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总结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治体会,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8例中治愈117例,死亡11例.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机制复杂.重视院前急救,重视合并其他部位的多发伤,及时准确判断生命体征,尽快采取有效生命支持,及时手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种子标本是进行种子形态学和种子分类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它应用于农、林、园艺等种子的鉴定,为种子检疫、考古、法医、教学和科普服务。在日常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单位,因工作需要,要求鉴定某些种子的准确学名。如检疫部门鉴定进出口粮食中的杂草种子和有毒种子。法医根据与案件有关人员身上或死者肠胃中存留的种子,判断案情。古代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种子鉴定,可以帮助了解当时农业发展情况和医药、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3.
NSE 和NGF 在颅脑损伤后血清中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外周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呈动态变化,在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表达增加,其中NSE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而NGF在颅脑损伤后的神经修复、再生和神经元保护等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在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明显不同。两者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对于颅脑损伤后病情、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作用,是颅脑损伤后评估病情、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因此监测血清中NSE及NGF的变化,可以为更准确判断病情、评估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其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樊新建  雷鹏 《生物磁学》2011,(6):1191-1193
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外周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呈动态变化,在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即可出现表达增加,其中NSE含量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而NGF在颅脑损伤后的神经修复、再生和神经元保护等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在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明显不同。两者在血清中含量变化对于颅脑损伤后病情、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作用,是颅脑损伤后评估病情、进行治疗的重要指标,因此监测血清中NSE及NGF的变化,可以为更准确判断病情、评估预后,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就其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草莓振动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BP神经网络对草莓振动损伤进行分析和建模,并进行了算法的改进.学习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准确地反映了草毒的振动损伤.该文所用方法,亦可用于其它类果蔬的损伤预测.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分型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是用于亲 子鉴定。在有父一子关系争议的案件中,可利用 HLA分型数据估计有关男性是孩子生父的概 率,从而有助于案情的判断。本文将讨论这一 问题的数据处理原理。所需原始数据是父、母、 孩子及涉嫌男子的HLA-A, B表现型以及当 她人群的单倍型频率。  相似文献   

7.
潘立珍 《蛇志》2011,23(1):72-74
颅脑损伤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打伤等所致,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居身体各部位损伤之首。如何在现场准确、及时、快速、高质量地进行有效的现场评估,紧急处理和合理安全的转运,对颅脑损伤病人的后续治疗,提高治疗质量,降低院前死亡、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DNA损伤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DNA损伤的方法有很多,根据其原理大致可以分为3类:基于损伤DNA理化性质的改变检测DNA损伤、基于分子杂交检测DNA损伤以及基于DNA损伤后形成的产物检测DNA损伤。检测DNA损伤的方法目前还在不断快速发展、完善中。本文就DNA损伤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周慧宇  双卫兵 《生命的化学》2021,(12):2582-2587
脊髓损伤是一种灾难性疾病,由于其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尚无有效手段使受损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快速、准确地评估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助于在早期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方案,临床意义重大。代谢组学迅速发展,可用于发现能评估脊髓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通过研究代谢途径的改变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使用OCT技术观察活体小鼠皮肤组织在非消融性激光作用后光热损伤及其修复过程,得出皮肤组织在此过程中形态卜的变化规律.利用OCT散射模型得出皮肤在激光作用前后光学参数中衰减系数的变化,根据所获得的光学参数的变化量来判断热损伤程度,并分析引起散射参数变化的原因,作为临床上无损的判断光热作用下皮肤内部损伤情况的依据.结果表明OCT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活体监测光热损伤及其修复过程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发病率逐年增高,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是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前研究中,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判断药效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的几种常见试验和评分标准,并认为在中医药治疗脑梗塞临床前研究中,应更加重视神经功能评分,充分体现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戴冕鹤Grus nigricllis为单态性鸟,很难通过外观和形态区分性别.本文采用非损伤性采样羽毛提取DNA,利用P2-P8引物对CHD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分别用HaeIII和Asp700I处理PCR产物,然后经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HaeIII处理后的PCR产物,雄性出现2条带,雌性出现3条带;Asp700I处理后的PCR产物,雄性出现1条带,雌性出现3条带,表明可以准确鉴定戴冕鹤的性别.本文建立了从非损伤采样的羽毛提取DNA,利用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准确鉴定戴冕鹤性别的方法,为人工繁殖戴冕鹤时合理配置雌雄比例、提高繁殖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学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损伤时间推断的精准程度往往影响到伤害案件的走向,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如损伤类型、损伤程度、环境温度等)的干预和影响,对损伤时间的准确推断一直是法医学研究中的难点。骨骼肌是暴力致伤案件中极易受累的组织,活体状态下骨骼肌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某些干细胞、细胞因子以及修复蛋白等的表达具有一定时效性差异,可作为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标记物,但由于上述生物学标记物的非特异性与不稳定性,目前仍亟需寻求特异性较高的生物学标记物,或联合多种生物学标记物以更加精准地推断骨骼肌损伤时间。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用于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多种生物学标记物与技术方法,为多指标评价数据库的建立打好基础,以提高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卵母细胞的低温保存为辅助生殖技术和胚胎工程技术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低温保存需要添加高浓度保护剂,会对细胞造成渗透损伤及毒性损伤.与分步法添加固定浓度的保护剂不同,微流控法能够实现保护剂浓度的连续性变化,关于微流控法连续性添加保护剂时卵母细胞的损伤评估还未见报道.本文首先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模拟细胞在不同加载时间、不同加载线型(线性、S型、凹型)、不同凹型加载(低凹型、高凹型)中细胞的渗透行为,计算各方案中细胞的传统的损伤评估参数:体积变化极值(ΔV)、积累性渗透损伤值(AOD)及毒性损伤值(J).在此基础上,藉由信息熵理论首次提出了综合损伤评估参数s,并通过猪卵母细胞微流控加载后孤雌激活实验的结果验证评估效果.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加载方案,传统的损伤评估参数结果之间出现分歧,无法得到统一的结论.通过分析囊胚率同综合损伤评估参数s值的关系,发现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很高,说明综合损伤评估参数s能够较好地对细胞损伤进行评估,为细胞损伤评估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脊髓损伤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脊髓损伤可划分为三个病理生理阶段:原发性损伤期、继发性损伤期和慢性损伤期。基因表达的改变在脊髓损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miRNAs可以调控转录后所有基因的表达,所以miRNAs是脊髓损伤中一个很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对象。miRNAs是20-25碱基组成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s 3‘UTR结合下调其表达实现的对mRNA翻译进程的调控。miRNAs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和疾病有密切关系。脊髓损伤后miRNAs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和炎性反应通路在炎性应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miRNAs在细胞凋亡中表现出了复杂的功能,其表达的改变可能同时刺激和抑制凋亡;miRNAs可通过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肥大和调节胶质瘢痕的进程;miRNAs的下调可能通过促进轴突靶向作用、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来促进损伤脊髓部位再生进程。目前脊髓损伤仍是现代医学的难题,对神经系统疾病中miRNAs作用的研究,为脊髓损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也是将来研究中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心肌肌钙蛋白Ⅰ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作为诊断心肌损伤的血清标志物之一,同其它检测指标相比,具有出现时间早、诊断窗口期宽、特异性强、诊断阈值明确及检测快速等优点。由于心肌肌钙蛋白I为心肌细胞所特有,因此在心肌缺血性损伤、心肌非缺血性损害的诊断及骨骼肌损伤的鉴别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正逐渐取代包括CK-MB在内的其它血清酶检测指标而成为判断心肌损伤,特别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金标准"。同时心肌肌钙蛋白I对心肌疾病的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对cTnI的国内外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张楠  张珏  林戈 《遗传》2023,(5):379-394
DNA损伤是影响配子发生和胚胎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卵母细胞容易被各种内外源因素(如活性氧、辐射、化疗药物等)诱发DNA损伤。目前研究发现,对于各类DNA损伤,各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能够做出相应的DNA损伤反应,通过复杂的机制对DNA进行修复或者启动细胞凋亡。相比于进入生长阶段的卵母细胞,原始卵泡卵母细胞更容易被DNA损伤诱导凋亡。DNA损伤不易诱导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进程停滞,然而携带DNA损伤的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明显下降。在临床上,衰老、放疗和化疗是导致女性卵母细胞DNA损伤、卵巢储备降低和不孕的常见原因。为此,人们尝试了能够减轻卵母细胞DNA损伤和增强DNA修复能力的多种方法,试图保护卵母细胞。本文对哺乳动物的各发育阶段卵母细胞的DNA损伤与修复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讨论了其潜在的临床价值,以期为生育力保护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创伤后血二胺氧化酶的变化与肠粘膜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创伤感染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山羊、大鼠手术+失血再灌注+内毒素(LPS),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和犬低温枪伤多种创伤动物为模型,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并测定血乳酶、TNF和LPS含量。观察小肠病理形态改变。结果:失血再灌注后血浆DAO水平显著升高,给予内毒素后山羊血DAO水平再度升高。血浆DAO的变化与血乳酸,TNF和LPS变化呈高度相关(r=0.872,0.842和0.817,p<0.01)。光、电镜检查表明肠粘膜损伤,失血再灌注损伤可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伤,测定血浆DAO活性变化对判断小肠粘膜损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有机体基因组DNA经常会受到内源或外源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损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机体也相应形成了一系列应对与修复损伤DNA,并维持染色体基因组正常结构功能的机制。其中DNA损伤检验点(DNA damage checkpoint)就是在感应DNA损伤的基础上,对损伤感应信号进行转导,或引起细胞周期的暂停,从而使细胞有足够的时间对损伤DNA进行修复,或最终导致细胞发生凋亡。DNA损伤检验点信号转导途径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信号感应过程,整个途径大致可以分为损伤感应、信号传递及信号效应3个组成部分。其中3-磷脂酰肌醇激酶家族类成员ATM(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和ATR(ataxia-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活性的增加构成整个途径活化的第一步。它们通过激活下游的效应激酶,Chk2/Chk1,通过协同作用许多其他调控细胞周期、DNA复制、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等过程的蛋白质因子来实现细胞对DNA损伤的高度协调反应。近十几年,随着此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揭示了DNA损伤检验点途径发生过程中,各种核心组分通过与不同调节因子、效应因子及DNA损伤修复蛋白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以实现监测感应异常DNA结构并实施相应反应的机制;其中,检验点衔接因子(mediators)及染色质结构,尤其是核小体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在调控ATM/ATR活性,促进ATM/ATR与底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介导DNA损伤位点周围染色质区域上多蛋白复合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也开始发现DNA损伤检验点途径与DNA损伤修复、基因组稳定性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之间某些内在的联系。该反应途径在通过协调细胞针对DNA损伤做出各种反应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调控DNA损伤修复过程,并与DNA损伤修复途径协同作用最终保证染色体基凶组结构的完整性,而检验点途径的改变,则会引起基因组不稳定的发生,包括从突变频率的提高到大范围的染色体重排,以及染色体数量的畸变。如:突变发生在肿瘤形成早期,会大大增加肿瘤发生的几率。文章将对DNA损伤检验点途径机制及其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组稳定性影响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某部新入伍官兵训练中膝关节损伤发生原因、特点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和分析,为合理训练,预防损伤发生和 治疗相关伤病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对某部2013 年度450 名新入伍官兵的训练伤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分析膝关节损伤 发生率、伤病类型和致伤原因,并对其严重者进行关节镜治疗,观察和分析术后随访效果。结果:某部新兵的训练伤发生率为 20.0%。以关节急性扭伤最为多见,占81.1%。其中膝关节损伤共发生32 例,占训练伤发病率为7.1%,占训练伤发病率43.8%,其 中膝关节周围肌肉损伤20 例、交叉韧带损伤1 例、半月板损伤9 例、侧副韧带损伤2 例。致伤率最高的前3 位科目是5000 米负 重跑、跨越障碍训练、格斗训练,共27 例,占膝关节训练伤总数的84.4%。所有受伤患者中,12 例行手术治疗,20 例给予石膏、支具 固定、休息等保守治疗。经随访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功能恢复。结论:对于新兵膝关节训练伤预防工作非常重要,避免致残;关 节镜手术技术的进步对于膝关节军事训练伤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