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3月和4月,在沙县和福州市由腹泻患儿和健康儿童粪便标本分离到肠侵袭性大肠艾希氏菌新血清型O121:H-两株。该菌型尚未见报道。其O抗原与痢疾志贺氏菌7型相关,Sezeny试验阳性,并含有140Md侵袭性质粒。  相似文献   

2.
1989年5月,我们在进行食品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检查中,从粪便中分离到一株菌,开始认为是沙门氏菌,但经进一步证实系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工作中我们先用SF进行选择性增菌,然后划SS平板分离,发现平板上有较纯的粉红色、中心带黑色菌落,怀疑有是沙门氏菌亚属  相似文献   

3.
从成都动物园因腹泻死亡的凹甲陆龟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源菌,经选择性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等,确定该病源菌为D群肠炎沙门氏菌,其抗原结构式为1,9,12∶ g,m∶ -.该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引起人工感染小鼠大量死亡,且从其体内分离到相同特性的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该分离菌对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卡拉霉素、多粘菌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等敏感,对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耐药;同时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沙门氏菌毒力因子ivnA和ivnE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该菌进行PCR检测,结果在该菌中成功扩增并检测出ivnA和ivnE基因.本试验尝试了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为该分子诊断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今后该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正>空肠弯曲菌是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最近已证实,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感染多见于夏季,其发生率甚至多于常见的诸如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肠道致病菌。 常规诊断方法需要2~4天才能出结果。粪便标本立即接种选择培养基(如弯曲菌血平板——Campy-BAP)上或接种含抗生素的巯基醋酸盐培养基中,中加有CO_2的37℃温箱中培育24~48小时,挑取可疑菌落作鉴别试验后才能确诊。 过去,粪便标本涂片企图用革兰氏染色法给弯曲菌性肠炎作快速诊断,但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成分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病原学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儿100例,对100例粪便标本运用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等方法展开微生物检验,并分析病菌的类型。结果:100例标本,共分离62株菌,总检出率为62.0%,其中,26例被检出沙门氏菌,包含甲、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及非伤寒型沙门氏菌,该病原菌检出率最高,达41.9%。病原菌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率分布:年龄为1-5个月的患儿为13例,5例结果呈阳性,感染率为38.5%;年龄为6-12个月的患儿38例,27例结果呈阳性,感染率为71.1%;年龄为1-2岁的患儿23例,17例结果呈阳性,感染率为73.9%;年龄为3-6岁的患儿26例,13例结果呈阳性,感染率为50.0%。各年龄段患儿的感染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个月-2岁年龄段的腹泻患儿感染病原菌的比例最高,沙门氏菌是引发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背景】在鹌鹑养殖过程中,抗菌药物和消毒剂的不规范使用加剧了耐药菌株在动物、场所和食品之间的相互传播,因此,掌握致病菌株在养殖动物中的耐药状况至关重要。【目的】检测北京周边地区鹌鹑蛋源致病菌株的耐药特征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在天津市武清区部分鹌鹑养殖场采集鹌鹑泄殖腔粪便、鹌鹑蛋表、养殖环境和鹌鹑饮水的样品,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菌落形态观察、染色镜检、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沙门氏菌inv 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同时进行小鼠攻毒试验,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再通过药敏试验和PCR方法对分离菌的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分离菌株菌落颜色、镜检形态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沙门氏菌特性,沙门氏菌inv A基因序列测定与鼠伤寒沙门氏菌参考株相似度为99.44%,鉴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型为1,4,[5],[12]:i:l,2。该菌株对小鼠有致病作用,小鼠LD50为2.10×107 CFU/m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呋、链霉素、磺胺甲啞唑、磺胺异啞唑、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表现耐...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上海地区社区获得性腹泻儿童致病菌流行病学情况,对2007年度就诊于我院的2871例社区获得性腹泻患儿进行粪便弯曲菌、志贺菌、沙门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气单胞菌、耶尔森菌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部分菌株的血清分型。结果发现,弯曲菌在腹泻患儿粪便中的分离率为11.1%(172/1556),4月份感染率最高(P<0.001),多见于1~4岁儿童(P<0.05);其次是志贺菌,分离率为3.2%(91/2871),其中福氏志贺菌占63.7%;第3位是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1.0%(30/2871),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占70.0%,以O55/K59血清型为主。沙门菌、气单胞菌分离率不超过0.5%,未检测到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耶尔森菌。本次调查显示,弯曲菌、志贺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是目前上海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的3种主要致病菌。弯曲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志贺菌及致腹泻大肠埃希菌,提示临床微生物室应将弯曲菌、致腹泻大肠埃希菌作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腹泻常规监测的病原微生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人类轮状病毒(HRV)腹泻与不同人群的T细胞免疫微生态学关系。结果表明:(1)健康人能保持微生态平衡,粪便中未查见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均正常。(2)HRV携带者也能维持微生态平衡,粪便中仅见少量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基本正常,但活性T细胞率降低显著。(3)HRV腹泻患儿发生了微生态失调,粪便中查见大最的HRV,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均显著降低。(4)其他腹泻患儿也发生了微生态失调,虽然在粪便中未查见HRV、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但是T细胞的总数和功能也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胶体金法与RT-PCR法测定A群轮状病毒及G血清型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2009年1-12月份的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血清型分型,分析G血清型分型。结果 828份婴幼儿腹泻粪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3.45%。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1岁以内占49.82%,2岁以内占89.89%。本地区轮状病毒腹泻呈现季节高峰,11月至次年1月为轮状病毒腹泻流行期。毒株分型显示G3型为流行优势株(51.6%),其次是G1型(26.6%);另有13.7%为混合感染,包括G1+G3型(10.5%)、G2+G3型(2.4%)和G1+G9型(0.8%)。结论 2009年浙江省苍南县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血清型是G3和G1,G3为优势毒株。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情况,为临床提供快捷、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 869例,应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群轮状病毒抗原,对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869例检测结果中阳性946例,总阳性率为32.9%。1~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为36.5%;0~1岁阳性率其次,为32.3%;2~6岁患儿阳性率相对较低,为27.0%。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17,P0.05)。秋冬季节为轮状病毒感染率的高峰期,春夏季节较低,分别为39.5%和22.6%。不同季节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5)。并且发现粪便以黏液便或水样便为特征的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率较高。结论轮状病毒是婴幼儿急性重症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及时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对腹泻患儿的及时诊断和合理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89年4月上旬,我们在通城县隽水镇饮食行业人员中进行健康体检肠道致泻菌调查,从一受检者粪便中分离出一株能迅速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福氏志贺氏菌。鉴于该菌在国内属首次发现,特报告如下: 一、菌株分离鉴定用消毒棉签采集受检者粪便1.5克接种TGS增菌液,37℃培养16小时,然后转种FX琼脂、SS及EMB平板,37℃培养24小时,结果在FX平板上菌落呈园形、低突、表面光滑、边缘不齐、发酵乳糖呈鹅黄色;尿素分解、TTC、H_2S及红晶反应均为阴性。在SS平板上为粉红色、园形、低突、湿润、大小φ为1—2mm  相似文献   

12.
群特异性蓝舌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群特异性抗蓝舌病病毒(BTV)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特性进行鉴定,为建立检测BTV抗原及抗体的ELISA方法奠定基础。方法:用纯化的BTV颗粒为免疫抗原免疫BALB/c鼠,以大肠杆菌表达的VP7蛋白作为筛选抗原,用间接ELISA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选取抗体效价最高的一株制备BTV单克隆抗体,以该抗体为捕获抗体与8种不同血清型BTV进行ELISA反应,结果与细胞病变反应进行比对;以该抗体为竞争抗体,与12种不同血清型绵羊BTV抗血清进行竞争ELISA反应,并将结果与参比c-ELISA试剂盒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筛选出5株稳定分泌BT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选其中一株(3E2)制备了高纯度的单克隆抗体;该单抗用于检测不同血清型BTV,与细胞病变反应结果完全相符;用于检测不同血清型绵羊BTV抗血清,其结果与参比c-ELISA试剂盒符合率为100%,与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和抗体均无交叉反应。结论:制备的BTV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群特异性,可用于检测不同血清型BTV抗原及BTV抗体。  相似文献   

13.
从蛇肠内容物中分离到的8株沙门氏菌,分属于3个新的血清型。8株菌的培养物均可发酵卫矛醇,利用丙二酸钠,但不发酵乳糖和水杨苷.KCN肉汤内不生长,ONPG试验阴性,故应归属于沙门氏菌II。8株菌的培养物均可被沙门氏菌。O-I噬菌体裂解。选出了代表菌株作抗原分析,确定它们的抗原式为:S319411 6,7:1,V:e,n,z15;S319611 6,7:y:e,n,z15;S3195 II 6,8:e,h:1,2。S3196是靛基质阳性的罕见生物型。其他的5株培养物,有2株具有与S3194相同的抗原式,3株具有与S3196相同的抗原式(1株靛基质阳性,2株阴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分析2018-2022年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集的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病例1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小儿沙门氏菌感染的时间分布特征、临床特征、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86例小儿沙门氏菌感染患儿年龄分布,1~3岁构成比最高,占37.63%,>6岁构成比最低,占1.61%。2018年发病33例,2019年发病19例,2020年发病39例,2021年发病44例,2022年发病51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一年四季均有沙门氏菌感染病例,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分别占43.55%、30.11%。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分别占90.32%、74.73%和63.98%。血清型B群最高,为118例,占63.44%。通过对分离出的191株沙门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只有3株(1.57%)对所检测抗菌药物均不耐药,耐3类或3类以上的多重耐药沙门氏菌有157株(82.20%),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替坦耐药率均为100%。不同年份沙门氏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年来佛山地区小儿沙门氏菌感染呈上升趋势,1~3岁儿童是主要群体,夏季和秋季是发病的高峰季节,主要血清型是B群,儿童感染后以发热、腹泻、解粘液便为主要症状,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5.
厌氧菌群是人体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群。对机体的健康、营养、免疫及生物屏障(定植抗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儿童腹泻时,肠道厌氧菌群的变化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作者采用8种选择性培养基和1种非选择性培养基,应用形态学、常规生化反应、酶学反应、色谱分析及细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30名健康儿童和33例腹泻儿童的粪便菌群中肠杆菌、肠球菌、莆萄球菌及厌氧菌群中的拟杆菌、双歧杆菌、真杆菌、乳杆菌和难辨梭菌等8类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同时对12例腹泻患儿的十二指肠菌群也做了相应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儿童粪便菌群中8类菌活数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福氏志贺菌免疫的群7因子的血清效价和优化免疫方法,以两种免疫原成分,按两种浓度、剂量免疫动物后定期采集血清。用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效价,比较新法和传统方法免疫家兔体内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传统方法免疫的家兔所产生的抗体1∶1280,而新法免疫中高剂量组可使福氏志贺群7因子血清效价达到1∶2560的水平,完全可以用于常规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对从山东省某地区4个健康奶牛养殖场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优势血清型、耐药特性、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携带情况以及系统进化群分析。【方法】采集194份来自山东省某地区4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新鲜粪便样品,进行大肠埃希菌分离和鉴定,利用常用大肠埃希菌诊断血清进行血清型鉴定;利用10%的绵羊血平板检测溶血性;利用K-B法检测对14种常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革兰阴性菌常见的6大类24种耐药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并对目的条带测序分析;利用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分析大肠埃希菌的ST型并使用eBURST v3软件分析菌株之间的克隆关系。【结果】从194份新鲜粪便样品中分离到171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主要为致病性(19.9%)和侵袭性大肠埃希菌(17.0%),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128:K67(12/171)和O143:K7(12/171)。另外,具有溶血性的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9.4%(16/17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的比率为22.2%,其中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33.9%,四环素次之,为24.0%;PCR检测耐药基因和整合子结果显示,59.1%的菌株携带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59.1%的菌株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nt(2′),未检测到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和tetB;Ⅰ类整合子的阳性率为4.1%(7/171),dfrA12-aadA2-sul1为优势基因盒结构(4/171);MLST将大肠埃希菌分为8种ST型,其中,ST155(10/171)和ST58(45/171)形成一个克隆复合物且没有发现新的ST型。【结论】本研究证实,从该地区规模化健康奶牛场新鲜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优势血清型为O128:K67和O143:K7;少部分大肠埃希菌具有溶血性;仅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等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优势基因盒结构为dfrA12-aadA2-sul1;MLST分型显示不同奶牛场分离出亲缘关系较近的菌株,其分布具有多态性,血清型与ST型之间无相关性。本研究表明源自表观健康的奶牛的大肠埃希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具有食品公共卫生安全隐患,该研究对于提升规模化奶牛场奶制品的安全生产与质量评估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血清学试验可确诊百日咳,用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CFT)方法能证明百日咳抗体。凝集试验检出不耐热血清型抗原的1,2,3型和耐热的菌体抗原的抗体。活的或福尔马林杀菌的菌悬液检出不耐热抗原的抗体。新近的两个试验中应用了不同的CFT抗原。1972年Bradstreet等用60℃加热1小时菌悬液的远沉上清作抗原,菌株血清型抗原并不影响血清效价,提示发现的主要抗体是对抗原1的(所有菌株所共有)而不是型特异抗体。苏格兰联合研究用新近分离的1,3型菌株并用NaOH37℃2小时提取抗原,他们没有证明是否测出了型特异抗体。 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测定人血清百日咳抗体的报导很多,除了Schuber等用百日咳可疑病例的双份血清做过试验,没有任何别的作者指出抗原附着到红血球上。  相似文献   

19.
类志贺邻单胞菌属于肠杆菌科的邻单胞菌属,是革兰阴性杆菌,为人类条件致病菌,该菌首先发现于胃肠道,但无明确证据证实其具有肠致病性,仅个别例证报道其可引起败血症和肠胃炎。霍乱弧菌属于弧菌属,革兰阴性杆菌,血清型O1群和O139群是甲类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通过侵袭力和霍乱肠毒素致病,可引起严重的呕吐和腹泻;而血清型非O1/O139群血流感染在国内偶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慢性肝病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伴呕吐,且畏寒、寒战,血培养检出1株革兰阴性杆菌,初期经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为霍乱弧菌;但后经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和16S rDNA基因测序,均确认为类志贺邻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输血、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无复发。本报告结果提示,当Vitek-2 Compact将待检样本鉴定为霍乱弧菌等临床少见菌时,仍须结合细菌菌落形态、辅助生化试验以及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必要时可采用质谱、基因测序等其他检测手段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丹东口岸进出口冷冻水产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程度,采用GB/T 4789.4-2003前增菌和mini-VADIS法快速筛选,对阳性的样品用选择性琼脂平板划线分离并挑取可疑菌落,进行BBL.crysta自动细菌分析鉴定.采用此法从一批冻煮青柳蛤肉中检出了阿贡纳沙门菌,经 MPN法计数结果为2.3/g.该血清型是引起畜禽类和人类沙门菌病传染的重要血清型,应加强对进出口冷冻水产品的卫生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