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结合手术分级管理要求,初步建立医师手术能力考评体系,通过考评结果了解各临床外系科室的情况。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现场问卷调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建立以临床操作技能评估(DOPS)为核心的医师手术能力考评体系。该体系包括了DOPS技能评估、非计划再次手术和年内手术量三个方面的考核。运用此体系对医院8个科室129名外科医生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t检验提示,外系科室中耳鼻咽喉科、骨科和妇产科高于整体水平(t=2.42、2.18、2.35,P=0.03、0.04、0.02,P<0.05),胸外科、神经外科低于整体水平t=-2.64、-2.63,P=0.02、0.03,P<0.05),眼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与整体水平无明显差异(t=0.83、-1.84、-1.17,P=0.43、0.86、0.25,P>0.05)。结论 外科各科室之间的考核结果存在差异,医院需积极关注薄弱科室,根据考核结果强化培训和监督,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医疗纠纷中医院与媒体间的关系现状,进而为在医患纠纷中的医院与媒体的博弈提供解决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选取长春市5家三级医院的400名医务人员、3家媒体机构的100名媒体工作人员做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 不同工作职能的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的认知不同;医务人员普遍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院工作场所暴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暴力、躯体暴力和性暴力;媒体在获取医疗纠纷事件的途径中,直接获取的途径所占比例较小,还需主要靠间接途径获取;医方与媒体方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客观真实性认知有差异;医方与媒体方对医疗纠纷事件产生的原因认知有差异。结论 寻求医方与媒体方之间的博弈对策,寻找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形成解决医疗纠纷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描述和分析医疗纠纷对医师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河北省某医院的375名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利用Mann Whittney U法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9%的医生表示医患纠纷对诊疗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或较大,临床医生的防御性医疗行为平均得分高达14.8分,最近2年亲身遭遇过医疗纠纷的患者防御性医疗行为得分高于未遭遇过医疗纠纷的患者。结论 面对越来越大的医疗纠纷和诉讼压力,临床医生普遍采取防御性医疗行为,且防御性医疗行为的程度较高。医生的医疗纠纷遭遇是防御性医疗行为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统计分析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案例,为在医院、患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方中解决医患纠纷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3年南京市某区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的801份医患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医院、患者、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的访谈。结果 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高达98.63%,影响患者获赔额高低的主要因素为医方态度、患者现状和有无医学鉴定;结论 医患双方对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工作较为认可,促进了医患和谐,但调解工作仍存在困难,建议法律赋予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一定的调查权和鉴定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某市过去的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分析,找出预防医疗纠纷的工作重点和防范机制。方法 对254例鉴定案件统计分析,从涉及医院的等级和科室构成、委托来源、医院所负责任、事故级别构成等指标观察寻找医疗纠纷的预防重点。 涉及医院以区域性医疗中心为主,涉及科室以骨科、妇产科为主,委托来源以行政调解单位为主,医疗事故鉴定率为60.7%,医院负完全责任的占8.8%。 结论 某市医疗纠纷防范的重点单位是三级甲等医院和县医院,重点科室是骨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重点预防措施应该放在加强沟通、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以此来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和非司法诉讼途径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影响医保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09年三级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人均住院费用呈逐年上涨趋势。次均费用与药品比例、材料呈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914和0.909,P=0.044和0.046),P<0.05。结论 合理降低药费比例和耗材比例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关键。应加快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制定科学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施当日出院制度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指标的效果,分析其作用和意义。方法 收集医院2013年度医疗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和线性回归当日出院和平均住院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全院平均住院日呈逐月下降趋势;同时住院患者当日出院比例增长明显。平均住院日和当日出院比例散点图显示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高度负相关(r=-0.739,P=0.006)。结论 住院患者当日出院比例对平均住院日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日,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采取优化流程,加快出院结算,放开住院病患当日出院服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医务人员视角出发,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方法 选取广东省10所医院,以“科室”为层,抽取1 125名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认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6.21%的人认为当前医患关系更加紧张,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医疗技术方面、候诊服务、医患沟通、非医疗技术方面、医院管理。患者抱怨最多的是药价贵和排队时间长,分别占29.7%,26.9%。结论 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信心不足,医生技术水平、医患沟通、医院管理是当前改善医患关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02—2009年平均住院日等住院指标的变化。方法 通过绘制时间序列图和计算指标间的偏相关系数说明医院住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医院平均住院日呈不断下降趋势,同时床位周转率不断加快,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并没有增加,病人总体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结论 近年来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这有利于医院业务发展、减轻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心理资本、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心理资本总体处于较高水平(M=4.44);心理资本及其希望、乐观两维度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β=0.308~0.516,P<0.01),对离职倾向有显著负向影响(β=-0.227~-0.271,P<0.01);工作满意度在心理资本对离职倾向的负向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医务人员心理资本的提升对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倾向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优化医院内部管理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我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较先前的相关法规,该办法凸显诸多亮点:突破性建立了国家层面的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责任主体,更加注重环节质量管理,强调了对于风险的防范,确定了监管主体和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对于提升我国医疗质量管理、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尚存不足之处,应及时补充和完善相关制度,使之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医疗质量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2.
通过回顾中国医疗改革的现状和问题,梳理了医疗改革的关键环节,提出了医疗同质化的概念。实施医疗技术同质化是中国中长期医疗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实施医疗同质化可以从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区域信息化建设、统一医疗评价指标、高标准构建基层医院、移动医疗互联网来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然而,在医德教学实践中仍存在着观念落后、内容失衡和方法单一等多方面问题。同时,随着我国多元结构社会的形成,医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价值观趋于复杂化,从业时职业道德水平出现滑坡。针对目前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试图从加强和改进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角度,探索医学生医德教育改革,增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徽省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及认知情况。方法 以安徽省某医联体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共216名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与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开展频次前三位的活动是专家坐诊(65.74%)、双向转诊(62.04%)和进修学习(56.94%)。37.04%的医务人员对医改方案和医联体指导意见表示不了解。63.43%的医务人员对目前工作状态不满意,不满意原因前三位分别是薪资待遇(40.73%)、职业发展前途(25.45%)和受尊重程度(21.09%)。90.27%的医务人员认为医联体建设需要政府扶持。结论 安徽省某医联体活动开展较好,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较高,但是在政策解读、活动内涵、人才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医疗行业的内生性障碍决定了改善服务质量的困难,使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水平低于其他行业。通过描述内生性障碍的表现,分析约束条件下的改进措施,制订能够激发组织主动性的政策是取得有价值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医疗保险以控制医疗费用为重要职能,以预付费方式为主要手段。医疗保险预付费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定额”付费方式,以“超支自负和结余归己”的固定结算制度为控费机制。目前,部分地区的医保机构对医疗机构采取“超支分担、结余奖励”的弹性结算制度,部分地区对医疗机构采取“超支自负、结余归人”或“超支分担、结余归己”的半固定半弹性结算制度。这些结算制度不是“定额”付费方式,而且“限额”付费方式,原本是为了既控制医疗费用又防范医疗风险,结果是既不能控制医疗费用又不能防范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17.
医疗保险在成为医疗服务的最主要付费者后,为避免医务工作者因道德风险产生过度医疗,确保医疗服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建立了医疗服务审查制度,以达到费用控制和质量保障两大作用。但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是一对矛盾体,加上审查标准不一致、相关规范不全面、审核过程不够透明等问题使得台湾医疗服务审查制度饱受医疗机构的不满和诟病,尽管如此台湾在此方面还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了解台湾地区医疗服务审查制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大陆相应制度的制订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城乡和区域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北京市2013年开展了区域医疗联合体系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实践情况看来,政策实施的效果与预期还存在一定差距。以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北京市区域医疗联合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 “两围绕”服务活动,即“行管后勤科室围绕临床一线服务、医护人员围绕患者服务”,探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服务模式。一是建立行管后勤科室围绕临床一线的主动服务机制;二是多措并举建立医护人员优质服务机制;三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流程就诊流程;四建立长效机制持久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