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筛选和规范诱集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成虫的最佳糖醋酒液配方及最佳发酵时间,确定发酵液中的挥发物成分。【方法】优选以单一纯物质糖、醋、酒和水进行混配的配方A, B, C和D, 其配比分别为蔗糖(g)∶乙酸(mL)∶无水乙醇(mL)∶纯水(mL)(m/v/v/v)=3∶1∶3∶80, 3∶1∶3∶160, 3∶1∶6∶80和1∶1∶3∶80及常见配方E[白糖(g)∶白醋(mL)∶白酒(mL)∶自来水(mL)= 6∶3∶1∶10(m/v/v/v)],分别并采用Y型嗅觉仪及GC-MS测试和分析小地老虎成虫对发酵1~15 d后的糖醋酒液的趋性及发酵液中的挥发物成分。【结果】趋性试验结果表明,糖醋酒液B配方对小地老虎诱集效果显著优于A, C, D和E配方,C配方次之。小地老虎成虫对B和C这两种配方发酵8 d发酵液的选择反应率均显著高于对未发酵及发酵5 d和7 d外的其他发酵时间发酵液的选择反应率。挥发物成分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糖醋酒液B配方发酵8 d发酵液的挥发物共有41种化合物,主要包括17种烃类化合物、8种醛类化合物、2种酮类化合物、4种醇类化合物、5种酯类化合物和5种醚类化合物。而且发酵8 d的糖醋酒液B配方与其未发酵以及发酵4 d和发酵12 d的糖醋酒液B配方之间的挥发物成分差异较大。【结论】优选并明确单一物质糖、醋、酒和水进行混配的小地老虎食诱剂配方(3∶1∶3∶160, m/v/v/v),其糖醋酒液通过发酵可以产生增效作用,最佳发酵时间为8 d。 相似文献
2.
【目的】糖醋酒液能有效诱集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而性诱剂辅助正好使糖醋酒液诱捕效果得以补充。【方法】本文对6种配方的糖醋酒液、3种窗口形状诱瓶、有无性诱剂辅助、4种高度、5种间距在梨园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糖醋酒液对梨小食心虫最佳诱捕效果的设计方案。【结果】结果表明,在梨园利用糖醋酒液防治梨小食心虫时,选择红糖∶食用醋∶白酒∶清水=3∶1∶3∶80的糖醋酒液配方,窗口形状为长方形的诱瓶,辅以性信息素诱芯,挂瓶高度为1.5 m,间距为4 m时诱捕效果最佳。【结论】合理利用糖醋酒液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糖醋酒液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小卷叶蛾的诱杀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醋酒液可以诱杀多种害虫,是一种传统无公害防治措施。但在植保上应用的糖醋酒液配方中的糖、醋、酒成分及配比却比较混乱,难于重复和推广应用。试验研究诱杀果树主要害虫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和苹果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echer von Rslerstamm的糖醋酒液最佳配比。结果表明,糖醋酒液配比中乙酸∶乙醇∶水为3∶1∶3∶80是较理想配方,调节不同成分比例对诱虫效果会造成不良影响。试验结果还表明,梨小食心虫雌虫比例会随着糖醋酒液诱虫量的增加而减少。诱虫量小于10头/d时雌虫的比例为88.0%,诱虫量大于30头/d时雌虫比例只有56.1%。 相似文献
4.
粘虫蛾飞行肌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粘虫雌蛾Mythimna separata(Walker)飞行(背纵)肌的研究结果表明,其肌原纤维由500-700根肌球蛋白丝(粗丝)组成,每根粗丝由6根肌动蛋白丝(细丝)环绕排列成六角形,每根细丝精确地位于两根粗丝间1/2处,从而使粗丝和细丝的比为1:3。肌节较短,长度约2.2-2.6μm。肌原纤维之间充满着线粒体和横管。每个肌节约有线粒体三个,横管二根。线粒体约占肌纤维体积的40%,而横管为7%。每根横管准确地位于肌节的1/4、3/4处,或Z线和中膈的中央,并与肌质网交接形成二位体(dyads)或三位体(triads)。肌质网相当不发达,约占肌纤维体积的2.5%。但其分布很有特色,即除了紧贴于肌原纤维周围的由单层液泡组成的肌质网以外,在中膈处还有一层横穿于肌原纤维的肌质网。和其它同步飞行肌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比较的结果还表明,粘虫蛾飞行肌具有较善于飞行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昆虫知识》2019,(4)
【目的】利用诱杀球诱杀成虫是有效防控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cus)minax(Enderlein)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明确了不同类型粘虫胶、是否添加食物诱芯、不同悬挂位置对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数量的影响,为高效利用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诱杀球选用直径7cm的绿色诱杀球、黄色诱杀球和直径14 cm的黄绿色诱杀球,共3种规格,首先比较诱杀球涂抹热熔压敏胶和液态粘虫胶的诱杀效果,然后比较诱杀球上方有无食物诱芯的诱杀效果,最后比较5个悬挂方位和2个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杀效果。【结果】第一,3种规格诱杀球涂抹热熔压敏胶均比涂抹液态粘虫胶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多,其中黄色诱杀球和绿色诱杀球达到显著差异(P<0.05);第二,诱杀球上方添加食物诱芯降低了绿色诱杀球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及其所占诱虫总数的比例,但增加了绿色诱杀球上非靶标昆虫的数量;第三,诱杀球悬挂橘树北面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略高于其他方位(P>0.05),且悬挂于树冠3/4处比1/4处诱杀柑橘大实蝇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制作柑橘大实蝇诱杀球要选用热熔压敏胶,绿色诱杀球不宜与食物诱芯联合使用,诱杀球悬挂于橘树北面和树冠3/4处诱杀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1979—1984年,粘虫蛾垂直迁飞和气候因子的关系。在四川省峨眉山不同高度建立了6个观测点。并系统观测了一代粘虫蛾迁入的种群动态。据近年观察结果表明,迁飞蛾群动态与湿度、降雨、风,尤其温度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条件下,蛾始见期的平均临界低温为5.2℃,迁飞高峰时温度为10.6—24.3℃。适温和最适温分别为15—24℃和16—20℃。观察结果还表明,一代粘虫蛾各迁入峰期与高空大气压850毫巴流场的东南和偏东气流(风速为4—6米/秒)关系最密切。这是蛾子从我国东部向西部水平的长距迁入四川峨眉等地的因素。并根据不同高度地区,垂直迁飞动态观察及蛾子标记回收试验,初步证明了金顶上的蛾群乃是在夏季从低海拔地区随上升气流而垂直迁来的。 相似文献
7.
<正> 光场对昆虫行为的作用是复杂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波长、光亮度、环境温、湿度以及季节变化和时差等外界条件及复眼的生理状况,光、暗适应程度等内在因素都直接地影响着蛾子的趋光行为。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错综关系,对不断改进光源、合理地布局灯防区、准确地掌握开灯的有利时机,使灯光防治在综合治理中发挥高效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为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附加农药诱杀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对梨小食心虫雄蛾着陆行为观察,设计出4种诱杀器,其中双翼式和台式最适于雄蛾降落。诱杀器的材料以PVC塑板为好。涂在诱杀器上的缓释型菊酯农药,开始对雄蛾有较强的忌避作用,但在田间暴露10天后,雄蛾着陆率可在80%以上,让雄蛾接触在田间暴露的药膜5秒左右,开始雄蛾可在10分钟内被击倒,当药膜在田间暴露80天后,仍可击倒雄蛾,所以这种性诱剂加农药的诱杀器有可能用来防治梨小食心虫或其它小型害虫。 相似文献
9.
《昆虫知识》1975,(1)
在深入批林批孔运动的大好形势推动下,我们因陋就简、以土代洋进行了红铃虫性诱剂的粗提和使用,取得了初步结果。 1.收集虫源 1.在收花晒花时,收集老熟雌性幼虫(腹背面无隐现的睾丸体),装入试管任其结茧越冬,到第二年3月放进土温箱加温(27-28℃),盖上湿布调节湿度,促使整齐化蛹。2.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从吊籽花里检蛹,每支试管放3-5头雌蛹(腹部末端生殖器部位的腹节呈两个“人”字形),任其自然羽化。 2.提取性诱剂粗提物 在成虫羽化期间,连续进行三天光照处理,每天光照22小时(白天用自然光照,夜晚用煤油灯照),黑暗2小时。在第三天黑暗2小时后,剪取雌蛾腹部末端三节,浸入二氯甲烷溶剂中,待全部雌蛾剪尾浸入后,一起倒进研钵,捣碎成浆糊状, 相似文献
10.
两种性诱剂混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桃小食心虫Co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和枣粘虫Ancylis(Anchylopera)sativa Liu均是枣树主要害虫,而且两者的发生期又有相当长时间是一致的,如能使用一组性诱剂诱捕器同时进行两种害虫的发生期预测,在生产上则很有实用价值。但是,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和枣粘虫性诱剂能否混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一、试验方法 试验于84年6月中下旬在河北省唐县军城枣产区进行,正是枣粘虫当年一代成虫高峰期和桃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始现期。试验设置三组处理,10个枣粘虫性诱剂水盆诱捕器;10个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水盆诱捕器;10个以上含有两种性诱剂的水盆诱捕器, 相似文献
11.
粘虫蛾飞行肌的发育:超微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应用电子显微镜对正常条件下饲养的0-16日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雌蛾飞行肌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肌原纤维直径。线粒体和横管的体积分量均随蛾龄的增加而增加,到7日龄达到最大值以后又随蛾龄的增加而下降;但是,肌节长度则随蛾龄的增加而缩短,到7日龄达到最短后又随蛾龄的增加而延长,从而使整条发育曲线呈“V”字形;肌原纤维和肌质网体积分量变化不大或无规律可寻;二位体在发育初期和未期的比例较高,而三位体在4和7口龄比例较高;肌丝排列从0~7日龄均是有序的,肌动蛋白丝(细丝)和肌球蛋白丝(粗丝)的数量比为3:1,粗丝的数量变化也不大,每根肌原纤维约有600根。但从10日龄开始肌丝排列出现紊乱,细丝全部消失,粗丝降解、数量减少了30%,从而使肌原纤维留下一片片的空白。根据这些结果,把7日龄前的飞行肌发育过程视为生长过程,而把10日龄后的视作降解过程。最后对粘虫蛾飞行肌与卵巢发育及其飞行能力变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3.
瓜实蝇雌性激素引诱剂cue-lure是一种选择性引诱剂,对瓜实蝇及其近缘种的雄性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作用和较长的药效。该引诱剂目前已通过人工合成并投入工厂化生产。它将在农业生产上,对瓜实蝇及其近缘种类的预测、预报、防治及科学试验、研究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早熟素Ⅱ处理粘虫蛾对两性吸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早熟素Ⅱ对鳞翅目重要害虫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的作用。试验证明羽化24小时以内未交配的粘虫蛾(雌雄比为1:1)与10微克/平方厘米的早熟素接触24小时后即明显地降低两性吸引的能力;雌雄比为2:1时,处理组的交配率比对照组降低60—70%。不同的配对(正常雄×正常雌、正常雄×处理雌、正常雌×处理雄、处理雌×处理雄)证明早熟素Ⅱ对雄、雌蛾均有影响,但对雄蛾的影响更大。已知昆虫咽侧体(CA)分泌的保幼激素(JH)对某些昆虫成虫的两性吸引有调控作用(Barth,1961;1962),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对早熟素处理后的雌、雄蛾咽侧体逐日进行了测量,它们都比对照小,雄蛾差异更大。雄蛾CA的组织切片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细胞核变形,染色体颗粒凝聚、出现大量空斑,腺体腔内分泌物较少等。同位素标记甲硫氨酸测定离体CA合成JH的结果表明:早熟素处理的雄蛾CA合成JH能力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出现高峰的第四天左右差异更为明显,雌蛾也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温、湿度对粘虫蛾飞行能源物质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研究了不同温、湿度对粘虫蛾飞行能源物质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湿度对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有显著影响,在适宜的温、湿度下飞行时,粘虫蛾主要飞行能源物质(甘油三酯和糖原)消耗最少,其飞行单位距离所需的甘油三酯也最少,即能源利用效率最高,随着温,湿度从适宜到不适宜,甘油三酯消耗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温,湿度对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会因蛾龄及性别的不同而异,在所测试的几种温,湿度下(高温35℃除外),5日龄成虫在飞行中消耗的甘油三酯最多,低龄和高龄时消耗均较少,高温下飞行时,雄蛾比雌蛾消耗的能源物质多,而在高温或低湿条件下,雌蛾比雄蛾消耗的多,进一步对影响成虫飞行能源物质消耗的海藻糖酶活力及呼吸强度研究表明,温、湿度对海藻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在适宜的温,湿度下,酶的活性高,反之,酶的活性降低,其中高温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比低温明显,但高湿和低湿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基本一致,成虫呼吸强度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飞行初期成虫呼吸强度急剧增加,但0.5h后开始下降并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根据所获结果对温、湿度与粘虫蛾飞行能源物质消耗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温、湿度综合效应对粘虫蛾飞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饱和最优理论设计系统研究了不同温、湿度组合对粘虫蛾飞行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与不同蛾龄、性别成虫飞行能力之间的关系。拟合的5日龄蛾吊飞12h的飞行距离与温、湿度的回归方程式为:Y^=60.20-16.53X1 1.99X2—26.98X1^2-7.03X2^2—0.64X1X2(Y^代表飞行距离(km),Xl代表温度编码值,X2代表相对湿度编码值)。粘虫蛾飞行的最适温、湿度分别为18.1℃、69.7%RH,适于成虫飞行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26℃,相对湿度范围为55%-75%,高于或低于这些范围,成虫飞行能力便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并且温度对粘虫蛾飞行的影响要比湿度大。这与单因素试验(温度或湿度)结果基本一致。成虫飞行能力受温、湿度影响程度会因蛾龄及性别而异,高日龄成虫在高温、低湿的条件下飞行能力较低日龄成虫弱。雌蛾在高温条件下的飞行能力比雄蛾强,而雄蛾在不适宜的湿度条件下飞行能力较雌蛾强。 相似文献
17.
18.
粘虫蛾复眼背、腹区视杆结构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粘虫蛾复眼背、腹区域的视杆结构具有以下主要差异:1)背方小眼视杆的长度短于腹方小眼视杆的长度。2)在横切面上,背方小眼视杆的中段近似方形。该段间细胞的视小杆为三角形,每个具有平行排列的微绒毛。整个视杆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微绒毛轴。腹方小眼视杆的中段为风扇形。间细胞的视小杆为“V”字形,微绒毛排列不平行。3)背方小眼基细胞的视小杆几乎位于气管反光层远侧,而腹方小眼甚至延伸到气管反光层内。 在背方和腹方小眼视杆的内段,每个间细胞的微绒毛均平行,且排列在基细胞的大形视小杆周围。更深层,在其它细胞的轴突均已相继出现的水平上,基细胞的大形视小杆仍然可见。 最后,对形态上的特点,在功能上可能具有的一些意义也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糖醋液和乙二醇对地表甲虫的诱集效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2007年分别以糖醋液和乙二醇作为陷阱溶液对天然紫胶林、人工紫胶林和旱地的地表甲虫群落进行了抽样。糖醋液诱到19科66种522头地表甲虫,乙二醇诱到19科68种690头 共同诱到29种,占全部种类的27.6%。糖醋液诱到的拟步甲、金龟、步甲个体数少于乙二醇,而糖醋液诱到的小蠹则多于乙二醇。天然林中,糖醋液诱到的地表甲虫个体数显著少于乙二醇,种类数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这2种溶液诱到的地表甲虫种类数接近,但乙二醇诱到的个体数多 使用单一溶液进行抽样往往会损失一定的多样性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