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论深化医改进程中分级诊疗体系的完善     
分级诊疗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的产物,是实现有序就医的重要保证。目前实施分级诊疗还存在许多壁垒,必须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通过解决医疗机构体制机制僵化、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与权限、制定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区域卫生规划、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和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等问题基础上逐渐达到医疗服务层级化。文章介绍了分级诊疗的理想模式,分析了分级诊疗的准备过程,提出了促进分级诊疗健康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公立医院见习医学生专业适应性对学业倦怠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公立医院见习医学生专业适应性对学业倦怠的影响以及心理机制,为医院临床实习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有效问卷355份,采用多元阶层回归分析法检验变量间的关系。结果 专业认同影响医院见习医学生专业适应性;高水平的专业学习动力能够降低见习医学生的情绪耗竭(β= -0.211,P<0.01)、玩世不恭(β= -0.316,P<0.01),提升他们的专业效能感(β=0.152,P<0.01);高水平的主动适应行为能够降低见习医学生的情绪耗竭(β=-0.159,P<0.01)、玩世不恭(β=-0.225,P<0.01),并提升他们的专业效能感(β=0.393,P<0.01)。结论 研究提出了3种心理解释机制。积极帮助医院见习医学生适应专业学习将有益于缓解他们的学业倦怠,进而促进他们在医院临床见习期间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表现。  相似文献   

3.
论述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立法的建议。采用文献法对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法律地位和立法内容进行分析。国家应加强对基本药物制度的立法工作,并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提出基本药物制度的强制性措施,满足社会对基本药物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基层首诊为研究主体,结合我国目前分级诊疗中基层首诊的初步试点现状与效果,剖析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在基层首诊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进基层首诊的就医格局而提供理论意义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内涵发展的思考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由其公共部门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是卫生事业社会公益性的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是一种概念存在,并且通过具体表现形式而存在,从而影响人们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认知。文章介绍了公立医院公益性概念框架,梳理了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特点,汇总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来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表现形式及干预政策选择,并提出公立医院公益性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7.
8.
梳理了新医改以来独立医学影像领域政策变迁,利用SWOT分析法,提炼出国内大型公立医院具有的强大医疗品牌、丰富专业人才队伍、强大人才培养环境接触病人优先性医疗保险待遇等优势,也阐明预约等待时间长、重复检查多劳动价值没有完全体现新增设备受限等劣势,建议抓住影像市场巨大潜力、不断增长医疗服务需求的机会,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办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以期对大型综合医院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士经济薪酬满意度、精神薪酬满意度对护士离职意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薪酬满意度量表(PSQ)、护士精神薪酬满意度量表(PReSS)、离职意向量表(TIQ)对5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护士经济薪酬满意度(β=-0.543,P<0.001)、精神薪酬满意度(β=-0.159,P<0.001)均为护士离职意向的预测因素。结论 护士经济薪酬满意度和精神薪酬满意度均与护士离职意向显著相关,且经济薪酬满意度对护士离职意向的影响大于精神薪酬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分析患者预约、门诊、住院、检查等就诊流程中付费环节对患者排队等待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预约挂号就诊患者采用不同付费方式对其门诊就诊等待时间的变化,阐述依托信息技术从人对人、一对一的先付费后诊疗模式到自助收费、移动付费的支付方式演变,探讨移动信息技术的引入,实现患者就诊无排队付费对医疗流程的改变,从而提高有效就诊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我国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困境以及相关解决政策建议。方法 利用博弈论和帕累托改进理论分析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方法。结果 分级诊疗的难点在于未能实现拍累托改进,即患者和政府可以在分级诊疗制度中节约成本,但医生并未得到相应的激励,因此,缺乏下沉积极性。结论 若能够让政府和患者节省的一部分费用补贴给大医院医生,则这些医生就会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即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建立分级诊疗就医秩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存在卫生资源布局和利用不合理、缺乏分工协作、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分级医疗是优化与重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通过梳理分级医疗的基本内涵、关键问题及其困境,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和社会分工理论,从系统层面(宏观)、组织层面(中观)、个体层面(微观)以及保障层面对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应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和不同利益群体权益诉求,从公共政策评价的角度进行评价是关键。探索分级诊疗制度评价体系,在评价原则前提下,确定健康改善情况、效率、经济性、可及性和患者就医体验5个评价标准,在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总结评价方法和识别评价客体,并提出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已有的筛选策略和研究基础,运用SAS等软件对上海市2015年和2016年的医院服务数据库进行筛选,分析对比可下沉量的差距。结果 在门诊下沉方面,2016年较2015年可下沉病人占比减少1.8%,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门诊下沉量显著,降幅达16.5%;在康复和护理下沉方面,2016年较2015年可下沉病人占比分别减少0.5%和0.04%,可下沉床日数占比分别减少0.3%和0.9%。结论 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初见成效,但分流下沉工作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政府、大型综合医院、上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利益诉求,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方法 采用博弈论分析这些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利用激励相容理论提出建议。结果 政府投入不足,上级医疗机构不愿下沉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分级诊疗体系的推行。结论 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利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国家倡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分级诊疗制度遭遇制度动力不足和实施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认为新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原有体制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变革中的权力与利益博弈是产生分级诊疗制度化困境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创新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以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分级诊疗实施网络,重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社区医疗机构的“守门人”制度,加快社会组织的功能实现,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7.
分级诊疗已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制度体系,并作为重塑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我国分级诊疗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的梳理,总结分析了不同阶段分级诊疗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为分级诊疗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制度的分析视角和历史资料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内容和形式,并与医联体、医疗服务整合以及对口支援等模式进行辨析和比较。认为分工协作机制的实质是在初级卫生保健和专科医疗服务之间进行分工,在相关领域开展协作。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最主要的是来自政府的作用,其次是发挥医疗保险政策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级诊疗是医改核心目标,也是各地探索方向。通过文献及二次资料分析和专家咨询法,归纳出“控制顶端、强化承接、联合均衡、需方引导”的分级诊疗上海模式。该模式下,住院病人分流效果明显,而囿于三级医院动力和社区承接能力的不足,门诊病人下沉仍有较大空间。建议在坚持已有模式基础上,发展医院集团以增加三级医院下沉门诊病人动力,拓展社区药品可及性、推动医生多地点执业、发展互联网医疗以加强社区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德国医疗服务制度,总结并分析了德国分级诊疗的优势,并借鉴德国的经验,从构建新型分级诊疗体系、提升基层机构人员素质、规范医保报销和加大政府投入方面,提出我国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