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中国蜚蠊目昆虫化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蜚蠊目昆虫最早出现于中石炭世维斯发早期,是历史渊源最长的昆虫之一.Grabau在20世纪初首次开始对我国蜚蠊目昆虫化石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中国古昆虫学者先后共发表36篇关于我国蜚蠊目昆虫化石的分类著作,描述鉴定了10科51属169种蜚蠊化石.本文通过列表统计中国已发表定名的蜚蠊化石,分析并探讨了中国蜚蠊化石的特征、存在的问题、研究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泉州市中心市区进行全国首次的刺桐病虫害种类系统调查,发现危害刺桐的病害有5种,虫害有14中,其中外来病虫害有4种,国内未见报道的有5种,观察各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特点,研究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疆列当的种类、分布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当是一种根寄生种子植物,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对象,同时也是我国的内检对象。新疆是我国列当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和种类最多的地区,对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如加工番茄、向日葵、甜瓜等已造成严重危害。在新疆文献记载的列当种类有18种,常见的有埃及列当、大麻列当、向日葵列当和弯管列当,并已广泛分布于新疆各县、市、团场。列当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检疫、田间管理、轮作等,但目前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本文通过对新疆列当的相关文献搜集、整理分析,总结了目前新疆列当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为今后列当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害雪松的思茅松毛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树姿优美,终年常绿,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浙江省的各地公园、庭院广为栽培。近年在云和县林业局大院内,发现该树受食叶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严重危害,毁损针叶,影响园林绿化和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小蠊属Blattella Caudell分类研究进行了回顾, 并记述分布于中国的小蠊属9种, 其中含一新种B. singularis sp.nov., 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编制了我国小蠊属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该虫近几年在石家庄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调查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石家地区的寄主植物、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观察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测试分析了树冠喷施不同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W”九点取样法,在早春、春末和盛夏对重庆红池坝栽培太白贝母的田间杂草进行调查,并通过主要杂草的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和重要值分析其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地田间杂草有86种,隶属于32科74属;其中菊科杂草最多,共18种,其次为禾本科杂草,为9种,再次为豆科和蓼科杂草,各6种。从生活型来看,以多年生(包括两年生或越年生)杂草为主,共有53种。重要值大于3%的优势杂草有粗毛牛膝菊、红车轴草、鸭跖草、繁缕、细柄野荞麦、尼泊尔蓼、马唐7种,这些杂草在该基地危害性最大。重要值大于2%的有16种杂草,蓼科4种占绝对优势,其重要值之和为11.09%;其次为禾本科3种,重要值之和为8.69%;菊科、豆科和石竹科各2种,重要值之和分别为7.16%、6.46%和5.99%;鸭跖草科、唇形科和荨麻科各1种。优势杂草以春夏季杂草为主,危害较重。采用生长期小型(微型)机械除草+休眠期化学除草的方法,可达到防控杂草、提高产量,并保证药材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马铃薯的病虫害的种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柑橘主产区当阳和赣州为试验基地,系统调查了橘园中蓟马为害的严重性及其发生规律;经鉴定发现我国柑橘主产区橘园内蓟马有11种:包括蓟马科中的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褐三棕蓟马Lefroyothrips lefroyi(Bagnall)、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八节黄蓟马Thripsflavidulus(Bagnall)、黄胸蓟马T.hawaiiensis(Morgan)、棕榈蓟马T.palmi Karny、色蓟马T.coloratus Schmutz和管蓟马科中的边腹曲管蓟马Rhaebothrips lativentris Karny、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 Priesner、桔简管蓟马H.subtilissimus(Haliday)、狭翅简管蓟马H.tenuipennis Bagnall;并对蓟马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敌百虫和阿维菌素3种药剂都能有效的减少蓟马的虫口数目,在柑橘花期之前和柑橘花期施药可以有效的降低蓟马对果实的为害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镇江市白蚁种类分布、危害状况和防治策略。【方法】本文按照镇江市人口密度和园林绿化分布特点,将全市划分为商住区、工业区、园林区三个主要不同的生态区域。通过2012—2013年两年时间的调查与数据收集,在各生态区域共采集185份白蚁标本。运用传统白蚁形态学分类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镇江市白蚁主要危害种类进行了鉴别确认。根据白蚁危害严重程度的不同,将镇江市不同生态区域分为蚁害严重区、较重区、一般区,以此确定镇江市白蚁分布危害的特点。【结果】本研究鉴别确认了镇江市主要白蚁种类为2科4属共7种白蚁,分别为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黑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chinensis Snyder、尖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aculabialis Tasi et Hwang、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 Hsia et Fan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根据镇江市主要白蚁种类危害发生空间生态分布情况,镇江市的白蚁危害面广,各区域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城中区域白蚁分布最为密集。黑胸散白蚁在各个生态区域均有危害分布,且分布范围最广。三个不同生态区域中,蚁害严重区都集中在商住区,且散白蚁危害较大。园林区多为蚁害较重区,且土白蚁危害比较突出。工业区多为白蚁危害一般区,其散白蚁和土白蚁危害程度基本相同。根据镇江市近5年主要白蚁种群及蚁害发生时间,镇江地区的白蚁危害在全年各个月份都有发生,其危害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4—6月,在5月达到高峰值。【结论】通过系统研究与调查,我们掌握了镇江市的白蚁种类以及主要白蚁种群的生态分布区域,明确了镇江地区白蚁发生的时间规律、区域分布特征及其危害严重程度。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镇江地区食木白蚁综合防治策略,为今后更有效地开展白蚁防治工作,保护珍贵园林树种及古典建筑,进一步提高我国白蚁防治和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及其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家居蜚蠊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涛  刘嘉蓉  刘勇  童骁   《微生物学通报》1997,24(6):347-349
从我国不同地区的147头家居蜚蠊中分离获得562株细菌分属于13个属,其优势菌群属于埃希氏菌属、芽抱杆菌属、短杆菌属共422株菌,占总菌数的75.09%;其次为沙雷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共85株,占总数的15.12%;其他8个属仅43株菌,占总数的9.25%。比较了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及它们的体表、体腔、中肠和粪便所携带的细菌类群和数量,其结果有很大差异。该文讨论了蜚蠊细菌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风子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6个生境比较特殊而有趣的绿球藻目物种首次在我国发现,它们分别是生于土壤的香喇网绿藻(Dictyochloris fragrans Vischer ex Start),寄生于眼子菜叶片的浮萍绿点藻(Chlorchytrium lemmae Cohn.),气生种类—生长在樟树皮上的分层胶囊藻(Gloeocystis polydermatica(Kutz.) Hindak),与真菌共生形成地衣的土著共球藻(Trebouxia aboricola de Puymaly)和团集共球藻(Trebouscia glomerata(Waren) Ahmadjian),还有附生于一种刚毛藻(Cladophora sp.)细胞表面的伊乐外生藻(Ectogeron elodeae Dangeard)。除胶囊藻属(Gloeocystis)外,其它属均为中国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记载了中国大风子科植物6族、12属、40种5变种。讨论了本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其区系地理特征以下列5方面最为明显:1.华南至华西南几乎集中了所有的国产种类;2.特有现象明显;3.具有明显的热带区系性质;4.北纬35°可能是本科在东亚乃至北半球的北界;5.分布类型多样。同时建立了一个新族和一个新变种,报道了2个中国新记录种和一个大陆新记录种。并对其它一些种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为编写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对我国石竹科植物(不包括繁缕属、无心菜属和蝇子草属)进行了修订,归并2种,增补9种、2亚种、1变种,并对一些属、种的学名和文献加以校订。  相似文献   

16.
中国菊科植物的系统分类与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林有润 《植物研究》1997,17(1):6-27
为1993年"菊科植物的系统分类与区系地理的初步探讨"(世界)一文的姊妹篇,重点论述我国菊科的系统分类及其区系地理成分。文中介绍了分布我国的菊科240属隶于2亚科、5超族、11族中的系统位置。论述了我国菊科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特点是:1.大洲间共同分布或洲际间断分布的属多,且具明显的热带亲缘;2.与亚洲国家,包括中亚国家或亚洲热带国家共同分布的属多,尤其是成"中亚-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地区分布的属多;3.中国特有属多,其中我国西南省区特有属最多。文中还讨论了分布我国菊科各族祖先种的起源、迁移以及我国区系地理热带亲缘和"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东)森林植物亚区"菊科植物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毛裸蕨属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产5种金毛裸蕨属(QymnopterisBernb.)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对每个种的孢子形态进行描述,并探讨与其它蕨类植物的关系,为本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孢粉学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8.
榆科 (Ulmaceae)植物 1 6属近 2 30种 〔1〕,广布于世界温带及热带地区 ,主产北温带 〔2~ 4〕。榆科具高度稳定性和适应性 ,现存的各属、组及主要种早于新世即已存在。据化石孢粉学分析 ,第三纪时 ,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就有榆科分布。我国现共有榆科植物 8属 ,分别为榆属 (Ulmus) ,朴属 (Celtis) ,糙叶树属(Aphananthe) ,山黄麻属 (Trema) ,白颜树属 (Gironniera) ,榉属 (Zelkova) ,刺榆属 (H emiptelea)和青檀属(Pteroceltis) ,46种 1 0变种 ,分布遍及全国 〔1〕。Mirbel最初描述榆科时 ,只有榆属和朴属 〔5〕,以后逐渐增多。但自此…  相似文献   

19.
中国瓶尔小草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瓶尔小草科2属7种的孢子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瓶尔小草属6种,即裸茎瓶尔小草(OphioglossumnudicauleL.f)、尖头瓶尔小草(O.pedunculosumDesv.)、钝头瓶尔小草(O.petiolatumHook)、狭叶瓶尔小草(O.thermaleKom.)、心脏叶瓶尔小草(O.reticulatumL.)和瓶尔小草(O.vulgatumL.),蛇蕨属1种,即蛇蕨(又名带状瓶尔小草OphiodermapendulaPresl),对每个种的孢子形态特征进行描述。根据孢子形态特征,我们认为将中国的瓶尔小草科植物分为瓶尔小草属和蛇蕨属两个属是合适的。通过观察,进一步认定孢子外壁的纹饰特征极具分类参考价值,并可以作为种的界限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蹄盖蕨属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缨  王全喜  包文美 《植物研究》2001,21(3):T001-T00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产蹄盖蕨属44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属孢子形态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外壁表面光滑,由周壁形成表面纹装饰。根据周壁的结构和表面纹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周壁外层发达,形成粗大的脊状纹饰,有11种属此类型;二是周壁外层很薄或不完全发育,由周壁内层或中层形成表面纹饰,有33种属此类型纹饰。本文还就本属的孢子形态特征以及与本属的属下分类关系、本属与邻近属的关系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