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三峡的身世赵诚若说巫山神女的容颜常被云雾面纱所潦绕的话,那么长江三峡“靓女”的身世是被神秘面纱所笼罩了。不是吗,自1907年美国地质学家B.Willis首先提出三峡成因(身世)以来,至今快有一个世纪了,这期间中外地学界数以百计人士前来探询而未果,...  相似文献   

2.
巫山情结     
贺存定 《化石》2010,(3):64-67
初次知道巫山,是在元稹《离思五首》第四首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索物以托情,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世间无与伦比,这是何等的感情、何等的地方啊!让年轻的我迷恋和神往。著名的长江三峡即从巫山穿过,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巫峡(三峡之一),  相似文献   

3.
岁末,我们回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12月9日向研究所全体工作人员报告了考察成果。我们介绍了大庙化石地点的地层古生物概况;巫山巨猿动物群的科学意义及长江三峡的形成历史。说到长江及三峡的形成,是许多人所关心的。总的来说,长江形成之前,考察区内大部分是一些短小的河流,从边缘山地流注在圆顶小山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与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长江三峡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通报》2006,41(7):14-14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承担、秭归县环保局和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参加、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资助的“秭归县桃花水母抢救性保护研究”课题于近日在武汉通过验收。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原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附近位于长江边的3个水潭——天音潭、卧牛潭和鸭子潭的桃花水母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1985年2月,“四川文物”第二期刊登了我的一篇短文,题为“三峡地区可能揭开早期人类活动的奥秘”。此文之目的,是将1984年在三峡地区调查的初步结果,和对今后的设想告之四川省文化部门,以便引起重视,并希望能在此基础上,对巫山大庙化石地点继续调查。是年秋,四川省文化厅委托重庆自然博物馆组成长江三峡地层古生物考察队。我们于9月下旬抵达巫山,随即在大庙龙骨坡化石地点开展工作。开工前,我们对龙骨坡及其周围的地质情况作了调查,分析了龙骨坡一带的地貌类型和喀斯特发育的地质基础。大家认为:龙骨坡位于山原期夷平面,系一较大的石灰岩裂隙,它的东侧与山谷相通,顶部呈“天窗型”,裂隙内阳光充足,有助于生物活动,后来在漫长的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香溪河鱼类资源及三峡工程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溪河位于鄂西,是长江三峡北岸的1条支流,也是流经兴山县的最大河流,平均流速1.92m/S,平均流量41.5m3/S,据《兴山县志》记载:“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浣纱,溪水尽香,亦名香溪。”“香溪水味甘美、碧腻色,两岸多香草,故名香溪。”香溪河两岸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三峡附近支流和长江干流细菌群落组成,共现网络特征和对网络有重要作用的中心节点微生物,进一步研究三峡上游水域细菌群落的代谢功能.[方法]本研究于长江北岸四条一级支流和附近干流(香溪河、大宁河、朱衣河、梅溪河、长江干流)采集水样,基于16SrRNA基因Pacbio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细菌群落结构,Tax...  相似文献   

9.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千多年前的这首诗至今仍被人们传诵,诗人李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长江三峡两岸猿声不绝的美景。如今,猿类早已在整个长江流域消失了,而且有些种类在整个中国范围内也徘徊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峡工程对柑桔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弄清长江三峡建大坝对柑桔生产的影响,开发长江三峡柑桔业,促进三峡地区经济发展,我们承担了由国家科委等部委下达的科研任务,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三峡区柑桔生产的条件1.气候资源极宜发展柑桔生产,无国内检疫性病害本地区地处中亚热带,年均温17—19℃,最冷月均温5.9—7.2℃,极端最低温-2.5—-5.6℃,≥10℃年积温5400—6000℃,年雨—5.6℃,≥10℃年积温5400—6000℃,年雨  相似文献   

11.
正当长江三峡初始贯通,三峡地貌开始逐渐演化的时候,三峡就有古人类生存(如重庆龙骨坡遗址、湖北建始人遗址等)。因此,三峡古人类是目睹着三峡一步步形成,伴随着三峡演化而一起演进的。史前时期:捕捞与渔业兴起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三峡古居民已熟悉并能自觉开发和利用三峡地区的渔业资源。近年,任重庆奉节县更新世晚期的穿洞遗址中,发现有一件古人类用贝壳加工制作的蚌刀。该枚贝壳体长81.6毫米、高82.8毫米,是一件大  相似文献   

12.
李豪 《生命世界》2024,(1):30-32
<正>三峡及其邻近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中国中部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也是我国亚热带植物富集地,被称作“古老植物避难所”和“植物区系交汇地”,是世界公认的物种起源地之一。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河岸植物已经适应了季节性波动的自然气候。随着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运行,三峡库区由夏涝-冬旱的生境变为夏旱-冬涝交替胁迫下的逆境,形成高幅度、反季节水位波动消涨节律的消落带。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时期,三峡水域盛产长江上游很多特有鱼类,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类产卵场之一。这么丰富的渔业资源仰赖于以下四大有利自然条件。地形地貌。长江从我国第二级阶梯下降至第三级阶梯时,形成"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壮丽三峡。在亚洲气候区划图上,可看到中亚热带气候区从云贵高原向北方高纬度地区呈犄角状延伸,至三峡后,在北方北亚热带气候区的包围下,三峡形成一个特殊的中亚热带"热岛"。该独特气候与当地陡峡  相似文献   

14.
《上皮细胞培养指南》,《起航:北京生物工程和颥医药产业发展报告2005》,《海洋生物入侵性传播及绿色防治》,《中国长江三峡植物大全》  相似文献   

15.
长江的铜鱼生物学及三峡水利枢纽对铜鱼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铜鱼在长江水系中分布广泛,在长江干流和汉江等一些支流中是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作者对采自长江不同地区的铜鱼进行了分类性状上的比较,叙述了年龄和生长、繁殖、食性、洄游等生态学特性;根据在汉江丹江口水利工程建成后出现的铜鱼种群动态特点,讨论了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对铜鱼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就保护长江铜鱼资源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全长二百公里,是我国十大风景区之一。三峡两岸连山,重峦叠嶂,高山群峰,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3105.4米,宜昌大老岭、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五峰暑天冰穴等自然奇观及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座落在宜昌市内的葛洲坝都在该区域内。三年来间断深入峡江南北有关县市山乡调查,已采集标本一千余号,3000多份,拍摄照片  相似文献   

17.
欧阳涟 《化石》2000,(4):5-7
长江中、下游沿岸有很多称之为“矶”的一类地名 ,如城陵矶、螺山矶、燕子矶……等等。所谓矶实际上就是地质学上所称的“露头” ,意即裸露于地表而又无浮土所覆盖的岩层。武汉长江大桥两端的蛇山、龟山 ,虽名之曰为山 ,与称之为矶的地质涵义是一样的 ,故而也可以称之为矶。这样 ,长江沿岸从城陵矶往下就有103个矶 ,大多数相隔10—20公里 ,并多成对出现 ,锁住大江 ,紧束河床 ,使江水汇成一股 ,总体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也就是那众多矶头的控制作用 ,长江河道才处于较稳定少变的状态。与长江河道形成显明对照的黄河下游 ,易淤、易决、…  相似文献   

18.
<正>距今约2300万年前,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东亚季风气候开始形成,川江从三峡贯通后进入广阔平坦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在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中下游形成了河湖密布、水流形态不固定、水位急涨急落的自然奇观,由此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生物类群。长江中下游平原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五省一市,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河网及淡  相似文献   

19.
长江胭脂鱼的洄游问题及水利工程对其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春光  赵亚辉 《动物学报》2001,47(5):518-521
胭脂鱼为我国特有鱼类,自然分布地仅在长江和闽江。长江上游为胭脂鱼的主要分布区,孵化出的部分幼鱼可能会随水流漂至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生长发育,至性成熟前返回上游参加繁殖,其后留在上游生活。目前长江上游和葛洲坝以下江段已存在自然繁殖的不同的胭脂鱼种群;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不会直接威胁胭脂鱼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区上奥陶纪Caradocian期三叶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56年10—12月,在孙云铸副所长的直接领导下,我所三峡工作队收集了一些标本,工作地点是在长江三峡区(即宜昌县以北的分乡、五龙观及王家湾一带)。工作的目的是针对着地层方面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调查,如五峯页岩的时代问题;寒武系与奥陶系、奥陶系与志留系等的分界问题;并着重在奥陶纪的上部及志留纪的中上部地层中系统地采集化石。在这次采集的化石中,笔石最多,三叶虫及腕足类次之。目前作者仅将三叶虫化石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而其余的如笔石和腕足类化石,以及该区的地质剖面等,由洪友崇和常安之两同志分別整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