 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表明, 该菌株与哈氏弧菌(DQ146937)同源性最高, 为97.4%, 结合形态、生理生化鉴定结果, 最后鉴定菌株WG1702为哈氏弧菌(Vibrio.harveyi)。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引起方斑东风螺急性死亡症的病原,对2015年6月广东省徐闻县发生的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急性死亡症进行了病原分离纯化,获得1株优势细菌,命名为XW-01。将XW-01人工感染方斑东风螺,表现出自然发病症状,证实分离菌株为致病菌。分离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病原16S r 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原菌为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XW-01对方斑东风螺半致死剂量(LD50)测定值为6.3×106 cfu/m 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对常见的7种抗菌药物氟哌酸、氟苯尼考、氨苄西林、恩诺沙星、头孢三嗪、左旋氧氟沙星和妥布霉素敏感。添加不同剂量的三联生物噬菌王产品到水族箱中,对方斑东风螺用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哈维氏弧菌试验,观察东风螺发病及死亡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的此产品可以明显降低东风螺的死亡率,表明三联生物噬菌王产品对东风螺感染哈维氏弧菌所引起的急性坏死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患病大鲵中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细菌性感染死亡的病原。【方法】从大鲵肝脏中分离细菌,通过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纯培养的细菌进行鉴定,再用大鲵和鲫鱼分别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同时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患病大鲵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JZ01,经人工感染健康大鲵,可复制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且从人工感染病鲵体内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该致病菌对健康鲫鱼也有致病性。经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鉴定,以及进一步的16S rD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都表明,此致病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氨曲南、头孢三嗪、先锋噻肟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结论】弗氏柠檬酸杆菌是大鲵的一种致病菌。本文在国内外首次报道了该菌对大鲵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红拟石首鱼海豚链球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1年9月-12月,浙江舟山部分网箱养殖红拟石首鱼发生了陆续死鱼,发病鱼表现为眼球突出、浑浊,失去方向性,皮肤溃疡等症状。从病鱼的肾脏和肝脏中分离到菌株SO-2和SO-3,对两分离株进行了致病性试验,发现两者对红拟石首鱼、罗非鱼及小白鼠均有致病力,SO-2和SO-3对红拟石首鱼、罗非鱼及小白鼠的LD50分别为4.8×108CFU/尾和1.9×107CFU/尾2、.8×108CFU/尾和8.3×107CFU/尾及9.6×106CFU/只和4.2×106CFU/只,试验感染鱼出现眼球突出、浑浊及失去方向性等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确定该两株菌为致病菌。两分离株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呈链状球菌,β溶血,10℃生长,45℃不生长;接触酶阴性,水解七叶灵、精氨酸;VP试验、脲酶和马脲酸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水杨苷、蔗糖和淀粉,不发醇阿拉伯糖、菊糖、乳糖、蜜二糖、棉子糖和山梨醇。分离株对氨卞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先锋Ⅴ等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氟哌酸等不敏感。应用16SrRNA基因进行的菌株PCR鉴定,确定该两株菌为海豚链球菌。    相似文献   

16.
从药用盾叶薯蓣地下茎组织中分离内生菌。选取盾叶薯蓣地下茎核心组织,32℃恒温孵育,分离菌株;依据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菌株;通过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株与同种植物内生Bcillus subtilis SWB8菌株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孵育48 h后,培养基表面呈现扁平、白色或深绿色绒毛状菌落,显微镜下见孢子囊和圆形分生孢子;ITS序列分析显示,分离株ITS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烟曲霉菌同源性为100%,鉴定为烟曲霉菌(A.fumigatus YHY01)。拮抗实验显示,其与B.subtilis SWB8菌没有明显相互抑制现象。首次从盾叶薯蓣植物中分离出A.fumigatus,推测其与B.subtilis SWB8菌株间存在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黄新新  何苗  韩伟  沈文淑  顾鸣  蔡强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0):2249-2253
【目的】对26株迟缓爱德华氏菌进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RiboprinterTM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分离自斑点叉尾鮰、日本鳗、多宝鱼、比目鱼、斑醴等宿主体内的迟缓爱德华氏菌进行核糖体分型,以限制性内切酶Eco RⅠ处理、切割菌株DNA;运用Bio Numerics软件分析图像数据。【结果】迟缓爱德华氏菌核糖体图谱与数据库中已有信息进行比对,ATCC15947和BYK00685的比对相似值0.85,分别为0.95及0.90。条形码经软件分析共产生21种核糖体条带,聚类分析分为3个群。条带之间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和宿主差别。来自北方及南方的菌株除少数几株以外,各自聚集为一个群;所有人源株则分布在第三群。【结论】自动化核糖体分型可以方便快捷地用于不同物种的菌株分型与流行病学追踪溯源。  相似文献   

18.
从发生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斑点叉尾NFDA5肝、肾分离到一高致病性的菌株(CCF00024),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为非发酵型,严格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多鞭毛,对除麦芽糖和甘露糖以外的多种糖类不能利用产酸,氧化酶阴性,DNA酶、蛋白酶、脲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MR阴性。在以该菌16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AY970826)和GenBank及RDP数据库内同源性较高的细菌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分离菌CCF00024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聚在一簇,特别是与S. maltophilia M51的同源性最高,其序列相似性达99.6%,结合形态和生理生化特点将其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相似文献   

19.
在皖南马尾松林中使用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接种式放菌防治松褐天牛。在放菌前进行球孢白僵菌本底调查,在放菌后半年内采集该菌感染的各种僵虫,得到87株分离物。利用28SrDNA-PCRⅠ型内含子标记技术,测定放菌后释放菌株的回收率。结果表明,在87株球孢白僵菌中有66株与释放菌株的核型相同,占75.86%。半年中平均回收率为81.7%(75%-90.9%之间),这表明释放菌株已在该生态系中定殖,对松褐天牛种群发挥持续控制作用。在放菌前后球孢白僵菌种群结构有所变化,释放菌株有取代土著菌株优势地位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在皖南马尾松林中使用球孢白僵菌无纺布菌条接种式放菌防治松褐天牛。在放菌前进行球孢白僵菌本底调查,在放菌后半年内采集该菌感染的各种僵虫,得到87株分离物。利用28SrDNA-PCRⅠ型内含子标记技术,测定放菌后释放菌株的回收率。结果表明,在87株球孢白僵菌中有66株与释放菌株的核型相同,占75.86%。半年中平均回收率为81.7%(75%-90.9%之间),这表明释放菌株已在该生态系中定殖,对松褐天牛种群发挥持续控制作用。在放菌前后球孢白僵菌种群结构有所变化,释放菌株有取代土著菌株优势地位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