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范县三叠纪轮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的轮藻化石,采自河南范县地区三叠系钻孔岩样中,共3属10种,其中3新种,1未定种。中三叠统聊城组含轮藻化石2属7种,下三叠统和尚沟组产轮藻2属4种。这些轮藻化石的发现,为华北地区井下早第三纪沙河街组之下,二叠系石盒子群之上广泛发育厚达2000余米的红色砂泥岩地层的划分对比与地质时代的确定提供了宝贵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肃酒泉盆地中新生代轮藻化石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王水 《古生物学报》1965,(3):463-499
一、前言本文描述的轮藻化石系产自甘肃酒泉盆地下沟侏罗纪赤金堡羣、白垩纪上、下惠回堡羣和红柳峡第三纪疏勒河组,计7属、23种、3亚种,其中包括10个新种。各羣组所含种表1 甘肃酒泉盆地中新生代轮藻化石地层分布表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青海柴达木盆地鄂博梁2号井4501-4852.7m层段中的孢粉化石,共计55属96种,其中蕨类植物孢子25属45种,裸子植物花粉28属49种,疑源类2属2种。组成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Piceites-Quadraeculina-Classopollis为特征的孢粉组合。根据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讨论及与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其时代应归为早侏罗世晚期。  相似文献   

4.
陕西三叠纪轮藻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产自陕西耀县、铜川、韩城地区三叠系的轮藻化石3亚科、4属、6种,其中包括1新属和3新种。在切片研究中,发现了Stellatochara 的底塞,从而对长期来有所争论的该属标本的定向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陕西三叠纪轮藻化石的记述是亚洲地区三叠纪轮藻类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的踝节类新材料是广西石油勘探普查大队和我所于1973和1974年在广西百色、永乐两盆地进行第三纪古生物地层调查时,相继采自巴(艹卜)、塘烧、花茶和东红等四个地点。这些材料经研究分别属于伪齿兽科和中兽科的四个种,其中包括两个新属。中兽科过去在北美发现的材料较多,欧亚记载甚少;近年来,我国在古新世-渐新世不同层位中有不少新的发现,其分布地区之广(至少有8省区)以及种类之多不亚于北美。所以中兽科是区分早第三纪地层和进行对比的一种相当重要的化石类群。至于与奇蹄类起源上可能密切有关的伪齿兽科,以往较多见于北美和欧洲的古新世一中始新世地层,而我国只在古新统中可能有发现。因此广西始新世伪齿兽科化石的发现不仅扩大了它的地理分布,并有助于了解它在亚洲的发展及其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科现有一属11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南部,在巴尔干半岛、喜马拉雅地区和中南半岛北部也有分布;其大化石有20余种,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晚白垩世至晚第三纪地层中均有发现,但以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的种类较多.现代悬铃木的叶片及已知的叶化石通常10-20厘米长.笔者在新疆阿勒泰古新世(距今6000万年)粉砂岩地层中采到的悬铃木叶化石也只有15厘米左右,但有一个叶化石保存长  相似文献   

7.
高邮凹陷D1井富含介形虫、轮藻和孢粉等化石。通过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分析,首次对该地区白垩纪一古近纪微体古生物地层进行了精确划分,从下到上共建立11个化石组合:其中介形虫4个,轮藻4个,孢粉3个。文中还简要探讨了沉积环境演变,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的生物地层依据。  相似文献   

8.
贵州是我国南方白垩、第三纪轮藻化石和红层研究较薄弱的地区之一。有关轮藻化石方面,直到1979年之前没有任何发现;有关红层方面,自侯德封教授等(1945)在黔北仁怀创名“茅台砾岩”至本文研究的材料发现前,全省红层一般都被笼统地称之为下第三系。近些年来,贵州区调队对省内各处小型红色盆地作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工作,本文研究的轮藻化石系该队人员1979和1983年先后在黔中地区修文县扎佐和黄平县旧州一带采集的(插图1),经笔者鉴定计7属、11种。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9.
四川白垩纪—早第三纪轮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十年代以来,在四川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地层中相继发现了轮藻化石。本文研究的材料产自四川盆地北部、中部早白垩世早期的白龙组、七曲寺组、古店组,盆地南部早白垩世晚期的嘉定群下段,盆地西部中始新世的芦山组,四川西南部会理、会东地区晚白垩世的小坝组和古新世至中始新世的雷打树组,计有12属20种,1未定种,其中有8新种(见表1)。这些标本是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第二区测队、航测队和我所马其鸿、叶春辉、耿良玉等采集,计承道磨制薄片,胡尚卿照相,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和1974年冬,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广西石油普查勘探队组成的考察队,两次到百色和永乐盆地作地层古生物考察,除对两个盆地的早第三纪地层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外,还采集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这些化石将按门类分别发表,这篇报告是爪蹄兽类材料的记述。我国已知的爪蹄兽类共有2科8属12种。在南方发现的共4属5种;其中3属、4种是早第三纪的。过去南方发现的三个始新世的种,均产于云南路南,永乐盆地发现的裂  相似文献   

11.
从微体化石群看我国沿海早第三纪含油盆地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沿海3个含油盆地-珠江口、北部湾和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湖相生油岩中的微体化石群进行比较分析。3个盆地中以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湖相化石群最为丰富,数量多,分异度高,而且化石群以地方性属种比例高、咸水类型多,存在“海源陆生生物化石”为特征;北部湾盆地,在涠洲组和流沙港组发现较多的介形类化石及个别腹足类和轮藻化石;而珠江口下经三系湖相地层中,微体化石罕见,只在个别层位发现贝壳碎片。据化石群特征,推测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是封闭型的咸水湖泊,而且部分沉积时期,可能是以Cl^-和Na^ 为主的咸水湖泊;珠江口盆地早第三纪是湖水矿化度低、硬度、pH值也低的淡水湖泊;而北部湾盆地早第三纪可能仍属淡水湖泊,但有一定的矿化度。  相似文献   

12.
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早白垩世轮藻化石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次报道二连盆地西部白音查干凹陷井下剖面轮藻化石3属5种,其中1新种,2未定种。根据轮藻化石的区域分布,证实含化石地层的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省建水县岔科地区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豫鼠(Yuomys),定地层时代为晚始新世。这套地层暂称岔科组,以示滇南地区第一个含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的地点和层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数十年来中国晚古生代轮藻化石研究成果。与全球其它地区相比较,中国古生代轮藻化石较为丰富,可归纳为九个轮藻化石组合及三个轮藻化石层位。依据轮藻植物组成特点、演化特征以及伴生其它门类化石,论证各组合的地质时代,其中两个组合地质时代相同,属于不同的生物地理区系。  相似文献   

15.
昆2井是柴达木盆地北部昆特依凹陷区潜伏Ⅰ号构造上的第一口勘探井,为了建立该地区地层层序,对该井的岩屑及岩芯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仅在下干柴沟组发现少量轮藻化石和零星的介形类化石。下干柴沟组下段出现的轮藻类Gyrogona qianjiangica和Lamprothamnium? brevis是我国中始新世最常见的化石。该层段的轮藻类可命名为Gyrogona qianjiangica-Lamprothamniumcurta-L. brevis组合,时代为中、晚始新世。本文以Gyrogona qianjiangica分布的顶、底界作为昆2井下干柴沟组下段的标志,划分结果与其它轮藻及介形类化石的对比结果基本一致。氯离子含量分布显示,轮藻类化石产出的下干柴沟组是整个地层剖面中含盐度最低的沉积阶段,表明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该地区处于水域比较广阔的淡水湖泊环境,但在个别层段出现咸化环境,产出以喜盐的Austr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南缘的露头剖面经过数十年的生物地层研究,一直未发现可靠的晚白垩世和古新世轮藻植物群。1995年,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覆盖区的呼图壁背斜上钻探了呼2井,于井下3085-3588m井段发现了丰富的轮藻化石,其面貌迥异于地面所见的各轮藻组合。通过对该轮藻植物群的系统研究,发现其中含轮藻化石17属23种5比较种和3变种,包括1新种。根据各属种的时代分布,建立了两个组合:1.晚白垩世Chara tenuis-Horni-chara prolixa-Mesochar of.biacuta组合,大致相当于马斯特里赫特期;2.古新世Stephanochara cuneiformis-Grovesichara kielani-Sphaerochara nana组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完善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轮藻组合序列,同时也揭示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凹陷区从边部向中心,随沉积条件的变化,地层层序趋于完整。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地处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结合部,在古近纪时曾是新特提斯的残留海盆,因而保存着西藏地区最晚期的海相沉积,本次研究在藏南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地层剖面中首次发现轮藻化石,为探讨新特提斯的消亡过程及印度与亚洲板块陆陆碰撞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地层学资料。鉴定、描述4属4种,其中三新种。该轮藻化石组合总体显示始新世轮藻化石组合的特征,时代应为始新世。轮藻化石在始新世海相地层中的出现,表明该时期研究区处于一种海陆过渡相环境,预示新特提斯残留海盆地的即将消亡。  相似文献   

18.
甘肃灵台小石沟晚中新世—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根据发现的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将甘肃灵台小石沟72074(4)地点剖面划分出4个生物地层带,Ⅰ带与榆社马会组化石组合相当,为中新世晚期;Ⅱ带、Ⅲ带及Ⅳ带代表中国上新世较为完整的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9.
山西垣曲和山东蒙阴等地始新世介形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山西垣曲县垣曲组、山东蒙阴县官庄组和临朐县五图组中的介形类化石,计15属31种,其中1新属18新种及5未定种。这些介形类化石对我国第三纪地层,特别是对第三纪含油地层的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记述的鸟类化石标本是1966年9月由吴家湾生产队社员发现,原玉门石油管理局银川石油勘探指挥部102地质队同志采集的。发现化石地点在宁夏海源县吴家湾附近支沟中的地面露头,产出层位属于晚第三纪甘肃群的土黄色钙质砂岩中。该化石经笔者鉴定属鸵鸟蛋化石。鸵鸟蛋化石虽然在我国某些地区的上新统或更新统地层中都有过一些发现,但完整者甚少,像这次所发现的如此完整别致者尤为稀少。同时根据目前资料所知,在宁夏海源地区晚第三纪甘肃群中发现此类化石还属首次,达对研究宁夏南部及陇东地区晚第三纪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