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参(Panax ginseng)根系分泌物成分对人参致病菌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室内培养结合生物学测定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人参(Panax ginseng)根系分泌物成分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十六酸和2,2-二(4-羟苯基)丙烷对人参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黑斑菌(Alternaria panax)、疫病菌(Phytophthora cactorum)、菌核菌(Sclerotinia schinseng)、锈腐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和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菌落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化感效应.结果显示,不同浓度人参根系分泌物成分对人参致病菌及绿色木霉菌的化感效应存在显著差异.苯甲酸浓度与人参立枯丝核菌、菌核菌和锈腐菌菌落生长以及人参黑斑菌、锈腐菌孢子萌发呈负相关,与人参黑斑菌、绿色木霉菌菌落生长呈正相关;对人参疫病菌菌落生长的化感效应表现为低浓度和高浓度抑制,中浓度促进.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浓度与人参立枯丝核菌、黑斑菌、菌核菌和绿色木霉菌菌落生长以及人参黑斑菌孢子萌发呈负相关;对人参锈腐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表现为低浓度和高浓度抑制,中浓度促进;对人参疫病菌菌落生长表现为低浓度和中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2,2-二(4-羟苯基)丙烷浓度与人参立枯丝核菌、黑斑菌、疫病菌、绿色木霉菌菌落生长以及人参黑斑菌、锈腐菌孢子萌发呈负相关;对人参菌核菌、锈腐菌菌落生长表现中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十六酸浓度与人参锈腐菌、疫病菌和绿色木霉菌菌落生长呈正相关,与人参锈腐菌孢子萌发呈负相关,对黑斑菌孢子萌发表现为中浓度抑制.4种根系分泌物的等量混合物浓度与人参致病菌及拮抗木霉菌菌落生长速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裂褶菌在5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扫描电镜及DNA序列分析,了解该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方法菌落转种于沙氏培养基(SDA),麦芽浸膏琼脂(ME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玉米粉琼脂(CMA)和察氏琼脂(CZA)平皿培养基,27℃和37℃培养2周,观察菌落生长情况,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及DNA序列分析。结果菌落在SDA,MEA和PDA上生长状态较好,呈蓬松白色羊毛状;尿素酶试验阳性,放线菌酮耐受试验阴性。光镜下见分支分隔菌丝、侧生的钉状突起及类水母体变异子实体。扫描电镜见菌丝分隔处闭锁联合、侧生钉状突起和泪滴状球形分泌物。经26S rDNAD1/D2区序列分析证实该菌株为裂褶菌。结论裂褶菌只有丝状型一种菌落形态;分支分隔菌丝及分隔处闭锁联合,侧生钉状突起和泪滴状球形分泌为其形态学特征;孢子由类水母状子实体产生。  相似文献   

3.
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对一株绿僵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对不同生长发育天数的菌落特征即颜色、大小、孢子堆的形成等特点进行了描述。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菌丝的形态,成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的形状、颜色及连接状况。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分生孢子和孢子梗的超微形态。经培养特征和形态学鉴定,确定该昆虫病原真菌是金龟子绿僵菌。  相似文献   

4.
红色毛癣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红色毛癣菌在不同温度、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和产孢情况,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①大培养:采用沙堡葡萄糖琼脂(SD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平皿,27℃、35℃黑暗培养,测量菌落直径,绘成生长曲线.②小培养(钢圈法):采用SDA、PDA、溴甲酚紫乳固体葡萄糖琼脂(BCP-MSG)、乳蜜琼脂(M)和复合维生素B(VitB)培养基,27℃、30℃黑暗培养,观察镜下菌丝生长、孢子产生情况.③进行rDNA 18S和ITS序列测定.结果 在SDA,PDA上,27℃条件下菌落生长速度较35℃快;在5种培养基上,SDA、PDA产孢较快较多,复合维生素B培养基产孢较慢,但产生大分生孢子较多.30℃产孢更丰富.对部分菌株rDNA ITS、18S 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相似度为98%~100%,均鉴定为红色毛癣菌.结论 SDA、PDA均为鉴定和分离红色毛癣菌的合适培养基.5种培养基均可用来刺激红色毛癣菌产孢,其中SDA、PDA产孢较早、较丰富.红色毛癣菌rDNA 18S和ITS序列测定是一种快速准确的红色毛癣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菜豆红粉病菌的诊断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常规组织分离法和柯赫氏法则从菜豆上分离出致病菌并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致病菌,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对病原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该病菌主要为害菜豆豆荚,在豆荚表面形成圆形或近圆形褐色、凹陷的病斑,且病斑表面后期出现粉红色霉层;病原菌分生孢子倒梨形,单孢,无色,成熟孢子中间有一隔膜,大小(6.23?12.42) μm×(12.07?24.67) μm,经rDNA-ITS序列相似性分析,该病原菌与已报道的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 (KC816070)相似性达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该病原菌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程度有差异,其菌落在麦芽糖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且在各种碳源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含L-亮氨酸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最快,含L-精氨酸和尿素上的生长速度显著小于对照(P<0.05)。【结论】研究结果对粉红单端孢菌引起的其他植物病害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里杜霉素产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崖县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生里杜霉素(Lividomycin)的放线菌,编号为3897-5。该菌株孢子丝直至波曲,孢子链含10—15个孢子,孢子卵圆至柠檬形,表面光滑或略糙;在合成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体灰色至蓝灰色;基内菌丝体白、灰、蓝灰或黄棕色;在多种培养基内不产生类黑色素;在苹果酸钙等培养基上可形成菌核。细胞壁化学组分为I型。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属于钦氏菌属,与该属中的已知种均不相同,认为是一新种,命名为崖县钦氏菌(Chainia yaxianensis n. sp. Yan et al)。  相似文献   

7.
球孢白僵菌不同菌株微观萌发特征及宏观培养特性表现出高度的多样性,2个性状集团经主成分分析后,得到微观萌发特征的主因子为单芽管萌发孢子比例、芽管总平均长度及芽管整齐度;宏观培养性状的主因子分别为察氏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菌落基质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及液体培养液的pH值。由主因子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两性状集团总体相关不显著(p=0.1378),但菌落生长速率与单芽管萌发孢子比例及芽管总平均长度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由主因子指标进行的聚类及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统计表明,相同地理来源菌株间的相似性程度高于相同分离寄主间的菌株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稻绿核菌无性孢子形成过程及厚垣孢子萌发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铃薯蔗糖人工培养基(PSA)上绿核菌(稻曲病菌)不同培养时期的产孢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的前期(前20d),菌落表面往往形成集结状菌丝结构,其上开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一些分散的菌丝上也可产生少量的分生孢子。而在培养的后期,菌落表面往往形成黄色子实体,内部集生大量厚垣孢子。说明绿核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前期以形成分生孢子为主,后期则以厚垣孢子为主,且厚垣孢子的量远远大于分生孢子。萌发试验表明,成熟的厚垣孢子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萌发率急剧下降。因此,新鲜的成熟厚垣孢子是最为理想的接种体。  相似文献   

9.
谭静文  刘伟  万喆  李若瑜 《菌物学报》2013,32(2):161-167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近期有研究认为其致病菌是由多个同形种构成的复合体。为明确我国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的生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特点,对33株分离自我国孢子丝菌病患者组织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首先检测其在37℃是否生长以及PDA培养基上生长21d的菌落直径,其次检测其糖同化特点,最后对其钙调蛋白(Calmodulin,CAL)基因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以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全部为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说明我国孢子丝菌病的病原菌可能以球形孢子丝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在自制培养基上快速生长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在5种自制培养基上的生长时间及最佳实验条件。将改良罗氏基的成分及传统的实验条件进行改进自制5种培养基,观察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生长情况。并以第5号培养基3种成分不同浓度,做正交叉实验。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在5种自制培养基上,菌落开始生长天数及典型菌落出现天数均比改良罗氏培养基短,两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第5号培养基以25%牛肉浸液,20%当归煎液,20%党参煎液的浓度最佳,结核分枝杆菌接种后第3~5 d开始生长,第7~9 d出现典型的“菜花状”菌落。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在自制第5号培养基上生长快,培养时间短,为该菌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培养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子宫颈感染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及临床诊断水平提供资料。方法分析1例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子宫颈感染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过程,检索近年来国内外主要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阴道分泌物镜检见成团的革兰染色阳性、圆形、卵圆形孢子,较球菌大,较酵母样真菌孢子小。37℃血平皿培养,形成边缘不齐、表面有褶皱、干燥、有韧性不易挑取的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下见染色阳性酵母样芽生孢子。25℃SDA培养,形成中心有白色褶皱,周围绒毛样的丝状真菌菌落形态,直接涂片镜检见大量有隔菌丝、孢子。上述特征符合申克孢子丝菌。国内外文献检索,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多为皮肤局限性、肺炎、骨关节等病例,偶有累及局部淋巴结的病例,仅少数艾滋病等免疫力极度低下患者为全身播散性感染。结论申克孢子丝菌所致子宫颈感染罕见,掌握其在人体内与不同条件下培养菌落的特征有助于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中国东北林区10 种阔叶树上常见的多孔菌培养特性。培养特性的研究包括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宏观特征包括菌落生长速度、颜色、结构、质地及其变化;生长新区特征;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培养物的气味、酚氧化酶的检测结果等。微观特征包括生长新区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体和基内生菌丝体的类型和分隔;担子的形成和发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分生节孢子(粉孢子)的产生及特征;特殊结构如囊壮体和刚毛的有无及其特征;晶体的有无及形状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北林区阔叶树上常见的10种多孔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池玉杰  潘学仁 《菌物系统》2001,20(2):258-263
描述了中国北林区10种阔叶树上常见的多孔菌培养特性。培养特性的研究包括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宏观特征包括菌落生长速度、颜色、结构、质地及其变化;生长新区特征;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培养物的气味、酚氧化酶的检测结果等。微观特征包括生长新区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体和基内生菌丝体的类型和分隔;担子的形成和发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分生节孢子(粉孢子)的产生及特征;特殊结构如囊状体和刚毛的有无及其特征;晶体的有无及形状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北林区阔叶树上常见的10种多孔菌 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池玉杰  潘学仁 《菌物学报》2001,20(2):258-263
描述了中国东北林区10种阔叶树上常见的多孔菌培养特性。培养特性的研究包括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宏观特征包括菌落生长速度、颜色、结构、质地及其变化;生长新区特征;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培养物的气味、酚氧化酶的检测结果等。微观特征包括生长新区的菌丝体、气生菌丝体和基内生菌丝体的类型和分隔;担子的形成和发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和分生节孢子(粉孢子)的产生及特征;特殊结构如囊壮体和刚毛的有无及其特征;晶体的有无及形状等。  相似文献   

15.
以福堤霉素产生菌——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sp.SIPl4812为材料进行的研究表明,0.05%以上甘氨酸能抑制它的孢子发芽,适当培养的菌丝体在含有消色肽酶和溶菌酶的溶菌系统中可分离原生质体达109/ml以上,该菌的原生质体在营养成分相对贫乏的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补充高渗剂)上再生,再生频率可达5%以上。再生菌落的产量分布较自然分离分散,其中一株达到原株生产能力的280%。  相似文献   

16.
对日本菟丝子有较强致病力的刺盘孢菌,其在PDA培养基上的特点是,菌落桔红色,产孢量大,气生菌丝稀疏,不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刚毛。 不太可能筛选出一个对所有寄主上的日本菟丝子都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但完全有可能筛选出对其中少数几个主要寄主上的菟丝子均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 高温高湿和伤口对菌株的侵染有利;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中加入2%蔗糖或少量菟丝子压榨液可促使孢子提早萌发并提高其萌发率。 菟丝子的茎蔓尤其幼嫩部分比花穗更易感病。 固体扩大培养基的成分中,用80%麦麸加20%玉米粉配制较好,菌株的产孢量大。  相似文献   

17.
对日本菟丝子有较强致病力的刺盘孢菌,其在PDA培养基上的特点是,菌落桔红色,产孢量大,气生菌丝稀疏,不形成分生孢子盘和刚毛。 不太可能筛选出一个对所有寄主上的日本菟丝子都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但完全有可能筛选出对其中少数几个主要寄主上的菟丝子均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 高温高湿和伤口对菌株的侵染有利;菌株的孢子悬浮液中加入2%蔗糖或少量菟丝子压榨液可促使孢子提早萌发并提高其萌发率。 菟丝子的茎蔓尤其幼嫩部分比花穗更易感病。 固体扩大培养基的成分中,用80%麦麸加20%玉米粉配制较好,菌株的产孢量大。  相似文献   

18.
千层塔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华  冯俊清  周树良  洪亚辉 《生物磁学》2009,(14):2641-2644,F0003
目的:为从千层塔中分离具有药用价值的内生真菌奠定基础。方法:新鲜千层塔茎段,经酒精和升汞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形态和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核糖体基因居间序列(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结果:从千层塔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内生真菌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枝状枝孢霉属的特征相符合,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条属于枝状枝孢霉的ITS序列相似,鉴定该菌株属于枝状枝孢霉;内生真菌I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黄青霉的特征相符合,鉴定该菌株属于黄青霉;内生真菌III菌落形态和孢子特征与尖孢镰刀菌的特征相符合,ITS序列与GenBank中多条属于尖孢镰刀菌的ITS序列相似程度高,鉴定该菌株属于尖孢镰刀菌;内生真菌Ⅳ菌落形态与盾壳霉相似,ITS序列与GenBank中6条属于盾壳霉的ITS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鉴定该菌株属于盾壳霉。结论:从千层塔中分离和鉴定出4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枝状枝孢霉、黄青霉、尖孢镰刀茵和盾壳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从辽宁沈阳土壤中筛选获得的颉颃放线菌XA-1菌株的16S rKNA基因序列测定,发现XA-1菌株与橘色糖丝菌(Saccharothrix tangerinus)同源性达99.65%,亲缘关系最近,综合其生物学特性,可以确定放线菌XA-1菌株的分类地位属于橘色糖丝菌.该菌株在多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菌落颜色和性状不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表面干燥,坚实多皱.孢子呈橘橙色粉末状,椭圆形,大小0.5~1.0μm.该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7℃,pH为5-10.该菌发酵液对供试的1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是一株颉颃作用明显的放线菌.  相似文献   

20.
报道1例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面部体癣.患儿为2岁半幼女,因外伤后左面颊部出现浸润性红色斑块2个月就诊.初诊时考虑为孢子丝菌病,给予碘化钾内服1周无效.皮损在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派瑞松)2周后治愈.痂壳在接种沙堡弱培养基后20d后长出菌落,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