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鳞片为外植体,采用1/2MS+0.8 mg·L~(-1) 6-BA+0.2 mg·L~(-1) NA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消毒时间的外植体消毒效果,探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抗坏血酸(V?)、活性炭(AC)以及光、暗两种培养条件对卷丹百合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30 s、0.1%HgCl_2消毒10 min、2%NaClO消毒6 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3.33%,成活率和诱导率均为66.67%。在培养基中加入PVP、V?、AC和暗培养均能减轻褐变的发生,其中以4.5 mg·L~(-1) PVP处理对卷丹百合褐变的抑制效果最好,外植体褐变率最低为30%,愈伤组织诱导率为70%。  相似文献   

2.
东北产苍术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臣  邢秀芳 《植物研究》1997,17(1):79-84
报导了中国东北产三种苍术属植物的核型资料,核型公式分别为;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K(2n)=24=12m+6sm+6st(4SAT),关苍术「A.japonica Koidz.」(2n)=24=14m+10m(2SAT)朝鲜苍术「A.koreana(Nakai)Kitam.」K(2n)=24=10m+14sm(2SAT),三者核型对称性均为2B  相似文献   

3.
国产稗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产7种(含变种)稗属Echinochloa植物的细胞学进行了初步研究。9个供试材料的体细胞分别表现两种染色体数目2n为36或54。除光头稗E.colonumL外,分析了其余种的核型,其结果为:稗E.crus.var.crusgalli2n=54=58m+6sm;西来稗E.crus.var.zelayensis(H.B.K.)Hitchc 2n=54=42m(2SAT)+12sm(4SAT);  相似文献   

4.
百合科六属十五种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云南西北部百合科6属15种的染色体和核型进行了报道。 (1)Clintonia udensis Trautv.et Mey间期核属于浓密分散型,前期染色体属于渐变型,分裂中期体细胞染色体2n=14=8m+4sm+2st(2SA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A型;(2)鹿药属四个种间期核属于复杂中央微粒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分裂中期体细胞染色体分别为Smilacina henryi(Baker)Wang et Tang,2n=36=12m+16sm+6st+2t(2SAT), 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C型;Smilacina fusca Wall., 2n=36=14m(2SAT)+12sm+10st(2SAT), 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B型; Smilacina tatsienensis(Franch.)Wang et Tang, 2n=36=22m+2sm+2st(2SAT), 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C型;Smilacina atropurpurea(Franch.)Wang et Tang,2n=36=18m+6sm(2SAT)+12s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C型;(3)黄精属四个种的间期核属于复杂中央微粒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分裂中期体细胞染色体分别为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sml.,2n=30=12m(2SAT) +6sm+lst+2t, 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C型; Polygonatum cirrhifolium(Wall.) Royal,2n=30=10m+4sm+12st+4t, 3C型; Polygonatum curvistylum Hua, 2n=78=24m(2SAT)+14sm(6SAT)+40st, 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C 型; Polygonatum cathcartii Baker,2n=32=12m+6sm+10st+2t+2bs,核型不对称性属于2C型;(4)百合属,假百合属,豹子花属三个属的间期核和前期染色体形态相似,都属于复杂中央微粒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分裂中期体 细胞染色体分别为Lilium henricii Franch,2n=24=2m(2SAT)+2sm+10st+10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A型;Lilium bakerianum Coll.et Hesml.var. rubrum Stearn, 2n=24=4m (2SAT)+10st+10t(2SA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A型;Nomocharis bilouensis Liang 2n=24=2m(2SAT)+2sm+12st+8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A型;Nomocharis pardanthina Franch.,2n=24=4m(2SAT)+12st (2SAT)+8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A型;Nomocharis sauluensis Balf, f.,2n=24=4m(2SAT)+10st(2SAT)+10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B型;Notholirion campanulatum Cotton et Stearn2n=24=2m(2SAT)+2sm+14st(2SAT)+6t,核型不对称性属于3A型。  相似文献   

5.
山茶属古茶组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6.
栌菊木属及白菊木属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栌菊木属及白菊木属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首次报道,对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 Franch.)分布区内的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白菊木属在中国分布的仅白菊木(Leucomeris decora Kurz)一种,对漾濞这个居群的细胞学研究表明,染色体也为2n=54。这两个属的基数可能x=9,它们可能为6倍体,结合帚木菊族已有染色体报道及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初步分析表明:栌菊木种内分化程度小,是一自然类群;栌菊木和白菊木可能有着较近缘的联系;栌菊木可能是古老孑遗植物的后裔,为适应环境而多倍体化,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6种堇菜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地区6种堇菜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孙坤(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70)王庆瑞(西北师范大学植物研究所,兰州730070)CYTOLOGICALSTUDIESON6SPECIESOFVIOLAFROMNORTHWESTCHINASunKun(...  相似文献   

8.
秋水仙素诱变离体卷丹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0.15%秋水仙素附加2.00%二甲基亚砜诱变离体培养的卷丹小鳞茎,避光条件下摇床诱导,用组织培养结合不定芽诱导技术获得了多倍体苗,并对多倍体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诱导96 h效果最好,变异率达到54.29%。细胞学观察发现,对照为三倍体、非整倍体和极少数单倍体细胞组成的嵌合体,诱变出的4棵变异株细胞分别为染色体数目由53~72条的不同比例构成,属于典型的非整倍的异倍型嵌合体。诱变株与对照植株间幼苗叶形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大小等特征差异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卷丹(Lilium laneifolium)珠芽为试材,采用野外调查法、石蜡切片法、徒手切片法、离析法,观察珠芽各部分形态和结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片鳞叶的花青素和光合色素含量,为其珠芽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资料。结果表明,珠芽由鳞叶、鳞茎和不定根构成,鳞叶外表皮细胞具有发达的角质层,外表皮内侧1~2层叶肉细胞含有花青素;叶肉细胞含绿色造粉体,第1~3片鳞叶基部的绿色造粉体向不定根伸长方向集中分布,鳞叶色素含量由外至内逐渐降低;鳞叶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鳞茎主要由皮层和维管柱构成,鳞茎上端包括顶端分生组织和芽鞘,在下端细胞部分发生程序性死亡,但未发现类似叶片脱落时叶柄基部出现的离层结构。不定根起源于第2片鳞叶基部环生的鳞茎皮层细胞,不定根与周围鳞叶组织分离。在珠芽萌发过程中鳞叶的物质供给出现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堇菜科小志:(二)堇菜属植物细胞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坤  王庆瑞 《植物研究》1991,11(1):69-72
本文报道了国产堇菜属9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其中5种为染色体计数新纪录。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与柱头形态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它们在属下各类群内是一致的,而在各类群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异,支持了多数学者根据柱头形态特征所做的属下类群的分类处理。V.kunawarensisRoyle的染色体计数结果2n=20,充分说明根据柱头形态把该种从Sect.Adnatae(W.Beck.)C.J.Wang移到Sect.Trigonocarpae Godr.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用酶解方法观察卷丹的贝母型胚囊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法分离技术作为观察胚囊发育的一种简捷技术已经应用于不少植物。然而,百合科植物迄今未见类似报道。最近,作者以卷丹为实验材料观察了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表明这一技术对于具有贝母型四孢子胚囊发育特点的百合属植物是同样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10种百合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百合属(Lilium)10种植物的自花传粉和中间传粉进行了初步观察分析,结果为:轮叶百合、有斑渥丹、王百合及毛百合自花不孕。川百合和条叶百合同株异花授粉和亲和性好于同花授粉的亲和性。在常规授粉条件下,种间授粉亲和性与形态学亲缘关系不完全一致。在13组杂交组合中,同是卷瓣组的细叶百合和垂花百合,正反交分别得到16%和25%的有胚种子;同为钟花组的毛百合和有斑渥丹,正反交均不座果;卷瓣组的条叶百合×  相似文献   

13.
条叶百合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光、温对条叶百合(Lilium callosum)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避光条件下温度对栽培4年生条叶百合种子萌发影响最大,其种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5℃, 4~5天开始萌动, 1~2周萌发完全。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其种子萌发率下降。但在5℃时萌发率又有大幅升高, 35℃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2)同一果序不同位置果实的种子萌发以最下部果实为好,中间果实次之,上部最差。(3)同一果实内中部种子萌发最好,下部种子次之,上部种子最差,上、中、下三部分种子萌发率与其千粒重呈正相关。(4)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野生条叶百合与栽培4年生条叶百合种子萌发率一致,但萌发完全时间比栽培条叶百合多14天。(5)贮藏一年后条叶百合种子萌发率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14.
百合鳞片离体培养诱导小鳞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合鳞片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和小鳞茎可在MS+NAA0.2mg/l+6BA2mg/l(pH5.8——6.0)同一培养基上一次完成。接种后9天左右即可获得小鳞茎,一个月左右即可诱导形成完整植株。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和细胞组织学研究表明小鳞茎的发生与不定芽的发生过程相类似,并讨论了小鳞茎发生过程中的极性现象,细胞起动形成愈伤组织的部位,诱导小鳞茎发生过程中淀粉消化的生理意义以及光对小鳞茎发生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丽江百合鳞茎细胞内贮藏物质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丽江百合(Lilium lijiangenese L.J.Peng,sp nov.)引种栽培三年。鳞茎体积增大,中部鳞片细胞由平均12层增加到21层。细胞体积由平均86.5×79微米增加到97.5×89.7微米。细胞内含有两种贮藏颗粒,一种体积较大,椭圆形,另一种体积略小呈圆球形。较大者含有淀粉物质,较小者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糖和少量核糖核酸。细胞内平均淀粉粒数由4.2个增加到8个,其体积由29.1×19.5微米增加到46.8×23.4微米。蛋白质颗粒数由平均12个增加到70个,体积稍有减小,由4.68—7.8微米减少到3.9—5.85微米。  相似文献   

16.
峨眉山百合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正银 《植物研究》1993,13(1):54-56
本文发表了峨眉山百合属1新种, 即峨眉百合Lilium omeiense Z.Y.Zhu, sp.nov.  相似文献   

17.
三倍体川百合的核型与酯酶同功酶鉴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小麦雪霉叶枯病菌(Gerlachia nivalis)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征。电镜观察发现,分生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由孢子细胞壁内层延伸而成;病菌侵入寄主体内后,胞间菌丝先在寄主细胞间扩展,随后胞间菌丝侵入坏死的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胞间菌丝和胞内菌丝在形态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在病菌扩展过程中,寄主细胞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并最终坏死消解,寄主细胞的变化可能与病菌分泌的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Species L. taliensi et L.rosthornii affinis,a illa floribus faucibus purpuratis, glandibus viridibus utroque latere flavis, stylis germinibus duplo longioribus, a hac glandibus nectariferis margine efimbriatis,capsulis obovatis differt.  相似文献   

20.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Dach.)花粉在PEG-400 中萌发,用高度灵敏和特异的t-ZR-IgG和iPA-IgG 免疫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萌发花粉和萌发液中细胞分裂素,并用酶检疫连锁鉴定法(ELISA)测定N6-异戊烯腺嘌呤核苷(t-ZR)和异戊烯基腺苷(iPA)含量。结果表明每克鲜重花粉含有39 ng t-ZR和48 ng iPA。花粉水合后t-ZR 含量略有下降,而iPA 含量明显增高,细胞分裂素总量几乎不变。水合过程中有细胞分裂素的消长,这种变化与花粉管的启动有关。在萌发的前3 小时,花粉管生长速度最快,t-ZR和iPA 在花粉管和萌发液中的含量也随着增加,其增长趋势和花粉管生长速度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