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国当前检验后阶段的质量指标及其质量规范,为临床实验室建立QI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北京科临易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开发的网络平台,向参加中心2015年全国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指标调查的所有实验室发放调查表按照不同专业和不同医院等级进行分组,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判断数据正态性,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分别进行多组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分别有5 229家、4 643家和4 421家实验室上报了检验报告不正确率、危急值通报率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的相关数据。各指标均有超过95%的实验室、σ水平≥3 σ和≥6 σ的实验室则分别占47.87%、91.17%、85.95%。各指标在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除危急值通报率以外,其余2项指标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我国临床实验室检验后阶段3项QI的差错率相对较低,多数实验室危急值通报率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达到了100%。临床实验室应基于此调查,进一步监测3项指标,同时正确有效地识别检验后阶段的薄弱环节,建立更多合适的QI并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确定相应的质量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山西省临床检验15项质量指标现状。方法 利用网络平台,向辖区内598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发放调查表。对规定时间内回报的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194家实验室回报结果。13项以率统计的指标再用西格玛(Sigma,σ)度量评价,有10项总体σ满足最低可接受水平(3σ),其余3项总体σ水平均<1。不同等级医院实验室和不同专业之间部分项目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常规检验前周转时间约为30 min,急诊检验为10 min。不同专业常规检验中周转时间在 30~180 min,急诊在 20~60 min。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了解到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工作相对薄弱。实验室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证可靠的数据采集和常态化的监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疗纠纷现状,为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00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采用集中填答法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012—2014年平均每家医院医疗纠纷数达28.6件,每万例次业务量纠纷数0.943件,每百名医师纠纷数4.765件;外科、妇科及儿科是纠纷发生率前3位的科室;医务人员技术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占27.9%,医德医风问题占10.5%,患者要求不合理占46.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医院平均年出院患者(t=7.987 ,P<0.001)、临床医师床位比(t=-2.476 ,P=0.015)与护理人员床位比 (t=-6.426,P<0.001)对医疗纠纷数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每家医院通过医患协商途径处理医疗纠纷27.5件,司法途径10.5件,医调委解决9.5件;医患协商平均耗时1.2月,平均费用76 927.4元;医调委途径平均耗时0.6月,平均费用36 141.1元;司法途径平均耗时6.3月,平均费用58 942.7 元。 结论 针对高发科室实施预警防范,根据纠纷特点选择适宜的处理方式;积极实施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就医压力;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除逐利机制,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的现状。方法 向定期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计划的2 299家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发放网络调查表,收集顾客满意度调查开展情况的相关信息。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K-W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调查表回报率是34.54%,其中92.19%的实验室进行过满意度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和K-W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的调查百分率和调查频率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临床实验室对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和涵意不甚了解,应该进行更多的临床实验室顾客满意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尝试初步构建一套适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的科学、合理、可靠、可行的指标体系。方法 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依托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采用文献系统分析、规范的选题小组法、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实证分析,通过检验、临床、护理、管理、科研等多学科合作,全面地收集整理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相关指标,初步构建出一套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初步构建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分三级: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55个。结论(1)本研究初步构建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内容能全面反映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情况,适合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2) 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需要继续通过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文献法等方法进一步精选、量化及确定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三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监测及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方法 制定统一调查表,对北京市38家三级医院的ICU进行现场评估。结果 38家三级医院中有35家医院的ICU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监测;监测占首位的多重耐药菌排名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79.0%的ICU单人间病房数量不超过5个。78.9%的医院基本能做到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普通患者分开管理。结论 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是ICU最常见的病原菌。医疗资源不足加大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管理风险防控下的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制度建设。方法 选取吉林省吉林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针对与管理风险有关的制度,如患者满意度、管理廉洁度、药品疗效、医院诚信度等38项核心制度进行风险控制等级评定。结果 依照所选制度的重要度均值分布情况,共有17项核心制度为高风险制度,12项为中等风险,9项为一般风险。结论 建设现代医院管理核心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医院风险防控管理水平,对推进医院廉政建设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医学工程人员的基本情况、培训情况、培训需要以及工作满意度情况调查,为医学工程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取武汉三级医院8家、二级医院2家,在每家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中随机抽取1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医学工程人员138名,大专及以下学历占47.9%;97.8%的医学工程人员愿意接受在职教育和培训的意愿;对职称、收入、在医院的地位、晋升机会满意的比例为17.4%、13.1%、15.2%、19.6%。讨论 医学工程人员整体学历偏低;医学工程人员培训需求较大;医学工程人员对职称、收入、在医院的地位、晋升机会、在职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等满意度均较低。医院应建立科学的职业晋升制度、激励制度、培训方案,同时鼓励医学工程人员积极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通过内部审核,发现不合格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2003—2008年医院共组织内部审核7次,发出不合格项118项,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制定医院质量管理工作重点,不合格项目逐年减少。 结论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ISO9001标准的要求,是适宜的、有效的。内部审核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有效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的管理方法。方法 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并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主动监测,加强管理,发现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例,统计发生率及引发原因。结果 225 944例手术共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914例,平均发生率为0.40%且五年呈显著下降趋势。引发原因以手术部位感染、切口裂开、切口疝或愈合不良,术后出血,出现漏或瘘为主,共占73.9%。结论 完善主动监测与报告系统、加强院科两级管理、注重原因分析与改进可有效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合理用药方面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黑龙江已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四个县市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的共1630张处方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关键人物进行定性访谈。结果 对比2008年与2013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每处方用药种数由3.04种下降到1.57种,抗生素使用率由53.29%下降到38.62%,其他指标也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对改善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抗生素与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Efficient management tools are continually required to cope with increasing demands placed on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aquatic resourc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biological indicators in assessment programmes. Aquatic toxicology has consequently become an important monitoring and regulatory science. Applications of aquatic toxicity testing include: deriving water quality criteria; toxicological evaluations of whole effluents and receiving waters; and the estimation of ecological risk. Toxicity testing can potentiall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in years to come, especially through its application in effluent regulation. Currently however, few environmental laboratories in South Africa have the required expertise and facilities to carry out a representative range of toxicity tests. Training and funding are required to build the capacity for the necessary developmental research, before toxicity testing can routinely be implemented.

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we face ca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 Albert Einste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学科建设成效与存在问题,指导今后临床学科建设与发展,为其他单位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专家咨询和文献参考等方式,制定临床学科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组织专家对33个临床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考核评估,采用t检验和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重点和非重点学科进行了统计。结果 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成效总体好于非国家重点学科,发现和确认了部分有发展潜力的非国家重点学科。结论 要重视对临床学科建设情况的考核分析,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强学术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4.
?????? 目的 探讨以临床信息系统(CIS)为基础构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分析应用CIS及医疗质量信息化监管系统前后的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安全指标变化。结果 实施CIS及信息化医疗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后医疗效率和质量安全指标均有显著性提升。结论 基于临床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是深入挖掘利用CIS、充分发挥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中医医院ICU现状,为提高全国中医院ICU总体水平提供依据。采用表格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分析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ICU的资料。结果 ICU平均床位数为(20.7±10.3)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2%;88%为综合ICU,12%为专科ICU;床位平均使用率为84%。呼吸机、床旁多功能持续心电监护仪、血液净化仪与纤维支气管镜平均数与ICU平均床位数比值为分别为0.69、1.02、0.09与0.07。ICU医生与护士配置平均人数与ICU床位数比值分别为0.69与1.7。大多数中医医院ICU能够独立开展常见器官功能监测及功能支持。结论 我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ICU大部分规模及性质、设备配置和技术开展情况基本上符合指南要求,但人员配备未达标,核心医疗指标尚有较大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建立临床路径知识库平台,为临床提供决策服务。方法 围绕临床路径知识库的构建,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临床规则库的建立、临床路径自适应及修复模型和HIS数据整合框架。结果 构建支持复杂疾病的临床路径知识库,并实现共享平台。结论 通过建立支持复杂疾病的临床知识库平台,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服务,为医院提供临床路径决策支持,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原有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典型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筛选初始指标,通过知情人访谈法确定质量评价框架,运用德尔菲法并借鉴平衡积分卡的原理和思想优化并确定指标及权重系数。结果 确定了以医疗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为基本结构的三级综合性医院质量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24个三级维度指标体系及其相应权重。结论 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环节,能够满足上海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北京市医改实施一年后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从样本医院中随机抽取1/3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基本信息情况、工作态度、医药分开相关情况、医务人员工作状态、绩效考核情况、收入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工作态度为因变量,以其他可能影响因素指标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卡方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较高,工作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岗位、医药分开支持度、岗位适合度、才能发挥程度、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5项指标。结论 实施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得到了绝大大多数医务人员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科学的临床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新技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管理实践,通过文献及政策调研、专家咨询、实践验证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临床新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同行函审和集中评定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实证研究,探索了临床新技术管理的有效方法。结论 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为临床新技术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推动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 目的 对病案质控流程重组,总结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方法 在分析病案出院前质控流程现状基础上,从缩短审核时间、增加病床合理使用和保证病历质量等方面阐述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来改善病案质控流程。结果 加强病案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结论 使病案质控最大限度服务于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