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洞庭湖区社鼠的繁殖生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美文  黄璜  王勇  李波 《生态学报》2006,26(3):884-894
在洞庭湖区域,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主要栖息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林地内.总体而言,其种群雌性比基本维持在50%左右,但在季节间和年龄组间有一定的差别,雌性比在冬、春季较低,夏、秋季的雌性比都超过50%.年龄组间,雌性比最高的为幼年组66.7%,亚成年和成年组的雌性比接近50%,而老年组的雌性比为最低,为33.3%.所有雌鼠全年的怀孕率为31.1%,平均胎仔数为3.7只,繁殖指数为0.58.春、夏季怀孕率较高,冬季没有捕获到怀孕的雌鼠,仅捕获到有怀孕经历(有宫斑)的雌鼠.繁殖指数在夏、秋季维持高峰水平.雌性社鼠总的参产率为53.3%,各季间呈现从春、夏到秋逐渐增加的趋势,冬季停止怀孕.可见夏、秋季为雌鼠的繁殖高峰期.随着年龄组增长,平均胎仔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老年组胎仔数最高,而繁殖指数以成年组最高,说明成年组是种群中繁殖的主体.雄性社鼠的睾丸下位率全年总计为75.6%,分四季平均为86.0%,夏、秋季维持在较高水平,冬、春季稍低,低谷在春季.下位睾丸的重量与大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春、夏、秋、冬逐渐下降的规律,春季与冬季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开春后,雄性社鼠在生殖潜能上已有明显变化.这些特征与雌鼠的繁殖高峰基本吻合.说明社鼠主要在春、夏、秋季繁殖,繁殖盛期在夏秋季.从不同年龄组看,幼年组个体不参与繁殖,亚成年组个体开始参与繁殖,繁殖主体是成年组个体.  相似文献   

2.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贵州地区分布广泛的主要农田害鼠之一,掌握其种群繁殖特征可为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资料。1984~2014年间,采用夹夜法逐月调查了贵州省余庆县8个县(市)监测点黑线姬鼠种群动态数据,分析了其种群性比、雌鼠怀孕率和平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等主要繁殖生物学指标及其地理差异和季节性变动规律,明确了贵州地区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特征。共捕获黑线姬鼠20 113只,不同地区种群间,除平均胎仔数有显著差异外(χ~2=36.503,df=7,P0.01),其他繁殖特征值均没有差异。从时间序列看,种群中雌鼠怀孕率和雄鼠睾丸下降率的季节性变化均表现为春季(4~5月)及夏末秋初(8~9月)达到高峰的双峰型。雌鼠产仔数一般2~10只,4~7只最为常见(占93.87%)。不同季节平均胎仔数差异不大。贵州地区黑线姬鼠繁殖的总体特点为全年繁殖,春秋两季为繁殖的高峰期,冬季(12月份和翌年1、2月份)繁殖强度明显低于其他季节(F_(11,84)=61.92,P0.01),但种群密度表现为6月达到最高点的单峰型特点。  相似文献   

3.
张旭  鲍毅新  刘军  沈良良  叶彬  施渭渭 《生态学报》2013,33(16):5000-5007
2009年7月至11月以及2010年3月至11月在千岛湖地区2个岛屿上对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种群进行标志重捕,通过对社鼠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的研究,探讨陆桥岛屿环境下生境片段化对社鼠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社鼠种群年龄结构整体上均表现为由上半年幼年组和亚成年组占优势逐渐过渡到下半年成年组和老年组占绝对优势,岛屿环境对社鼠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与陆地环境有所不同;两岛社鼠种群数量与性比(♀:♂)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B岛2010年7-11月除外),当种群数量处于高峰期时,雌性少于雄性,而种群数量处于低潮期时,雌性多于雄性,这可能是社鼠种群数量变动内部调节机制的一种表现;由于9-10月和2-3月的繁殖高峰以及高的胎仔数,翌年上半年种群数量就能恢复并达到全年最高峰。  相似文献   

4.
棕色田鼠种群繁殖特征及密度制约调节(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994年在河南灵宝市郊黄土高源农作区春夏秋逐月捕获并解剖棕色田鼠1757只(雌性961只,雄性796只),总性比为1.2073。全年都有繁殖鼠出现,但怀孕率、胎仔数、性比、繁殖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性比、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睾丸下降率不同。种群密度对繁殖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高密度年份的棕色田鼠的性比、怀孕率和繁殖指数低于低密度年份。高密度区种群的繁殖强度受到抑制,雌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低于低密度种群。  相似文献   

5.
杨再学  郑元利  金星 《生态学报》2007,27(6):2425-2434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我国广大地区的主要害鼠之一,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4.81%。探讨其种群繁殖参数的变动规律及其地理分异特征,对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987-2005年贵州省余庆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解剖标本5497只,其中,雌鼠2698只,雄鼠2799只,黑线姬鼠在当地1-11月份均可繁殖,主要繁殖期在3-10月份,每年4-5月份和8-9月份出现2次妊娠高峰。种群总性比(♀/♂)为0.96,多年平均怀孕率为36.91%±6.79%,平均胎仔数为5.33±1.07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81±0.17,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9.13%±7.89%。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繁殖力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种群繁殖的主体。种群繁殖参数不同年度之间比较稳定,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变化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年均种群密度与年均繁殖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胎仔数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怀孕率、睾丸下降率、性比相关性不显著,繁殖指数是影响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的重要因子。比较全国各地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的地理分异特征认为,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异现象,胎仔数、生殖强度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具有随纬度的升高趋向增加的特征;在高纬度地区繁殖时间较短;性比与纬度、经度的变化关系密切;各繁殖参数与海拔的变化相关性不明显,可排除海拔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棕色田鼠种群繁殖特征及密度制约调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邰发道  赵亚军 《兽类学报》1998,18(3):208-214
1992-1994年在河南灵宝市郊黄土高原农作区春夏秋逐月捕获并解剖棕色田鼠1757只,总性比为1.2073。全年都有繁殖鼠出现,但怀孕率、胎仔数、性比、繁殖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年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年龄组的性比、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睾丸下降率不同化率较为接近种群密度对繁殖特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高密度年份的棕色田鼠的性比、怀孕率和繁殖指数低于低密度年份,高密度区种群的繁殖强度受到抑制,雌鼠  相似文献   

7.
卢萍  戴年华  张美文  张国华  张琛  刘卓荣 《生态学报》2018,38(14):5213-5223
2015—2016年对鄱阳湖区的滨湖农田和湖滩草洲的黄毛鼠种群繁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种群雌雄比为81.36%,在不同的季节、生境和年龄组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别,雌雄比在夏季较低,春、秋、冬季的雌雄比都超过了50.00%,其中冬季的达到了133.33%。农田和湖滩草洲上的雌雄比也都超过了50.00%,且农田的高于湖滩草洲的。在不同的年龄组之间,雌雄比最高的为幼体组140.00%,其次为成体90.20%。所有雌鼠全年的怀孕率为45.26%,平均胎仔数为6.74只,繁殖指数为1.36。夏和秋季的怀孕率都较高,冬季未捕获到怀孕鼠,仅捕获到有怀孕经历(有宫斑)的雌鼠。从繁殖指数看,春、秋季维持高峰水平,且秋峰高于春峰。雌性黄毛鼠总的参产率为71.58%,各季节间变化呈现单峰曲线,夏季最高,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停止怀孕。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胎仔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成体组胎仔数最高,而繁殖指数也是以成体组最高,说明成体组是种群中繁殖的主体。雄性黄毛鼠的睾丸下降率全年总计为81.36%,分四季平均为79.64%,春、夏、秋季都维持在较高水平,冬季最低。下位睾丸的大小季节性差异极显著(P0.01),春季与冬季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开春后,雄性黄毛鼠在生殖潜能上已有明显变化。这些特征与雌鼠的繁殖高峰基本吻合。说明黄毛鼠主要在春、夏、秋季繁殖,繁殖盛期在春、秋季。从不同的年龄组看,幼体组个体不参与繁殖,亚成体组个体开始参与繁殖,繁殖主体是成体组个体。  相似文献   

8.
摸清褐家鼠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化规律对于其种群数量发生趋势预测及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2016-2022年鼠情系统监测捕获的195只褐家鼠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生境、不同年龄种群繁殖特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家鼠不同月份之间种群繁殖特征有所不同,平均种群性比为1.07,平均怀孕率为17.82%,平均胎仔数为7.22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5.32%,平均繁殖指数为0.67.褐家鼠在春季、夏季、冬季出现3个繁殖高峰期,不同年龄组之间怀孕率、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是种群的繁殖主体,稻田区和旱作区褐家鼠种群繁殖能力明显高于住宅区,不同生境条件下其种群繁殖力不同.  相似文献   

9.
子午沙鼠(Merionesmeridianus)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地区,是荒漠啮齿动物群落的优势鼠种。种群繁殖特征是动物生活史参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种群数量补充的重要来源,而干扰是影响繁殖特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于2012~2014年,在位于蒙古阿拉善左旗南部典型荒漠的野外实验区,设置禁牧、开垦、过牧、轮牧4种不同干扰样地,使用铗日法对实验样地子午沙鼠相对数量及繁殖特征进行调查。4种不同干扰生境中的子午沙鼠种群数量具有显著差异,禁牧过牧轮牧开垦;雌雄性比在轮牧生境中最高,开垦生境次之,禁牧生境最低;4种干扰生境中,轮牧样地子午沙鼠雌鼠怀孕率显著高于禁牧、过牧和开垦样地;雄鼠的睾丸下降率在过牧干扰样地显著高于其他3种干扰方式样地,轮牧样地雄鼠睾丸下降率最低;雌鼠平均胎仔数在4种干扰生境间无显著性差异;轮牧干扰样地繁殖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干扰方式样地;繁殖指数、怀孕率及睾丸下降率对密度的反馈作用最为明显,但在不同的干扰生境中其反馈特征有差异。综上,子午沙鼠在轮牧生境中各繁殖特征指数最高,繁殖能力最强,种群密度相对较高,更适合其生存,其密度制约效应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莆田地区小家鼠种群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洪朝长  陈小彬 《兽类学报》1992,12(2):153-158
1987—1989年,作者在福建省蒲田地区采集小家鼠标本1616号(雌865,雄751),解剖、观察雌雄生殖器官的特征和变化,对种群中的性比、睾丸下降率、繁殖雌鼠率、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的季节变化和年度差异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小家鼠全年均可繁殖。雄性小家鼠体重≥10克,雌性体重≥11克时,已有75%以上达性成熟,故体重可作为划分成体的标准。种群密度对种群繁殖有明显的反馈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猕猴的冬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7 年11 月至2008 年2 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愚公保护站,根据观察到的猕猴活动痕迹和位置,设置了180 个10 m × 10 m 的样方。在这些样方中,对10 个生态因子(地形、海拔高度、坡位、坡向、坡度、离水源距离、人为干扰、郁闭度、隐蔽度、平均胸径)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了解太行山猕猴的冬季生境选择特征。结果表明:太行山猕猴在冬季喜好选择的生境特征为:倾向于围绕大树(乔木平均胸径> 15 cm)活动;较之其它季节,冬季的猕猴更愿意接近人类居所(< 2 000 m),并选择离水源近(< 1 000 m)的地方活动,说明直接饮水可能是猕猴在干旱冬季获得足量水分的重要途径;冬季猕猴喜欢在坡度为15° ~40°、郁闭度< 60% 的阳坡活动,活动区域的海拔高度为1 000 ~1 300 m。猕猴对生境中地形特征和坡位无明显偏好,对活动地点的隐蔽条件也无特殊要求。文中还对所选择的生态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 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其累积贡献率达到70.713% ,可以较好地反映猕猴的冬季生境特征。  相似文献   

12.
螺髻山自然保护区非飞行小型哺乳动物垂直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 年4 ~8 月利用铗日法对螺髻山自然保护区非飞行小型哺乳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调查于海拔1 800 ~4 150 m间按梯度设置7 个采集样地,每个采集样地内设3 个样带并置铗,有效布铗10 500铗次,捕获非飞行小型哺乳动物5 科8 属15 种,共491 个个体。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非飞行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的相对丰富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与海拔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位于阴坡且与水源地相距较近的样地的物种相对丰富度明显高于位于阳坡、距离水源地远的样地;植被类型丰富、降水量充分的中海拔地区(2 200 ~ 2 600 m) 相对丰富度、丰富度和多样性达到最高;而在高海拔(> 3 800 m) 和低海拔区域(< 2 000 m)则较低。非飞行小型哺乳动物的多样性以中低山阔叶灌丛林与亚热带针阔混交林中最高,而在高山流石滩、高山草甸与河谷灌草丛中较低。在本研究的调查区域内,中海拔地区多样性和丰富度最大可能是非飞行小型哺乳动物垂直多样性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矮岩羊的集群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 年7 ~12 月和2008 年4 ~6 月,采用样线法和定点观察法,在四川省竹巴笼自然保护区对矮岩羊集群行为进行了观察。2007 年观察到34 群共217 只矮岩羊,集群平均为6. 4 ± 4.9 只;2008 年观察到16 群共135只,集群平均为8.4 ± 7.7 只。集群分为雄性群(2007 年:8.8% ;2008 年:6.3% )、雌性群(2007 年:2. 9% ;2008 年:0)、混合群(2007 年:70.6% ;2008 年:81.2% )、母仔群(2007 年:8.8% ;2008 年:12. 5% )和孤羊(2007 年:8.8% ;2008 年:0)5 种类型。在不同季节,5 种集群类型比例都有所变化,差异显著(P <0.01)。集群大小间和集群类型间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2 ~ 10 只的集群在2007 年占73.5%,在2008 年占75.0% ,呈集小群特征。年龄组结构中,成体、亚成体和幼体个体数比为100∶ 26.4∶ 28. 6 (2007 年)和100∶24.7∶ 20. 4 (2008 年)。雌雄性比2007 年为100∶ 55.7,2008 年为100∶ 56.6,年间差异不显著(P > .05)。受集群收益、生物学特征、繁殖周期、资源竞争、生境地形地貌、捕食风险和人类活动等主要因素的影响,矮岩羊在集群类型、集群大小、年龄结构和性比上显示了其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08 年8 月利用陷阱法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了4 号鼩鼱类标本,个体皆小, 尾长小于32 mm,貌似姬鼩鼱,颅全长在16. 50 ~17.24 mm 之间,大于姬鼩鼱(15 mm)。为了确证该4 号标本的物种类型,本文测定了它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基因全序列,结合从GenBank 下载的鼩鼱类序列构建系统进化关系。发现测定序列和下载苔原鼩鼱序列很好地聚在一起并形成单系。标本间及与下载的苔原鼩鼱间遗传距离小。从分子角度确证了标本为苔原鼩鼱,证实了苔原鼩鼱在中国的分布。本文对标本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从HepG2细胞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α-2,6唾液酸转移酶基因,构建于pMD-18T克隆载体中,经序列测定后与GenBank中报道的已知序列比对完全一致,再将已知目的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将构建正确的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表达受体菌BL21(DE3)中,IPTG诱导其进行表达并鉴定目的蛋白,对鉴定正确的目的蛋白复性后经Ni2 +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高纯度的α-2,6唾液酸转移酶蛋白。然后用霍乱弧菌神经氨酸酶处理健康鸡红细胞,清除鸡红细胞表面所有类型的唾液酸寡糖链;再用表达的α-2,6唾液酸转移酶以 CMP-唾液酸作为底物在霍乱弧菌神经氨酸酶处理的鸡红细胞表面标记上SAα2,6 Gal受体。将标记有SAα2,6Gal受体的鸡红细胞应用微量血凝试验和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以验证所表达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α-2,6唾液酸转移酶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6.
虎血清H5 亚型流感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查明我国圈养虎群中H5 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应用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了1998 ~ 2009 年间采集于哈尔滨、宜昌、桂林、唐山、上海和郑州等地的309 份虎血清样品的H5 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效价。结果发现1998 年4 月至2002 年4 月采集的20 份血清样品全部为H5 亚型流感病毒HI 抗体阴性。在2002 年7 月至2003
年6 月采样于上海、唐山、哈尔滨的34 只虎中,有31 只曾出现过高热、抽搐和肺炎症状,其中24 只虎的血清样品H5 亚型流感病毒HI 抗体呈阳性(抗体效价1∶ 10 ~ 1∶ 320),2 只无临床症状虎也为抗体阳性。对2004 年随机采集自哈尔滨的220 份血清样品调查发现抗体阳性率可达25.9% ,其中28 只有临床高热与肺炎病史的虎中有14 只抗体呈阳性(抗体效价1∶ 10 ~1∶ 80),其余无病史的192 只虎中有43 只抗体阳性。2009 年8 月采集的35 份血清中仅有3 份H5 阳性,抗体阳性率下降为8.6% 。上述结果表明H5 亚型流感病毒能够感染虎并对圈养虎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其公共卫生意义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杨群芳  王慧  李庆  王海建  蒋春先 《昆虫学报》2010,53(12):1382-1389
为了明确温度对光滑足距小蠹Xylosandrus germanus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本研究分别采用真菌Acremonium kilienseAmbrosiella hartigii在培养皿中饲养雌成虫和幼虫, 以及半人工饲料在试管中培养雌成虫的方法, 系统地研究了该食菌小蠹在16~31℃范围内6个恒温条件下的发育和16~28℃范围内5个恒温条件下的繁殖力和性比。结果表明: 从16~28℃, 光滑足距小蠹未成熟期各虫态和卵至成虫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16℃时蠹虫的发育历期为28℃时的3~4倍, 31℃时除蛹外发育历期又有延长。各温度下均以幼虫的发育历期为最长, 占卵至成虫羽化整个发育历期的50%以上。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6.44℃。发育起点温度在11.0℃(蛹)至12.7℃(卵至成虫)之间。卵期有效积温最小(61.5日·度), 幼虫期最大(189.7日·度), 卵至成虫需要12.7℃以上约305日·度的积温才能完成发育。卵至成虫的存活率在16~25℃范围内从53.3%增大至68.3%, 28~31℃范围内又从35.0%降至3.3%。31℃时幼虫几乎不能化蛹。在半人工饲料中, 22~25℃范围内每雌平均后代数为114.3~121.5头, 以25℃时为最大, 约为16℃时的3倍、19℃和28℃时的2倍。雌雄性比以16℃时为最小(9.6∶1), 25℃时最大(23.3∶1), 其余温度下均为19.0∶1以上。结果说明, 温度直接影响光滑足距小蠹的发育, 主要通过影响虫道真菌生长和产孢而影响光滑足距小蠹的繁殖。  相似文献   

18.
张烈  钱敏  代方银  赵爱春  鲁成 《昆虫学报》2008,51(3):246-257
为了进行家蚕Bombyx mori数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以白色茧系品种C100 (♀)和近交系大造(P50)(♂)杂交得到F1,用F1(♂)与双隐性标记的C100 (♀)回交,得到回交一代(BC1),用改进的AFLP分子标记方法,经96组选择性扩增引物扩增,获得分离比为1∶1(P≤0.05)的1 744个AFLP位点。用Map Manager QTXb19(Version 0.29)连锁图谱构建软件,构建了具有814个标记,36个连锁群的家蚕高密度AFLP分子标记连锁图谱。该连锁图谱覆盖的家蚕基因组长度为13 005 cM,连锁群长度变化范围为109.0~1 573.7 cM,连锁群的平均长度为361.25 cM,其标记间平均图距15.98 cM,最小图距2.3 cM,最大图距47.7 cM,标记间大于30 cM的gap共有39个。该连锁图平均每个连锁群23个标记,最多一个连锁群有92个标记,最少8个标记。该连锁图谱确定了与经典实验遗传图谱第15连锁群和W染色体连锁群相对应的两个连锁群。  相似文献   

19.
旋幽夜蛾迁飞的雷达观测和虫源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旋幽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 Rottemberg是我国北方农牧地区局部暴发为害的农业害虫,近年来危害逐渐呈上升趋势,但目前的研究对其大范围发生危害规律及是否具有迁飞性尚缺乏明确的认识。本文利用垂直监测昆虫雷达和相关辅助设备的长期自动观测和基于GIS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研究了2005年吉林省白城地区通榆县和大安市旋幽夜蛾暴发的虫源性质及成虫空中飞行参数。结果表明:白城地区5月中旬20 cm的平均地温并不满足越冬代蛹羽化的最低温度;2005年5月下旬成虫盛发期东北、华北地区空中风场以南风和偏南风居多,为成虫迁入提供了有利的运载气流。6月下旬雷达观测点卵巢解剖显示,雌蛾卵巢发育进度整齐、级别较低,具有典型的迁出昆虫生理特征。雷达观测显示,成虫飞行最高可达距地面1 000 m, 主要选择在距地面300~500 m高度段,在500 m高度可以整夜飞行。初步判定旋幽夜蛾具有迁飞特性,这一发现为进一步认识其发生规律以及提高其预测预报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马铃薯甲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明确温度对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生长发育的影响, 在恒温条件, 研究了温度对马铃薯甲虫实验种群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种群的繁殖力有显著的影响。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马铃薯甲虫世代存活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7℃23℃19℃31℃15℃27℃时成虫的产卵量最高, 单雌平均卵量为729.7粒;其次为23℃, 单雌平均卵量为639.2粒。并测得马铃薯甲虫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幼虫期、蛹期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14, 10.50, 8.17, 10.28, 9.04, 9.59, 10.23和10.90℃, 有效积温分别为73.26, 43.22, 39.23, 34.05, 161.97, 273.02, 100.38和542.58日·度。据此认为温度对马铃薯甲虫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