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素媛 《生物学通报》2004,39(10):29-30
1.1知识目标 通过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而来的,理解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早期地球的环境变化和生命的化学进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起源是当代最大的科学疑谜之一,也是历来人类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出现之前,有机物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化学进化过程,称为生命的化学进化。地球上生命的化学进化与非生物部分的早期演化过程,是密切地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的。文章着重阐述与生命的化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冥古宙和太古宙的地球演化历史,指出这两个阶段所形成的还原性原始大气和古海洋条件在生命的化学进行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从宇宙形成、太阳系演化和地球环境早期演化的角度,探讨地球生命的化学进化历程;以地球形成初期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过程,由无机分子生成生物小分子,再进一步生成生物大分子,直至最后产生原始细胞。此外,文章评述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生命化学进化学说,对早期地球的化学进化是发生在地球表面的原始海洋、粘土矿物、火山喷发等,或是来源于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进行了综合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自然选择理论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核心,它阐明了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正确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这段内容是"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一章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下面谈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关子"选择"的函义"选择"这个概念大体上是指去留的意思,即淘汰和保留之意.达尔文在从事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工作时,是从研究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的起源问题入  相似文献   

4.
浅议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刘宝琪(江苏省海安县中学226600)关于生命起源是通过化学进化过程的说法,已为广大学者所承认,并认为这个过程可以分成4个阶段:从无机物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物高分子物质,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相似文献   

5.
每期20题     
1.原始海洋是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关于原始海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安全场所 B.为生命起源提供了最初的原料 c.为生命起像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条件 0.化学进化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在原始 海洋中完成 2.将各种生物的遗传密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它们的遗传密码是通用的,这在生物进化上属于()。 A.古生物学证据B.胚胎学证据 c.比较解剖学证据D.分子生物学证据 3.在经常刮强风的海岛上,无翅昆虫为优势种群,其原因是()。 人.强风对无翅性状的定向选择和积累 ‘B.无翅性状的出现是由强风而引起的 c.控制无翅性状…  相似文献   

6.
杨坤 《生物学通报》2006,41(12):60-61
进化基因组学是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兴学科,在诞生以来的10余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通过基因组数据的比较诠释基因功能、研究生物进化,和通过分析新基因起源研究基因组本身的进化是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两大主要内容。它的诞生在生物学各分支学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后必将在人类理解生命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起源过程中,推测最先出现的遗传物质载体是RNA。从化学结构上看,DNA比RNA稳定,双链又比单链稳定。这可能是为什么细胞生物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最终选择了双链DNA作为遗传载体的原因。人们可以通过对进化过程中序列保守的DNA片段进行比对和分析,来了解不同物种在生物进化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生命从何而来?生物进化的原理和分子机制是什么?生物如何组装具有特定结构的分子和细胞,又如何从一个细胞生长发育为一个有规则结构的生物体?这些古老的生物学基本问题至今仍然蒙着神秘的面纱.在过去几十年中,合成生物学这门新兴交叉学科融合了生命科学、工程学、物理学与化学等诸多学科中的内容,旨在通过设计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功能和系统,以创建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可控方式、生物逻辑和生命系统.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或许能够克服此前的技术障碍,在回答生命起源、进化、结构与功能等问题上提供新的有趣的观点;此外,它也可能改变对生命已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从而挑战认知生命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子非生命物质,经过十几亿年的化学进化,演变成原始生命(非细胞形态);再经过三十多亿年的生物进化,才出现各式各样的生物,从此打破了地球上的空寂。生物是从哪里来的?由繁殖来的即生物来自生物(但最初的生物来自非生命物质).而在历史上,人们对于生物的来源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认识。从古代到十七世纪,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盛行一种“自然发生论”。这一观点根据简单的观察。认为生物是从非生命物质迅速而直接地产生出来的。例如;腐草化萤、白石化羊、汗水生虱,腐肉生蛆、湿土  相似文献   

10.
曹家树 《遗传》2010,32(8):791-798
文章从现有主流生物进化理论存在的问题入手, 以生物适应进化原理为认识基础, 讨论生物进化的动力, 以求对生物进化机制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薛定谔“生命赖负熵生存”观点的指导下, 提出了“负熵流”包括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 以及负熵流是生命生存和发育的动力的观点。作者在原有生物适应进化原理基础上, 修改完善并提出了“DNA、RNA和蛋白质在环境作用下的生物适应进化调控系统”理论, 并根据系统发育是个体发育的“积分”的观点, 推论得出生物与环境的负熵差引起的负熵流也是生命进化的动力, 对生物进化机制作出了新的理解。基于这样的生物进化机制的认识, 提出了“进化是一个子系统在其上一等级系统中, 将自身全部或部分信息遗传给下一代子系统, 并在其适应上一等级系统过程中, 产生一些新质, 终止一些旧质, 从而在其上一等级系统中得以延续的变化过程”的概念, 并探讨了一些与进化有关的其他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第七章 生物的进化1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安排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生物的进化过程和分界”、“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三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 ,本章在知识结构体系上作了重大调整 ,删去了“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两节内容 ,只保留了“生物进化”一节的部分内容。这样处理使新教材的内容更科学、更严谨 ,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是本章教学重点 ,这节内容是在原教材“生物进化学说”基础上的“提升”。“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部分主要讲述了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基本概念 ,尤其是种…  相似文献   

12.
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阎秀峰  王洋  李一蒙 《生态学报》2007,27(6):2554-2562
人类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天然产物)的早期研究源于它们的应用价值,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开始重新评价这些化合物在植物生命活动以及生态系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植物的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与环境(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提高自身保护和生存竞争能力、协调与环境关系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介绍了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产物的特点,概述了植物次生代谢与温度、水分、光照、养分、CO2浓度、UV-B辐射、环境污染等非生物环境以及与化学防御、化感作用、菌根共生、微生物病害的关系。研究植物次生代谢与环境的关系,可以从更深的层次发掘植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为全面、深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同时也有利于人类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的起源演化及亚洲栽培稻的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定义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生命起源后到人类明40亿年的地球发展史可划分为前生命的化学进化、生物学进化和人类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3个阶段,并着重阐述了生物多样性演化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蓝菌、维管植物与人类三类生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地球上生态系统的4次明显扩展。最后以亚洲栽培稻为例说明其历经万年的起源与演化所形成的遗传多样性与分类。  相似文献   

14.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了病毒与噬菌体建立的“溶源菌”关系.提出了生物进化中的“溶源菌”进程观点,对一些生物进化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包括生物在进化历程中如何抵抗疾病危害、保存物种并繁衍后代,寒武纪大爆发,生物进化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不连续性,生物间基因组的“C值悖理”及“重复基因序列”的由来等。结合转基因技术的成熟运用,提出了新的生物进化关系式:B=A x.有利于进化理论的深化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新书介绍     
3.生命的起源:高士其著;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出版;全国各大书店经售; 每册定价一千五百元;约一万七千字。这本书以浅近生动的文字,叙述了“生命的起源”,以唯物主义的观点,驳斥了过去的荒唐的说法;如生命是“上帝”创造出来的;“自然发生”;反动的魏斯曼的“种质”学说和“灵魂”等荒诞故事的说法。这本书是集合近代天文学、地质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而说明的。以唯物主义的看法,说明了生物的进化,一步一步地由低级而到高级、由简单而到复杂、演化而来的。这本书把生命的起源,分开三个方面来说明它;(1)从地球的历史看生命的起源;(2)从显微镜下看生命的起源;(3)从化学的变化中看生命的起源。读了这本书,可以明确了对于生命起源的唯物的看法,确言地,知道了生命不是精神的东西,而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们在自然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以“从鱼到人”来说明人类的起源。但需要弄清的是:“从鱼到人”的过程究竟如何?鱼又怎样发展而来?这里,也就是要探究从最古的生物发展到人类所经历的各个主要阶段的情况。我们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生命是一种原始非细胞,称为原生体。这就是生命的开始。原生体经过发展,成为原核单细胞。这种最原始的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大约在32亿年前就出现了。10多亿年前,原核单细胞又进化成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真核单细胞,真核单细胞又不断分裂和增殖,向群体,多细胞生物进化。  相似文献   

17.
1859年、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理论公布于世,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百多年来,古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达尔文主义一再遇到挑战。1982年是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世界上掀起了一场争论:“达尔文错了吗?”这就有必要讲一讲什么是达尔文主义和怎样理解认识它。达尔文是一个“自然选择万能论者”吗? 达尔文把自己的巨著命名为《物种起源》。标题的全称是:《通过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适合生存的物种起源》。这个标题比较鲜明地说明,物种是这样实现进化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选择决定变异的适应和发展方向。这个基本途径可归结  相似文献   

18.
物种的起源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59)奠定了现代进化论的基础。这部划时代的著作论证了现代生物是由进化而来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他的书虽然以物种起源来命名,可是他并没有真正讨论过任何物种的起源。他讨论的主要是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美国《科学文摘》曾载文将其列为本世纪尚待解决的二十个重大课题之首地区。近些年来,有关研究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新提出或被推崇的假说甚多,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地表化学起源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原始地表环境中从无到有的化学进化;另一是宇宙来源说,提出生命是在地球形成后直接来自宇宙空间。自1984年以来,笔者即致力于生命起源及天地生相关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害虫抗药性进化的遗传起源与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月平  沈晋良 《昆虫知识》2008,45(2):175-181
根据生物进化理论深入理解害虫抗药性进化的遗传起源,并根据解释基因新功能进化的基因重复理论,推测认为基因重复为抗性基因变异提供了原材料。最后,根据现有抗性报道的例子将抗性突变的分子机制进行归类,并发现在多样化的抗性突变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如靶标位点的点突变导致抗性的机制是靶标抗性机制的主要形式,基因扩增或基因过表达导致的代谢酶活性增加是代谢抗性的重要机制,这种规律性与变异的适合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