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大型综合医院效率。方法 采用DEA的CCR模型、BCC模型进行年度分析,再采用Malmquist指数进行跨期分析。结果 在所研究的22所大型综合医院中,2006—2007年有68.2%的医院处于规模报酬固定阶段;2006—2007年,63.6%的医院生产率变化主要是受到技术变化的影响,13.6%生产率变化是受到效率变化的影响,其他变化则是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作用。结论 研究期间,22所大型综合医院纯技术效率基本稳定,多数医院处于规模报酬固定阶段,生产率主要受技术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北京市13家三级中医医院总体运行效率及中医服务提供运行效率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各项指标基本情况,采用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运行效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4年,三级中医医院总体及中医服务技术均呈现进步或不变状态,各医院效率变动差异显著。结论 中医医院中医服务效率低于总体运行效率;多数医院技术提高缓慢,技术进步为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有利因素;效率降低为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级医院床位和人员的适宜规模,控制医院过度发展和资源浪费。方法 以北京市三级医院为研究样本,确定投入-产出指标,利用DEAP(2.1)软件,分析1991—2011年北京市三级医院规模报酬状态,找出规模报酬拐点,从而确定三级医院适宜规模。结果 2011年,41所医院中,有39家医院处于DEA有效状态,2家医院处于DEA非有效状态;时间序列纵向分析中,有18家医院出现规模报酬拐点。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的适宜规模的严格控制标准为:床位606张,95%CI:(425,786),在职职工1 219人,95%CI:(797,1 641);较宽松的控制标准为:床位1 058张,95%CI:(831,1 284),在职职工2 236人,95%CI:(1 716,2 757)。结论 研究得到了三级公立医院的规模控制标准,要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和特大型医院的数量,注重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运行效率,为后续改革提供相应政策建议。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分别使用CCR、BCC模型测量2014年湖北省73家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效率。结果 总体有效的医院有15家(20.5%),平均总体效率值是0.814;技术有效的医院有33家(45.2%),规模有效的医院15家(20.5%);规模报酬递增的有4家(5.5%),规模报酬递减的有54家(74.0%)。结论 湖北省县级公立医院总体效率有待提高,特别是需进一步控制医院规模,从而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广西县级公立医院运行效率,为推进医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DEA对41家县级公立医院进行效率评价。结果 总体有效医院15家(36.59%),41家医院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值分别为 0.899、0.953和0.944,纯技术效率不高的医院16家(39.02%),规模报酬递减的医院17家(41.46%),规模报酬递增的医院7家(17.07%);实际开放床位数、职工总数、总支出、固定资产投入冗余,门急诊人次数、出院人数、业务收入产出不足。结论 注重投入与产出研究,合理控制医院发展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医院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京市13家二级中医医院总体运行效率及中医服务提供运行效率现状,探索其影响因素并为医院决策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各项指标的基本情况,采用数据包络分析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运行效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2—2013年10家医院总体全要素生产率上升,6家医院中医服务全要素生产率上升;2013—2014年8家医院总体全要素生产率上升,4家医院中医服务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结论 近3年二级中医医院中医服务效率略低于总体运行效率,二级中医医院中医服务技术进步缓慢,效率降低为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是否存在规模经济及适宜床位规模大小。方法 利用浙江省500张床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数据,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和效率回归调整模型筛选评价指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T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所有决策单元的总体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平均得分均大于0.93;36%的单元为总体有效,65%的单元为纯技术有效,43%的单元为规模有效;43%的单元处于规模报酬不变区间,42%的单元处于报酬递增区间,15%的单元处于报酬递减区间;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呈下降;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床位、药品收入比重、设备数量、医院等级、诊次床位比、业务收支比、每床卫技数、每床固定资产、所在地区千人医生数和经济水平等。结论 多数医院存在规模经济。医院床位数在800~1 300张较为合适。提高医院经营效率可采取以下措施:合理控制床位;控制药品收入比重,注重医疗技术的提高;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固定资产过度投入;提高地区卫生资源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院2006—2008年3年间运行效率变化的情况,找出引起其效率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方法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武汉市23家医院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方面的变化趋势。结果 23家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退步所致,医院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趋于稳定,发挥的促进作用较小结论 医院不但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控制合适的规模以保证技术效率的提高;更应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培训与进修,鼓励医务人员在诊疗技术、诊疗过程上有所创新,以此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多维因素,探索和实践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改善方法和途径,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 方法 以上海市隶属于4个不同系统的8家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三级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在统计分析过程中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 结果 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临床医生的工作幸福感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对人际关系的幸福感认知较高,对福利报酬的幸福感认知较低。消极情感体验与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呈负相关,积极情感体验与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呈较强的正相关。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收入水平、职业发展是影响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工作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庆市县级及以上医院投入产出效率,为科学制定卫生资源配置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收集1 027所县级及以上医院投入产出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数据包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总体有效医院为13所(占10.2%),纯技术有效医院为19所(占15%),规模有效医院为13所(占10.2%),非规模有效医院中,113所为规模收益递减(占99.1%)。各经济圈中,渝西经济走廊医院平均总体有效率最高(0.655),库区次之(0.609),都市经济圈最低(0.577)。各级别医院中,三级医院平均总体有效率最高(0.774),一级医院次之(0.660),二级医院最低(0.556)。结论 重庆市县级及以上医院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应合理控制医院规模,提高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形成中小型医院特色,建立健全医保制度,全方位提高医院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13.
《CMAJ》1942,46(1):71-72
  相似文献   

14.
15.
16.
《CMAJ》1922,12(12):903-904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